《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程》DZ/T 0223—2004 下载本文

b.崩滑体运动所达到的范围。

c.崩滑体所造成的次生灾害(如涌浪、堵江、堵河、堵渠和在暴雨条件下崩滑体迅速转化为泥石流等)的危害范围。

d.在恶劣条件(地震、暴雨等)下放大效应所波及的范围 6.4.2.2 确定灾害范围时,应考虑下列条件: a.滑体运动的规模、范围、形式和方向。

b.滑体运动场所内的地形、地貌、地质及水文条件。

c.崩滑体的运动速度和加速度,在峡谷区产生气垫浮托效应、折射回弹及多冲程的可能性。

d.次生灾害产生的可能性和波及的范围。对于涌浪、堵江、堵河、堵渠等,应对不同水位、流量条件下不同崩滑规模(土石体积)、运动速度所产生的灾害进行分析。

e.在难以确定灾害范围时,应适当界定其范围,并留有余地,但不可无限扩大其范围。 6.4.3 崩滑体变形破坏预报等级,按时间分为:预测级、预报级、警报级。各等级内容见表

表6.4.3 崩滑预报等级表

预报等级 预测级 (中长期预报) 时间 1年以上 空间 区域、单体 方法 调查评价 指标 危险程度 手段 危险程度区划和数据库 1、区域自然、地貌地质、社会因素分析; 2、变形位移监测。 1、变形位移监测和地声等物理量监测; 2、宏观疫形监测; 3、气象、水文与地质等相关因素监测。 预防措施 防治工程或搬迁 抢险应急工程或常规紧急避难 预报级 少量区域,调查评价与1年至几天 (短期预报) 主要单体 监测 临界值 警报级 (临发预报) 几天至几十分钟 单体 监测 警界值 紧急避难 6.4.4 区域性崩滑体变形破坏预报,主要进行预测级和部分预报级预报。一般在每年雨季前进行巡视性崩滑体地质调查、鉴定,提出预报报告。

13

6.4.5 单体崩滑体变形破坏预报,合理选择预报参数极为重要,特别是预报级、警报级参数。一般情况下:

6.4.5.1 短临前兆参数应为首要的预报参数,是准确预报崩滑体变形破坏的参数。 6.4.5.2 多维位移监测数据,是崩滑体变形破坏预报的最基本参数,其中绝对位移数据是诸多预报模型所必须的参数。

6.4.5.3 倾斜监测数据,是崩滑体变形破坏预报的重要参数之一。

6.4.5.4 地声监测数据,是岩质崩滑体变形破坏的重要参数之一,具有较短的时效性和较高的有效性。

6.4.5.5 地应力、地温及地下水监测数据,均是崩滑体变形破坏表征的预报参数。 6.4.5.6 应根据实施的监测内容和方法选取预报参数,并进行多参数综合评判和预报,以提高预报的准确性。

6.4.6 宏观前兆监测资料对崩滑体变形破坏预报极为重要,在分析6.4.5条所列参数时,必须和宏观监测资料相结合。

6.4.7 崩滑体变形破坏预报模型的建立和预报判据的确定,应遵循如下原则和方法: 6.4.7.1 在地质模型和实施的监测内容、方法的基础上,选择建立适宜的、有效的监测预报模型。

6.4.7.2 类比分析预报模型

a. 类比分析是根据先例事件做出的一种预报判据。应在全面统计调查资料之后,建立类比(推)模型(先例模型),其核心是有效类推。应着力研究类推量,对于起主控作用的类推量的相似性,必须得到严格保证。

b.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建立试验分析模型,即进行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据此进行类比。

c. 非数据的专家诊断实际上是先例事件的综合集成,通常表现为经验和直觉,属于类比分析的范畴,为比较经验集成模型,应首先建模。

d. 为保证预报的有效性,应建立宏观短临前兆类比模型。 6.4.7.3 因果分析预报模型

因果分析预报主要基于因果关系的逻辑思维和判断。方法有:灰色预报法,交互作用

14

预报法,分枝预报法,分量分配预报法,交叉冲击预报法,马尔科夫法和分布延迟法等。崩滑体变形破坏预报,宜采用灰色预报模型中的数列预测、灾变预测和系统综合预测等。 6.4.7.4 统计分析预报模型

统计分析预报是根据崩滑事件的统计性规律,运用数理统计、运筹学、调和分析、数值分析、数学滤波、图象识别等方法,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而形成的定量预报。基本方法有:调和分析预报法,时间序列预报法,马氏过程预报法,相关回归分析法,生长曲线预报法,图象识别法等。崩滑体变形破坏预报,宜采用生长曲线法、相关回归法等。 6.4.7.5 在进行崩滑体变形破坏预报时,类比分析、因果分析、统计分析三种模型一般均应建立,以便进行多参数、多模型的综合评判,以减少预报的风险性,提高预报的准确性。 6.4.7.6 预报模型建立以后,均应利用已经发生过的相似的崩滑体的监测资料,进行反演分析,检验模型的有效性,并初步确定相应的预报判据。

6.4.7.7 初步预报判据确定后,应进行物理模型、数值模型分析和反演分析,检验和提高预报判据的准确性。

6.4.7.8 预报模型与预报判据均应由上级机关组织专家评审、鉴定,并报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采用。之后,应不断调整,尽可能使之完善。

7 泥石流监测

7.1 监测内容

7.1.1 泥石流监测内容,分为形成条件(固体物质来源、供水水源等)监测、运动情况(流动动态要素、动力要素和输移冲淤等)监测、流体特征(物质组成及其物理化学性质等)监测。 7.1.2 泥石流固体物质来源是泥石流形成的物质基础,应在研究其地质环境、性质、类型、规模的基础上(参考附录),进行稳定性监测。固体物质来源于崩滑体的,其监测内容同6.1节:固体物质来源于松散堆积物(含构造松散体、风化层和开山、采矿、采石、弃渣等堆石、堆土)的,应监测其受暴雨、洪流冲蚀等作用的稳定性。

7.1.3 泥石流供水水源监测极为重要。应重点监测降雨雨量和历时等:水源来自冰雪和冻土消融的,监测其消融水量和消融历时等。以上均包含在气象监测内容中。对上游或高处有高山湖、水库、渠道时,应监测其大量渗漏或突然溃决的可能性。

15

在固体物质集中分布地段,应进行降雨入渗和地下水动态监测。

7.1.4 泥石流动态要素监测,包括爆发时间、历时、过程、类型、流态和流速、泥位、流面宽度、爬高、阵流次数、沟床纵横坡度变化、输移冲淤变化和堆积情况等,并同取样分析相配合,测定输砂率、输砂量或泥石流流量、总径流量、固体总径流量等。

7.1.5 泥石流动力要素监测内容,包括泥石流流体动压力、龙头冲击力、石块冲击力和泥石流地声频谱、振幅等。

7.1.6 泥石流流体特征监测内容,包括固体物质组成(岩性或矿物成分)、块度、颗粒组成和流体稠度、重度(重力密度)、可溶盐等物理化学特性,研究其结构、构造和物理化学特性的内在联系与流变模式等。 7.2 监测方法

7.2.1 泥石流固体物质来源于崩滑体的,其变形破坏监测方法同6.2节。固体物质来源于松散堆积物的,可以在不同地质条件地段设立标准片蚀监测场,监测不同降雨条件下的冲刷侵蚀量,分析形成泥石流临界雨量的固体物质供给量。

7.2.2 暴雨型泥石流必须设立以监测降雨为主的气象站,一般利用常规气象仪器监测气温、风向、风速、降雨量(时段降水量和连续变化降水量)等。

在有条件时,应利用遥测雨量监测系统、测雨雷达超短时监测系统、气象卫星短时监测系统等较先进、自动化监测仪器,进行降雨量的监测。

冰雪消融型泥石流的气象站,应增加用常规仪器进行的冰雪消融量监测。 降雨入渗和地下水动态监测方法同6.2节。

7.2.3 泥石流动态要素、动力要素监测,除掌握泥石流运动特征外,还肩负着紧急报警任务,一般在选定的若干个断面上进行。可分两种情况:

7.2.3.1 小型泥石流沟或爆发频率很低的泥石流沟,一般采用水文观测方法和仪器进行监测。

7.2.3.2 较大的或爆发频率较高的泥石流沟,应利用针对泥石流流体特性和运动特性研制的专门仪器进行监测。常用的有雷达测速仪、各种形式和性能的传感器与冲击力仪、有线或无线超声波泥位计(带报警器)、无线遥测地声仪(带报警器)、地震式泥石流报警器,以及重复水准测量、动态立体摄影等。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