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学 - 土壤、自然地理环境的基 - 图文 下载本文

举例恰当再加3分。

2、述土壤水分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12分)。

按土壤水分存在的形式和状态及其与土壤的关系,可分为以下各主要类型: (1) 吸湿水(1分):土壤依靠土粒与水分子间很强的分子引力,把土壤空气和大气中的汽态水吸附和固定在土粒表面,形成很薄的一层水膜,这叫吸湿水(吸着水)。质地粘重及含蒙脱土多的土壤含吸湿水量最高;土壤吸附这种水分子的能力很大,因此它不能为植物所利用(2分)。

(2) 膜状水(1分):当吸湿水充满以后,土粒继续靠分子引力吸收水分,加厚土粒外表的水膜,这种水称膜状水。其分子引力减弱(2分)。 (3) 毛管水(1分):当膜状水充满后,毛细孔隙靠毛管力(弯液面张力)而保持的水分,称毛管水。这种土壤水分具活动性,可以蒸发(2分)。 (4) 重力水(1分):当毛管水达到最大毛管持水量后,若再有水分补充时,则存在于大孔隙中的水因重力作用而下移,成为重力水。当排水良好时,重力水很快消失,成为土壤不能保持、植物不能利用的一种水分。当水分过多时则成为渍水,只有水生植物可以适应和利用(2分)。

3、土壤资源有哪些基本特点?(11分)

土壤资源是具有农、林、牧各业生产力的各种土壤类型的总称(1分),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最广泛和最重要的自然资源(0.5分),属于地球上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0.5分)。具有如下特点:

(1) 土壤资源具有一定的生产力(1分)。土壤生产力的高低,除了与其自然属性有关外,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人类生产科学技术水平(1分)。不同种类和性质的土壤,对农、林、牧具有不同的适宜性,人类生产技术是合理利用和调控土壤适宜性的有效手段,即挖掘和提高土壤生产潜力的问题(1分)。

(2) 土壤资源具有可更新性和可培育性(1分)。人类可以利用土壤的发展变化规律,应用先进的技术,使土壤肥力不断提高,以生产更多的农产品,满足人类生活的需要(1分)。若采取不恰当的培育措施,土壤肥力和生产力会随之下降,甚至衰竭(1分)。 (3) 土壤资源的空间存在形式具有地域分异规律(1分)。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时间上具有季节性变化的周期性,所以土壤性质及其生产特征也随季节的变化而发生周期性变化(1分)。 (4) 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是发展农业和保持良性生态循环的基础和前提(1分)。

5、试论述生物对土壤形成的影响(25分)。

土壤形成的生物因素,包括植物、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它们是土壤有机质的制造者,同时又是土壤有机质的分解者。生物是促进土壤发生发展最活跃的因素(2分)。 (1) 土壤植物在成土过程中的作用(12分)

A、植物,特别是高等绿色植物及其相应的土壤微生物类群,对土壤的作用最为显著。绿色植物对分散在母质、水体和大气中的营养元素有选择地加以吸收,利用太阳幅射能进行光合柞用,制造成活体有机质,井把太阳能转变为潜能,再以有机残体的形式,聚积在母质表层,然后,经过微生物的分解、合成作用,或进一步转化,使母质表层的营养物质和能量逐渐丰富起来,产生了土壤肥力特性,改造了母质,推动了土壤的形成和演化(4分)。 B、不同的植被类型所形成的有机质的性质、数量和积累的方式各不同,因而对成土过程所产生影响也不同(2分)。

C、木本植物的枝叶以凋落物的形式堆积于土壤表层,因而剖面中腐殖质是自表层向下

29

急剧减少(1分)。而草本植物的根系占很大比例,因而剖面中腐殖质自表层向下逐渐减少(1分)。

D、草本植物每年进入土壤的有机残体绝对数量虽不如木本植物多,但其灰分含量则超过木本植物(1分)。从而对腐殖质的形成和积累、团粒结构的形成等产生影响(1分)。 E、地带性土壤一般有它特定的植物群系,不同植物群系决定着土壤形成过程的发展方向(1分),而植被的演替又导致了土壤类型的演变(1分)。 (2) 土壤微生物在成土过程中的作用(5分)

土壤微生物在成土过程中的作用也是很重要的,并且是多方面的。

A、土壤微生物最主要的作用是分解动植物有机残体,使其中潜藏着的能量和养分释放出来,供生物再吸收利用,使生物能世代延续下去(1分)。土壤物质的生物循环不断反复进行,土壤肥力也不断地演化和发展(1分)。

B、微生物在分解有机质的同时,还参与土壤腐殖质的形成(1分)。 C、某些特种微生物,如固氮菌能增加土壤氮素养分(1分)。各种自养细菌对矿物质的分解等,都对土壤形成和发展起一定的作用(1分)。 (3) 土壤动物在成土过程中的作用(6分)

A、土壤动物中的原生动物,各种土栖昆虫、蚯蚓和鼠类等,它们的残体也是土壤有机质的一种来源(1分)。

B、土壤动物以特定的生活方式,参与土壤有机残体的分解、破碎,以及翻动、搅拌疏松土壤和搬运土壤(1分)。蚯蚓还能将土壤通过其肠道分解,造成独特的胶状有机-矿质混合体(1分),

C、有些地区土壤中的动物为数不少,对土壤物理、物理化学性质有很大的影响(1分)。 D、一般说,在阔叶植被落叶层和土壤中动物最多,丛林地与草原次之,荒地与早地最少。耕种熟化土比生荒地动物可多几十倍到几百倍。因此,土壤动物种群的组成和数量,在一定程度上是土壤类型和土壤性质的标志,并可作为肥力指标(2分)。

6、根据“土”字来论述土壤形成的两大基本作用(25分)

以现代土壤科学的观点分析,“土”字中的“二”可代表岩石表面的风化壳,“|”则意味着生物对风化壳的改造作用(2分)。这体现了土壤形成的两大基本作用: (1) 风化作用与疏松层的形成过程

A、岩石的风化作用是土壤形成与发育的先决条件(1分)

致密的岩体不透水、不通气,所有的养分元素都被牢固地封闭在矿物晶格之中,高等植物难以立足和利用(1分)。风化过程起着两方面的作用:

a、致密岩石的破坏(1分)。致密岩石的破坏形成了大小不同的颗粒物质,组成疏松的层次,水分和空气才可以自由地进出(1分)。 b、营养元素的释放(1分)。把营养元素从封闭状态中释放出来,成为有效的离子形态,植物才能吸收和利用(1分)。

B、风化作用主要有物理风化(physical weathering)和化学风化(chemical weathering)两种基本形式(一般性的生物风化可以分别归入上述两种基本形式)(1分)。 a、物理风化促进岩石的机械崩解和破碎,但并不改变原有矿物的结晶结构和化学性质(2分)。

b、化学风化则是原有矿物的蚀变过程。蚀变的结果一方面形成新的细小粘粒,一方面使原有矿物中的养分元素释放出来(2分)。

(2) 生物作用对母质的改造过程

30

A、单纯风化过程形成的疏松风化层(regolith)不等于土壤(1分)。疏松的风化层只有经过生物的进一步改造作用,才能出现土层的发育,形成真正的土体(1分)。 B、生物的改造作用也有两个方面: a、有机质的加入(1分)。在岩石刚刚进行风化和崩解的最初阶段,一些低等的先锋植物就已经依靠释放出来的少量养分而生活了(1分)。一代代的生物残体不断积累和分解,有些转化为腐殖质加入到风化层中,逐渐使原有的风化层得到改造(1分): 腐殖质是一种暗色无定形的胶体物质,具有比粘粒还强的吸持养分和水分的能力(2分); 腐殖质胶体使矿物质颗粒组合成为团聚体,改善了土壤的结构性,协调了空气流通与水分保蓄之间的矛盾(2分)。 b、养分元素的富积(1分)。生物改造作用的另一显著影响是植物对养分元素的富积过程。化学风化所释放出来的可溶性盐和阳离子极易随水流失,而植物根系却能有选择地吸收那些对植物生长有用的养分元素,暂时储存在生物体内,并通过残落物的分解作用释放至土壤的表层。在这个过程中,植物好象起着“循环泵”的作用,经过长期不断的植物筛选和循环,其他元素逐渐淋失,养分元素在土壤中相对富积起来(2分)。

7、试论述自然地理环境质量与可持续发展(28分)

自然地理环境的质量,是指原生自然环境质量和次生自然环境质量,包括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两个方面:一是指全球大气环境、生物多样性等;二是主要包括土地、水、人类居住区环境等(2分)。自然地理环境质量的逐渐恶化,影响到人类的前途和后代生存。可见,保护自然地理环境的目的,在于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所以资源的持续利用与保护的程度,是区分传统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分水岭(1分)。

从环境与与发展的关系看,19世纪末-20世纪初,环境保护运动着眼于地表的自然资源保护;1972年人类环境会议时,讨论的重点是环境污染;至20世纪80年代,对全球环境问题的关注,成为最迫切的研究课题。全球及局部环境问题,已构成对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严重威胁,从而引起公众和各国政府的密切关注(1分)。目前开展国际性研究的全球环境问题有:

(1) 全球气候变暖(1分)。全球气候变暖的后果对全球的持续发展能力有极大的影响。如导致经向温度梯度减小,大气环流强度减弱,热能向极输送减弱,从海洋输送到陆地的水汽减少,降水量减少,干燥带向高纬移动,从而改变农作物的种植界限,影响耕作制度的改变。对欧亚大陆中心广大地区的农业生产力带来巨大的威胁(2分)。

导致地面温度上升,使蒸发力增大,促使农田变得更为干旱,土地沙化、碱化、草原化,水分条件及土地耕种面积也发生变化,农业经济需要重新布局。中国的华北、西北将变得更干旱以及草原退化危害加重(2分)。

导致台风侵袭频率和强度增加,从而加重沿海地区的风灾和暴雨洪涝灾害;造成海平面上升,将淹没海岸附近的低地平原,加快海岸线和滩涂的侵蚀,对三角洲地区和平原海岸较发达的地区危害最大。对世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将产生巨大影响(2分)。

此外,气候变暖还将影响农业病虫害增加和生物多样性减少,淡水资源短缺等。这些影响许多是全球性的,时间上是久远的,有些是不可逆的,因此,要分析其影响机制、影响程度和后果,拟定防御措施(2分)。 (2) 臭氧层损耗(1分)。平流层臭氧是一个自然过滤器,能吸收来自太阳的有害紫外线辐射,保护地球上的生物。人类活动使大气中增加了某些化合物,如氟里昂,从而使臭氧的产生、消失过程失去平衡。这些化合物中最重要的是氟氯烃、哈龙、四氯化碳和二氯乙烷,它们在低层大气中都不活泼而会转入平流层,在平流层中由于紫外线的作用会释放出氯原子和溴原子,而氯和溴在臭氧破坏过程中会起催化作用,从而可加速臭氧层损耗(2分)。

31

臭氧层耗损,将增加地球表面紫外线的辐射量,对生物造成危害,尤其可能导致许多浮游生物死亡。它还影响植物的开花和叶绿体的光合作用,降低农作物产量,植物种群组成因此可能发生变化,影响生物多样性和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与持续。臭氧层耗损,使人类患皮肤癌、白内障等疾病增多。伴随平流层臭氧减少而来的是平流层变冷,这会对全球的环流和气候变化产生尚不完全为人们所明嘹的影响(3分)。 (3) 酸雨(1分)。全球大气环境对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又一大威胁,是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污染物质排放形成的酸雨。酸雨污染的危害不易被人们直接感觉到,但它对森林、农作物、水体、土壤和整个生态环境甚至人群健康等方面造成长远的潜在危害。它腐蚀地表、生物、文物古迹及建筑物等;淋溶土壤,使营养元素流失,抑制微生物固氮和分解有机质活动,使土壤贫瘠,农业减产;它使水体酸化,鱼虾死亡,渔业减产(3分)。 (4) 生物多样性减少(1分)。人类大面积采伐森林、火烧和农垦,草地过度放牧和垦殖,生物资源的过分利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外来物种的大量引进或侵入,无控制的旅游、污染以及全球变暖等,由于生物栖息地受到毁坏,许多物种有灭绝的危险,使地球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人类活动正在迅速减少生活在地球上的物种数目(2分)。

由于食物链的作用,地球上每消失一种植物,往往有10-30种依附于这种植物的动物和微生物也随之消失。每一种物种的丧失,将减少自然和人类适应变化条件的选择余地。生物多样性减少,必将恶化人类的生存环境,限制人类生存与发展机会的选择,甚至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因此,保护和拯救生物多样性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2分)。

8、我国土壤资源有哪些特点?(11分)

(1) 土壤资源丰富、类型多样(1分)。在我国辽阔的约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自然环境,自然条件极为复杂,故我国的土壤资源极为丰富,类型也多种多样,初计有12个土纲60个土类(1分)。不但具有世界上主要的森林土壤,而且具有肥沃的黑土、黑钙土以及其他草原土壤,同时还发育世界上特有的青藏高原土壤,因此对发展农、林、牧生产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1分)。

(2) 山地面积多,平原面积少(1分)。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平原面积少,平原盆地只占国土面积的26%,丘陵占10%,山地高原占64%,而且许多海拔在2000米以上(1分)。寒漠、冰川有2万平方公里;沙漠、戈壁约110万平方公里;石质山面积约43万平方公里,所以我国土地面积中有20%开发利用上是有困难的(1分)。但从另一角度来看,广阔的丘陵、山地,复杂而移变的山地气候,也为我国发展多种果林、药材等经济林木以及开发牧场提供了场所(1分)。

(3) 耕地面积少,分布不平衡(1分)。据统计,我国耕地面积约100万平方公里,即约15亿亩,只占全国总土地面积的10.41%,占世界同类耕地的7%,居世界第四位;而印度、丹麦、法国、德国等国的耕地在总土地中占的比重都在30%以上,有的甚至超过50%(1分)。我国人均耕地面积933平方米(即1.4亩),远低于世界人均2867平方米(即4.3亩)的占有水平(1分);同时分布上又很不平衡,约85%的耕地集中于仅占全国土地面积44%的东部季风区22个省(市)内,其中大部分分布于温带、暖温带和亚热带的湿润、半湿润地区,而占全国面积一半以上的西部各省、区,其耕地只占全国耕地的15%,耕地只占这些省(区)土地总面积的23.3%(1分)。总的来说,我国人均耕地不仅少,而且分布也过于集中。

9、试论述土壤圈对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的影响(18分)。

土壤在地理环境中总是处于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2分)之间的界面上,而且成为它们相互作用的产物。对此,S.Matson(1938)提出了土壤圈(1分)的概念。土壤不仅受到岩石圈、水圈、生物圈的制约,而且它反过来又对这些圈层产生影响(1分),于是土壤圈表现出以下几个万面的功能。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