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新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含教学反思) 下载本文

师:那到底有多大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数一数生活中的大 数。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挂图

提问:再添一个珠子是多少? 生回答:一万。

教师总结:九千九百九十九再添1个是一万。 2.数一数

出示正方体图。

指名回答,一个正方体是多少?(一千) 3.小组数一数。并汇报:一千、二千、三千······九千、一万。 总结:10个一千是一万。

学生数一数从九千八百八十七数到一万。 4.说一说,生活中的大数?

(三)完成p23练一练1~4题。 (四)总结课堂 (五)作业

教学反思:.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了学生学习结果的反馈,并及时给予表扬与鼓励,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第三课时 拨一拨 教学内容:拨一拨

教学目的:

1.在活动中激发读、写数的兴趣。

2.在数学活动中对大数有具体感受,发展数感 。

3.通过“拨一拨”活动,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

教学重点:

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

万以内数位顺序。

教法学法:情景引入法,观察操作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交流互补法。

21

教学准备:

计数器 正方体 学具袋

教学过程:

活动一:拨一拨 (一)出示挂图

1、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高8848米。 2、民族小学共有1706个学生。

3、陈老师在广场路买了一套每平方米3080元的房子。 4、我们学校有880人。

5、买一台洗衣机要1008元。 6、发明造纸术距今有1900年。

学生试着读读划线的数。然后将这些数进行分类。

(二)分四组,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这4种数的读法,并将自己讨论的一类数各摆出5个。 1、第一类:不带0的数。

1)学生再读读数,然后将数出示在计数器上。

2)抽学生代表说说数的读法,该怎么读?为什么这样读。

3)每人写一个不带0的数,请同桌读一读。然后抽几桌汇报。 2、第二类:中间带0的数

(1)老师将这两个数先后出示在计数器上,要求学生先读数,再说说这个数的组成,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结:读中间带0的数的方法;不管中间是几个0,都只读一个0。 (3)出示只有中间带0的数,让其他小组的学生读。 3、第三类:只有末尾带0的数

(1)派代表说说这类数的读法,老师归纳。 (2)出示你所写的数,让其他学生读。 4、第四类:中间和末尾都有0的数 (1)读一读、说说方法,老师小结。

(2)出示一个代表所写的数,看谁读得快,学生自己读后,抽生读。 (三)你拨我写

(四)总结读、写数的方法。 活动二:练一练

1、说一说商品的价钱。 2、写出横线上的数。 3、填一填

22

教学反思:这节课存在的差异,第一,课前没有充分地估计到学生在课堂上的偶发事件,合作学习效果仍然不十分明显。第二,在课堂上出现的关于计算错误的问题仍然十分严重,对于数学教学来说,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特别是小学一、二年级培养学生的数感,确实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课时 比一比

教学内容:比一比

教学目的:

1.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估一估”活动,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体会估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3.通过“比一比”活动,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能够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重点:

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能够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体会估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计数器

教学过程:

活动一:比一比 创设情境:谁最矮? 1、出示图片。

黄山海拔约1865米 香山海拔约1865米 泰山海拔约1865米 华山海拔约1865米 2、比大小 出示表格

23

万 千 百 十 个 1 8 6 5 黄山 5 7 5 香山 1 5 3 3 泰山 2 1 5 5 华山 如图所示,三位数比四位数要小。 3、谁最高 万 千 百 十 个 1 8 6 5 黄山 1 5 3 3 泰山 2 1 5 5 华山 4、黄山和泰山谁高?谁矮? 万 千 百 十 个 1 8 6 5 黄山 1 5 3 3 泰山 学生填一填

( )<( )<( )<( ) 5、讨论: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6、交流:说一说各自的想法 7、明确:

四位数比三位数大 位数相同,先看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相同,就比较下一位。 活动二 练一练

在 里填上“<”或“>”

1074 846 389 982 5102 5184 学生独立练习

(2)交流想法,着重说一说最后一题。 活动三:试一试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独立思考

讨论:这么多的数,怎样能很快地从小到大排列呢?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