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地理 每日一题4月3日-4月9日 精品 下载本文

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4月3日-4月9日)

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

读某地地貌景观及其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1—2题。

1.关于图中地貌的说法,正确的是 A.M、O、Q均为背斜山 C.M、O、Q均为断块山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岩石为岩浆岩 C.N处岩石抗侵蚀力弱,受外力侵蚀形成谷地

B.M、O、Q均为向斜山

D.M为背斜山,O为向斜山,Q为断块山 B.Q处可能发育成河流

D.P处谷地是由岩层断裂下陷形成的

本题组出错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没有正确观察出岩层形态,不理解地形倒置(即背斜山、向斜谷),导致判断错误;二是不理解断层等地质构造的地理意义。

1.D 2.B

1.图中M为背斜山,O为向斜山,Q为断层形成的块状山地。

2.图中岩石为沉积岩;Q处为断层,岩石破碎,可能发育成河流;N处为向斜构造,岩石抗侵蚀力强;P处为背斜谷。

【解题必备】 地质构造及其意义

褶皱和断层是两大基本的地质构造类型,二者在产生原因、结构特征和形成的主要地貌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具体分析如下:

褶皱 地质构造 判从形态上 断方从岩层的新法 老关系上 褶皱是地下岩层受到水平挤压力发生弯曲变形,但岩层还是连在一起的 背斜 向斜 岩层一般向上拱起 岩层一般向下弯曲 断层 岩层受力破裂并沿断裂面有中心部分岩层较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明显的相对位移 老,两翼岩层较新 翼岩层较老 1

图示 未侵蚀地貌 常形成山岭 常形成谷地或盆地 大断层常形成裂谷或陡崖,如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东非大裂谷。断层一侧上升的构侵蚀后地貌 背斜顶部受张力,坚硬不易被侵蚀,常形岩块,常成为块状山地或高造常被侵蚀成谷地 成山岭 地,如华山、庐山、泰山;另地一侧相对下降的岩块,常形成貌 图示 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 谷,有时有泉、湖泊 资源勘探 石油、天然气 地下水 泉水出露、河谷发育 原因 岩层封闭,为“储油气构造” 底部低凹,易存水 岩层断裂,地下水出露,岩石破碎,易被侵蚀发育成河谷 工程建设 挖隧道 建大坝 不能建大坝、铁路等 原因 稳定,无地下水,相对好挖 地下岩层坚硬稳定 大坝易坏,水库水易渗漏,铁路遭破坏 实践应用 图示

读图,完成1—2题。

1.图示

A.花岗岩形成早于石灰岩 B.乙为断块山 C.甲位于向斜槽部

D.地形主要为山地

2

2.在野外考察时,判断丙断层的依据有

①断层面发育的陡崖 ②断层破碎带

③断层两侧岩层错开 ④相对下沉的岩体形成低地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1.C 2.D 【解析】1.花岗岩侵入石灰岩,所以花岗岩晚于石灰岩形成;乙处为侵蚀后形成的山地;甲为向斜槽部;该处海拔在500米以下,为丘陵。 2.图中在丙断层处可明显看到相对位移以及破碎带。

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

读板块构造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中板块共有

A.1块 C.3块 2.图中虚线圈内的板块边界可能位于 A.冰岛 C.太平洋西岸

B.2块 D.4块

B.非洲东部 D.大西洋西岸

本题组出错的原因:一是没有掌握板块边界的地表形态特征;二是不了解各大板块的分布位置及边界类型分布。

3

1.C 2.C

1.从图中板块的运动方向及分别出现一个海沟和海岭可以判断,图中板块共有3块。选C。

2.图中虚线圈内为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的碰撞区,属于消亡边界,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下面形成海沟,大陆板块受到挤压抬升形成岛或岛弧,最符合太平洋西岸的情况。选C。 【解题必备】 块构造学说与地表形态 1.板块的划分

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即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只包括海洋外,其余五个板块里都既有陆地又有海洋。

2.板块运动及地壳活动

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的运动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3.板块运动与地貌

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板块相对运动对全球构造地貌的影响可总结图表如下: 相撞 板块运动 对地球面貌的影响 举例 边界类型 张裂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互挤压碰撞 形成高峻山脉和巨大高原 喜马拉雅山系、青藏高原 消亡边界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互挤压碰撞 海沟、岛弧、海岸山脉 亚洲东部岛弧、马里亚纳海沟 形成裂谷或海洋 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 生长边界 图示 【注意】(1)澳大利亚、南亚、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斯里兰卡岛、塔斯马尼亚岛位于印度洋板块;中南半岛、东南亚、小亚细亚半岛、太平洋西部岛弧链位于亚欧板块;格陵兰岛、西印度群岛、火地岛属于美洲板块;马达加斯加岛属于非洲板块。

(2)冰岛—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大西洋“S”形海岭上—生长边界;新西兰南、北二岛—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消亡边界。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