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经上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导学案 下载本文

第四节 测量平均速度

导学知识目标

1.会使用表、刻度尺测量平均速度. 2.正确观察和测量平均速度. 情感目标

1.通过实验养成认真细致的行为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2.通过实验养成和其他同学合作 课时安排 1课时 【导学过程 】 一.实验指导

小车的坡度要很小,小车在斜面的运动时间就会较长,测量时间增长,最后结果的误差就会减小.金属片放在斜面的中间,测量出斜面的总长,则前半程、后半程和全程的距离都可以得到.

二.表格设计

路程/m s1= s2= s3=s2-s1=50 m

三.实验过程辅导

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实验器材可以让学生说明,指出长度、时间的

运动时间/s t1= t2= t3=t2-t1 平均速度/(m·s-1) v1= v2= v3=

测量可以用测量工具直接测量,而速度测量需要测量长度和时间再根据速度公式计算,所以实验原理是速度的公式 ,由公式也可以看出实验器材是钟表和刻度尺.

平均速度测量,实验难点是计时结束以听到撞击声为准,即听到声音的同时记录结束时刻,注意学生区分时刻和时间的概念。 平均速度的计算,注意物理量的对应,而决定不能认为,可以让学生分析两个问题以加深理解:

某运动过程中,行驶的路程前半程的速度是10m/s,后半程是20m/s,计算全程的平均速度.

第二章 声现象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导学知识目标】

1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3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知道15℃的空气中的声速是340 m/s。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与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探究物理规律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丰富多彩的声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探索物理学原理。

2 通过讨论交流、实验探究,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

课时安排 1课时 【导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在聆听歌声中让学生进入声音世界,今天我们研究关于声音的问题。

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了各种声音。有优美动听的音乐,给人以美的享受,也有些声音使人感到刺耳难听。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与声打交

道,声音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声音是我们了解周围事物、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同学们想知道与声有关的哪些问题呢? 小组讨论并提出相关问题,小组长到黑板上列出。 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2.声音怎样从发声体向远处传播的? 二、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1.自学课本第一自然段及插图,观察讨论物体发声的共同特征。 在同学讨论基础上动手做一些活动,使物体发声(如拨动钢尺,敲击桌面,用手指按住自己的喉头两侧后说话、唱歌等),观察、总结物体发声的共同特征:发声的物体都在 。 2:体验哪些物体能发声。

通过拍打水面、吹口哨等活动,体会除了固体能振动发声外,液体、气体也能振动发声。开头歌词中“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分别是由 、 和 的振动而发出声音的。 完成课本P27想想做做

三、探究声音是怎佯从发声体传播出去的。

小组合作探究1、 先让同学们大胆猜想,进而设计实验研究(如做土电话,把闹钟密封好放入水中)声音的传播条件是需要介质。一切气体、液体和固体都能传播声音。 问: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吗?

演示:“真空铃”实验:请学生仔细听声音,有什么变化?说明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