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课业负担的现状研究 下载本文

[8]郭永聪.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调查报告[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2.

[9]罗琳,於德甫.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业负担特点的调查研究[J].2013. [10]周鸿.学生负担问题研究的现状,进展与趋势[J].安徽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2.

[11]靳莹.新课程下高中学生课业负担的调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

[12]昌庆钟,郭宾元.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课业负担的调查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11.

[13]张秋霞.农村中学生课业负担调查研究[J].高等函授学报,2011. [14]杜立娟,葛媛媛.论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概念的历史演进[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 [15]董辉,杨兰.课业负担的学校层面变量研究综述[J].全球教育展望,2012.

[16]文剑冰.课业负担的个体层面变量研究综述[J].全球教育展望,2012. [17]李佳.减轻我国中小学生学业负担的综述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2008.

[18]郑莉君.关注中学生的学习生活,促进中学生的健康成长[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2.

[19]陈霜叶,柯政.从个人困扰到公共教育议题:在真实世界中理解中小学生课业负担[J].全球教育展望,2012.

[20]初中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及对策[J].学术纵横.发展-月刊. [21]山子."过重课业负担"的概念分析及问题求解[J].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基础教育研究所,2011. (二)学位论文

[1]高杰.初中生化学课业负担的现状及"减负"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

[2]吴敏.初中生学业负担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3]燕君.对某中学“减负”工作的调查与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 [4]刘珍珍.关于初中生课业负担问题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 [5]易开春.关于中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危害,原因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

[6]刘瑞玲.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业负担的调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7]黄欣.唐山市区中学课余体育活动现状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 [8]从彭彭.初中生学业压力,自主性动机与学业投入的关系[D].陕西师范大学,2012.

[9]罗诚刚."课业负担"的冷思考[D].苏州大学,2010.

[10]孙世芹.当前初中学生厌学的教师归因分析及其对策[D].山东师范大学,2011.

[11]范爽.关于"课业负担"的若干基本理论难问题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3.

[12]邱斌.伦理视阈中的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研究[D].湖南财经大学,2011. [13]冯旭阳.论教育"主体"[D].华东师范大学,2011.

[14]梁勇.中小学教育补习规范化管理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20. [15]金访.中学生的学习自由及其影响因素[D].西北师范大学,2012. [16]王银鹏.中学生学业负担态度与学校幸福感的关系[D].陕西师范大学,2012.

[17]邓志祥.中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 [18]莫丽华.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制度建设研究[D].西南大学,2012. [19]李红茹.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综合治理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3.

[20]陆国娟.中小学生负担结构优化研究[D].苏州大学,2010.

[21]张晓静.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压力情况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2.

(三)专著 [1]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一般教学论问题》[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10.

[2]顾明远.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7. [3]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新编本)[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3. [4]田建荣.《中国考试思想史研究》[M].商务印书馆,2004. [5]王桂.《当代外国教育—教育改革的浪潮与趋势》[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6]李岚清.《李岚清教育访谈录》[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7]李立峰.《中国高校招生考试中的区域公平研究》[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8]黄明东.《教育政策与法律》[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9]陶能祥.《学生学业负担过重问题的社会深层原因分析》[M].邵阳学院学报,2004.

[10]刘合荣.《学业负担问题研究--从事实到价值的判断与反思》[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1]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 [12]邢永富.《现代教育思想》[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 2006. (四)外文类

[1] 巴班斯基著,吴文侃等译.论教育过程最优化[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 赞科夫著,杜殿坤译.和教师的谈话[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3]Mitchell M.Situational interest:its multifaceted structure in the secondary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93,85(3):424-436 .

[4] [英]彼德.罗赛尔.大脑的功能与潜力[M].付庆功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5]Jacobs SR ;Dodd DK. Student burnout as a function of personality, social support, andworkload[J].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2003,44:291-303. [6] Demaray, MK, Malecki, CK, Davidson, LM et 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support andstudent adjustment: A longitudinal analysis [J]. Psychology in theschools, 2005,42(7) :691-706. 九、附件

(一)论文提纲

题目:中学生课业负担的现状研究----以库车二中为例 一、前言 二、选题依据 1、必要性 2、可行性 3、现实性 三、课题意义 1、理论价值 2、实践价值

四、课业负担及其相关概念 1、学习负担、学业负担、课业负担 2、合理负担与不合理负担 五、对中学生课业负担的现状分析 1、从学生自身来说 (1)作业量的多少

(2)作业的"质"与"量" (3)做作业的时间 (4)每月的考试次数 (5)辅导资料的数量 (6)对待学习的态度 2、从教师方面来说

(1)授课的内容的难易程度 (2)布置的作业的难易程度 (3)布置的作业的量 (4)教学方法

3、从家长方面来说

(1)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度 (2)家长对待成绩的态度 六、课业负担过重的成因分析 1、学生自身方面

(1)学习态度、方法是否得当 (2)学习的兴趣 (3)学习压力 2、家庭方面 (1)家长的要求 (2)家长的期望

3、学校方面

(1)学校的教学评价 (2)老师的评价标准 (3)教师的教学方面 七、课业负担过重的对策分析 1学生

(1)要努力发挥自我调节作用 (2)端正学习态度 (3)培养学习兴趣 2、家庭

(1)要为学生建构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 (2)正确看待学生的成绩 3、学校

(1)要积极发挥正面的催化作用 (2)教师要改善教学方法 (3)合理分配学生在学校的时间 八、研究设计与实施 1、编制问卷及访谈提纲 2、样本选择 3、分析工具 4、分析数据结果 九、结语:

(二)调查问卷与访谈提纲

中学生课业负担现状研究的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

你好!我们是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教育学的一名毕业生,非常感谢你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填写本问卷。本问卷的目的在于了解当前中学生的课业负担现状。你的回答没有对错之分,请按你的真实情况和想法填写。对于问卷的结果,我们仅用于学术研究使用,每份问卷均采用匿名的方式,不会对你、你的同学及老师产生任何不良的影响,请你不要有任何顾虑。谢谢你对本研究的支持与合作! (本次调查一共 24 题,请同学在下面的问题中选择一项最符合自己情况的,请在符合你情况的字母选项上打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