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人教版)古诗词分类选读60首 下载本文

现实,还是那样的春日,而沈园重逢的唐氏却憔悴消瘦,而自己情如山石,永远如斯,却又如何表白呢?无以言表!“莫,莫,莫!“罢了,罢了,罢了!还说它干什么?

品艺诗

1(1)极言其超凡绝俗。“隔彩霞”三字,不直接描摹笙声,而说笙声来自彩霞之上,通过想象中的奏乐环境之美,烘托出笙乐的明丽绚烂。 (2)笙声奇妙,引得诗人寻声暗问。这一句不仅点了题,同时也间接地表现了笙乐的吸引力。 (3)激发更为绚丽的幻想。 (4)写诗人寻访不得之后的想象;与首句呼应,仍然从奏乐环境着笔;通过花的繁盛烂漫,写出乐声的明丽、热烈、欢快;一个“疑”字,写出了似真似幻的感觉;以视觉意象写听觉感受(通感),别具一格。

2(1)蜀僧弹琴的姿态(动作、技艺) 琴声的音乐效果 (2)自己的心好象被流水洗过一般地畅快、愉悦 (3)钟声 (4)写出了曲终时的景色和作者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侧面描写了琴声的魅力。 3(1)昆仑、方壶、洞庭、赤岸水、银河、云气、飞龙、舟人、渔子、山木 (2)诗的意思是:我但愿得到一把并州快剪,剪下一段画来拿去珍藏。作者用这话来表示对画艺的极端羡慕。 (3)“能事不受相促迫”“咫尺应须论万里” (4)略

4(1)“神似”论 在“天工与清新”中赋咏事物之神韵。 (2)写诗(3)对理论来说是例证,对王主簿来说是对比与反衬,对本篇的行文来说又是从说理到咏画的过渡。 (4)用“一点红“寄无边春”(这幅画虽然着墨不多,但画家善于捕捉事物的精神韵态,所以更深刻地反映了事物的本质 以少胜多

5 (1)西邻少女光艳照人 西邻少女弹琴时玉洁冰清 (2)视觉、听觉,触觉 (3)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 (4)不仅是诗人对自身坎坷经历的喟然长叹,似乎更蕴含着诗人对当时社会的隐忧。 哲理诗

1原意:富是暂时的,贵也是暂时的,都要衰败,就好比桃李那样容易凋谢,还是随遇而安,不高不卑,有情有思,像依依向人的杨柳那样,自有黄莺来戏,好风来吹,年年如此,处处如此。这是对京城中富贵人家的提醒和警告。 现在:比喻不能在舒适的条件下贪图安逸,要经得艰苦环境的考验。

2原意:在我这曾经历览过沧海的人的眼里,除了海水,别的水都难于为水,意思是:您好比大海,我已将感情倾注于您,别的女人就像难与大海比拟的水,不能使我动情。除了巫山的云,别处的云很难说是云。意思是说,除了您这位神女,别的女子我都看不上。表现具体的男女爱情。 现在:除了借以表达爱情之外,喻指有了丰富的阅历,对于平常的事物就不以为奇了。

3原意:写高瞻远瞩的姿态,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现在:1之所以不怕艰难险阻,是因为有崇高的革命理想和高度的革命精神。 2说明识破敌人的阴谋诡计和伪装。 3掌握了正确的立场、观点,就不会被假象所迷惑,而能透过纷繁的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

4原意:渐积渐多而达到廓然贯通,借以明悟道之理。 现在:1哲学:由量变到质变,由渐变到突变,由感性到理性的“飞跃”。 2文艺:创作需要积累,需要酝酿。积累既多,酝酿既久,也会由渐变到突变,产生新的 飞跃,即产生人们所说的“灵感”。 3一切真理、一切修养,都在自身,都得从自己作起,不必外求于人。

5原意:喻指仕途失意,辞官回乡,并拟以另一种方式报效国家。 现在:革命烈士或已故英雄,他们留下来的思想品德或革命业绩,却沾溉并护育着革命的后来人和后来的革命事业。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