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带网络课程设计
来的宽带骨干网应基于ATM技术。国外一些大学和科研机构正在研究下一代Internet(I2)。在I2总体结构中,ATM和SONET作为骨干技术用于连接各个千兆比接纳点。利用ATM构造宽带Internet的骨干网,不仅可解决Internet骨干网的带宽问题,也为其提供高QoS的IP业务奠定了基础。尽管受到其它网络技术的竞争,许多人仍认为ATM不仅是电信网也是Internet骨干网的最终解决方案。
目前,在宽带计算机通信领域中与ATM技术竞争的技术主要是千兆比以太网(GE)。由于其对原有局域网技术的兼容性,用户可以很低投入获得网络性能的大幅提高,这使其在宽带局域网互联中被广泛采用,许多对QoS要求不高的城域网及企业网也开始采用千兆比以太网技术。但作为一种信息传递技术,ATM的性能显然优于千兆比以太网,它具有无限缩放性,可用于局域、城域直到广域网环境,并且由于拥有QoS保证,可以说ATM几乎是未来多媒体业务的唯一选择。
4.帧中继业务中引入ATM技术:帧中继(FR)是基于分组复用方案的技术,可在一条2Mbit/s物理链路上建立多条虚通路。自90年代初引入以来,帧中继在专用网中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新的业务流量源。目前,很多用户基地设备(CPE)供应商开始支持帧中继。这种新业务的迅速增长需要网络容量的更新,并使其有可能引入ATM等新技术。ATM网络可用来连接帧中继网络,使各个站点间能够通信。ATM骨干网不仅可以用于传输帧中继业务流,而且也为帧中继网之间的互通提供了一种简洁的方式。
帧中继业务中引入ATM技术需要实现帧中继承载业务与C类面向连接的可变比特率
(VBR)业务之间的互通,也就是帧中继逻辑连接与ATM虚通路之间进行映射。其中,互通单元(IWU)是帧中继交换机或复用器,在帧中继UNI执行互通的功能;AAL5用于帧中继和ATM之间的互通;帧中继业务特定会聚子层(FR-SSCS)支持AAL5的公共部分会聚子层/拆装子层(CPCS/SAR)。FR-SSCS的协议数据单元(PDU)与Q.922的帧结构兼容。
5.PSTN/N-ISDN与宽带ATM网的互通:ATM技术能够在单一网络上真正实现话音、数据和视频等业务的综合,满足各类业务和不同带宽的要求。提供基于64kbit/s的窄带业务(PSTN/N-ISDN)应是 ATM的一项基本能力。但是目前 ATM应用技术的研究主要偏重在宽带领域,而对 ATM实现话音通信技术的研究比较薄弱。特别是发达国家的电话网已基本饱和,其对ATM网提供话音业务的研究并不积极。在中国,高速数据业务和传统话音业务的发展很不平衡,干线网和许多省市都建成了宽带ATM网,但数据业务量
5
宽带网络课程设计
不饱和,而电话业务仍然在快速增长。考虑到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应该在电话网中尽量采用新技术,因此国内许多研究机构和厂商都在研究如何用ATM技术传送窄带业务。PSTN/N-ISDN与ATM网间实现互通,应分为两个阶段,即网络互通和更进一步的业务互通。网络互通主要实现在宽带网络上提供对现行窄带网业务的支持;而业务互通则实现宽带网业务和现行窄带网业务间的互通。ITU-T制定的I.580建议已经给出了5类互通的情况。现阶段通常采用网络互通方式,即采用窄带与宽带互通单元(NB-IWU)来实现电话网与ATM网沟通,用宽带ATM网来提供大容量的话音通道。
五、体会与展望
通过本次设计我收获了很多,以前只在书本上学习了这些知识的基本概念,及一些简单的分析方法,从没深入细致进行研究过。这次课程设计中我查阅了大量资料同时又与同学老师交流之后,我按照课程设计的要求进行初稿拟定,修改,排版等一系列的工作终于完成了这篇设计。课程设计不只是一项简单的任务,同时锻炼了我们的思维和动手能力。让我们对ATM技术的前景很有信心。我们要学好理论知识然后改造和推进新技术的发展和诞生。
六、参考文献
[1]申普兵;《宽带网络技术》.人民邮电出版社.
[2]洪新伟、付强、黄载禄;《有关ATM发展前景的讨论》.华中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系. [3]陶洋;《通信信息网》.人民邮电出版社. [4]网络资源参考:协议分析网;C114中国通信网.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