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蜀山区七校联考2019年中考化学《10套试卷合集》模拟试卷 下载本文

化学中考模拟试卷含答案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选题

1.推理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物质一定是酸 B.置换反应有单质生成,所以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总数不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也不变 D.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所以金属腐蚀过程中一定伴随能量变化 【答案】D

【解析】A.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但含有氢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酸。故A错误。B.置换反应有单质生成,但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故B错误。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总数不变,但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一定不变。故C错误。D.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所以金属腐蚀过程中一定伴随能量变化。故D正确。 2.豆腐是人们喜爱的食物,营养丰富,能为人体提供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其中含量最多的是亮氨酸(C6H13NO2),关于亮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亮氨酸是氧化物

B.亮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7.3% C.一个亮氨酸分子由22个原子构成

D.亮氨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3:1:2 【答案】C

【解析】A、氧化物只有两种元素组成,而亮氨酸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错误;B、亮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2?6 ×100%≈55%;错误; C、一个亮氨酸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13个氢原子、1个氮

12?6?1?13?14?16?2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故一个亮氨酸分子由22个原子构成,正确;D、亮氨酸中各元素质量比C:H:N:O为:(12×6):(1×13):14:(16×2)=72:13:14:32;错误。故选C。 点睛: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 3.下图可表示一定条件下发生的某个化学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

A.该反应前后分子、原子个数都不变 B.该反应中各物质都为化合物 C.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答案】D

【解析】A由图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改变,原子个数不变;B、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所以反应中有两种化合物,两种单质;C、所有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D、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置换反应;选D

4.硼氢化钠(NaBH4,其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是一种安全车载氢源。有关硼氢化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含2个氢分子 B.硼元素的化合价为+3 C.只含一种非金属元素 D.Na、B、H的质量比为1:1:4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只有氢气中含有氢分子,错误;B、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设硼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1)+x+(-1)×4=0 解得x=+3,正确;C、硼氢化钠含硼、氢两种非金属元素,错误;D、硼氢化钠中Na、B、H的元素原子个数比为1:1:4,错误 。故选B 考点:化学式的含义、化合价规则、物质组成元素的原子个数比 5.生活处处有化学.从化学的角度看,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进入久未开启的枯井或地窖,先做灯火实验 B.铁制品生锈后不要轻易去除,以减缓铁的锈蚀

C.误服硫酸铜等含重金属离子的盐后,立即服用豆浆、牛奶或鸡蛋清缓解造成的中毒,并及时送医 D.室外发生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逆风及时逃离现场 【答案】B 【解析】

A.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久未开启的枯井或地窖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一般较高,二氧化碳不支持呼吸,人直接进入会有危险,要先做灯火实验,确定二氧化碳含量是否合适人进入;B.铁锈结构疏松多孔,能吸附氧气、水,会加速锈蚀,因此应及时除锈;C.重金属盐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结合,使之失去生理活性,一旦误服硫酸铜等含重金属离子的盐后,立即服用豆浆、牛奶或鸡蛋清缓解造成的中毒,并及时送医;D.室外发生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减少可吸入颗粒及有害气体的吸入,逆风及时逃离现场。选B 6.6.用“W”型玻璃管进行微型实验,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处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 B.a处的反应为CO +Fe2O3=2Fe+CO2 C.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2生成 D.可利用点燃的方法进行尾气处理 【答案】B

【解析】A、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a处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故A项正确; B、该化学方程式没有注明反应条件,且配平错误,正确书写为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D、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利用点燃的方法进行尾气处理,故D项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7.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 D.在空气中加热铜片,铜片表面有黑色物质生成 【答案】B

【解析】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正确;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放出白光,二氧化碳是无色的,剩下的黑色固体是不能燃烧的灰烬,而不是木炭燃烧的产物,错误;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正确;D、铜是红色的,而氧化铜是黑色的,铜片在空气中加热生成了氧化铜,所以在空气中加热铜片,表面有黑色物质生成,正确。故选B。 8.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故B项错误;

生成,故C项正确;

A.给液体加热 B.测溶液的pH

C.【答案】B

稀释浓硫酸 D.蒸发食盐水

【解析】A、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液体的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且要用外焰加热,先均匀加热,后对准药品固定加热。B、测定溶液pH的方法:用玻璃棒蘸取或用胶头滴管吸取待测液,滴在试纸上,呈现一定的颜色,然后和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取pH;如果将试纸伸入待测液,易导致污染试剂;C、稀释浓硫酸,应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使热量及时扩散;D. 蒸发食盐水,应该用玻璃棒搅拌,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液体飞溅。选B

9.一杯70 ℃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后有晶体析出(晶体不含结晶水),若不考虑溶剂的蒸发,则剩余溶液与原溶液相比( )

A.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B.溶质质量不变 C.溶液质量不变 D.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一杯7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后有晶体析出,剩余溶液不能继续溶解硝酸钾,仍为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B、一杯7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后有晶体析出,溶质的质量减少,故选项说法错误.C、一杯7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后有晶体析出,溶质的质量减少,溶剂的质量不变,则溶液质量减少,故选项说法错误. D、一杯7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后有晶体析出,溶质的质量减少,溶剂的质量不变,则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故选项说法正确.选D 考点: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0.有X、Y、Z三种金属,X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Y、Z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Z表面有银析出,而Y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 A.X、Y、Z B.X、Z、Y C.Y、Z、X D.Z、Y、X 【答案】B

【解析】X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Y、Z在常很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说明X的金属活动性强于YZ;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Z表面有银析出,而Y没有变化。说明Z的活动性强于Z根据以上实验事实,断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弱的顺序正确的是X Z Y,故答案选择B 11.下列关于水和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自然界中的水过滤后即变成纯水 B.硬水和软水可用肥皂水来鉴别

C.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所以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D.洗洁精洗涤油污时发生了乳化作用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