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低压三相四线制中性点不接地好吗 下载本文

农村低压三相四线制中性点不接地好吗?

黄景明 福建省顺昌县水电局(353200)

(一)中性点不接地优缺点分析比较

1.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不构成短路回路,非故障相对地电压会升高到相电压的

倍。因为低压设备绝缘裕量达500V,所以可不切断接地故障,在短

时间内继续运行。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则要立即掉闸,也就是说,前者的供电可靠性较后者的供电可靠性高。

作为缺点之一,在中性点不接地低压电网中,发生一相接地,则非故障相对地电压上升为线电压380V,且中性线对地电压有220V,所以这种触电时的危险性超过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同时,也不允许长期单相接地运行,因为长期运行,可能引起非故障相绝缘薄弱的地方损坏而造成相间短路。

2.在中性点接地系统中,有时单相接地电流可能大于三相短路电流,因而可能影响到开关遮断容量的选择;同时由于发生单相接地要掉闸,动作比中性点不接地系统频繁,故增加了检修次数。

3.从系统稳定性的要求来看,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时短路电流较大,会引起电压剧烈下降,可能导致系统动态稳定的破坏;而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则不存在这问题。

4.对通讯与信号系统的干扰影响。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当发生单相接地时,由于存在接地电流,会使空间磁场不对称,或由于三相线路对地和对通讯、信号系统的电容不对称,因而当与通讯线同杆架设时,会对通讯和信号系统产生严重的干扰影响。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干扰起主要作用的是静电感应;中性点直接接地起主要作用的则是电磁感应。不接地系统的接地电容电流小,单相接地时,对电信线路几乎没有影响。静电感应容易限制,而限制或消除电磁感应则比较困难。因此,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解决干扰影响较为复杂。

5.从安全用电角度分析。如图1所示,低压电网中性点不接地时,电网对地是绝缘的,因此,当人体单相触电时,接触电压一般不超过10V,也无危险跨步电压,对人体没有危险。这时通过人体的电流略小干线路的单相接地电容电流,并可以按下式近似进行计算:

有关资料表明,人体可极限忍耐的电流值是30mA,且电压为50V及以下。当工频交流电流超过25mA时,就会使人感觉麻痹或剧痛。我们以25mA为控制点,即IP=25mA,代入上式求得低压线路(含照明线)长度L应控制在 23km以内,当线路对地的绝缘电阻不小于100kΩ时,此单相触电可以认为是安全的。

触电更多的机会是在用电设备使用处,如图2所示,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有接地装置电阻为rd的电气设备,当绝缘损坏,外壳带电时,接地电流将同时沿接地装置和人体两条道路流过,流经人体的电流与流经接地装置的电流比为:

显然,rd≤rren是容易做到的,所以,rren≤rd ,故在低压线路总长23km以内更是安全的。

我国目前普遍采用380/220V三相四线制,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供电系统。在这种系统中,无论用电设备是否设有保护接地,均不能防止人体触电的危险,现分析如下:

(l)电气设备外壳不接地

如图3,当外壳带电时,设备外壳上长期存在电压,人体触及外壳时,流过人体的电流为

(2)电气设备外壳接地(农村现行采用)

如图4,当r0≤rd或ro略大于rd,在设备外壳上的电位Ud=Idrd,都是对人体不安全的。如果要使Ud达到安全值36V,则:

设ro=4Ω,则rd=0.78Ω,要实现这样小的接地电阻投资是比较大的。为了安全起见,要求设备的电源处熔体熔断。但当设备容量较大时(如额定电流Ie=IkA),按熔体额定电流Iers必须小于或等于三倍导线发热容许通过电流的原则,即Iers≤3Ie=300A,为了保证人身于全,接地电阻rd≤36/300=0.12Ω,r。=5.1rd= 0.61Ω。接地电阻要做到这样小非常困难,特别是土壤电阻系数高的地区,根本无法达到,而且,这时其它两相的对地电压为(见图5相量分析):

同时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O))的对地(E)电压U0=220-36=184(V)。如果有人接触到中性点连接的导线,显然是不安全的。即使rd和r。都按有关规定设置为4Ω,则从图5的相量图中可知,由于分压的结果使变压器中性点和用电设备外壳对地均有110V的电压存在,人触到是危险的。

(3)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用电设备采用接零保护 由于设备外壳接到零线,当一相绝缘损坏碰亮时,则经该相线、设备外壳、零线形成闭合回路,这时电流一般较大,从而引起保护动作而使故障设备脱离电源。但采用接零保护需做到:

①不宜在同一系统中同时采用接地、接零两种保护方式。农村用户点多面广,有的图方便就近把地线接到自来水管上,有的“一火一地”偷电,如用单相电打鱼等,都会使所有接在该根线上外壳接零的电器设备全都带上危险的电压,发生人身伤亡事故的机率很高。 ②在保护接零线上不允许装设开关和熔断器。

③保证保护接零线的敷设质量。此点很难保证,特别是用久了就更难保证。 ④为避免出现保护零线断路,免使外壳带上危险的相电压,应在线路上作足够的重复接地。重复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0Ω。电气设备的保护接零应以并联方式可靠地接在零干线或支线上。这些也增加了投资和维护工作量。

6.从投资来说,不接地系统在接地方面不需要任何设备,不要大量接地钢材,故投资省。

(二)克服农村低压配变系统中性点不接地缺点的措施

1.当低压网络线路总长超过23km时,人触单相电时,因网络长度增加,对地电容增加引起电容电流也相应增加,使通过人体电流可能超过安全电流。其补救办法是安装触电保安器作保护。但一般低压线不会超过 23km。

2.如果发生一相接地.人触及非接地相和中线的机率很小,但触电的危险性很大,所以在配变低压倒应装设专门的绝缘监察装置,以监视有无接地故障发生。如图6。

3.在配变低压侧每相装设氧化锌避雷器或在中性点上安装击穿保险器。同时将各用电设备外壳可靠接地(接地电阻不超过4Ω),解决上述问题。

4.配变系统由于低压单相失地,使中性点位移带电,所以线路上停电工作,要同时将中性线断开,则确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