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基本矛盾的表现形式、相互关系、起主导作用的主要矛盾会发生变化,因而时代的内涵会发展,时代的主题会改变。列宁有段著名论述:“这里谈的是大的历史时代。??我们能够知道,而且确实知道,哪一个阶级是这个或那个时代的中心,决定着时代的主要内容、时代发展的主要方向、时代的历史背景的主要特点等等。”(《列宁全集》第26卷第143页)这就是说,时代是世界范围内按一定标准划分的社会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处在时代中心的一定阶级决定着时代的主要内容、时代发展的主要方向,亦即时代的性质。时代主题或时代特征,是一定“时代的历史背景的主要特点”,也是一定时代的不同时期所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世界社会力量斗争的焦点。从时间上看,时代是比较漫长的历史阶段,常以数百年时间为单位;而时代主题,则可能因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而进行转换,常以数十年时间为单位。处在时代中心的一定阶级,决定着时代的性质,进而决定着时代的主题或时代的特征。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高新技术革命的加速推进,使得时代主题或时代特征发生了新的重大变化,邓小平同志和我们党及时提出了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这就从对国际环境的认识角度为把我国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
应该说,这次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是世界各国人民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进一步推进世界多极化与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大好时机,是进一步昂扬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大好时机,为弘扬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又增添了诸多极其有利的条件。对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我们一定要清醒认识、坚定不移,决不能轻易发生动摇。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在一次谈话中就明确指出,列宁所讲的大时代,不要去动它。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又特别谈到:“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83页)江泽民同志在2000年也明确指出,当今世界的经济全球化,由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邓小平、江泽民同志的有关论述告诉我们,“帝国主义时代”这个本质并没有改变,如果轻易认为时代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把“和
平与发展为主题”误认为已经进入“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就是不顾客观事实,犯了急于跨越社会大的发展阶段即资本主义最高阶段的“左派”幼稚病的错误或别的什么错误。如果认为我们现在不是处于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我们就不可能认清导致当前全球性经济危机的根源,也就无法找到应对全球性经济危机的正确措施。
近百年来,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随着高新技术革命的推广与深化,在行业上,垄断资本主义逐渐从产业垄断向金融垄断发展;在空间上,垄断资本主义逐渐从国家垄断向全球垄断扩展。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个基本矛盾在当今非但没有消逝,且在新形势下有了新变化。金融垄断和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不仅会促进更大规模的生产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而且会使生产资料和金融财富更大规模地向少数人和少数国家集中。这一基本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只会使穷国穷人愈来愈穷,富国富人愈来愈富,从而在全球范围加剧资本家与劳动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
苏东剧变导致其实行的全面社会福利体系坍塌,美国、瑞典、法国、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不仅在所有制、分配、政治体制、意识形态等方面全面右转,就连已建立的福利体系都在右转。据美国官方报告,2005年总收入增长了近9%,但美国90%社会底层人的平均收入却比前一年下降了172美元,占0.6%。2000年,美国贫困人口为3160万人,2001年增加130万人,2002年又增加170万人,达到3460万人。到2007年,已增至3620万人,其中有2950万人靠领取食品券过生活。这极大地抑制了全球包括美国国内的消费,也从根本上抑制了全球包括美国国内生产力的发展。
2000年美国股市泡沫破灭,为挽救其经济颓势,美国将美元利息降到1%,并规定可以用房屋增值部分到银行进行再抵押,美国房市因此大涨,其后5年上涨了60%以上。美国新增GDP中,有50%以上来自房地产。近年来,美国居民总计每年从房地产增值中获利近万亿美元,消费也因此旺盛,储蓄率到2006年7月
跌破-1.5%。这就是美国巨大贸易逆差的原因。由于财政和对外贸易连续数年的高额双赤字,美亟须引入外资填充。而外资的进入需要提高利率,所以,从2004年6月到2006年的两年中,美联储共17次提息,利率从1%升至5.25%,后来,长期房地产抵押贷款利率升为6.8%。利率的高调,直接打击了房地产行业。房地产投资放缓,新房销售量急剧下降,房屋抵押贷款申请也连续下降,这又直接打击了美国GDP的增长。这就是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
按照美国信用评级公司的规定,个人信用评级分为5级,其中差级以下的最高值为619分,美国共有总资金余额为近两万亿的差级以下次贷。金融资本明知差级以下次贷存在高度风险,仍执意放贷,其主要用意就是想继续寻求高额增值。当然,不排除美当局想通过改善中低收入人群住房条件来标榜自由资本主义的“优越”,其用意是进一步向发展中国家推销美国的“民主制度”。从本质上看,1929年美国等西方强国发生的经济大萧条是信贷扩张引起实体经济领域的生产过剩危机;这次美国次贷危机则是信贷扩张引起消费领域特别是房地产领域的生产过剩危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消费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548页)1929年与2008年的危机表现形式虽然不同,但说到底,依然是美国普通老百姓收入少、消费不足的结果。这仍然是马克思所揭示的“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这一基本矛盾所决定的。
这也充分说明,目前的这场金融危机,从本质和根本上说,并不只是什么监管不力、信心不足等所造成,更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深层次矛盾积累并进而爆发的必然结果。还有一种国际舆论,甚至想把此责任强加到我国人民头上,而那种认为中国人天生爱储蓄,怀揣近两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舍不得花,是导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原因的说法,则更为荒谬。
古人云,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用这句话来解析当前美国金融危机的成因,
同样有一定的意义。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美国一国独大。美国用其金融霸权的地位,放肆地张着大嘴吃世界。1980年,美国财政赤字为762亿美元,而从2008年10月开始的2009财年预算赤字将从往年4000多亿美元激增到1.75万亿,占GDP的12.3%,为二战以来的最高。2006年美国的经常项目赤字8567亿美元。自1994年以来,美国贸易逆差逐年升高,1999年达3000多亿美元,而2006年对外贸易赤字已攀升到8830亿美元;美国每年外贸逆差相当于其他国家每年为美国每个家庭补贴9000美元。美国资本主义的挥霍无度,充分反映了帝国主义的腐朽,从而也引发了美国今天严重的金融危机。
二、美国爆发金融危机后,为何美元仍坚挺
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把高耗能、高污染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自己却大搞所谓第三产业中的核心产业——金融创新,结果使其进一步崛起,成为超级金融帝国,其所谓金融创新成果的虚拟经济和金融衍生品在全球大肆泛滥。有报告说,美国金融市场为典型的倒金字塔结构,最下一层是次级贷款,约为两万亿美元;倒数第二层是普通房贷,约10万亿美元。现在这两层已经暴露出问题;倒数第三层是企业债,包括企业之间各种债券,约为60万亿美元;最上层是各种金融衍生品,约为340万亿美元。 2007年,全球的实物经济总计为10万多亿美元,GDP约54万亿美元,按照国际清算银行数据,全球金融衍生品的市值为681万亿美元,全球GDP与金融衍生品市值相比为1:13。2007年,美国GDP近14万亿美元,与其金融衍生品比,竟为1:29;若按实物经济与金融衍生品比,则为1:68。恩格斯在1889年就指出:“金融市场也会有自己的危机,工业中的直接的紊乱对这种危机只起从属的作用,或者甚至根本不起作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第484页)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中说:“帝国主义的特点,恰好不是工业资本而是金融资本。”(《列宁全集》第27卷第403页)他还说:“金融资本是一种存在于一切经济关系和一切国际关系中的巨大力量,可以说是起决定作用的力量,它甚至能够支配而且实际上已经支配着一些政治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