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练习题(含答案) 下载本文

《金与南宋的对峙》同步练习

◆ 选择题 1. 宋朝诗人林升在《题林安邸》写道: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这里的“游人”意指( ) A. 游览风光的游客 C. 苟且偷安的南宋统治者

B. 南下灭宋的女真人 D. 躲避战乱的北方移民

2. 如图是某班同学为历史故事会收集的材料,由此判断他要讲述的是( )

5

A. 卫青北击匈奴 B. 岳飞抗金

C. 文天祥抗元

D. 戚继光抗倭

3. 油条最早出现于杭州,俗称油炸“桧”,此一名称反映了百姓对哪一位历史人物的同情与肯定( ) A. 秦桧

B. 郑成功

C. 文天祥

D. 岳飞

4. 宋金南北对峙的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 A. 靖康之变

B. 南宋建立

C. 岳飞遇害

D. 绍兴和议

5. 《宋史?高宗本纪》记载:“是月……和议成,立盟书,约以淮水中流画疆,割唐、邓二州界之,岁奉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休兵息民,各守境土。”该段史料记载的是( ) A. 宋元和议

B. 宋辽和议

C. 宋夏和议

D. 宋金和议

6. 读到“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你就会对一个人物再一次产生敬仰之情,也同时会对另一个人物产生憎恶之恨。对联中的“忠骨”和“佞臣”分别是( ) A. 寇准和秦桧

B. 岳飞和赵高

C. 寇准和宋真宗 D. 岳飞和秦桧

7. 金朝建立后,为了适应对高度发展的农耕地区统辖管理,金朝1153年迁都燕京(中都),实行一系列改革。燕京(中都)是今天的( ) A. 天津

B. 开封

C. 南京

D. 北京

6

8.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出自岳飞《满江红》一词,其中的“胡虏”“匈奴”最有可能是( ) A. 辽军

B. 宋军

C. 西夏军

D. 金军

9. 下列宋元时期的古代地名与现代地名搭配中,错误的是( ) A. 东京——开封 B. 兴庆——银川 C. 临安——南京 D. 大都——北京 10.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著名诗人陆游提到的“大散关”曾经是下列哪两个政权分界线的一部分?( ) A. 南宋和辽

B. 北宋和金

C. 北宋和辽

D. 南宋和金

11. 明朝人文征明在《满江红》词中感慨岳飞的遗遇:“千城休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岳飞抗金胜利后达成澶渊之盟 ②宋高宗害怕自身统治受到威胁

③秦桧以谋反罪杀害了岳飞 ④岳飞的遭遇受到后世的广泛同情 A. ①②③ 12.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美丽的西子湖畔,有一座岳王庙,是历代纪念民族英雄岳飞的场所。殿内有岳飞彩像,上面有岳飞亲书的巨匾——“还我河7

◆ 材料题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山”(如图)。

材料二:据说清朝乾隆年间,秦桧的后人秦涧泉考中状元,在游览西湖拜谒岳飞墓时,有人问他作何感想,他挥毫题写了“人从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的联语。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一:材料一中的“还我河山”指要从哪一政权手中收复失地? 问题二:说说岳飞领导的军队叫什么?曾取得的一次著名战役是什么?

问题三:读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后人为什么都纷纷纪念岳飞?

13. 阅读下表判断 政权名建立民称 族 存亡时间 与两宋的关系 辽 契丹 先交战不断,签定澶渊之盟后相对安定,交流916-1125 频繁 1038-1227 1115-西夏 党项 先交战不断,后维持长期和平 金 8

女真 战和不休,长期对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