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基础知识 下载本文

-公开市场操作

-再贷款与再贴现

-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窗口指导 公开市场操作

通过买进或卖出债券来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量的操作

如认为总需求过大和经济过热,需要减少货币供应量,则央行可以在市场上出售债券以回笼货币。

商业银行向央行购买100万元的债券,并以支票兑现,则意味着它在中央银行的储备减少了100万。这意味着基础货币供给减少了100万,实际货币供应量减少等于基础货币改变量除以储备率或乘以储备率的倒数。如储备率为1/10,等于100万乘以10即1000万元。 公开市场操作

如认为金融市场资金短缺,经济总需求不足,因而需要扩大货币供给量时,央行就买进债券以增加基础货币。

当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从一家或若干家银行买进债券时,实际上它对商业银行开具了一张支票。得到支票的银行要求中央银行解付,中央银行就将该笔付款记入相关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账户,从而增加了准备金规模,银行可以依据准备金比率扩大贷款规模,货币供给量得以增加。

公开市场操作 在多数发达国家,公开市场操作是中央银行吞吐基础货币,调节市场流动性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通过中央银行与指定交易商进行有价证券和外汇交易,实现货币政策调控目标。

再贷款与再贴现

中央银行通过再贷款与再贴现,向商业银行提供资金

再贷款:系指中央银行为解决商业银行的资金头寸不足而对其发放的贷款。

再贴现:系指金融机构为了取得资金,将未到期的已贴现商业汇票再以贴现方式向中央银行转让票据的行为,是中央银行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

再贷款与再贴现

商业银行资金短缺时,中央银行通过再贷款与再贴现向商业银行提供资金。反之,流动性过剩时,中央银行通过收紧再贷款与再贴现减少向商业银行提供的资金。

中央银行还可以提升或者降低再贷款利率或再贴现率来表达政策意向。

存款准备金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资金,金融机构按规定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制度:是在中央银行体制下建立起来的,世界上美国最早以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缴存存款准备金。

调整存款准备金

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初始作用,是保证存款的支付和清算,之后才逐渐演变成为货币政策工具,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供应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调整存款准备金

央行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来改变货币供应量。

例如:中央银行认为需要收紧货币供给时,它可以提高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需要依据新比率调整信贷规模,整个银行体系的存款、信贷规模和货币供给量都会缩减。于是,利率上升,信用条件紧缩,投资下降,总需求减少。

反之,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使得银行更有可能扩大贷款规模,从而有助于扩大货币供给量,刺激总需求。

中央银行通过劝告和建议来影响商业银行信贷行为,属于温和的、非强制性的货币政策工具。是一种劝谕式监管手段,指监管机构向金融机构解释说明相关政策意图,提出指导性意见,或者根据监管信息向金融机构提示风险。窗口指导是监管机构利用其在金融体系中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引导金融机构主动采取措施防范风险,进而实现监管目标的监管行为。 窗口指导

2.2.4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使用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特点 猛烈程度不同

政策效应“时滞”不同 政策发生影响的范围不同 政策阻力因素不同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结合点 —是发行国债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使用

政策混合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产量 利率 不确上升

定 不确减少 定 不确下降

定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不确增加 性的货币政策 定

例:我国出现经济过热现象,政府为加强宏观经济调控,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以下做法不符合上述政策的是( )。

A、连续多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B、连续多次加息

C、多次在银行间市场发行央行票据

D、中央财政赤字预算安排1800亿元,比上年预算赤字增加650亿元。

答案:D

2.3 经济周期理论 2.3.1 经济周期的基本知识 2.3.2 经济周期的相关指标

2.3.3 经济周期与行业投资策略

2.3.1 经济周期的基本知识

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又称商业循环,是指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所经历的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

经济周期大体上经历周期性的四个阶段: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

经济周期的基本知识 经济周期的类型 :

长周期又称长波,这种周期长度平均为50年左右,又称康德拉耶夫周期。

中周期又称中波,指一个周期平均长度为8年到l0年,又称朱格拉周期。

短周期又称短波,指一个周期平均长度约为40个月,又称基钦周期 。 经济周期的成因 :

外部因素理论 纯货币理论 投资过度理论 消费不足理论 心理理论 创新理论

政治周期理论

2.3.2 经济周期的相关指标 (1)先行指标

主要包括货币供给量、股票价格指数、生产工人平均工作时数、房屋建筑许可的批准数量、机器和设备订货单的数量以及消费者预期指数等

(2)同步指标

主要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工业生产指数、个人收入、非农业在职人员总数以及制造业和贸易销售额等

(3)滞后指标

主要包括生产成本、物价指数、失业的平均期限、商业与工业贷款的未偿付余额、制造与贸易库存与销售量的比率等 2.3.3 经济周期与行业投资策略

行业的发展随着经济周期的循环而波动

不同的行业对经济周期的敏感性是不同的 在经济状况恶化时,

- 首先受影响的将是建筑、建材、旅游、娱乐、房地产等产业。

- 然后延及高档食品、高档服装业、百货业。

- 公用事业类和生活必需品的公司,如公交、水厂、电话、通讯业 等受到的冲击最小。

在摆脱经济衰退,进入发展阶段,

- 最先上扬的股票往往属于地产、建筑、汽车、化工等对经济周期较为敏感的行业

第三部分 国际收支与汇率 3.1 国际收支

3.2 国际收支平衡分析 3.3 外汇与汇率的定义 3.4 影响汇率的因素 3.5 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3.6 中央银行的外汇管理 3.7 我国的汇率制度

3.1 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从国外收进的全部货币资金和向国外支付的全部货币资金之间的对比关系。

收支相等称为国际收支平衡,否则为不平衡。

收入总额大于支出总额称为国际收支顺差,或称国际收支盈余;

支出总额大于收入总额称为国际收支逆差,或称国际收支赤字。逆差表示对外负债,一般要用外汇或黄金偿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