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活动中心施工组织设计(绿化屋面)技术标 下载本文

5.2 由于施工场地有限暂不考虑大面积开挖,开挖范围在有环梁处开挖,由于环梁下皮在-3.88m处,为保工程质量,机械开挖至环梁下皮高200mm处停止,余下的土由人工开挖至设计标高,由于现场自然地坪至环梁下皮标高的深度是2.58m,环梁坑边采用放坡加退台的做法。放坡比例1:1,深度1m,坡上1.58m的土采用退台处理,为使后边基础开挖顺利进行施工,环梁混凝土浇注完成达到设计标号强度后,对环梁处进行回填,以保证后边的施工顺利进行。 5.3 施工步聚

放线→环梁开挖→清理基坑→破桩头→铺垫层隔离物→钢筋绑扎→支模→混凝土浇筑。 5.4 施工方法

a.为保证工程质量,机械开挖至围护桩处时,围护桩间土用机械开挖,围护桩周围200mm处,采用人工开挖至梁下皮施工层。

b.环梁人工破桩头采用风稿和人工剔凿的形式,先把桩头破至比环梁下皮高50mm处,预留桩筋600mm,去掉桩头,所预留桩筋锚入环梁内。

C.桩头破完后,环梁底铺中砂20mm厚,上铺油毡隔离层为基础开挖后拆除环梁模板做准备。

D.支模采用定型钢模板,卡环连接,用铁管、扣件加固,为保证模板的牢固性,铁管加固的固定点和槽边地锚加固牢靠。 6基础回填土

6.1回填土部分采用原土回填,?土料无有机物、草根、树皮、及大石头等杂物,含水量符合规范,一般以手握成团,落地开花为宜,不足购优质黄土回填。

6.2回填前抽干基坑积水,回填时采用一辆0.5m3小型反铲挖掘机配合人工施工,蛙式打夯机分层夯实。

6.3填土由下而上分层回填,?每层铺设厚度控制在20-25cm。回填时应四周同时回填,不得单侧回填,避免产生侧向压力。

6.4蛙式打夯机在打夯之前,?由工人对填土初步平整,打夯机依次打夯,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两遍纵横交叉,打夯不留间隙,当天回填当天压实,以免漏压,每层夯打4遍。 6.5回填土在压实后,?由抽样员对每层回填土用环刀取样,抽样复试土的密实度,以控制土的压实系数。回填土测定后的干密度,保证100%符合设计要求。 7钢筋工程

7.1工艺流程:熟悉图纸→核对小样→加工制作→对照→划印弹线→铺插钢筋→绑扎→加

21

垫块撑铁→隐蔽工程验收。

7.2 所使用钢筋以现场加工制作为主,现场绑扎。

7.3承台钢筋采用在闪光对焊方法预制,预制成的钢筋由人工运入基坑内将接头相互错开放置。

7.4箍筋接头的位置相互错开,主负筋相交点应全部绑扎。柱筋保护层的垫块放置间距不大于1m。

7.5柱的两端设立两到四根竖筋与下层伸出的筋绑扎搭接牢固,然后在立筋上画出水平筋的位置线,再在1.2m高度左右处绑扎两根水平筋,画出竖筋位置线,接着绑扎其余竖向钢筋,再依次绑扎横向钢筋。墙筋绑扎要逐层绑扎不漏绑,双排钢筋应绑扎支撑筋或拉筋,纵横间距不大于1m。

7.6 地梁筋绑扎首先在垫层上划好主筋位置线,主筋穿好后,划好箍筋位置线,逐根箍筋按间距绑扎。箍筋135度弯勾在梁上按规定相互错开,梁筋接头位置按规范或设计要求相互错开梁筋绑扎后放置垫块,以确保梁下皮混凝土保护层的尺寸。

7.7 绑扎底板筋前,在垫层上用粉线弹出主筋与分布筋的位置线,按线依次摆放主受力筋,分布筋绑扎时用八字扣,四周相交点不得漏绑。 7.8 钢筋接头搭接长度等按设计和施工规范留置 8模板工程

8.1工艺流程:清理杂物→弹线→清理模板→涂刷脱模剂→配支模板→加固找正→检查验收。

8.2 垫层:采用1003100mm一面刨光木方按图支出垫层外形轮廓,加固后浇筑混凝土。 承台、基础连梁、待垫层达到设计强度后按图纸放出承台、基础连梁、柱墙位置线。 8.3 基础地梁、基础承台:

采用国标组合钢模板支模,散支散拆工艺。支模前按轴线位置弹出模板位置线,按模板线的位置拼装钢模板,随后用双钢管横纵向加固,基础连梁采用拉片拉接,其次整体用Φ48钢管加固,下距垫层200mm设第一道水平支撑,上距模板上口200mm用铁管45°斜撑,上口横纵向用钢管水平找正加固。

8.4柱模采用国标组合钢模板,支柱模时要先弹柱中心线和柱尺寸控制线,按线支模,标高要用水平控制,并在两端柱的上口拉通线确定中间各柱模的位置,位置确定后,吊线找正柱身,用铁管柱箍并配以穿柱螺栓加固并将柱箍与承重支架连接牢固以防位移。 8.5梁模采用国标组合钢模板,支梁模时应根据柱子上的+50mm线找出楼板标高,拉通线铺梁底模,待梁钢筋绑扎完毕后,再立梁邦拉线找直找正,用锁口木方和小斜支撑加固。

22

8.6楼板模采用国标组合钢模板,支楼板时根据柱子上的+50mm线找出楼板标高,按标高调整架楞方子铺模板,模板铺好后要抄平复核。

8.7 各种预埋件、预留孔洞要在模上弹线,按线设置,以保证位置准确。 8.8 梁柱节点按“柱梁节点整体连续支模法”施工。 8.9 模板表面要平整,并清理干净,隔离剂要涂刷均匀。

8.10根据柱、墙50cm控制线,找准图纸设计位置,为确保顶板标高,稳定性,硬架支模,水平管1.2m—1.5m一道并加设扫地杆,以保证硬架的刚度和稳定性。

8.11 楼板支模采用钢模板,根据楼板厚度要求,测出梁高度,调整503100方木。备楞采用503100mm白松方木,上铺钢模板,将模板找平,模板接口缝用不干胶带纸封严,不漏浆,保证混凝土质量。 9 混凝土工程

9.1 混凝土工艺流程:模板及钢筋检查验收→清理模内杂物→检查钢筋垫块→振捣密实→木抹平混凝土面层→养护。

9.2 混凝土的供应:本工程全部为商品混凝土。 9.3 混凝土的垂直运输:在基础四周布置固定泵。

9.4 混凝土振捣:垫层、底板及楼板采用平板式振捣器,基础承台、地梁及柱梁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吊帮处要注意应待下层混凝土浇捣完毕后再浇注吊帮处混凝土。 9.5商品混凝土的运输和进场检验

运输:运输过程中,时间不得过长,混凝土初凝前必须保证浇注完毕,路远时可加缓凝剂,严禁向运输车内浇水,运输频率应保证混凝土连续浇注。

进场检验:混凝土进场时应备齐各种材料的检验报告,配比通知单等。混凝土塌落度等。塌落度的抽验每班不少于两次。混凝土养护日期超过28天,搅拌站提供强度报告。 9.7 混凝土的浇筑:每层柱、梁、板一次浇筑。

9.8混凝土试块制作:每浇筑一个部位或一台班,每一种标号的混凝土各做7组试块,其中标养3组,R7、R28后期各一组,同条件试块2组,一组为拆模用,一组为对照28天混凝土强度及后期强度使用。另外两组备用,同时对试块做好时间和部位的标识。 10 砌体工程:

10.1 在砌体工程中,原材料水泥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和复试报告。砖、砂、石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或试验报告。

10.2 各种砌块砌筑前浇水洇透。(冬季施工除外)

10.3 砌筑前应先砌样板墙,确认组砌方法,评定砌筑水平,然后在进行大面积砌筑。

23

10.4 砌体的水平缝砂浆饱满度大于等于80%。

10.5 每层250m3砌体中,每种标号的砂浆应至少作一组试块。 10.6 砂浆标号配合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10.7 砌块砌筑应作到横平竖直,砌体表面清洁。砂浆饱满,灌缝密实。砌筑到梁底时,斜砌且砌严。

10.8 墙垃结筋应提前预埋于柱里,腰带钢筋应预先焊好,并经检查无误后,方可砌筑。 10.9 砌筑砂浆的平均强度不得低于设计标号,任意一组试块的最低值不得低于设计标号75%。

10.10 组砌方法正确,不应有通缝,转角处和交接处的斜槎应通顺。 11 质量保证及成品保护措施

本工程的具体细部做法严格按照《XX市住宅示范工程统一细部作法标准图集》及设计图纸的要求施工。

11.1钢筋工程

11.1.1施工前钢筋工长必须对施工顺序、操作方法和要求向操作人员详细交底,施工过程中对钢筋规格、数量、位置随时进行复核检查,特别注意一些较复杂部位的钢筋位置、数量及规格,梁柱节点严禁漏放环箍。

11.1.2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依图纸规定进行,同一截面钢筋的接头数量应符合规范的要求。

11.1.3严格控制柱插筋位置,避免发生钢筋移位及规格与设计图纸不符,柱钢筋绑札前必须清理根部的水泥浆,清理干净后方可进行绑扎,并注意竖筋的垂直度,不得在倾斜的情况下绑扎水平筋及箍筋。

11.1.4严格控制板面负筋的高度,特别是悬挑部位的钢筋,应设置钢筋马凳及跳板,避免人为踩踏后落低。

11.1.5钢筋的绑扎搭接及锚固除按规范要求,还需满足抗震设计规范要求。钢筋绑扎时如遇预留洞、预埋件、管道位置须割断妨碍的钢筋,要按图纸要求留加强筋,必要时汇同有关人员研究协商解决,严禁任意拆、割。

11.1.6浇捣混凝土时要派专人看筋,随时随地对钢筋进行纠偏。

11.1.7保证钢筋焊接施工质量的几点措施:焊缝边缘的清理;焊接的焊缝检验主要进行外观检查,要求焊缝表面平顺,不得有裂缝,没有明显咬边、凹陷、焊瘤、夹渣及气孔,并按规定崐对焊接钢筋进行抽样送检。

11.2模板工程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