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下载本文

小学语文课程纲要(一年级下册)

设计者:赵冬敏

● 课程类型:小学语文基础型课程

● 教学材料: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 ● 授课教师:赵冬敏 ● 教学对象:一年级学生

● 授课时间: 识字 16课时

课文 68课时 语文园地 24课时 机动时间 10课时 总计 118课时

一、学习目标

1.认识26个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能用音序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同时能借助汉语拼音和语言实践、生活实际认读550个常用字,并能组词或说简单句,在识用结合的基础上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

2.在掌握汉字基本笔画和认识常用偏旁部首的基础上,能按笔顺规则,在田字格中正确、端正、整洁地书写要求会写的250个字,并通过观察、比较,寻找其中的规律,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同时在老师的提示下,自觉纠正不当的写字姿势,养成认真书写的良好习惯。

3. 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4、继续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图画阅读,能根据阅读内容的不同,联系生活实际和情感体验,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在此基础上,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优美,享受阅读的乐趣。

5.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6. 能借助拼音和读物中的图画,进行自主阅读浅显的童话、故事,感受阅

1

读的乐趣,养成阅读的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00字。诵读优秀诗文13篇以及背诵教材规定的内容。

7.根据表达的需要,写自己想说的话以及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并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8. 能用普通话与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能认真倾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内容,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能较完整的讲述小故事,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9.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热心参加校园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10.在学习语文过程中,通过读懂课文内容,联系生活等方式,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生活的幸福、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及科学的奥妙;培养爱护环境,热爱生活,懂得要主动孝敬父母、关心周围人的优秀品质。

二、内容安排 单元 序号 单元 教学内容 专题 识字1 1.柳树醒了 2.春雨的色彩1 多彩的春天 3.邓小平爷爷植树 4.古诗两首 13 语文园地一 家庭生活 2 7.棉鞋里的阳光 8.月亮的心愿 语文园地二 识字3 9.两只鸟蛋10.松鼠和松果 3 保护环境 11.美丽的小路 12.失物招领 13 语文园地三 4 快乐的夏天 识字4 13.古诗两首 14.荷叶圆15 识字2 5.看电视 6.胖乎乎的小手 13 安排 课时 2

圆 15.夏夜多美 16.要下雨了 17.小壁虎借尾巴 语文园地四 识字5 18.四个太阳 19.乌鸦喝水 动脑筋想办5 法 五 识字6 22.吃水不忘挖井人 23.王我们的生活6 多么幸福 24.画家乡 25.快乐的节日 语文园地六 识字7 26.小白兔和小灰兔27.两我们都有好7 品质 盆的孩子 语文园地七 识字8 30.棉花姑娘 31.地球爷我身边的科8 学 32.兰兰过桥 33.火车的故事 34.小蝌蚪找妈妈 语文园地八 三、实施建议 (一)课程资源的开发

1、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我们将根据学生学习的条件,拓展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如利用工具书、教材(如识字3是对对子,我们将充分挖掘教材,渗透“对子”这一中国传统文化,使学生受到祖国优秀文化的熏陶)、电视、网络、书法展示台、讲故事比赛等进行语文学习。

2、挖掘自然、人文、生活等资源进行语文学习。如学习24课《画家乡》时,我们可以提前布置让学生去参观我们新郑有名的景点,搜集有关家乡的图片,然后让学生交流展示自己观察所得,从中懂得关注生活,热爱我们的家乡,同时我们还将充分利用百家姓广场让孩子认识更多的姓氏,以此激发孩子学习汉字的热

爷的手 15 只小狮子 28.小伙伴29.手捧空花13 二小 13 20.司马光 21.称象 语文园地13 3

情。

(二)教学实施

1、继续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年级孩子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尤为重要。我们将继续坚持通过“儿歌内化好习惯,形式多样促提高”的方式培养孩子读书、倾听、发言、书写、阅读等多方面的良好学习习惯(以儿歌的形式给学生提出具体的要求,如写字时要求学生看清字形再起笔;把字写整洁,尽可能不用橡皮擦字等。同时以盖印章、争当小小书法家等激励的形式鼓励学生养成好习惯)我们会把这些渗透到平时的训练当中,让学生内化为好习惯,为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让学生徜徉在富有魅力的汉字王国

识字写字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在教学中,我们将继续加强汉字音形义的联系,揭示汉字构字规律,渗透一些汉字文化和识字方法(追溯字源明字理、转盘识字辨形声、抓住部首带一串。如对于象形字,出示图片,出示它从古到今的变迁情况,让学生感知象形字本身就是一幅画。对于形声字,我们可以结合它的构字特点,让学生很快掌握字义和字形,并可以识的一批生字,如“清、情、晴、睛、蜻”等。对于会意字,我们可以或画或演,让学生轻松记住。)同时将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送信、过桥、对对碰、找朋友、开火车等)激发孩子识字的兴趣,

除了兴趣,我们还要教会学生学习汉字的方法。孩子们经过半年的学习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识字的方法,但识字方法还不是很多,识字能力还不是很强。在教学中我们要敢于放手,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并逐步掌握“加偏旁、减偏旁、换偏旁、猜字谜、动作识字、用反义词识字、比较识字、联想识字”等方法学习生字,倡导在生活中(1、学生自身:学生姓名2、家庭:电视、电脑、报纸、家用电器名字等3、学校:学生姓名、黑板报、校园标语、花草树木的标签等4、社会:食品包装袋、商店名称、超市里商品标签、车站牌等)识字。识字是个长期的过程,要承认学生间的差异,不能过分追求堂堂清、课课清、个个清。一年级孩子对生字记得快,忘得也快,巩固识字是一年级识字教学的难点,因此,我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