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说明 下载本文

等,占地面积较小,具体位置可酌情而定。

博鳌镇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表 单位:公顷

项目 类别 项目名称 建设 性质 位置 面积 备注 土福湾旅游复合区 清水湾(九所岭、赤岭) 旅游 旅游复合区 高峰温泉旅游复合区 东环铁路博鳌段 交通 赤岭港码头 加油站 岗山110千伏变电站 设施 军田110千伏变电站 清水湾污水处理厂 土福湾污水处理厂 其他 移动基站 批发市场 新建 新建 新建 新建 新建 博鳌镇 博鳌镇 博鳌镇 博鳌镇 博鳌镇 340.00 2085.00 120.00 25.53.00 11.00 1.00 1.00 1.00 5.00 5.00 1.00 1.00 2596.53 基础 新建 坡尾小学以北东线高速公路以南 新建 岗山东侧,博鳌--三才公路北边 新建 军田附近,博鳌--三才公路北边 新建 新建 新建 新建 合计 博鳌镇 博鳌镇 南田农场附近 酌情而定 第二节 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

一、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任务

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的主要任务是整理复垦闲置低效农地以增加有效耕地量并提高耕地质量;整理复垦闲置、散乱、废弃的建设用地以提高使用效益,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开发后备土地资源,以增加耕地数量,落实上级规划下达的耕地保有量指标,缓解建设占用耕地与耕地保护的矛盾;充分利用荒地、裸土地、裸岩石砾地、滩涂进行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

42

为贯彻规划期间镇内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战略目标,落实省级规划下达给琼海县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等约束性指标,必须实行占用耕地与整理、复垦和开发相挂钩政策,并制定切合实际的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方案。本镇耕地资源短缺,耕地质量和利用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规划期间须因地制宜,结合中低产田改造、交通及水利工程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和村镇建设,根据资金等方面条件,抓住重点地区,开展农地整理、开发、整治及村庄整理等多种形式的土地整理,挖掘土地潜力,更加有效的配置土地资源。

二、农地整理

博鳌镇耕地量较少,布局也较为分散。而且农田的水利设施大部分已年久失修,土地产出较低,因此农地整理的目标主要为中低产田的改造项目。设计到博鳌镇的农地整理有两处,一处是军田洋农田整治

项目区,总面积1000.00公顷,其中补充耕地20.00公顷,;另一处为小妹灌区加进洋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区,总面积1200.00公顷,其中补充耕

地30.00公顷,与隆广镇联合进行。

三、村庄整理

根据小城镇发展趋势、经济、交通、区位条件和村庄整理潜力,划定不同的村镇整合区片,对各整合区片内的村镇按照以下几种模式进行整理:

1、村改居模式

对于位于镇区规划区范围内的村庄,采取村改居模式。该整理模式主要是适应城镇化发展的要求,设立街道,建立居民区与建设居民楼。农居点整理的节约用地用于博鳌镇镇区建设,缓解建设用地紧张局面。

43

2、适度发展模式

对于新农村建设和文明生态村建设规划确定的需要重点发展的中心村庄和集镇,采取适度发展模式。采用该模式的村镇可适当增加用地规模,用以保障容纳迁村过来的新增人口、完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的配套建设的用地需求,努力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和农村生态环境,同时还可以适当发展村镇企业。该模式应以集约节约用地为前提,村镇用地应优先利用村内闲置、低效土地,同时,新增用地规模应符合国家和琼海县制定的相关用地标准。

3、迁移拆并模式

对于分布较散、规模较小,或者生态环境较为敏感,同时具备一定经济、区位条件的村镇,采取迁移拆并模式。该整理模式应充分考虑地方文化习俗和村庄历史渊源,促进村庄间的协调和融合,在规划期内应逐步缩减乃至拆并入重点发展的中心村镇。腾退出的村镇建设用地根据土地适宜性,调整为相应的旅游用地。

4、限制发展模式

对于前几种整理模式以外的村镇采取限制发展模式。该模式主要采取引导控制相结合的政策,严格控制村庄用地规模,禁止新增建设用地,通过实行村庄内部挖潜改造,引导旧宅基地的布局优化和规模合理化,提高土地利用潜力,改善村庄生活环境。腾退的建设用地部分用以建设经审核批准的新宅基地,部分可整理复垦为适宜的农用地。

四、土地开发和复垦

规划期内,博鳌镇可开发利用的未利用地约有707.98公顷,其中宜耕地所占比重较小,多为宜园、宜林地。考虑到未开发利用土地

44

大多分布于坡度较陡峭的丘陵地区,为有效防止水土流失,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应优先开垦为林地;部分位于山脚、河谷等地势平坦地区的未利用地应优先开垦为优质园地;少量分散于现状耕地周边的零星未利用地,可开垦为耕地。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