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各章习题及答案 下载本文

3.普查是(BCE )。

A.非全面调查 B.专门调查 C.全面调查 D.经常性调查 E.一次性调查

4.全面调查形式有(DE )。

A.重点调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 D.统计报表 E.普查

5. 哪几种抽样方式可以通过提高样本的代表性而减小抽样误差?( AD )。

A. 分层抽样 B. 简单随机抽样 C. 整群抽样 D. 等距抽样 E. 普查

6. 根据树苗高度的次数分布表,下面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CE )。 树苗高度x(厘米) 80-90 90-100 100-110 110-120 120-130 130-140 140-150 150-160 合计 频数f (棵) 8 9 26 30 18 12 5 2 110 频率 (%) 7.3 8.2 23.6 27.3 16.4 10.9 4.5 1.8 100 8 17 43 73 91 103 108 110 — 向上累积 7.3 15.5 39.1 66.4 82.7 93.6 98.2 100.0 — 向下累积 110 102 93 67 37 19 7 2 — 100.0 92.7 84.5 60.9 33.6 17.3 6.4 1.8 — 频数(棵) 频率(%) 频数(棵) 频率(%) A. 树苗高度低于110厘米的占总数的39.1% B. 树苗高度低于110厘米的占总数的84.5% C. 树苗高度高于130厘米的有19棵 D. 树苗高度高于130厘米的有103棵 E. 树苗高度在130-140厘米之间的树苗占总数的10.9% 三、制表

1. 某高校二级学院60名教职员工的月岗位津贴资料如下:

1100 1200 1200 1400 1500 1500 1700 1700 1700 1800 1800 1900 1900 2100 2100 2200 2200 2200 2300 2300 2300 2300 2400 2400 2500 2500 2500 2500 2600 2600 2600 2700 2700 2800 2800 2800 2900 2900 2900 3100 3100 3200 3200 3300 3300 3400 3400 3500 3500 3600 3600 3800 3800 4200 3800 3600 3500 3400 3100 3100

依据上述资料编制组距变量数列,并用次数分布表列出各组的频数和频率,以及向上、向下累积的频数和频率。(知识点2.8)

2. 根据数据集02中F列的“妇女期望寿命”编制次数分布表,列出各组的频数和频率,以及向上、向下累积的频数和频率。(知识点2.8)

5

第三章 统计表与统计图

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统计表的结构从形式上看包括( D )、横行标题、纵栏标题、数字资料四个部分。 A.计量单位

B. 附录

C. 指标注释

D. 总标题

2.如果统计表中数据的单位都一致,我们可以把单位填写在( C )。 A.左上角 B. 左下角 C. 右上角

3. 现有某公司2007年各季度在各个地区销售各种产品的情况,数据库的四个字段是:地区、季度、商品、销售额。如果要反映各种商品在各地区和各季度的销售情况,应该绘制( D )。 A.地区和商品的二维透视图

B. 季度和商品的二维透视图

C.地区、季度和销售额的三维透视图 D. 地区、季度和商品的三维透视图

4. 用Excel汇总第二季度中三个月份的资料,用( B )功能。

A.透视表 B. 合并计算 C. 单变量求解 D. 分类汇总

5. 小张收集了1957-2007年中国GDP的数据,如果要反映这50年我国生产发展的趋势,用什么图形最为合适?( D )

A. 直方图 B. 散点图 C. 饼图 D. 折线图

6. 小钱收集了上海、江苏和浙江三省2007年三次产业的增加值的资料,如果要反映2007年这三个省三次产业的结构,用什么图形最为合适?( C )

A. 直方图 B. 散点图 C. 饼图 D. 折线图

二、多项选择题

1. 统计表可以分为( ACE )。

A. 简单表 B. 复杂表 C. 简单分组表 D. 复杂分组表

2. 完整的统计图应包括( ABCDE )。

A.标题 B. 坐标轴和网格线 C. 图表区

D. 绘图区

E. 图例

3. 下面这张表的资料用什么图形表现比较合适?( CD )。

A. 直方图 B. 散点图 C. 饼图 D. 折线图 E. 茎叶图

某地区税收收入构成表

税收类型 销售税 所得税 执照税 营业税 其他税

6

D. 左下角

E. 复合分组表

数额(万元) 2812000 2790000 185000 535000 37800 4. 统计局住户处收集了3000户居民八月份消费的详细情况,如果要按月消费额的多少反映居民消费结构,用什么图形表现比较合适?( ACDE )。

A. 直方图 B. 散点图 C. 饼图 D. 折线图 E. 茎叶图

三、制表、制图

1. 根据数据集03,按“性别”和“教育程度”计算相应的平均工资。

2. 根据数据集03,按“教育程度”和“性别”计算2007年考核时各个档次的人数。

3. 根据王小毛、吴燕燕和朱青新三人的一年的销售记录,汇总出各种产品的销售量。

4. 根据数据集01中C列的“国内生产总值”指标,绘制1952-2006年GDP的趋势图。

5. 仿照例题3.3,根据数据集01中的相关资料,编制1953、1963、1973、1983和1993年的饼图,比较这六年产业结构的变化状态,并根据这六年的资料绘制三维百分比堆积柱形图。

7

第四章 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习 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加权算术平均数中的权数为( D )。

A.变量值 B.次数的总和 C.变量值的总和 D.次数比重

2.某车间三个班生产同种产品,6月份劳动生产率分别为2、3、4(件/工日),产量分别为400、500、600件,则该车间平均劳动生产率计算式应为(D )。 A.

2?3?42?400?3?500?4?600?3 B.?3.13 31500C.32?3?4?2.88 D.

1500?2.9

400500600??2343.受极端数值影响较小的集中趋势值是(B)

A.算术平均数 B.众数和中位数 C.几何平均数 D.调和平均数

4.某公司2006年管理人员年均收入35000元,生产人员为25000元;2007年各类人员年均收入水平不变,但管理人员增加15%,生产人员增加25%,则两类人员平均的年收入2007年比2006年( B )。

A.提高 B.下降 C.持平 D.无法判断

5.离散程度测度值中,由最大变量值和最小变量值之差决定的是( D )。 A.方差 B.标准差 C.平均差 D.极差

6.标准差系数抽象了( B )。

A.总体单位数多少的影响 B.算术平均数高低的影响 C.总体指标数值大小的影响 D.标志变异程度的影响

7.在一个单项分配数列中,若各组变量值都减少一半,每组次数增加1倍,中位数( A )。 A.减少一半 B.增加1倍 C.增加2倍 D.不变

8.离散程度的测度值愈大,则( A )。

A.反映变量值愈分散,算术平均数代表性愈差 B.反映变量值愈集中,算术平均数代表性愈差 C.反映变量值愈分散,算术平均数代表性愈好 D.反映变量值愈集中,算术平均数代表性愈好

9.甲数列的算术平均数为100,标准差为10;乙数列的算术平均数为20,标准差为3,故( C )。 A.两数列算术平均数的代表性相同 B.乙数列算术平均数的代表性好于甲数列 C.甲数列算术平均数的代表性好于乙数列 D.两数列算术平均数的代表性无法比较

10.如果某个分布是极度右偏,则其偏度系数为( D )。 A.-0.3 B.0.3 C.-2.9 D.2.9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