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勘测工等级培训复习资料(答案) 下载本文

(5)在有风浪、回流时,观测时间过短,读数缺乏代表性。

4、确定测流次数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测站一年中测流次数的多少,应根据水流特性以及控制情况等因素而定,总的要求是能准确推算出逐日流量和各项特征值。因此,必须掌握各个时期的水情变化,使测次均匀分布于各级水位,必要时要控制水位与流量变化过程的转折点;还要全面了解测站特性,恰当地掌握测流时机,以满足点绘水位与流量的关系曲线所必要的和足够的实测点据。 (2)新设站的测流次数,要比同类型测站适当增加。最好选择一些典型时段(如平水期、洪水期、枯水期等)加密测流次数,以便通过分析,确定本站合理的流时测次。

5、说出三种水文自动测报所使用的通讯信道或通信方式。

电话(PSTN),移动通信(GSM,CDMA),GPRS,互联网(INTERNET),超短波通信,卫星通信等。

6、一般水文自动测报设备测量的水文参数是哪两个?其对应的传感器(或一次仪表)叫什么名称?

雨量和水位;对应的传感器是(翻斗式)雨量计和(浮子式、压力式、气泡式等)水位计。 五、计算题

1、已知某站某日水位记录如下表所列,试用面积包围法计算日平均水位 时:分 0 8 14 15 15:30 16 19 24 2、某站使用20cm口径蒸发皿观测水面蒸发量,全年采用称重法(专用台秤)测量。已知该站8月7日降水量为2.5mm, 8月7日8时称重为20.0mm,8日8时称重为18.5mm,计算该站8月7日蒸发量。

水位 (m) 7.43 37 45 68 82 98 8.05 16 时距 8 14 7 1.5 1 3.5 8 5 积数 59.44 103.18 52.15 11.52 7.82 27.93 64.40 40.80 总数 367.24 日平均水位 (m) 7.65 蒸发量E = P +(h1-h2)=2.5+(20.0-18.5)=4.0mm

(评分标准:计算公式2分,计算过程1分,计算结果正确2分,有效位数不正确扣1分)

3、某站某年11月1日8时称得20cm口径蒸发器为:80.2mm,11月2日8时称得蒸发器为78.8mm,11月1日8时至11月2日8时降雪量为:1.5mm,求11月1日蒸发量。

E=P+(h1-h2) =1.5+(80.2-78.8)=2.9mm

4、已知某站6月2、3、4日的观测记录如下表所列,请计算出水位并用面积包围法计算出3日的日平均水位。

水尺水尺编号 读数 (m) 水尺零点高程(m) 水位时距 积数 Z(m) △t Z3△t 河干 7.39 7.47 7.83 8.27 8.42 8.57 8.67 8.87 8.77 8.47 8.43 8.39 8.35 8.33 1 3.6 3 2.4 4 10 12 8 4 8.42 30.852 26.01 21.288 35.08 84.70 101.16 67.12 33.40 日平均水位 (m) 8.50 月 日 时分 总数 6 2 3 4

8 P5 12 14 17:30 23 0 1 3:36 4 6 8 16 20 24 2 河干 7.37 0.02 0.10 0.46 0.90 1.05 1.20 1.30 1.50 1.40 1.10 1.06 1.02 0.98 0.96 408.03 5、某站某日水位记录如下表所列,请用面积包围法计算8日平均水位。 日:时:分 7日20:00 水位 (m) 5.29 时距 积数 总数 日平均水位 (m) 24 8日8:00 11 12:36 14 17:30 20 24 9日5:00

5.27 5.24 5.22 5.45 5.60 5.63 5.58 5.50 5.41 8 11 4.6 3 4.9 6 6.5 4 42.16 57.64 24.012 16.35 27.44 33.78 36.27 22.00 259.652 5.41 6、某站某年10月2日8时测得蒸发器内液面高度为:62.1mm,10月3日8时测得液面高度为67.7mm,10月2日8时至3日8时测得降水量为:69.0mm,在降水过程中从蒸发器内取出水量为63.3mm,求10月2日蒸发量。

E=P+(h1-h2)-h取=69.0+(62.1-67.7)-63.3=0.1mm

7、在某一匀直河段进行洪水调查取得如下资料:上游洪痕高程为139.41m, 下游洪痕高程为136.96m,两断面距离为381m,过水断面的面积为950m,水面宽300m ,糙率值选用0.043。请计算洪峰流量值。

面积A=950m 水面宽B=300m 糙率n=0.043 水力半径R用平均水深代替 平均水深=A/B=950/300=3.17m

Q=A(1/n)S1/2R2/3=9503(1/0.043)30.006431/233.172/3=3820m3/s

8、某站用五点法实测垂线测点流速为:相对水深0.0处流速为0.62m/s、相对水深0.2处流速为0.64m/s、相对水深0.6处流速为0.63m/s、相对水深0.8处流速为0.61m/s、相对水深1.0处流速为0.60m/s,请计算该垂线平均流速。 (0.62+3*0.64+3*0.63+2*0.61+0.60)/10=0.62m/s。

9、某站某日水位记录如下表所列,请用面积包围法计算日平均水位。 日:时:分 7日20:00 8日8:00 11 水位 (m) 5.29 5.27 5.24 5.22 8 11 4.6 时距 积数 42.16 57.64 24.012 总数 259.652 5.41 日平均水位 (m) 2

2

12:36 14 17:30 20 24 9日5:00 5.45 5.60 5.63 5.58 5.50 5.41 3 4.9 6 6.5 4 16.35 27.44 33.78 36.27 22.00 10、某站30日8时观测的日降水量为105.2mm,29日8时蒸发器观测数值为39.1mm,30日8时蒸发器观测数值为65.2mm,其中29日14时在蒸发器内取出水75.0mm,请求出29日的日蒸发量是多少?

E=P+(h1-h2)-h取=105.2+(39.1-65.2)-75.0=4.1mm

11、已知某站流域面积F=1050km,流域平均降雨量X=1550mm,流域出口断面的多年平均流量Q=28m/s。试求该站多年平均径流量W、径流深Y、蒸发及下渗损失量E、径流模数M。

(1)W=28×365×86400=8.83×10m=8.83亿m (2)Y=8.83310/(105031000)=841mm (3)E=1550-841=709mm

(4)M=1000328/1050=26.7m/(s2km)。

3

2

8

83

3

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