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江苏省名校物理八年级(上)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 下载本文

B.图甲是水沸腾前的现象

C.沸腾时,烧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

D.小明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继续沸腾了一段时间,所以水的沸腾有时候不需要吸收热量 7.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 C.秋天,薄雾缥缈

A.听到回声所需的时间更短了 B.打雷时先听到雷声再看到闪电 C.声音的传播速度将比光速快 D.宇航员在太空通过无线电进行交流

9.为了减少高速行驶的车辆产生的噪声对高速公路两侧单位、居民的干扰,常在高速公路两侧立有一定高度的隔声板,这种减弱噪声的措施属于( ) A.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0.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小文对光现象的有关实验探究进行了总结,如下图所示其中小文的认识正确的是

B.夏天,露水晶莹 D.冬天,瑞雪纷飞

8.假如15℃空气中的声速变为500m/s,以下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A.甲图说明光在各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C.丙图操作证明了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二、填空题

B.乙图说明白光是可以分解的 D.丁图证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11.小李同学在探究甲、乙两种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时,得出了如图所示的图线,由如图可以知道,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ρ

:ρ

= _______ ;用甲、乙两种不同的物质做成质量相同的

实心体,则它们的体积之比V甲:V乙= ________。

12.无人机利用携带的焦距一定的微型摄像机进行航拍,来自地面景物的光通过摄像机镜头,会聚在感光晶片上,形成倒立、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当无人机上升时,需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镜头与感光晶片间的距离,才能拍摄到清晰的画面。

13.如图所示,化学老师在做“稀释浓硫酸”的演示实验时,发现用于搅拌的玻璃棒“折断”了。从物理学角度来看,这一现象是由于_________形成的。

14.北方的冬天,教室窗玻璃的_______侧(选择\内\或\外\)会出现窗花,它是由水蒸气发生_______而形成的(填物态变化).

15.在2008年5月18日晚中央电视台举行的“爱的奉献”抗震救灾募捐活动中,罗京突然插播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告,宣布5月19日、20日、21日为全国哀悼日,他声音低沉、震撼、感染力强.声音低沉是指_____低.罗京的声音与其他人不同,主要是_____不同.

16.如图所示,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A”或“B”),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cm.

三、计算题

17.一个质量为0.5kg的塑料瓶,用它装满水后,总质量为3kg,用它装满某液体后,总质量为2kg,求:

(1)该塑料瓶的容积为多少? (2)这种液体的密度为多少?

18.随着中国铁路的发展,高铁时代已经来临,下表为某次高铁列车从上海到南京的运行时刻表. 站名 到站时刻 发车时刻 路程/km 上海 7:00 0 苏州 7:25 7:27 84 无锡 7:42 7:44 126 常州 7:58 7:59 165 南京 8:38 301 (1)列车由上海驶往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保留两位小数) (2)列车从上海到苏州和从常州到南京,哪一路段运行的较快?请通过计算比较. 四、实验题

19.小明根据密度定义式ρ=

m得出:同种物质,密度和质量成正比。为了证明小明的说法是错的,小V李做了如下的实验。请帮他补充完整。实验步骤:

(1)取一个铁块甲,用调好的天平测出铁块甲的质量为m甲,记入表格;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水,读出水的体积为V0;

(3)把铁块甲放入量筒中使其_____,读出量筒示数为V1,计算出铁块甲的密度ρ甲=_____,记入表格;(请用测量出的物理量表示铁块甲的密度ρ甲)

(4)再取一个的铁块乙,使乙的质量_____(选填“等于”或“不等于”)甲的质量,仿照测量铁块甲的步骤,得出乙的质量m乙,乙的密度ρ乙,记入表格。 实验分析与结论:因为

?甲m甲_____(选填“等于”或“不等于”),所以小明的说法是错误的。 ?乙m乙2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所示,调节烛焰、__________中心和光屏中心,使之在一条与光具座平行的直线上;

(2)实验时,蜡烛随着燃烧而变短,光屏上的像将向______(选填“上”或“下”)移动;

(3)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a、b、c、d、四个不同的位置,如图所示, 其中蜡烛放在__________处所得到的实像最小;放在__________处得到正立的虚像;在__________处的成像规律是放大镜的原理;

(4)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如图是我国海监人员正在用一台可变焦距的相机拍摄钓鱼岛,如果要让像更大一些,镜头焦距应该调得___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

21.如图所示为研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平面镜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竖直纸板A和竖直纸板B均可绕竖直线ON前后转动,O点为平面镜与纸板A右侧边缘的交点,EO为入射光线,OF为反射光线。

(1)纸板A和纸板B在同上平面内,当入射光线EO出现在纸板A上时,反射光线OF出现在纸板B上;将纸板B向后转过30°角,在纸板B上看不到反射光线,要在这个位置的纸板B上观察到反射光线,你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

(2)为了探究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跟入射角的关系,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数据记录表_____。 22.如图甲是小明、小红两名同学分别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他们所用的器材规格完全相同,同时将水加热。

(1)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的温度是_____。

(2)图丙是两名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此时的气压_____(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一标准大气压。

(3)请根据图象分析,小红从给水加热到水沸腾,所用时间较长的原因是_____。

23.小明和同学取两张等大的同型号圆形纸,分别剪去两个大小不等的扇形如图甲所示,再将它们做成图乙所示的两个锥角不同的大小纸锥,进行纸锥下落快慢的研究.

运动物体 大纸锥 小纸锥 ① ② 速度v/(m/s) (1)为了比较纸锥下落得快慢,把两个纸锥拿到同一高度同时释放,此时应该拿至图乙的_____(选填“A”或“B”)所示的位置释放,同时记录纸锥下落至地面的_____,就可比较纸锥下落得快慢. (2)如果要测量两个纸锥的下落速度,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___和秒表,参照速度格式,实验表格中①和②两处应填写_______和______.

(3)晓华的同学猜想纸锥从同一高度下落的快慢可能与纸锥的锥角、纸锥的轻重(即质量)有关,并打算用第(1)题中的两个纸锥,研究纸锥下落快慢与锥角的关系,晓华认为不科学,你认为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24.小明注意到,爸爸在拉二胡前总要把二胡的两个手把来回扭动,仔细调试(如图甲所示).爸爸说这是在调“音准”,小明结合本学期所学知识认为这是在调“音调”.影响琴弦音调高低的因素有哪些?

小明通过观察思考,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1: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弦线的材料有关; 猜想2: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弦线的长短有关; 猜想3: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弦线的粗细有关; 猜想4: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弦线的松紧有关.

为了检验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并进一步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小明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方案:按图乙组装有关器材,将一根尼龙丝的一端拴在桌子一端的腿上,另一端绕过桌边的小滑轮,挂上几个钩码,并用A, B两个小木块将尼龙丝支起,用一把塑料三角尺拨A, B间的“弦”,即可听见发出的声音.

(1)小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逐步右移B的位置,进行多次实验,发现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逐步降低.则小明这是在验证猜想_________;若要想验证猜想4,利用图示现有器材可以通过仅改变______来进行实验.在上述两个实验中,主要运用的物理实验方法是_______法.

(2)小明通过反复实验,发现对于弦乐器,音调的高低跟弦的材料、长短、粗细、松紧都有关,爸爸“把二胡的两个手把仔细调试”是通过改孪琴弦的_________来改变音调;弦乐器分别采用尼龙丝、钢丝做弦,用相同的力度弹奏相同的曲子时,听者能很容易的分辨,这是由于不同材料做成的弦所发出声音的_________不同.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A C D B A A B B 二、填空题 11.9: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