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教案 下载本文

本的颜色感觉,其他的颜色感觉都是由这三种颜色组成的,黑和白的感觉是由视杆细胞产生的。

2、三色论适用于对视网膜机制的解释。对立过程理论则更多地解释了信息离开视网膜后在视觉神经通路上发生的事件。 四、

什么是知觉的恒常性?知觉恒常性有哪几种?P61-63

1、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像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稳定的特点。

2、包括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和颜色恒常性。 五、

知觉的组织原则有哪些?P63(参考图3-6)

1、邻近原则 2、相似性原则 3、连续性原则 4、闭合原则 5、同域原则 六、 七、

深度知觉的单眼线索有:线条透视、相对大小、阴影、遮挡、纹理梯度。 什么是似动?似动的形式有哪些?

1、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位置变化。 2、形式:动景运动、诱发运动、自主运动。

第三章 记忆

一、什么是记忆?信息加工观点是如何解释记忆的?P77

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信息加工的观点认为,记忆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二、什么是组块?影响组块的因素是什么?P83

所谓组块,是指在信息编码过程中,将几种水平的代码归并成一个高水平的、单一代码的编码过程。影响组块的因素是经验。 三、加工水平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这一理论 强调用信息加工深度来解释记忆,认 为没有必要将记忆分为长时记忆

和短 时记忆两种系统,所谓长时记忆和短 时记忆只不过是一种记忆过程中的不 同阶段。人们对识记材料保持时间的 长短和记忆得清楚与否,决定于对材 料提供的信息是如何加工的,即决定 于加工水平。 五、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说明了怎样的遗忘规律?P94

遗忘在识记后的最初阶段速度最快,以后逐步变慢。 六、遗忘的原因有哪些?P95-97 1、编码和提取失败。 2、消退说 3、干扰说 4、压抑说

七、哪些复习策略可以提高记忆效果?P98 1、及时复习

2、复习形式应该多样化 3、合理地分配复习时间

第四章 思维 一、什么是思维?P104

思维是以人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二、思维有哪些特点?

间接性、概括性、思维的目的性和问题性

三、什么是想象?想象在思维中的作用是什么?P112-113

1、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2、功能:(1)预测和计划的功能;(2)补充知识经验的功能;(3)代替的功能;(4)生理调节的功能。

四、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P122-124 1、问题的表征 2、定势 3、功能固着

五、举例说明创造性思维的过程是什么?P129-130 准备阶段

第五章 语言 一、什么是语言?P134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在漫长的社会生产和文化建设过程中,通过高度结构化的声音组合,或通过书写符号、手势等元素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同时又是一种运用这种符号系统来交流思想的行为。 二、语言的功能有哪些?

1、保存和传授社会历史经验的功能。 2、交流和表达的功能。 3、思维功能。

三、什么是词汇理解?影响词汇理解的因素有哪些?P141-142

1、词汇的理解也称为词汇识别,是指人们通过听觉或视觉,接受输入的词形或语音信息,并在头脑中揭示词义的过程。

2、影响词汇理解的因素主要包括:词频、词长、语境和语义。 四、简述语言产生的过程。P145-148

1、语言产生也叫语言的表达,是指人们通过语言把所要表达的思想说出来或写出来的过程。

2、构建阶段—转换阶段—执行阶段

五、语言获得的后天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有哪些证据支持后天论?P151-152 1、语言获得的理论有两类:一类理论强调后天的学习是儿童习得语言的决定因

酝酿阶段 顿悟阶段 验证阶段

素;另一类则强调个体具有获得语言的先天因素。

2、巴普洛夫提出条件反射学说为基础的语言获得理论认为,儿童语言的形成和发展,归根结底是条件练习系统的形成和发展。

3、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语言的发展是可以采用常见的学习原理来解释的。

4、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从观察学习的角度阐述了语言获得的过程。 第七章

一、什么是情绪?它具有哪些功能?有哪些维度?

1、情绪是有机体反映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态度体验。 2、情绪具有适应功能、动机功能、组织功能和交流功能。

3、情绪有两个维度,一个维度是愉快不愉快,称之为情绪的效价;另一个维度是唤醒度,有低唤醒与高唤醒。

二、什么是表情?表情有哪些类别?P167-172

1、表情是指情绪发生时,伴随的与情绪有关的外部表现。 2、表情包括面部表情、姿态表情、语调表情。 三、詹姆斯-兰格理论的基本思想是什么?P174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和丹麦生理学家兰格分别提出内容相同的一种情绪理论。他们强调情绪的产生是植物性神经活动的产物。后人称它为情绪的外周理论。即情绪刺激引起身体的生理反应,而生理反应进一步导致情绪体验的产生。詹姆斯提出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在他看来,是先有机体的生理变化,而后才有情绪。所以悲伤由哭泣引起,恐惧由战栗引起;兰格认为情绪是内脏活动的结果。他特别强调情绪与血管变化的关系。

四、坎农-巴德学说在情绪心理学的发展中有什么意义?P175

坎农一巴德学说认为,情绪的中心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当丘脑过程被唤起时情绪的特殊性质就附加于简单的感觉之上。当外界刺激引起感官产生神经冲动,由丘脑进行信息加工后,分别传送到大脑皮层和机体的其他部分。传送到大脑皮层的信息,产生情绪体验,传送到内脏骨胳肌激活生理反应,情绪体验和生理反应同时发生。坎农一巴德情绪理论重视情绪中枢性生理机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