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教学大纲 下载本文

二、胸外科 (一)胸部损伤

目的要求:

一、握胸部损伤的病理生理的急救处理原则。

二、悉肋骨骨折、气胸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教学时数:1学时 教学内容: 一、概述

复习胸部的解剖及呼吸生理,指出胸部损伤所引起的改变可能影响呼吸和循环。 讲述急症开胸探查的指征。 二、肋骨骨折

(一)讲述肋骨骨折的好发部位及原因。

(二)临床表现:主要有疼痛,呼吸道症状。讲解并发血管,肺,胸膜等脏器损伤可引起相应症状。重点讲解多根多处肋骨骨折时有反常呼吸运动和纵隔扑动的病理生理改变。 (三)诊断:了解诊断方法的多样性,不完全取决于X线检查。

(四)治疗:讲授单根单处肋骨骨折的处理原则。讲述胸壁软化的处理方法有加固包扎,牵引、内固定及正压通气。 三、气胸

气胸的定义为胸膜腔内积气。分成三类,讲述各自的特点。

(一)闭合性气胸:胸腔内压力低于大气压。其临床表现及处理方法随病情严重性而不同。 (二)开放性气胸:呼吸时空气经胸壁伤口进出胸膜腔。伤侧肺萎缩、纵隔扑动、引起呼吸循环障碍。体检存在胸部吸吮伤口。治疗原则为将其变为闭合性气胸再作闭式引流。 (三)张力性气胸:通过活瓣作用,空气进入胸腔而不能流出,导致胸腔内压力高于大气压,不但使伤侧肺萎缩,还使健侧肺及心脏受压,严重影响呼吸和循环,可迅速致死。处理为立即排气,进而闭式引流。 四、血胸(自学为主)

胸膜腔积血称血胸。可来源于心脏,胸内血管,肺、膈肌等。可引起失血和胸腔积血二大类的病理生理改变,并产生相应的临床表现。胸内积血还可形成凝固性血胸及感染性血胸。了解进行性血胸的临床表现及血胸的处理原则。

(二)心脏疾病

目的要求:

一、熟悉心脏外科心内直视手术的基础措施、体外循环心肌保护。 二、了解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病理生理及诊断、治疗要点。 三、熟悉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的外科治疗。 教学时数:1学时。 教学内容:

一、血管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一)症状:活动后心悸、气促。 (二)体征:心脏杂音、紫绀。

(三)右心衰竭: 浮肿, (下肢、胸水、腹水),颈静脉怒张。 (四)左心衰竭: 气促,端坐呼吸, 肺底湿性罗音。 (五)肺充血:由心脏及大血管畸形所至的大量左向右分流造成的肺循环血量过多称为肺充血。表现幼年时反复呼吸道感染。

(六)肺淤血:肺静脉压增高导致的肺组织淤血。 二、心内手术基础措施

(一)重点讲解体外循环的定义,人工心肺机的构件和功能。 (二)重点讲解心肌保护的定义、方法。 三、先天性心血管疾病 (一) 动脉导管未闭

1、病理生理:讲解血流动力学改变和Eisenmenger 综合征发生的机理。

2、临床表现:肺充血表现,Eisenmenger 综合征时开始下肢紫绀,差异性发绀 典型体征 胸骨左缘第二肋间粗糙的连续性机器样杂音,周围血管体征。 3、治疗: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方式。

(二)房间隔缺损:讲解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和治疗 (三)室间隔缺损:讲解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和治疗 (四)法乐氏四联征:讲解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和治疗 四、后天性心脏病

(一)慢性缩窄性心包炎

1、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讲解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病理生理。 2、临床表现和诊断:重点了解诊断要点。

3、治疗:重点了解心包剥离术的心包剥离顺序、补液原则。 (二)二尖瓣狭窄

1、病理解剖:隔膜型、隔膜漏斗型、漏斗型。 2、病理生理:了解二尖瓣狭窄的病理生理。

3、临床表现和诊断:症状体征、超声心动图、X线检查、心电图。 (三)治疗:重点讲解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方式。

(三)食道癌及原发性纵膈肿瘤

目的要求:

一、掌握食道分段标准及不同部位食道癌的治疗原则。 二、掌握食道癌最常见的诊断方法。

三、熟悉食道癌的大体病理形态与临床表现的关系。

四、了解食道大体解剖及组织学特点,了解食道癌发展特点。 五、了解食道癌TNM分期。

六、熟悉纵膈划区法及常见纵膈肿瘤的发好部位,了解常见纵膈肿瘤的X线表现。 教学时数:1学时。 教学内容: 一、概述

食道癌有区域性分布特点,我国属高发地区。因食道的解剖及组织学上的特点,食道癌很易早期转移。 二、病因与发病机理

多种生物、化学、物理、遗传因素在食道癌的发生中起作用,在我国亚硝酸及真菌感

染是主要原因,此外饮食习惯、个人卫生、返流性食道炎等均与食道癌发生有关。 三、病理

食道全长分段标准,食道癌部位不同,治疗方法有所不同。早期食道癌大体病理与中晚期大体病理分型不同,大体病理类型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同,临床症状与病期不一致,食道癌转移特点。 四、食道癌临床表现

分清中期食道癌症状与食道癌早期症状之区别,中晚期食道癌的典型症状——进行性吞咽困难,根据解剖特点,了解各种晚期临床表现,了解TNM分期。 五、食道癌的诊断 (一)病史 (二)体征

(三)实验室检查:最常用的方法有X线钡餐造影,脱落细胞组织学检查,纤镜内窥镜检查。其它检查:CT、超声内镜、ECT等的临床意义。 六、鉴别诊断

根据病史、体征及实验室检查,与返流性食道炎;贲门失驰缓症;食道平滑肌瘤,食道良性狭窄,食道憩室等鉴别。 七、食道癌治疗

不同部位的食道采取不同方法治疗,对于适合手术的食道癌手术原则: 1、 尽可能多切除食道。

2、消化道重建,常用的器官有:胃、空肠、结肠、对于不能根治食道癌,要在尽可能小的损伤下解决进食问题,提高生活质量。 八、手术并发症 (一)吻合口漏 (二)吻合口狭窄 (三)食道返流 (四)乳靡胸 (五)肺部感染

九、食道癌治疗进展(自学) 十、原发性纵膈肿瘤

(一)讲解纵膈划区分法,及各部位正常解剖结构。

(二)纵膈各部位常见肿瘤分布及各种肿瘤X线特征性表现,主要包括:神经活性肿瘤、畸型瘤、胸腺瘤、纵膈囊肿、淋巴活性肿瘤的表现。 (三)各种肿瘤的手术径路及处理原则。

三、乳腺、颈部疾病 (一)乳腺疾病

目的要求:

一、掌握乳房的正确检查方法和特殊检查。

二、熟悉乳房淋巴引流途径及乳房疾病的鉴别诊断。

三、熟悉乳腺癌的临床表现、转移途径、早期诊断及治疗原则。 四、了解乳房的局部解剖。

五、明确乳腺癌正逐渐成为女性的常见病,必须高度警惕,积极防治。

教学时数:1.5学时 教学内容:

一、解剖生理概要

简单讲解乳腺的位置、解剖、淋巴引流途径及生理变化。其中,稍详讲解乳腺的淋巴引流途径。

二、乳房检查(详细讲解)

(一)视诊:端坐。仔细观察乳房的大小、形状是否对称,乳头、乳晕及皮肤的变化。 (二)扪诊:病人的体位。医生的检查方法及乳房的检查顺序。肿块或乳头溢液的检查方法。腋窝淋巴结的检查方法。

(三)特殊检查:X线检查。B超、热像图、红外线及液晶膜检查。CT、MRI检查。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乳头溢液尚有乳腺导管造影检查、乳头溢液涂片检查及乳腺导管内视镜检查。

三、急性乳腺炎(简单讲解)

急性乳腺炎是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病人多是产后哺乳的妇女,尤以初产妇更为多见,往往发生在产后3-4周。

(一)病因:乳汁淤积、细菌入侵。

(二)临床表现:局部红、肿、热、痛。发热。白细胞升高。 (三)治疗:抗生素、切开排脓、必要时停止哺乳。 (四)预防。

四、乳腺囊性增生病(简单讲解)

也称乳腺腺病。在成年妇女中非常常见。病理形态复杂。由于本病的临床表现有时与乳腺癌有所混淆,因此正确认识本病十分重要。

(一)病因:尚未完全明了。可能与女性激素平衡失调或激素受体质和量异常有关。

(二)临床表现:疼痛特点。检查乳腺组织增厚或颗粒状或结节状甚至出现肿块。病变发展慢,需与乳腺癌鉴别。

(三)治疗:中药。与乳腺癌不能区分时手术治疗。 五、乳房纤维腺瘤(自学)

常见,高发年龄20-25岁,质硬,表面光滑,活动。治疗:手术切除。 六、乳管内乳头状瘤(自学) 七、乳房肉瘤(自学) 八、乳腺癌(详细讲解)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某些地区已上升为女性恶性肿瘤之首位。

(一)病因:尚不清楚。与多种因素有关。激素、月经、怀孕、遗传与乳腺癌的发病有关。环境因素及生活方式也有一定关系。乳腺良性疾病与乳腺癌的关系尚不确定。 (二)病理类型

(三)转移途径:局部扩展、淋巴转移、血运转移 (四)临床表现

1、乳腺肿块本身的表现及侵及周围组织的表现(分早期和晚期)。 2、淋巴转移和远处转移的表现。

3、炎性乳腺癌和湿疹样乳腺癌的临床表现。 (五)诊断(包括分期) (六)治疗:

1、手术治疗 2、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