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史稿基本知识整理 下载本文

之[?ǐ?] VS 其[g ?ǐ?] 不[pǐw? ] VS 弗[pǐw?t] ⑵中古汉语的形态表现在声调的变化上。

在变调构词这一语言现象中主要是靠去声来和其他声调对立 。

名词和形容词转化为动词,则动词念去声;动词转化为名词,则名词念去声。 ①名词或形容词 动词者,动词变去声。

【衣】《说文》:“依也,上曰衣,下曰裳。象覆二人之形。 ”名词,平声;“九月授衣。”《广韵·未韵》:“衣著”。动词,去声。“老者衣帛食肉。”

【冠】《说文》:“弁冕之总名也。”名词,平声;“新沐者必弹冠”《广韵·换韵》:“冠束”。动词,去声。 “冠者五六人”

【好】《说文》:“美也。”形容词,上声;“君子好逑”《广韵·号韵》:“爱好”。动词,去声。“敏而好学”

【善】《说文》:“吉也。”形容词,上声;《韵会》:时战切,去声。注云:“凡善恶之善則上声,彼善而善之則去声。”

②动词 名词者,名词变去声。

【观】《说文》:“谛视也。”(仔细看)动词,平声;《广韵·换韵》:“楼观,《释名》曰?观者,于上观望也。?”。名词,去声。

【分】《说文》:“别也。”动词,平声;《广韵·问韵》:“分剂”(即今“份”字)。“名分”的“分”亦去声。

③不及物动词 及物动词,及物动词变去声。

【语】《说文》:“论也。”《论语》:“食不语,寝不言”。不及物动词,上声;《广韵·御韵》:“告也”。 《论语》:“居,吾语汝”。及物动词,去声。

【雨】《说文》:“水从云下也。”《周易》:“密云不雨”。不及物动词,上声;《广韵·遇韵》:“《诗》曰‘雨雪其霶’”。 及物动词,去声。 ④一般动词 使动词,使动词变去声。

【食】《广韵·职韵》:“饮食。”名词又动词,入声;《广韵·志韵》:有“饲”字,经典通作“食”。使动,去声。

【饮】《说文》:“歠也。”动词,上声;《广韵·沁志韵》:“饮”字无解,《康熙字典》“以饮饮之也”。使动,去声。《晋灵公不君》“晋侯饮赵盾酒。”

凡是字用本义,按照本音读出的,叫做“如字”; 凡是转化后的意义,按照变化后的读音读出的,叫做“读破”。

⑶近代汉语的形态表现在形尾上面

指表示形态变化的词尾,比如“着”、”了”、“们”等,更多的是指粘附在动词后面表示形态变化的词尾。

“动词词尾‘了’和‘着’的产生,是近代汉语语法史上划时代的大事。” 2、句法方面,重点学习以下内容: 1、系词的产生及其发展。 2、使成式的产生及其发展。 3、处置式的产生及其发展。

4、被动式的产生及其发展。 三、第三人称代词“他”的来源 1、人称代词 上古汉语的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代词:吾、我、卬、余、予、台(音yi)、朕等 第二人称代词:汝(女)、若、乃、而等; 第三人称代词:厥、其、之、彼等。 2、中古汉语的第三人称代词:伊、渠、他

先秦汉语没有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而语言交际中不可避免地要涉及第三者,语言也就需要第三人称代词。人们在交谈中多次重复谈到同一个人或物,指示代词“之”和“其”被经常用来称代交谈中多次重复的这个人或物,于是开始向人称代词转化。但“之”和“其”并没有完成这一转化过程。

首先“之”字用作定语时,(之二虫又何知?之子于归)只能是指示代词,而用作宾语时就把他看作人称代词,缺乏充足的理由。

其次“之”在汉代以后并没有继续向第三人称代词转化,其用途有缩小的趋势,直到隋唐时代也没有发展成为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

两汉时期,“其”的功能开始扩大,有取代“之”的趋势,但仍没有用作主语的形式。六朝时期,并产生了新的形式“伊”和“渠” 。 “伊”和“渠”也是由先秦的指示代词发展来的,“渠”可能就是“其”的口语形式。《三国志》:女婿昨来,必是渠所窃。《世说新语》“伊必能克蜀”。这时才有了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伊”和“渠”只保存在南方某些方言中。 3、现汉第三人称代词“他”的来源及发展

现代普通话中的第三人称代词“他”是从先秦的无定代词“他”演变成的。“他”发展为第三人称代词是在唐代。演变过程如下:

“他”亦作“它”、“佗”,意为“别的”,无定代词,指不确定的人或物,大多作定语,也可作宾语。例如: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 之死矢靡它。《诗》制; 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为命。《左传》; 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

先秦的“他”既可指物又可指人,六朝时期普遍指人,这是“他” 用法的新发展:

最能反映这一变化的、例证最多的是六朝时期佛学著作《百喻经》。 郭锡良先生统计了《百喻经》中“他”字的用例。全书两万多字,“他”字用例共39次,其中除7次用作定语,是“别的”意思外,其余32次都是直接指称“别人”。例如:

如彼愚人,被他打头,不知避去,乃至伤破,反谓他痴。(百喻经)

昔有一人,其妇端正,唯其鼻丑。其人外出,见他妇面貌端正,其鼻甚好,便作念言::“我今宁可截取其鼻,著我妇面上,不亦好乎?”即截他妇鼻,持来归家。急唤其妇:“汝速出来,与汝好鼻。”其妇出来,即割其鼻,寻以他鼻著妇面上,既不相著,复失其鼻,唐使其妇受大苦痛。《为妇人贸鼻喻》

真正第三人称代词“他”必须是专指的、有定的,不能是泛指的、无定的。所以六朝时期里的“他”还不是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但是,由于“他”普遍用来指称人,已经由指示代词向人

称代词转变了。即六朝时期是“他” 由泛指无定指示代词向专指有定第三人称代词转变的过渡期。

唐代才出现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例如:

曲岸深潭一山叟,驻眼看钩不移手。世人欲得知姓名,良久问他不开口。高适《渔父歌》 繡羽衔花他自得,红颜骑竹我无缘。(杜甫诗)

在唐代,由于“伊”、“渠”的使用仍然处于优势,所以“他”的这种用法还不多见。宋代以后,才成为第三人称代词的“他”才被普遍使用。 思考题 :

1、汉语语法的稳固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2、上古汉语中古汉语和近代汉语的形态表现方法有何不同? 3、什么是如字?什么是读破?试举例说明. 4、试述第三人称代词“他”的来源和发展?

第十讲 动词的发展

一、上古汉语动词的词头词尾 1.上古汉语动词的词头

上古汉语动词也有类似词头的前加成分,最常见的有“爰”、“曰”、“言”三个,语音相近,当为同源字。

爰:爰居爰处,爰丧其马。《诗·邶风·击鼓》 爰居爰处,爰笑爰语。《诗·小雅·斯干》 爰始爰谋,爰契我龟。《诗·大雅·绵》

曰:曰为改岁,入此室处。《诗·豳风·七月》朋酒斯饗,曰殺羔羊。《诗·豳风·七月》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诗·小雅·采薇》

言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诗·周南·葛覃》彼汾一方,言采其桑。《诗·魏风·汾沮洳》 静言思之,不能奋飞。《诗·邶风·柏舟》

关于“言”字,历来争议颇多,胡适《诗三百篇言字解》认为“言”有三义:一、乃也;二、而也;三、之也。吴世昌《诗三百篇“言”字新解》认为都可以释为“以”字。丁惟汾《俚语证诂》认为“言”字可释为“俺”。潘允中认为是足句成分,也有人认为是助词。 另外还有“聿”、“遹”:

爰及姜女,聿来胥宇。《诗·大雅·绵》昭事上帝,聿怀多福。《诗·大雅·大明》

遹求厥宁,遹观厥成。《诗·大雅·文王有声》匪棘其欲,遹追来孝。《诗·大雅·文王有声》 2.上古汉语动词的词尾

上古汉语动词还有类似词尾的后加成分,就是“思”、“止”: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诗·周南·汉广》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小雅·采薇》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小雅·车舝》

王力说“思”、“止”很像语气词,杨树达认为是语末助词。究竟是何種性質,還需要進一步研

究。

二、动词情貌形尾的产生和发展 1.词尾“得” 的产生和发展

词尾“得”来自动词“得”,大约从汉代开始,“得”字可以放在动词的后面,后代也一直沿用这种结构,例如:

民采得日重五铢之金。《论衡·符验》 渔者网得神龟焉。《论衡·讲瑞》

这种“得”具有明显的“获得”意义,但还不是词尾,仍是动词。“得”字放在动词后,还有另一种意义:表示可能性,意义上等于倒装的“能”(料得==能料)这样“得”就开始虚化了。唐代诗文中例子很多:

苍天变化谁料得?杜甫《杜鹃行》数茎白发那抛得。杜甫《乐游园歌》 这种“得”字和动词之间还可以插入副词“不”、“未”:

唇焦口噪呼不得。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天边老人归未得。杜甫《天边行》

可见,这种“得”还不是真正的词尾。但真正的词尾“得”正是从这种“得”发展而来。真正的词尾“得”产生在唐代,宋代以后使用更加普遍。词尾“得”用在句尾,必须引进补语,它所引进的补语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补语是形容词或形容词性词组:

旗下依依认得真。《季布骂阵词文》此条记得极好。《朱子语类四纂·卷一》 第二种补语是表示行为产生结果的从句。例如:

太子既生之下,感得九龙吐水,沐浴一身。《八相成道变文》 王郎才见公主面,唬得魂魄胆飞扬。《丑女缘起变文》

第三种补语起源较晚,大约在宋代,是在使成式中间插入一个“得”字,表“能够”: 我这钁天下人拈掇不起,还有人拈掇得起么?《景德传灯录》 纵使青春留得住,虚语,无情花对有情人。欧阳修《定风波》词 江南游女,问我何年归得去?苏轼《减字木兰花》词 2、形尾“了” 的产生和发展

现代汉语动词有情貌(aspect)的变化,主要是用“了”、“着”二字作为词尾表示动词情貌。“了”表示完成貌;“着”表示进行貌。严格地说,他们不是词尾,而是“形尾”,因为这不是构词法的问题,而是形态变化的问题。

“了”表示时点,“着”表示时面,“了”和“着”表示的不是时态(tense),而是情貌(aspect)。“了”在先秦史料中没有出现,《说文》:“了,尦也。从子无臂,象形。”这是“了戾”的“了”,义为“缭绕”,和今天的形尾“了”没有任何关系。魏晋时期“了”产生了“了解”义,也和形尾“了”没有关系。和完成貌的“了”有历史关系的是“终了”、“了结”的“了”,产生在汉代。 晨起早扫,食了洗涤。王褒《僮约》《广雅·释诂》:“了,讫也。”也说明汉代已经产生了“了结”义。“了结”的“了”在晋代以后的史料中比较常见,它还是动词性质: 官事未易了也。《晋书?傅咸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杜甫《望岳》

但在唐代人的诗句中,许多“了”已经不作谓语,而是作补语,可见它逐渐虚化,表示动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