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史稿基本知识整理 下载本文

完成:

何日桑田都变了,不教伊水向东流。李商隐《寄远》 半蹄封裹了,知欲寄谁将?(孟浩然 闺情)

但这些“了”还不是形尾。是动词“完毕”义。有些很像形尾: 示现皆生佛国,看了却归天界。《八相变文》

但动词带宾语的时候,这些“了”是放在宾语后边的,所以不能认为是形尾: 但得上马了,一去头不回。曹邺《去不返》诗 作此语了,遂即南行。《伍子胥变文》

真正的形尾“了”出现在南唐:因为它紧贴着动词而且放在宾语的前面。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李煜《乌夜啼》词 到了宋代,真正的形尾“了”逐渐多了起来: 等闲妨了绣功夫。欧阳修《诉衷情》词

如今都教坏了学生,个个不肯读书。《朱子语类四纂·卷一》 怎知卧龙又投了刘备。《三国志平话·卷中》

宋代还有一个新旧规则并用时期,(也须是做一件事了,又理会一件。《朱子》)元代全用新规则。 3.形尾“着” 的产生和发展

“着”最初写作“著”,有三个意义,显著;著衣;附着。后来“著衣”、“附着”二义写作“着”,形尾“着”来自“附着”义的“着”,最初是个纯粹的动词。 风行而着于土。《左传·庄公二十二年》

甘露如饴蜜者,著于树木,不著五谷。《论衡·是应》

东汉时期,“著”已经有虚化迹象,它不是句中谓词,而是在动词后,和动词构成使成式结构: 今钟鼓无所悬著,?如必有所悬著?《论衡·雷虚》

到了唐代,带“着”字的的动词后面开始可以有宾语,“着”字的意义也有了变化,它有“到”的意思:

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著人。杜甫诗 还应说著远行人。白居易诗

往还二十余年,不曾说著文章。《嘉话录》

真正的形尾“着”字,似乎还是继承了表示处所的“着”: 堆著黄金无买处。王建《北邙行》诗

真正表示行为在进行中的“着”字在北宋已经存在了:

如战阵厮杀,擂着鼓,只是向前去,有死无二。《朱子语类·辑略·卷二》 宋人话本、元曲、及明人小说中大量出现: 撞着八个大汉,担着一对酒桶。《宣和遗事·元集》 见一顶轿儿,两个人抬着。《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

如果拿“了”和“着”相比较,可以说,作为情貌形尾“了”比“着”产生的时代早些。同时,形尾“了”的普遍应用的时代也比“着”早些。 宋元时代,“了”和“着”区分有时并不明显: 杨志因等候我了,犯着这罪。《宣和遗事·元集》

若不实说,便杀着你。《三国志平话·卷中》 宋元时代“着”前动词可以用否定词“不”:

待道是郑观音,不抱着玉琵琶;待道是杨贵妃,不擎着白鹦鹉。《宣和遗事·亨集》 明代,特别是《红楼梦》以后,“了”和“着”的分工才明显。 4.形尾“过” 的产生和发展

“过”字也是表示动向的,它表示着从甲处到乙处的过程。当它虚化后,表示动作行为已经成为过去,如:“看过”、“听过”等等。它所表示的过去的意念比完成貌更强烈,往往表示一种经历,所以有时候在“了”字前面再加“了”字,如:“吃过了饭。”但要强调没有实现,就不能加“了”:“没有看过我”不能说成“没有看过了我”。这种“过”在唐代就已经有了萌芽。到了宋代,就逐渐多起来了:

而今只是那一般合看过底文字也未看,何况其他。《朱子语类辑略·卷二》 盖为是身曾亲经历过,故不敢以是责人尔。《朱子语类辑略·卷四》 每日读书,只是读过了,便不知将心去体会。《朱子语类辑略·卷五》 5.形尾“起来” 、 “下去”

“起来”、“下去”在某些情况下也是表示情貌的,“起来”表示开始貌,“下去”表示继续貌。“起来”表示情貌大概开始于元明时代

恐怕火盆内有小炭火延烧起来。《水浒传》第10回 那对过众军汉见了,心内痒起来。《水浒传》第16回

“下去”表示情貌,是由于“起来”的类化:其起源很晚,《红楼梦》无,《儿女英雄传》有:便静静儿地听他唱下去。第38回 6.新兴动词词尾“化”:

“五四”以后,新兴动词词尾有“化”字,大致相当于英语的-ize,多数是使名词转化为动词,也有少数是使形容词转化为动词的。

工业化—industrialize; 机械化—mechanize;现代化—modernize; 具体化—concretize. 另有:欧化 、西化、自由化、合法化、产业化,庸俗化、绿化、美化、丑化。语法化、虚化 思考題

1、动词词尾“得”的来源及发展 2、动词形尾“了”的来源及发展 3、动词形尾“着”的来源及发展

第十一讲系词的产生与发展

一 系词的产生与发展 1.何谓系词?

系词是在判断句中把名词性谓语联系于主语的词。就汉语来说,真正的系词只有一 个“是” 字。

2.先秦判断句的结构方式

先秦汉语的判断句是不用系词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直接就可以构成判断。有以下方式:

A者,B也。南冥者,天池也。 (庄子·逍遥游)

A者,B。天下者,高祖天下.(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A,B也。百里溪,愚人也。 (孟子·万章上) A,B。荀卿,赵人。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3.古汉语“是”的主要用法有二: ⑴复指代词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论语·里仁) 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孟子·梁惠王上) 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 (孟子·梁惠王下) ⑵形容词

“是鲁孔丘与?”曰:“是也。” (论语·微子) 大节非也,小节虽是也,吾无观其余矣。(荀子·王制) 系词“是”来源于指示代词 用法(1)复指代词的“是”.

先秦汉语的“是”是代词而 不是系词,从《墨子》里的一段话看得很清楚:

和氏之璧,隋侯之珠,三棘六異,此諸侯之所謂良寶也。可以富國家,眾人民,治刑政,安社稷乎?曰:不可。所謂貴良寶者,為其可以利也。而和氏之璧,隋侯之珠,三棘六異,不可以利人。是非天下之良寶也。今用義為政於國家,人民必眾,刑政必治,社稷必安。所為貴良寶者,可以利民也,而義可以利人。故曰:義天下之良寶也。 4.古汉语的“为”

“为”字有一个用法,常被人们认为是系词,和“是”字同义。例如: 余为伯儵,余而祖也。 (左传?¤宣公三年) 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 (论语?¤微子)

“为”本身不是系词,而是动词,本义是“做”。它具有多种引申义,使我们能译成近似现代汉语的“是”字。

“A为B”是叙述句,不是判断句。

特殊情况下才用“为”,譬如:在主语和谓语指称同一事物时。例如: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微子)

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孟子·公孙丑上)

否则,如果主语和谓语不是指称同一事物,主语的内涵和外延和谓语不一致,就不能用“为”字。例如:“滕,小国也”,不能说成“滕为小国”。可见“为”字并不是系词。 此外,还有许多字被人们认为是上古时代的系词,其实不是系词的。例如: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诗?¤大雅.文王)(虚词)

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书?¤洪范)(动词) 醉而不出,是谓伐德。 (诗?¤小雅.宾之初筵)(动词) 吕宫女,乃吕后也。 (史记?¤高祖本记)(副词) 此则寡人之罪也。 (孟子?¤公孙丑记)(副词) 梁父即楚将项燕。 (左传?¤意公八年)(副词) 5.古汉语里的“非”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庄子.秋水) “非”在上古汉语也不是系词,它只是一个否定副词。要对形容词谓语或动词谓语加以否定就用

“不”字,(食不语,寝不言)要对名词谓语加以否定,就用“非”字。“不” 和“非”在不同的谓语中起相同的作用,它们的词性是一样的,都是否定性的副词。 6.系词“是”的产生

指示代词“是”经常出现在“贵与富,是人之所欲也。”这样的句子中。这样的句子有 个特点:谓语(“是人之所欲”)是个主谓结构,“是”充当这个主谓结构的主语,而 且复指整个句子的主语“富与贵”。

富与贵 , 是人之所欲也。 富与贵 ,是人之所欲也。 (主 语) (谓 语) (主 语) (谓 语) (主)(谓) (主) (谓)

在“是人之所欲”这个主谓结构中,“是”与“人之所欲”构成判断。但因为“是”是复指“富与贵”的,所以在意义上,“富与贵”和“人之所欲也”也可以构成判断。这样,“是”的指代性逐渐弱化,逐渐变成联系一个判断句中的主谓两项的“系词”。(有些词因为经常处在某种句法位置上,因而取得了新的意义。如“为”由于处于句末: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由动词演变成了语气词。) 那么,真正系词产生于何时?王力先生认为:汉语真正系词的产生,大约在公元一世纪前后,即西汉末年或东汉初叶。例如:

余 是 所 嫁 妇 人 之 父 也。(论衡?死伪篇)

海外西南有株树焉,察之是珠,然非鱼中之珠也。(论衡?说日篇)

王力认为,判断句中普遍使用系词,并在口语中完全普及,是在中古时期。有三大标志: 第一:它摆脱了语气词“也”字,“是”字成为必需的,而不是可有可无的系词。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潜《桃花源记》) 豫章太守顾邵是雍之子。(世说新语·雅量) 第二:系词“是”可以被副词修饰

但克让自是美事,终不可缺。(世说新语?¤方正) 孔、老、施加,皆是圣人。(唐宗密?¤原人论)

第三:系词“是”前面加否定副词“不”字,在口语里代替了上古的“非” 劫劫生生,轮回不绝......都由此身本不是我。(原人论) 渠本不是我,我本不是渠。(抚州曹山元证禅师语录)

“是”字用作系词以后,又产生许多种活用法,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承认或否认某一事实,又是时追究其原因。例如:

自是君身有仙骨,世人哪得知其故?(杜甫送孔巢父诗) 我不是不会,就是未谙得。(明.高僧传)

由承认的意思又产生了变相的容许式(让步式),那是近代的事情了:

我说是说了,还得太太告诉老太太,想个完全的主意才好。(红楼梦第99回) 咱们走是走,我就只舍不得那姑子。(同上第120回)

第十二讲使成式的产生与发展

1.什么是使成式?

从形式上说,是及物动词加形容词(如:修好、 弄坏),或者是及物动词加不及物动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