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区新农村建设“十二五”发展规划 下载本文

凉州区新农村建设“十二五”发展规划

为全面贯彻实施城乡融合发展战略,加快新农村建设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凉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武威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总体规划》,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全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和新农村建设为主线,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重点,以现代农业为发展方向,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培育壮大优势产业,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区新农村建设得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呈现出了明显的发展优势和活力。

——农村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10年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4909元,粮食产量达65.48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591元。

——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林牧比重由“十五”末的69:0.06:30调整为2010年的68:0.07:31;粮经比由“十五”末的75:25调整为2010年的64:36,夏秋比由“十五”末的50:50调整为2010年的40:60。

——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发展壮大。2010年,设施农业面积达到15.9万亩,特色林果面积达到13.2万亩,农作物制种面积达到23.06万亩。

——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明显提高。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逐步壮大,加工质量不断提高,特色农产品现代物流体系

初显成效,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255个,农业增加值达到36亿元。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升。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加大,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幅提高,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成效显著。 ——农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实施“百村万户”小康住宅建设工程,规划建成小康住宅示范点212个6891户。

——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十一五”时期,全区累计完成人工造林14.53万亩,封山(沙)育林(草)5.92万亩,义务植树3119万株,森林覆盖率达到11.2%。

——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较快发展,扶贫开发和劳务输出工作成效明显,农村改革稳步推进。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任务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按照区委“1126”工作思路,贯彻“城乡融合、工业强区、生态立区”战略,以转变农业生产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切入点,大力推进“工业新型化、城镇带状化、农业现代化”的城乡融合发展模式,着力推广“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的主体生产模式和“储藏加工+运输销售”的营销模式,加快传统农业向节水高效现代农业转型步伐,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产生活质量,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全面推进全区新农村建设跨越发展。

(二)基本原则

1.统筹城乡发展。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根

- 2 -

本途径,始终贯彻城乡融合发展战略,统筹城乡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协调发展,有效整合城乡资源,推进新农村建设。

2.稳步持续增收。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坚持从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着力发展特色主导产业,拓展农民增收空间,促进农民收入稳定增长。

3.发展现代农业。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新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任务,加大对农业支持力度,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实现农业全面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4.深化农村改革。把深化农村改革作为推动新农村发展的持久动力,坚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农村发展中的问题,用创新的思路破解“三农”难题,不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5.发挥主体作用。把广大农民群众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力量,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权益,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民发展,紧紧依靠广大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

(三)目标任务

1.统筹城乡发展建立新格局。完成武南、黄羊2个重点小城镇和双城、永昌、丰乐、清源、张义5个中心小城镇及100个左右中心村建设。在城郊、城区规划范围内和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规划建设农村社区。初步建立起统筹城乡发展的新体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加快推进“百村万户”小康住宅建设工程,加快新农村示范点规划建设,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品位提升、环境优化、体现特色、

- 3 -

群众满意的新农村住宅示范点。

2.产业发展培育新优势。加快建设设施农业、特色制种业、特色林果业、特色高效经济作物4个30万亩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1个,8个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明显,特色优势产业板块初步形成,产业化带动农户的面达到80%以上。

3.农民生活得到新改善。农民人均纯收入到2015年比“十一五”末翻一番,人均纯收入达11000元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率达80%以上,创业农户占到总农户5%以上,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6%以上,基本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具备政治、文化、教育阵地及卫生、文娱、体育、网络设施。

4.村容村貌呈现新变化。完成新型村庄规划,使村庄建设和人居环境治理同步进行。完善基础设施,生产和生活区域分离,80%以上村庄基本上实现道路硬化,巷道净化,村庄绿化,村容村貌整洁卫生。自来水、有线电视和电话入户率分别达到85%、80%和85%以上。

5.生产经营建立新组织。大力发展农业技术、生产资料供应、加工运销等专业性、服务性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80%的村都有农村经纪人,形成运行灵活、服务完备、管理规范、带动能力强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农户参与率达到60%以上。

6.农民素质实现新提高。建立制度化、规范化的农民教育和培训体系,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农村生产经营型人才,使80%的适龄劳动力接受职业技能培训,每个农民基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