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中医药大学历年考试真题中内答案 - 图文 下载本文

肝阳、肝火日久,阳热伤阴,肾虚阴亏,可转为肾精亏虚的头痛,或阴虚阳亢,虚实夹杂之头痛。各种头痛迁延不愈,病久人络,又可转变为瘀血头痛。

若因头部外伤,或久病入络,气血凝滞,脉络不通,亦可发为瘀血头痛。

2005-8、头痛在诊治中应注意的问题。

1.以头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2.头痛部位可发生在前额、两颞、巅顶、枕项或全头部。疼痛性质可为跳痛、刺痛、胀痛、灼痛、重痛、空痛、昏痛、隐痛等。头痛发作形式可为突然发作,或缓慢起病,或反复发作,时痛时止。疼痛的持续时间可长可短,可数分钟、数小时或数天、数周,甚则长期疼痛不已。 3.外感头痛者多有起居不慎,感受外邪的病史;内伤头痛者常有饮食、劳倦、房事不节、病后体虚等病史。 辨证要点

应详问病史,注意辨察头痛之久暂、疼痛的特点、部位、影响因素等,以利于准确辨证。 1.辨外感头痛与内伤头痛外感头痛因外邪致病,属实证,起病较急,一般疼痛较剧,多表现为掣痛、跳痛、灼痛、胀痛、重痛,痛无休止。内伤头痛以虚证或虚实夹杂证为多见,如起病缓慢,疼痛较轻,表现为隐痛、空痛、昏痛,痛势悠悠,遇劳加重,时作时止,多属虚证;如因肝阳、痰浊、瘀血所致者属实,表现为头昏胀痛,或昏蒙重痛,或刺痛钝痛,痛点固定,常伴有肝阳、痰浊、瘀血的相应证候。 2.辨头痛之相关经络脏腑

头为诸阳之会,手足三阳经均循头面,厥阴经亦上会于巅顶,由于受邪之脏腑经络不同,头痛之部位亦不同。大抵太阳头痛,在头后部,下连于项;阳明头痛,在前额部及眉棱骨等处;少阳头痛,在头之两侧,并连及于耳;厥阴头痛则在巅顶部位,或连目系。

2002-3.高血压如何辨证,降压中药有哪些?

中医证候类型分为肝火亢盛、 阴虚阳亢、 阴阳两虚、 痰湿壅盛

四型。最常见的证候为肾阴不足,肝阳上亢,其中大多兼有血瘀。实证为:肝阳上亢、 肝火亢盛、 肝风血瘀、 气滞痰湿;虚证为:阳虚阴虚、 气虚血虚“久病成瘀”、“久病入络” 而致血脉瘀滞, “血瘀” 贯穿于高血压病始终。 降压中药:丹参、钩藤、葛根、黄芪,大剂量人参,杜仲,决明子,桑寄生 2009-7、试述“无虚不作眩”在高血压辩证中的应用 。

明·张介宾认为 “眩晕一证, 虚者居其八九, 而兼火兼痰者, 不过十中一二

耳”。气血亏虚 脾胃乃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 若忧思劳倦或饮食不节, 损伤脾胃, 以导致气血无以化生; 或久病不 愈, 耗气伤血; 或失血不复, 气血损失, 均可以导致气血两虚。 气虚则清阳不展, 血虚则脑失所养, 故发为眩晕。 肾精不足 肾为先天之本, 主藏精生髓, 若先天禀赋不足, 或年老肾亏, 或久病伤肾, 皆可以导致肾精亏虚, 不能藏精生髓, 而脑为髓之海, 髓海不足,上下俱虚, 则发为眩晕。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基本病机可分为虚实两个方面,实为肝失疏泄,痰饮及血瘀为实证病机,虚为脾气亏虚、 肾阴不足。 2012-10、“无痰不做眩”“无虚不做眩”的病机?

。《丹溪心法·头眩》 日 : “ 头 眩 , 痰夹气并 火 , 无痰不作眩 。痰因火动 ,以有湿痰者 , 有火痰者。” 津液乃脾之所化, 依赖肺之宣发, 肾 之 气 化, 借 以 三 焦 为 通 道 运 行 周 身, 发 挥 其 濡 养 脏 腑、 四肢百骸的作用。 若饮食不节, 嗜酒肥甘, 饥饱劳 倦, 伤 于 脾 胃, 导 致 脾 胃 虚 弱, 运 化 水 湿 功 能 失常, 导 致 津 液 不 布 则 聚 湿 生 痰, 痰 浊 中 阻, 浊 阴 上扰, 蒙蔽清窍, 发为眩晕; 或素体脾虚湿盛, 中焦升降失序, 湿阻气机, 郁久化火灼津为痰, 痰夹气并火 上扰清窍发为眩晕, 皆为本虚标实之证。 2015-2、论述“眩晕乃中风之渐”。

病位在脑,涉及到心、肝、肾。病理基础为肝肾阴虚,病理因素为肝风、痰火和血瘀。病机主要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冲于脑。警惕“眩晕乃中风之渐”。眩晕一证在临床较为多见,其病变以虚实夹杂为主,其中因肝肾阴亏,肝阳上亢而导致的眩晕最为常见,此型眩晕若肝阳暴亢,阳亢化风,可夹痰夹火,窜走经隧,病人可以出现眩晕头胀,面赤头痛,肢麻震颤,甚则昏倒等症状,当警惕有发生中风的可能。必须严密监测血压、神志、肢体肌力、感觉等方面的变化,以防病情突变。还应嘱咐病人忌恼怒急躁,忌肥甘醇酒,按时服药,控制血压,定期就诊,监测病情变化。 朱丹溪提出“眩运者,中风之渐也” 思想

2. 2. 1 朱丹溪眩晕痰治思想 朱丹溪宗仲景痰饮致眩之论,首倡“痰火致眩” 之说, 主张“无痰不作眩” 及“治痰为先”,认为眩晕“属痰者居多, 盖无痰不能作眩也“。虽有内风者,亦必有痰”。其论治本病注重“主于补虚,治痰降火” ,在《丹溪心法·头眩》 中曰“头眩,痰挟气虚并火,治痰为主,挟补气药及降火药”,并重视眩晕病证的个体体质差异,创眩晕体质辨治先河。其辨治中风主张“湿生痰, 痰生热, 热生风” 的“痰热生风”

思想; 朱丹溪探讨本病初起多因痰, 痰浊内蕴, 日久化风,《丹溪心法》 中又言:“ 中风大率主血虚有痰, 治痰为先, 次养血行血。” 由此,朱氏从痰论中风的理论可窥一斑。《丹溪心法》可见朱氏认为眩晕与中风的病机皆以痰热( 或痰火) 为主,又遵《内经》“谨守病机,各司其属”,眩晕日久,有可能进展为中风重证。虞抟承朱氏之旨意,载“眩运者, 中风之渐也”首次明确揭示眩晕与中风之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对后世中风先兆研究及眩晕预后研究都提供了深刻的指导意义

2000-5.试述“真中” “类中”的源流考略?(10分)

《内经》中无中风的病名,但有关中风的论述较详。在病名方面,依据症状表现和发病阶段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如在卒中昏迷期间称为仆击、大厥、薄厥;半身不遂者则有偏枯、偏风、身偏不用、风痱等病名。在病因方面,认识到感受外邪,烦劳暴怒可以诱发本病。如《灵枢·刺节真邪》篇云:“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素问·调经论》云:“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返则生,不返则死。”此外,还认识到本病的发生与体质、饮食有密切的关系。如《素问·通评虚实论》曾经明确指出:“……仆击,偏枯……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这些论述为后世临床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内经》理论指导下,历代医家对中风的病因病机和治法作了进一步的探讨和发挥。大体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在唐宋以前,以“外风”学说为主,多从“内虚邪中”立论。如《灵枢》所说“真气去,邪气独留”;东汉·张仲景认为“络脉空虚”,风邪人中是本病发生的主因,并以邪中深浅、病情轻重而分为中经中络、中脏中腑。在治疗上,主要以疏风散邪,扶助正气为法,《千金方》小续命汤和《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大秦艽汤,均为代表方。唐宋以后,特别是金元时期,突出以“内风”立论,是中风病因学说的一大转折。如张元素认为病因是热,他说:“风本生于热,以热为本,以风为标。”刘河间则主“心火暴盛”。李东垣认为属“正气自虚”。《医学发明·中风有三》说:“中风者,非外来风邪,乃本气自病也。凡人年逾四旬,多有此疾。”朱丹溪主张“湿痰生热”,《丹溪心法·论中风》指出:“东南之人,多是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元代王履提出“真中”、“类中”病名。《医经溯洄集·中风辨》指出:“因于风者,真中风也;因于火、因于气、因于湿者,类中风,而非中风也。”其后,明代张景岳认为本病与外风无关,而倡导“非风”之说,并提出“内伤积损”的论点。《景岳全书·非风》言:“非风一症,即时人所谓中风症也。此症多见卒倒,卒倒多由昏愦,本皆内伤积损颓败而然,原非外感风寒所致”。同代医家李中梓将中风中脏腑明确分为闭、

脱二证。至清代叶天士始明确以“内风”立论,《临证指南医案·中风》进一步阐明了“精血衰耗,水不涵木……肝阳偏亢,内风时起”的发病机理,并提出滋液息风,补阴潜阳,以及开闭、固脱等法。王清任指出中风半身不遂,偏身麻木是由于“气虚血瘀”所致,立补阳还五汤治疗偏瘫,至今仍为临床常用。近代医家张伯龙、张山雷等总结前人经验,进一步探讨发病机理,认识到本病的发生主要在于肝阳化风,气血并逆,直冲犯脑。至此对中风的病因病机和治法认识渐趋深化。

2001-2.中风病(中脏腑、中经络)的临床表现。

由于病位浅深、病情轻重的不同,中风又有中经络和中脏腑之别。轻者中经络,重者中脏腑。若肝风夹痰,横窜经络,血脉瘀阻,气血不能濡养机体,则见中经络之证,表现为半身不遂,口眼歪斜,不伴神志障碍;若风阳痰火蒙蔽神窍,气血逆乱,上冲于脑,则见中脏腑重证,络损血溢,瘀阻脑络,而致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因邪正虚实的不同,而有闭脱之分及由闭

大便不通;中脏者,风阳痰火内闭神窍,脑络瘀阻,则见昏仆,不省人事,肢体拘急等症。因于痰火瘀热者,为阳闭;因于痰浊瘀阻者为阴闭。若风阳痰火炽盛,进一步耗灼阴精,阴虚及阳,阴竭阳亡,阴阳离决,则出现脱证,表现为口开目合,手撒肢冷,气息微弱等虚脱症状。 (一)中经络 1.风痰入络证

肌肤不仁,手足麻木,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口角流涎,舌强语謇,甚则半身不遂,或兼见手足拘挛,关节酸痛等症,舌苔薄白,脉浮数。 2.风阳上扰证

平素头晕头痛,耳鸣目眩,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舌强语謇,或手足重滞,甚则半身不遂等症,舌质红苔黄,脉弦。 3.阴虚风动证

平素头晕耳鸣,腰酸,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言语不利,手指〓动,甚或半身不遂,舌质红,苔腻,脉弦细数。 (二)中腑脏 1.闭证 (1)痰热腑实证

素有头痛眩晕,心烦易怒,突然发病,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或不语,神识欠清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