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届高三5月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下载本文

2018届高三模拟考试试卷 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 B 2. A 3. A 4. C 5. B 6. A 7. C 8. A 9. B 10. C 11. C 12. C 13. B 14. B 15. D

16. A 17. D 18. C 19. AD 20. CD 21. AC 22. CD 23. AD 24. BD 25. AC 26. BD

27. (14分)

(1) 地形以盆地和高原为主(地形以盆地为主);地势四周高中部低。(每点1分,共2分) (2) 地形 大气环流 (共2分,不能颠倒顺序) (3) ④ 地降水在(当地/北半球)夏季(或7月);

原因:位于北纬30°-40°,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东北信风交替控制(热带草原气候),7月赤道低气压带北移影响该区域,降水较多。(时间、原因各1分,共2分)

⑤ 地降水。在(当地/南半球)冬季 (或7月);

原因:位于南纬30°-40°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地中海气候),7月受盛行西风带控制,降水较多。 (时间、原因各1分,共2分)

(4) 流域内热带雨林广布,水土流失较轻;中途流经刚果盆地,易于泥沙沉积,往下游输沙量少;河口附近地形高差大,流速快,泥沙不易堆积。(任答3点得3分)

(5) 气候较湿热,蚊蝇滋生,易于疾病传播; 经济落后,医疗水平低;教育落后,防护意识差;人口出生率高,人口密集,易交叉感染。(任答3点得3分)

28. (13分)(1) 煤炭、天然气、岩盐等矿产资源丰富;国家政策支持;交通便利;市场广阔;(任答4点得4分)

(2) 有利方面: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市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任答2点得2分)

不利方面:加大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压力;破坏植被,加剧水土流失;产生酸雨等大气污染、水污染。(任答1点得1分)

(3) 从经济、生态和社会三个方面回答。(3分)

优化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带动区域经济发展(1分);可以循环利用废弃物,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获得生态效益(1分);增加就业机会。(1分)

(4) 榆林市位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区,生态环境脆弱; 水资源短缺; 矿产资源与能

13

源未来面临枯竭;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日益加剧等。(任答3点得3分)

29. (13分)(1) 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充足且组合好(水热条件好);平原占比较大;市场广阔;交通便利;热带农业基础好;农业科技发达。(任答3点得3分)

(2) 经济发展迅速,产业结构变化(优化)显著;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第二产业变化不大;主导产业由第一产业变成第三产业。(任3点得3分)

(3) 提高城市知名度;带动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改善城市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任答3点得3分)

(4) 地处我国南部沿海,临近东南亚,利于对外联系;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位于西太平洋航线(日本到新加坡)的中点;(任答2点得2分)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港口、物流、旅游生态、信息等产业;

加强政策支持,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强科技投入,提升网络化智能化水平。(任答3点得3分)

30. (10分)(1) 高压、低温、缺氧、黑暗、海水的高腐蚀性、海水的流动性等。(任答2点得2分)

(2) 珊瑚礁 旅游业 渔业(海水养殖)(3分)

(3) 污染海洋环境,威胁海洋生物生存,破坏海洋生态系统。(任答2点得2分) (4) 加强对海底能源的探测;加强对海底矿产资源的探测;加强对海洋生物资源的探测;加强对海底构造的认识。(任答3点得3分)

31. (10分)(1) 煤炭(1分) 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水旱灾害频繁;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任答2点得2分)

(2)各省市碳排放总量总体增长——区域经济发展

江苏碳排放总量一直最多——江苏经济发达,人口、面积较大。 上海碳排放占比下降——产业结构调整;其他省市制造业发展较快 (时间1分,原因1分;空间1分,原因1分)

(3) 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发展科技,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协作。(任答3点得3分)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