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建筑安全员考试题库附答案- 下载本文

620、基坑周边(C )范围内不宜设置集水坑。

A、3m B、4m C、5m D、6m

621、根据JGJ59-2011要求,施工现场应实行封闭式管理,围墙(围挡)高度不低于( C)。

A、1.5m B、2m C、2.5m D、3m 622、宿舍、办公室用房其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应为( A)。

A、A级 B、B级 C、C级 D、D级

623、《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规定:停用( B)月以上或封存的机械, 应认真

做好停用或封存前的保养工作, 并应采取预防风沙、雨淋、水泡、锈蚀等措施。 A、15日 B、一个月 C、两个月 D、三个月

624、《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规定,两台推土机在同一地区作业时,前后距离

最小应大于(C )米。

A、6 B、7 C、8 D、9

625、施工升降机的防坠安全器应在标定期限内使用,标定期限不应超过( )A。

A、一年 B、二年 C、三年 D、四年

626、施工升降机在使用中每隔(B )应进行一次额定载重量的坠落试验。

A、2个月 B、3个月 C、6个月 D、一年

627、多塔作业时,处于低位的塔机(起重臂端部)与高位塔机之间距离不得小于( B)。

A、1m B、2m C、3m D、4m

628、钢筋切断机切断短料时,手和切刀之间的距离应大于( B)。

A、100mm B、150mm C、200mm D、250mm

629、在TN系统中,保护零线每一处重复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C )。

A、4Ω B、8Ω C、10Ω D、12Ω

630、开关箱与其控制的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宜超过( B)。

A、2m B、3m C、4m D、5m

631、模板结构构件的受压构件长细比:支架立柱及桁架不应大于(D )。

A、135 B、140 C、145 D、150

632、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全跨长度的(C )。

A、1/1000~1/1000 B、1/1000~2/1000 C、1/1000~3/1000 D、1/1000~4/1000

633、模板支架立柱接长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两立柱的对接扣件不得在同步内,且对接接头

沿竖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C )。

73

A、300mm B、400mm C、500mm D、600mm

634、根据《起重机械安全规程》中的规定,吊钩出现危险断面磨损达原尺寸的( )、 开口度比

原尺寸增加( )时,应报废。( A) A、10%;15% B、10%;10% C、20%;15% D、10%;20%

635、当起重量达到( C)的额定起重量时,起重量限制器起作用,自动切断起升动力电源,但允许

机构作下降运动。

A、90% B、100% C、110% D、120%

636、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可调底座及可调托撑丝杆与调节螺母啮合长度不得少于6扣,插入立杆的长

度不得小于(C )。

A、100mm B、120mm C、150mm D、180mm

637、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搭设模板支撑架时,底层纵、横向水平杆作为扫地杆时, 距地面高度应不大

于( D )。

A、200mm B、250mm C、300mm D、350mm

638、当碗扣式钢管脚手架高度小于或等于24m时,每隔( C)应设置一组竖向通高斜杆。

A、三跨 B、四跨 C、五跨 D、六跨 639、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架体结构高度不应大于( D)倍楼层高。

A、2 B、3 C、4 D、5

640、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架体全高与支承跨度的乘积不应 大于 ( A)。

A、110m B、120m C、130m D、150m 641、附着式脚手架每一升降点不得少于( A)个防坠落装置。

A、1 B、2 C、3 D、4

642、可调底座和可调托座的调节螺杆直径不应小于( )mm,可调底座的调节螺杆伸出长度不应大

于( )mm。 ( A)

A、35;200 B、35;100 C、30;200 D、30;100

643、《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上下榀门架的组装必须设置连接棒,连接棒与

门架立杆配合间隙不应大于( B)。

A、3mm B、2mm C、5mm D、4mm 644、门式钢管脚手架的内侧立杆离墙面净距不宜大于( B)。

A、100mm B、150mm C、200mm D、250mm

645、门式钢管脚手架的转角处或开口型脚手架端部必须增设连墙件,连墙件垂直间距不大于建筑物

74

层高,且不大于(B )。

A、3m B、4m C、5m D、6m

646、《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规定:钢丝绳作吊索时,其安全系数不

得小于( C)倍。

A、3 B、5 C、6 D、10

647、当多台塔式起重机在同一施工现场交叉作业时,应编制( A),并应采取防碰撞的安全措施。

A、专项方案 B、技术指导 C、安全技术 D、安装指导 648、吊索钢丝绳与物件的夹角宜为( C)。

A、15°-30° B、30°-45° C、45°-60° D、60°-75°

649、应急准备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科学、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思想准备、

组织准备和( B)。

A、人员准备 B、物资准备 C、应急场所准备 D、应急车辆准备

650、生产经营单位应结合本单位部门职能和分工,成立以( A)为组长,单位相关部门人员参加的

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

A、单位主要负责人 B、安全工程师 C、安全总监 D、现场负责人

651、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体系主要由综合应急预案、( B)和现场处置方案构成。

A、综合处置措施 B、专项应急预案 C、专项处置方案 D、分类应急预案

652、事故及事故险情信息报告主要包括:信息接收与通报、信息上报、( C)。

A、信息发布 B、信息公开 C、信息传递 D、信息传达

653、( A)是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可能发生的事故,最大程度减少事故及其造成损害而预先制定的工作

方案。

A、应急预案 B、应急准备 C、应急响应 D、应急演练 654、( C )是针对发生的事故,有关组织或人员采取的应急行动。

A、应急预案 B、应急准备 C、应急响应 D、应急演练

655、( C)是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防止事故扩大,而采

取的紧急措施或行动。

A、应急预案 B、应急准备 C、应急响应 D、应急演练 656、事故及事故险情信息报告主要包括:( C) 、信息上报、信息传递。

75

A、信息发布 B、信息公开 C、信息接收与通报 D、信息传达

657、( C)是指可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管理上的缺陷。

A、安全 B、事故 C、隐患 D、危险 658、安全管理要逐步实现法制化、( A)、规范化、系统化。

A、标准化 B、制度化 C、现代化 D、信息化 659、危险度表示发生事故的危险程度,它是由( C )决定的。

A、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与系统本质安全性 B、本质安全性与危险源性质

C、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与发生事故的严重性 D、危险源的性质与发生事故的严重性

660、依据系统安全理论,关于安全概念的描述,错误的是( D )。

A、危险性是对安全性的隶属度 B、安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C、当危险性低于某种程度时,即为安全 D、没有发生伤亡事故就是安全

661、2008年10月30日,福建省宁德市某项目施工现场发生一起施工升降机吊笼坠落事故,造成12

人死亡,根据《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该事故属于( C)。 A、一般事故 B、较大事故 C、重大事故 D、特别重大事故

662、物体打击、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瓦斯爆炸、中毒和窒息等。

这些事故的分类是按照( D )来区分的。 A、人的因素 B、物的因素

C、事故的后果 D、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 653、关于危险与安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安全是相对的,危险是绝对的 B、安全是绝对的,危险是相对的 C、安全和危险都是相对的 D、安全和危险都是绝对的

664、为了解决“( B)”问题,发挥人在劳动过程中安全生产和预防事故的作用,通常采取安全管理

和安全教育的手段。

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