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习题 下载本文

细胞概述

一、填空题

1.目前发现的最小最简单的原核细胞是 。 2.脱去细胞壁的植物、微生物细胞称作 。

3.由于真核生物具有核膜,所以,其RNA的转录和蛋白质的合成是 进行的;而原核生物没有核膜,所以RNA转录和蛋白质的合成是 的。

4.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最主要的差别是:前者具有 ,后者只有 。

5.无论是真核细胞还是原核细胞,都具有以下共性:① ;② ;③ ;④ 。 6.在单细胞向多细胞有机体进化的过程中,最主要的特点是出现 。

7.从分子到细胞的进化过程中,两个主要事件是

和 。

8.无机盐在细胞中的主要功能有:① ;

② ;③ 。

9.植物中多糖作为细胞结构成分主要是参与 。

10.构成细胞最基本的要素是 、 和完整

的代谢系统。

11.没有细胞壁的细胞称为 ,细胞中含有细胞核及其

他细胞器的部分称为 ,将细胞内的物质离心后得到的

可溶相称为 ,或 。

12.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在表面结构上的主要差别

是 。

13.德国学者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 对细胞学的研究起

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这一理论的核心观点

是 。细胞质和原生质的概

念是不同的,前者是指 ,后者则是

指 。

14. 支原体内电镜下唯一可见的细胞结构是 。

15 . 真核细胞出现的关键是 的形成。

16. 细胞内的组装方式为 、 、 。

17. 水在细胞中主要以 和 的形式存在。

二、判断题

1.胡克所发现的细胞是植物的活细胞。

2.生命现象是通过其组成的生物大分子,主要是蛋白质、核酸和糖复合物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

3.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功能单位,也是生命的惟一表现形式。 4.同一个生物中的所有细胞都具有相同数量的染色体(卵细胞与精细胞除外)。

5.从细胞内生物大分子的组装方式看,DNA和RNA都是复制组装,即都是以自身为模板合成一个完全相同的分子。 6.原生质是细胞内除细胞核以外的所有生活物质。 7.细胞内的生物大分子是指蛋白质、脂类和DNA等。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细胞内结构最简单、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 A.氨基酸 B.葡萄糖 C.甘油 D.H3PO4 E.H2O 2.关于蛋白质的四级结构,下列( )项叙述有误? A.指由几个具三级结构的亚基聚合而成的空间结构 B.是在三级结构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空间构象C.并非所有的蛋白质都具四级结构 D.四级结构一定包含有几条多肽链 E.构成四级结构的亚基之间以共价键相连

3.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集中在细胞的一个或几个区域中,密度低,与周围的细胞质无明确的界限,称作( )。

A.核质 B.拟核 C.核液 D.核孔

4.原核生物同真核生物最主要的差别是( )。

A.原核生物无定形的细胞核,真核生物则有 B.原核生物的

DNA是环状,真核生物的DNA是线状 C.原核生物的基因转录和

翻译是耦联的,真核生物则是分开的 D.原核生物没有细胞骨

架,真核生物则有

5.糖蛋白是( )。

A. 参与糖的分解代谢过程的酶 B.具有一个脂肪酸侧链的糖基

化了的蛋白质 C.参与糖苷键形成的酶 D.参与蛋白质糖基化

的蛋白质 E.具有寡糖侧链的糖基化了的蛋白质

6.在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间有一过渡型,即古核细胞,它的代

表生物是( )。

A.支原体 D.蓝藻 C. 甲藻 D.类病毒

7.最小的原核细胞是( )。

A.细菌 B.类病毒 C.古细菌 D.线粒体

8.下列( )最原始?

A.病毒 B.真核生物 C.古细菌 D.线粒体

9.下列( )项不属于细胞学说的内容。

A.所有的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构成 B.细胞是生命的最

简单的形式 C,细胞是生命的结构单元 D.细胞从初始细胞分裂而来

10.以下( )描述不属于细胞的基本特征。

A.细胞具有细胞核和线粒体 B.细胞拥有一套遗传机制及应用规则 C.细胞能够自行增殖 D.细胞能对刺激产生反应 11.下列( )不属于古细菌。

A.产甲烷菌 B.嗜盐菌 C.嗜热菌 D.蓝细菌 12.下述( )不是原核生物所具有的特征。

A.固氮作用 B.光合作用 C.有性繁殖 D.运动 电荷与不带电荷的氨基酸组分的相对含量 13.哪些因素限制细胞的大小? ( )

A.关键物质的浓度 B.表面积/体积比 C.细胞核产生的mRNA的数量 D.上述所有因素

14.下列关于病毒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病毒可完全在体外培养生长 B.所有病毒必须在细胞内寄生 C.所有病毒具有DNA或RNA作为遗传物质 D.病毒可能来源于细胞染色体的一段

15.细胞质的pH大约是7。H=的摩尔浓度是( )。 A.7 B.7x10—7

C.1x107

D.1x10—7

16.若能抓住下列多糖分子的末端,哪一个分子将被拽得最长? A.糖原 B.淀粉 C.纤维素 D.都不是 17,下列( )可作为区分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标准?

A.是否具有质膜 B.是否具有细胞核 C.是否大于lum

D.同源蛋白质间氨基酸序列的差别

18.蛋白质结构的不同级别由下列键的类型决定,除了( )。

A.肽键 B.磷酸二酯键 C.二硫键 D.氢键

19.关于细胞中的无机盐,下列哪项有误( )?

A.在所有细胞中无机盐都以分子状态存在 B.有的可与蛋白

质结合形成结合蛋白 C.有的游离在水中维持细胞的渗透压和

pH D.有的可与脂类结合形成类脂

20.下列关于核苷酸有错误的叙述是( )。

A.是DNA和RNA分子的基本结构单位 B.DNA、RNA分子中所

含核苷酸种类相同 C.由碱基、戊糖和磷酸等三种分子构成

D.核苷酸分子中的碱基为含氮的杂环化合物 E.核苷酸之间可

以磷酸二酯键相连氢键

21.下列哪项不是原核细胞( )?

A.大肠杆菌 B.肺炎环菌 C.支原体 D.真菌

22.在一个细胞中发现下述复杂的大分子:DNA与RNA聚合酶相

连、DNA与延伸的RNA链相连、DNA与核糖体相连、DNA与两个

tRNA相连和DNA与延伸的氨基酸链相连。这个细胞必然是( )。

A.植物细胞 B.动物细胞 C.病毒 D.原核细胞

23.下列关于支原体的描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最小的原核生物,体积只有细菌的十分之一 B没有核膜,

无类似细菌的拟核 C.具有核糖体 D.有三层结构的细胞膜结构

24.下列哪些酸碱对在生命体系中作为天然缓冲液( )?

A.H—H—2— +

2CO3/HCO3 B.2PO4/HPO4C.His/His D.所有上述

各项

25.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指的是( )。

A.氨基酸的线性顺序 B.多肽链中所有原子的三维结构

C.多肽链的折叠及多肽内的相互作用(骨架的结构) D.组成一

个多亚基蛋白质的多肽链间的相互作用 E.一个蛋白质中的带

27.细胞的度量单位根据观察工具和被观察物体的不同而不同,如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病毒 计量单位应是( )。 A.毫米(mm) B.微米(

m) C.纳米(nm) D.埃(A)

28. 原核细胞不能完成的生理、生化作用是( )。

A. 细胞的生长和运动 B. 蛋白质合成 C. 糖酵解 D. 有丝分裂 E. 遗传物质的复制 四、多项选择题

1. 细胞生物学从那些层次研究生命活动( )。

A. 细胞水平 B. 亚细胞水平C. 分子水平D. 个体水平 E. 环境 2. 生命的特征有( )。

A. 遗传和变异 B. 生殖 C. 新陈代谢 D. 生长发育 E. 衰老和死亡

3. 下列哪些结构属于膜相结构( )。

A. 核糖体 B. 溶酶体 C. 中心体D.线粒体 E.高尔基复合体

3.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共有的特征是( )。

A.具有核物质并能进行增殖 B.具有典型的细胞膜 C.具有蛋白

质合成系统 D.能单独生活在周围的环境 E.具有一条染色体

4. 蛋白质是细胞内重要的生物大分子的原因( )。

A. 催化物质代谢的酶均为蛋白质 B. 能自我复制 C. 细

胞的结构成份 D. 传递遗传信息 E. 结构复杂

5. 属于原核生物的有( )。

A. 细菌 B. 衣藻 C. 盘藻 D. 团藻 E. 蓝藻

6. 原核细胞所具有的结构( )。

A. 中间体 B. 线粒体C. 核糖体 D. 高尔基复合体 E. 溶酶体

7. 细胞的组装方式有( )。

A. 复制组装 B. 酶效应组装 C. 自体组装 D. 聚合 E. 解聚

8.下列哪些结构在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均有存在( )?

A.细胞核 B.质膜 C.核糖体 D.线粒体 E.细胞壁

五、名词解释

1. 细胞生物学

2. 原核细胞

3. 真核细胞

4. 膜相结构

5. 非膜相结构 6. 酶效应组装

7. 复制组装

六、问答题

1.简述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2.简述细胞学发展的四个主要阶段。

3.真核细胞进化形成精巧的内膜系统,从而使它们能从外界输

入物质。内膜系统的形成为什么对真核细胞是有利的?试举一例说明。

4.当细菌在逆境,如某种抗生素存在的环境中生存时,大多数细胞生长缓慢。但是几天以后在这种毒物仍然存在的条件下,细菌培养物的生长速挚陕复了。试说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形。 5.比较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主要差异。

6. 讨论以下叙述:“病毒是寄生物,它们对宿主生物是有害的,因此使宿主生物处于进化上 不利的地位。”

7.一切活细胞都从一个共同的祖先细胞进化而宋,证据是什么? 8.比较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异同。 七、实验设计与分析

1. 为了让细胞含有一个本身没有的特定的类脂,应当改变什么?试讨论两种可能的方案。

细胞膜及物质的跨膜运输

一、填空题

1. 在原始生命物质进化过程中 的形成是关键的一步。因为没有它,细胞形式的生命就不存在。

2. 细胞膜的膜脂以 和 为主,有的膜还含有 。

3. 根据物质进出细胞的行式,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可分为 和 两种方式。

4. 细胞识别是细胞与细胞之间相互 和 。

5. 细胞胞吐作用的途径为 和 。

6. 通道扩散与易化扩散不同的是,它 且扩散速度

远比易化扩散要 。

7.新生儿呼吸窘迫症与膜的流动性有关,主要是 比

值过低,影响了 的交换。

8.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质膜脂的重要成分,它对于调节膜

的 ,增强膜的 ,以及降低水溶性物质的 都有重要作用。

9.单位膜结构模型的主要特点是:① ;

② 。

10.流动镶嵌模型的主要特点是: ,不足之处

是 。

11.构成膜的脂肪酸的链越长,相变沮度 ,流动性 。

12.农作物的耐寒性与膜的流动性有相当大的关系,主要原因是

在零上低温时,由于膜的部分破裂会造成 离子外泄 以及膜的

流动性降低,造成 。

13.Na+

进出细胞有三种方式:① ;② ;

③ 。

14.动物细胞中葡萄糖、氨基酸的次级主动运输(协同运输)要

借助于 的浓度梯度的驱动;细菌、植物细胞中糖的

次级主动运输要借助于 的浓度梯度的驱动。 15.带3蛋白是红细胞质膜上 阴离子载体蛋白,它在质膜中穿越12--14次。

16.胆固醇不仅是动物细胞质膜的构成成分,而且还可以调节膜的流动性,在相变温度以上 ,在相变温度以下 。

17.决定红细胞ABO血型的物质是糖脂,它由脂肪酸和寡糖链组成。A型血糖脂上的寡糖链较O型多—个 ,B型较O型仅多一个 。

18.绝大多数跨膜蛋白在脂双层中的肽链部分都是形成 。

19.根据通道蛋白的闸门打开方式的不同,分为 、 和 通道。

20.证明细胞的流动性方法有:① ;② ;① 。

21.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主要有三个特征:① ;② ;③ 。

22.膜脂的功能有三种:① ;② ;③ 。

23.影响物质通过质膜的主要因素有:① ;② ;③ 。 24 .

细胞对Ca2+的运输有四种方式:① 。② ;

③ ;④ 。

二、判断题

1.相对不溶于水的亲脂性小分子能自由穿过细胞质膜。

2.在生物膜的脂质双分子层中含不饱和脂肪酸越多,相变温度

越低,流动性也越大。

3.糖蛋白和糖脂上的糖基既可位于质膜的内表面,也可位于质

膜的外表面。

4.Na+/K+泵是真核细胞质膜中普遍存在的一种主动运输方式。

5 .被动运输不需要

ATP及载体蛋白,而主动运输则需要ATP及

载体蛋白。

6.细胞质膜上的膜蛋白是可以运动的,运动方式与膜脂相同。

7.当有动作电位刺激时,轴突的膜电位瞬时变得负值增加。

8.在相变温度以下,胆固醇可以增加膜的流动性;在相变温度

以上,胆固醇可以限制膜的流动性。

9.在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膜的流动性是不同的:M期流动性

最大,S期流动性最小。

10.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细胞质膜内都含有胆固醇。

11.膜的流动性不仅是膜的基本特征之一,同时也是细胞进行生

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2.衰老和动脉硬化的细胞质膜,其卵磷脂同鞘磷脂的比值低,

流动性小。

13.质膜对所有带电荷分子是高度不通透的。

14.如果分子在膜内的取向被颠倒(也就是如果分子通常暴露于

胞质溶胶的部分改为面向细胞外面),则同向转运将起反向运输的作用。

15.用细胞松弛素处理细胞.可大大增加膜的流动性。 16.在糖脂合成期间,糖脂穿过不同膜被区室,但它始终限制在脂双层的一个侧面。

17.协助扩散是被动运输的一种方式,它不消耗能量,但是要在通道蛋白、载体蛋白、离子泵的协助下完成。

18.人鼠细胞融合不仅直接证明了膜蛋白的流动性,同时也间接证明了膜脂的流动性。

19.载体蛋白允许溶质穿过膜的速率比通道蛋白快得多。 20.许多动物细胞的质膜含有打开的K+通道,尽管如此,胞质溶胶内的K+浓度还是比细胞外高得多。

21.在脂双分子层中,因为脂分子的亲水头部都朝向两个表面, 因此,脂分子是对称性分布的。

22. 所有的胞吞作用都是经过受体介导的。

23. 胞吐作用和胞吞作用在转运大分子物质的同时,进行细胞膜与细胞内膜的交流。

24. 通道蛋白仅在对特定刺激发生反应时打开,其他时间是关闭的。

三、单项选择题 1. 生物膜是指( )。

A. 单位膜 B. 蛋白质和脂质二维排列构成的液晶态膜 C. 包围在细胞外面的一层薄膜 D. 细胞内各种膜的总称 E. 细胞膜及内膜系统的总称 2. 生物膜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A. 蛋白质和核酸 B. 蛋白质和糖类 C. 蛋白质和脂肪 D. 蛋白质和脂类 E. 糖类和脂类 3. 生物膜的主要作用是

A.区域化 B.合成蛋白质C.提供能量D.运输物质 E.合成脂类 4. 细胞膜中蛋白质与脂类的结合主要通过

A. 共价键B. 氢键 C. 离子键 D. 疏水键 E. 非共价键 5. 膜脂中最多的是

A. 脂肪 B. 糖脂 C. 磷脂 D. 胆固醇 E. 以上都不是 6. 在电子显微镜上,单位膜为

A. 一层深色带 B. 一层浅色带 C.一层深色带和一层浅色带 D. 二层深色带和中间一层浅色带 E.二层浅色带和中间一层深色带 7. 生物膜的液态流动性主要取决于

A. 蛋白质 B. 多糖 C. 类脂 D. 糖蛋白 E. 糖脂 8. 膜结构功能的特殊性主要取决于

A. 膜中的脂类 B. 膜中蛋白质的组成 C. 膜中糖类的种类 D. 膜中脂类与蛋白质的关系 E. 膜中脂类和蛋白质的比例 9. 主动运输与入胞作用的共同点是

A. 转运大分子物资 B. 逆浓度梯度运输 C. 需载体的帮助 D. 有细胞膜形态和结构的改变 E. 需消耗代谢能

10. 能以单纯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的结构是

A. Na+ B. 葡萄糖 C. 氨基酸 D. 磺胺类药物 E. O2 11. 关于细胞膜上糖类的不正确描述

A. 脂膜中糖类的含量约占脂膜重量的2%~10% B. 主要以糖蛋白和糖脂的形式存在 C. 糖蛋白和糖脂上的低聚糖侧链从生物膜的胞质面伸出D. 糖蛋白中的糖类部分对蛋白质膜的性质影响很大 E. 与细胞免疫、细胞识别及细胞癌变有密切关系 12. 关于生物膜不正确的描述

A. 细胞内所有的膜厚度基本相同 B. 不同细胞中膜厚度不同 C. 同一细胞不同部位的膜厚度不同 D. 同一细胞不同细胞器的膜厚度不同 E. 同一细胞器不同膜层厚度不同 13. 强调膜的流动性和球形蛋白质分子与脂双层镶嵌关系的模型是

A. 板块镶嵌模型 B. 单位膜模型 C. 液态镶嵌模型 D. 晶格镶嵌模型 E.脂筏模型

14. 细胞对大分子物质及颗粒物质的运输方式为

A. 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C. 膜泡运输D.主动运输 E. 被动运输 15. 载体蛋白顺浓度梯度转运Na+入胞的同时,将葡萄糖逆浓度梯度一起带入胞内,此转运方式为

A. 共运输 B. 对向运输 C. 单运输 D. 主动运输 16. Na+-H+ 交换载体在使Na+入胞的同时将H+排出细胞,此转运方式为( )。

A. 共运输 B. 对向运输 C. 主动运输 D. 单运输 17. 不受条件控制的跨膜通道为( )。

A. 配体闸门通道 B. 离子激活通道 C. 电压闸门通道 D. 持续开放通道 E.压力门控通道

18. 关于脂筏下列那种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是富含胆固醇和鞘磷脂的微区 B. 这些区域比膜的其余部分薄C. 许多蛋白质聚集在其内,便于相互作用 D. 提供一个有利于蛋白质变构的环境 E. 更有秩序且较少流动性

19.下列运输方式不能用来运输K+的是( )。

A.自由扩散 B.离子通道 C.Na+-K+泵 D.协同运输

20.膜内脂质和蛋白质所占的重量比例( )。

A.总是相等的 B.根据膜种类的变化而变化C.总是膜脂比膜蛋白高D.总是膜蛋白比膜脂高

21.卵磷脂/鞘磷脂的比值高低对膜的流动性有极大的影响.一般说来,( )。

A.比值高,流动性小 B,比值高,流动性大 C.比值低,流动性大 D.比值低,流动性小

22.下列各组分中,可以通过自由扩散通过细胞质膜的一组物质是( )。

A.H2O、CO2、Na+ B.甘油、O2、苯C.葡萄糖、N2、CO2 D.蔗糖、苯、Cl—

23.糖蛋白是( )。

A.由氨基酸和糖组成 B.参与细胞的基因调控 C.参与细胞识别作用 D.只存在于细胞质中

24.心肌梗塞的病因是一种因遗传因素引起的膜受体障碍,影响了( )的运输。

A.高密度脂蛋白(HDL) B.极高密度脂蛋白 C.低密度脂蛋白(LDL) D.极低密度脂蛋白

25.下列关于膜的磷酸甘油酯的说法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

A.包括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和胆固醇 B.是两亲性的

C.两个脂肪酸分子与一个甘油分子相连,一个极性头部基团通过磷酸与甘油相连 D.同时具有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 26.下列物质中,靠主动运输进入细胞的物质是( )。 A.H2O B.甘油 C.K+ D.O2

27.影响膜脂流动性的重要因素是磷脂分子脂肪酸链的不饱和程度。不饱和性越高,流动性越( ),其原因是( )。 A.小,双键多、折曲小 B.大.双键多、折曲多 C.小.分子排列疏松 D.大,分子排列紧密

28.关于离于载体的特性,下列叙述中( )不正确? A是真核生物的膜运输蛋白 B.有可动的和形成通道的两种类型 C.能溶解在脂质双分子层中 D.在介导离子运输时不消耗ATP 29.关于V型质子泵的特性,下面正确的是( )。 A.存在于线粒体和内膜系统的膜上 B.工作时,没有磷酸化和去磷酸化过程 C.运输时,是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进行 D.存在于线粒体膜和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

30.用冰冻蚀刻法检测一个膜,发现其表面几乎没有孔或泵。该膜最有可能来源于下列哪一种膜( )?

A.线粒体内膜 B.髓鞘质 C.红血细胞 D.以上都有可能 31.下述关于物质在膜上自由扩散的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油/水分配系数高者易扩散 B.电离度大者易扩散 C.水合度大者易扩散 D.水、氨基酸、Ca2+、Mg2+等小分子易扩散 32.胞吞作用和胞吐作用是质膜进行的一种( )方式。 A.协助扩敝 D.被动运输 C.主动运输 D.简单扩散 33.下列哪一种关于膜组成成分移动性的描述是正确的? A.蛋白质和脂质在膜平面移动的速率相同 B.通常脂质在膜平面内移动的速率比蛋白质快 C.通常蛋白质在膜平面内移动的速率比脂质快 D.脂质和蛋白质在膜小叶间的“flip-flop'’运动比它们在膜平面内的移动更易进行

34.物质X是一种带电的小分子质量的物质,在细胞外的浓度比细胞内高,它是通过( )进入细胞的。

A.通过通道扩散 B.通过脂质双分子层扩散 C.主动运输 D.以上都不对

35.细菌的运输ATPase位于( )。

A.质膜的外层 B.质膜的内层 C.周质空间 D.内、外膜 36.决定红细胞血型的物质是( )。

A.糖脂 B.磷脂 C.血型糖蛋白 D.胆固醇 37.细胞质膜的外周蛋白主要靠( )与膜表面的蛋白质或脂分子结合。

A.氢键 B共价键 C.离子键 D.范德华力 38.血影蛋白是( )。

A.红细胞质膜的结构蛋白 B.能传递阴离子

C.穿膜12~14次 D.是支撑红细胞质膜的膜骨架蛋白 39.以下关于Ca2+泵的描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钙泵主要存在于线粒体膜、叶绿体膜、质膜和内质网膜上 B.钙泵的本质是一种Ca2+-ATPase,作用时需要消耗ATP C.质膜上的钙泵主要是将Ca2+泵出细胞外 D.内质网膜上的钙泵主要是将细胞质中的Ca2+泵入内质网腔 40.钙泵的作用主要是( )。

A.降低细胞质中Ca2+的浓度 B.提高细胞质中Ca2+的浓度 C.降低内质网中Ca2+的浓度 D.降低线粒体中Ca2+的浓度 41.一种神经递质结合在突触后细胞.打开K+通道( )。 A.使突触后细胞产生兴奋 B.抑制突触后细胞 C.使突触后细胞去极化 D.同时释放乙酰胆碱

42.测定K+在人工膜两侧的分配,发现两侧的浓度是相等的。下列关于K+分配描述中正确的是( )。

A.膜两侧的K+一定处于干衡态 B.膜两侧的K+不处于平衡态 C.此种状况下不存在膜电位 D.需要更多信息才能确定K+是否处于平衡态

43.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是通过( )来实现的。 A.Na+泵 B.Na+通道 C.Na+协同运辖 D.Na+交换运输

44.低密度的脂蛋白颗粒(1DL)的功能是( )。

A.把食物中的甘油三酯和胆固醇从肠道经淋巴管辖送到血液.随血液流入肝脏 B.把体内自身合成的胆固醇转运到肝脏 C.把血液中胆固醇带走,送到结缔组织表面受体 D.将甘油三酯从肝脏输出 四、多项选择题 1. 细胞被的功能是

A. 细胞的连接和支持作用 B. 作为保护层 C. 物质交换 D. 与细胞识别通讯有关 E. 与细胞膜的特性有关 2. 下列那些物质是配体

A. 激素 B. 神经递质 C. 药物 D. 抗原 E. 光子 3. 间断开放的通道受闸门控制,主要调控机制为

A. 配体闸门通道 B. 电压闸门通道 C. 离子闸门通道 D. 持续开放闸门通道 E. 水通道蛋白 4. 位于细胞膜表面的低聚糖主要为

A. 半乳糖 B. 甘露糖 C. 岩藻糖 D. 唾液酸 E. 葡萄糖

5. 细胞膜对小分子物质的运输

A. 被动运输 B. 易化扩散 C. 溶剂牵引 D. 通道扩散 E. 主动运输

6. 关于细胞膜上的钠钾泵,下列哪些叙述正确

A. 钠钾泵具有ATP酶的活性 B. 乌本苷可增殖钠钾泵的活性C. 钠钾泵仅存于部分动物细胞膜上 D. 钠钾泵有钠钾离子的结合位点 E. 钠钾泵顺浓度梯度运输 7. 膜脂的运输中少见的类型是

A. 旋转异构运动 B. 旋转运动 C. 侧向运动 D. 振荡与伸缩运动 E. 翻转运动

细胞信号转导 一、填空题

1.细胞通讯信号有四种:_ ______、__ _____ 、____ ___ 和_____ ____ 。

2.胞内受体一般都有__ ____个结构域:位于C端的__ ____结合位点,位于中部的__ ____结合位点,以及位于N端的__ ____结构域。

3.细胞膜表面受体主要有三类,即__ _____、__ ____和__ ____。

4.甾类激素和甲状腺素等的______信号分子,可直接穿膜进入______,与胞内受体结合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调节______。 5.在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中胞外信号分子与细胞表面______受体结合,______质膜上的磷脂酶C,使质膜上______水解成1,4,5-三磷酸肌醇(1P3)和二酰基甘油(DG)两个第二信使,胞外信号转换为胞内信号,这一信号系统又称为“_____ ____ __”。 6.目前公认的第二信使有___ _ __、__ ____、____ __、__ ____等,_______曾被当作第二信使,现在一般认为它是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的“______”。

7. 细胞的信号分子根据其溶解性通常可分为__ _____和__ _____。

8. 在体内发现的第一个气体信号分子是__ _____ 。

9. Gi对腺苷酸环化酶抑制的两个途径是__ _____和__ _____。

10.离子通道偶联的受体主要存在于________,G蛋白偶联的受体位于________,酶偶联的受体都是 ____________蛋白。 11.G蛋白是__ _____的简称。

12.G蛋白由__ _____个亚基组成,具有活性的是__ _____。

13.由G蛋白偶联受体所介导的细胞信号通路主要包括__ ___

__和__ __ ___。

14. __ _____是NO的生成细胞。__ _____是NO的靶细胞。

15. 生长因子属于__ _____性信号分子,通过与靶细胞表面的

__ _____结合再经信号转导机制,在引起细胞的应答反应。

16. cAMP 信号通路的首要效应酶是__ _____,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的效应酶是__ _____。

17. Rs的激活型配体是__ _____,Ri的抑制型配体是__ _____。

18. 无活性的蛋白激酶A有__ _____ 和__ _____亚基,cAMP结合它的__ _____亚基使其激活。

19. cAMP信号通路中的第二信使是__ _____,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中产生的两个第二信使是_ _和__ _____,第三信使是__ _____ 。 二、是非题

1. DG结合于质膜上,可活化与质膜结合的蛋白激酶C。 2. IP3与内质网上的IP3配体门控钙通道结合,开放钙通道,使胞内Ca2+浓度升高。

3. 酪氨酸激酶偶联受体只有接收信号的结构域,缺少催化结构域。

4. 与胞内受体结合的信号分子多为亲脂性分子。 5. 细胞外信号分子都是通过细胞表面受体来进行跨膜信号传递的。

6. 一般甾类激素与细胞质内受体蛋白结合后,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能穿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内。

7. 在G蛋白偶联的信号传递通路中,G蛋白起着分子开关的作用。 8. 神经递质通过与受体的结合而改变通道蛋白的构象,导致离

子通道的开启或关闭,不改变膜的离子通透性。

9. 亲脂性信号分子的受体通常位于细胞核内。 10. 胞内受体一般处于受抑制状态,信号分子的作用是解除抑制。

11. cAMP、cGMP、DG、IP3都是细胞内的第二信使,它们的产生都同G蛋白有关。

12. 内分泌是细胞对自身分泌的物质产生反应。 13. 不同的细胞对同一种化学信号分子具有相同的受体。 14. 通常将受体上与信号分子结合的部位称作效应器。 三、单项选择题

1. G蛋白在细胞信息传递中的作用是( )。

A、受体 B、偶联因子 C、GTP水解酶 D、腺苷酸环化酶 2. ( )的受体通常不是细胞膜受体

A、生长因子 B、糖皮质激素 C、肾上腺素 D、胰岛素 3. 细胞间通讯是通过( )。

A、分泌化学信号 B、与膜相结合的信号分子 C、间隙连

接 D、三种都有

4. cAMP在细胞信号通路中是( )。

A. 信号分子 B. 第一信使 C. 第二信使 D. 第三信使

5. 与视觉有关的第二信使分子是( )。

2+

A.营养物质 B.能源物质 C.结构物质 D.信息分子

A. 花生四烯酸 B. cAMP C. Ca D. cGMP 21.细胞信号转导不包括( )。 6. ( )可降解cAMP生成5‘-AMP,导致细胞内cAMP水平下降。 A.细胞间通讯 B.细胞垃圾的释放 C.环境监控 A.环腺苷酸磷酸二酯酶(PDE) B.ADP核糖转移酶 C.腺苷酸环化酶 D. PKA

7.可进行自身磷酸化的受体是( )。

A.腺苷酸环化酶系统 B.鸟苷酸环化酶系统 C.磷脂酰肌醇系统 D.酪氨酸蛋白激酶系统

8.表皮生长因子(EG)DE跨膜信号传导是通过( )的方式实现的。

A.活化酪氨酸激酶 B.活化腺苷酸环化酶 C.活化磷酸二脂酶 D.抑制腺苷酸环化酶 9.不属于第二信使的是( )。

A.cAMP B.cGMP C.DG D.NO

10.下列通信系统中,受体可进行自我磷酸化的是( )。 A.鸟苷酸环化酶系统 B.酪氨酸蛋白激酶系统C.腺苷酸环化酶系统 D.肌醇磷脂系统 11.cAMP信号通路中,( )直接激活基因表达调控蛋白磷酸化。

A.cAMP B.活化的G蛋白亚基 C.活化的PKA D.活化的腺苷酸环化酶

12.PKC以非活性形式分布于细胞溶质中,当细胞之中的( )离子浓度升高时,PKC转位到脂膜内表面。

A.镁离子 B.钙离子 C.钾离子 D.钠离子 13.脑缺血发生之后短时间内,可通过少量( )使脑血管扩张,增加脑血量,抗血小板凝结而对缺血性脑损伤起保护作用。 A.NO B.cAMP C.甲状腺激素 D.钾离子 14.Gi调节作用中,可通过βr亚基复合物与游离的( )亚基结合而起作用。

A.GDP B.Gi C.Gs D.GTP 15.Gs蛋白是一种( )。

A.单跨膜蛋白 B.三次跨膜蛋白C.受体蛋白 D.分子开关蛋白

16.动员细胞内储存Ca2+

释放的第二信使分子是( )。 A.cAMP B.DAG C.IP3 D.cGMP 17.动物细胞间信息的传递可通过( )。

A.紧密连接 B.间隙连接 c.桥粒 D.胞间连丝 18.在下列蛋白激酶中,受第二信使DAG激活的是( )。 A.PKA B.PKC C.PK-MAP D.PK-CaM 19.参与血压调节的第二信使是( )。

A.cAMP B.NO C.CO D.IP3

20.生长因子主要作为( )启动细胞内与生长相关的基因表达。

D.应激反应

22.下列关于酪氨酸蛋白激酶系统的描述,( )项是不正确的。 A.受体的膜外部分是生长因子的识别结合部位 B.受体的膜内部分具有酪氨酸蛋白激酶的活性 C.多数为单次跨膜蛋白 D.该系统与细胞的生长分裂有关

23.cGMP是一种第二信使,它作用于( ),使之激活。 A.蛋白激酶C B.蛋白激酶G C.蛋白激酶A D.G蛋白 24.蛋白激酶c的激活依赖于( )。

A.IP3 B.DAG C.IP3+Ca2+

D.DAG+Ca2+

25.肾上腺素与胰高血糖素均与G蛋白受体结合并激活糖原分解。因此肾上腺素与胰高血糖素一定是( )。

A.具有十分相似的结构并且与相同的受体结合 B.与含有不同的配体结合位点但是有相似功能的受体相结合

C.与不同的受体结合并且擞活不同的第二信使 D.与相同的受体结合,但一个是在细胞内而另一个在细胞外发挥作用

26.如果用匀浆法破裂肝细胞,将破裂的细胞膜(颗粒状)和细胞质(液状)相分离,在细胞质中加入肾上腺素,其结果是( )。 A.产生cAMP B.肾上腺素与其受体结合 C.激活腺苷酸环化酶 D.以上均不对

27.下列关于信号分子的描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身不介入催化反应 B.本身不具有酶的活性 C.能够传递信息 D.可作为作用底物

28. 在肝、脂肪和平滑肌细胞中肾上腺素均与相同的受体结合。但是在肝细胞中,肾上腺素引起糖原分解;在脂肪中,则使三酰甘油分解;在平滑肌细胞中则引起肌肉松弛。相同的一个激素如何产生三个不同的反应呢?

A.同一个受体激活三个不同的第二信使 B.同一个第二

信使激活三个不同的细胞内级联反应 C.同一个酶既可以分解糖原和脂肪,又可以使细胞松弛 D.以上都不对

29.下列哪种因子特异性地参与了G蛋白耦联反应?

A.能在不同的细胞中将不同的蛋白质磷酸化的蛋白激酶 B.能以异构体存在的受体 C.能以异构体存在的G蛋白亚基 D.以上均是 四、多项选择题

1.受体酪氨酸激酶( )。

A.有—个胞质激酶结构域 B.以二聚体的形式与配体结合 C.与配体结合时,其胞质结构域的构象发生改变 D.构象发生变化后,具有催化活性 E.具有催化活性时发生自体磷酸化

2.在一个信号转导途径中,从上游分子向下游分子传递了( )。

A.电子 B.质子 C.磷酸 D.蕴含在蛋白质构象改变中的信息

3.信息分子(配体)与受体的结合( )。

A.是不可逆的 B.没有特异性 C.具有可饱和性 D.具有生物效应

4.信号转导阐明了外界分子如何导致细胞内的变化,这些过程( )。

A.通常涉及配体的跨膜运动 B.放大了外界刺激的强度 C. 依赖于细胞表面可与胞内蛋白作用的受体分子 D.可以在胞内引发产生第二信号分子

细胞内膜系统 一、填空题:

1.内膜系统分布于细胞 之中。

2. 在细胞的内膜系统中占有中心地位,因为其不仅在蛋白质和脂类合成上起重要作用而且也是细胞的许多其他内膜结构的来源。

3.内质网根据其膜表面是否有核糖体的附着分为 和 。

4.附着核糖体主要合成的蛋白质为 、 、 、 。 5.内质网膜和所有的生物膜系统一样也由 和 组成,但含有的 比细胞膜的多。

6.信号肽的作用是它经由SRP的携带将 引导到内质网膜,并进行 的合成。

7.糖蛋白由蛋白质和寡聚糖共价连接,其连接方式为:一种为 ,另一种为 。 8.内质网蛋白的分选信号为 信号。 9.溶酶体蛋白的分选信号为 信号。

10.溶酶体的标志酶为 ,最适宜反应的PH值为 。溶酶体的膜比质膜 ,脂质双层中以 居多,能有效地保护细胞自身结构免受溶酶体酶的消化。 11.溶酶体内的酶来自于 ,溶酶体的膜来自于 。

12.肝细胞的解毒作用主要是在 上进行,因为上面含有丰富的 系统,使有害物质转化。

13.细胞内有两个膜结构具有分选作用,一个是 ,另一个是 。

14.根据包被蛋白的不同.特分泌小泡分为三种类型,即 、 、 。

15.内吞作用吞入的受体有三种可能的去向:① ;9 ; 。

16.COPⅠ包被小泡运输的主要路线是: ; ; 。

17.次级内体不同于溶酶体,它具有分拣作用,可将 和 分拣出来,并通过 分泌

出去。

18.当用超速离心分离内质网时,得到一些由内质网破碎而形成

的封闭小囊泡,称作 ,来自于RER的这种小囊泡,

表面附有核糖体,具有 合成的功能。

19.I型糖原储积症与溶酶体有关,根本原因是 缺陷,造成溶酶体缺乏 ,不能消化多余的糖原。 20.在N-连接糖基化的糖蛋白中,与多肚链结合的第1个糖残基是 ,在O-连接糖基化中与之结合的第1个残基是 。

21.内膜系统的形成解决了细胞进化过程中出现的三大矛盾:① ;② ; ③ 。

22.滑面内质网上合成的磷脂有两种方式转运到其他膜上,一种是通过 运输到线粒体、过氧化物酶体等细胞器上;另一种是通过 的方式,转运到高尔基体、溶酶体和质膜上。

23.肌质网是肌细胞中特化的滑面内质网,它上面的主要膜蛋白是 ,在离子浓度调节中起作用。

24.SRP是信号序列识别颗粒,有三个功能位点:① ;② ; ② 。 25.溶酶体的水解酶在顺面高尔基体网络中进行磷酸化形成M6P需要两种酶:① ;② 。 26.内质网中,新生肽的糖基化供体是 。

27.休克患者由于缺氧会造成 ,容

易 ,所以在抢救时,要注射大量的糖皮质内固醇激素。

28.外侧(反面)高尔基网络的主要功能是参与 。

29.Ⅱ型糖原累积病是先天性溶酶体病,此类患者溶酶体中缺 乏 ,不能将 分解成葡萄糖,而

在肝脏和肌肉内大量蓄积,使器官严重损伤。

30.内质网中BiP蛋白的功能是 ,以阻止它们的输出。

31.溶酶体的膜相当稳定.这与溶酶体的膜上含有相当数量的 有关。

32.网格蛋白参与 分泌小饱和 泡的形成。

33.细胞外被糖蛋白的肽链是在 上合成,肽链的糖基化始于 ,

完成于 ,是由 催化的。 34.在胞吞作用中组成型分泌泡的外被是 ,调节型分泌泡的外被是 。

35.胰岛素的合成加工过程是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进行的,首

先在内质网合成的是 ,切除信号序列后成为 ,在 中切成个 和 。

37.在内质网中参与新生肽正确折叠的分子伴侣是 蛋白。

38.休克时易造成溶酶体破裂,其原因可能是 和 的激活,造成溶酶体酶外漏。 二、判断题

1.N—连接的糖链见于面向细胞表面的糖蛋白以及面向内质网腔、高尔基体外侧网络腔和线粒体腔的糖蛋白。

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分泌蛋白在合成时都具有信号序列。 3.核孔运输又称为门运输,核孔如同—扇具有选择性的门,能

够主动运输特殊的生物大分子。

4.信号序列一般都在分泌蛋白的N端含有一段15~35个氨基酸

残基,其中含有4~12个疏水残基是信号序列的主要功能部位。 5.植物细胞的高尔基复合体有一个特殊的功能,就是参与细胞壁的形成。

6.TGN系统是高尔基复合体顺面的分拣机构。 8.穿膜信号与信号序列一样,最后都要被切除。

9.内质网中滞留的蛋白质之所以不能外运,是因为它们不能正确折叠。

10.自噬作用是细胞为求生存而作出的一种自我保护性反应。 11.M6P受体蛋白是高尔基体反面网络上的受体蛋白,主要起到分拣溶酶体的酶的作用。

12.高尔基体和内质网都能进行蛋白质的运输,二者的主要区别是:高尔基体具有分拣作用,内质网则无。

13.高尔基体和内质网上所有与糖基化有关的蛋白都是可溶性蛋白。

14.核糖体与内质网结合与否,主要是由mRNA上的密码子决定的。

15.上皮细胞中有较多的高尔基体,而淋巴细胞中则少见。 16.吞噬作用是一个信号触发过程,而且需要特化的受体。 17.受体介导的内吞同吞噬作用一样,都是由吞噬细胞承担的。 18.肿瘤细胞中溶酶体增多,但内质网不发达。 20.微体和微粒体都是细胞质内具有膜相结构的细胞器。 22.过氧化物酶体和次级胞内体中的酶都是在膜旁核糖体上合成的。

23.组成型分泌活动存在于所有的细胞中,有两个特点:不需要分选信号,并且不需要触发。

24.溶酶体只消化通过胞吞机制所摄入的物质。 三、单项选择题

1.下述哪种蛋白质的合成与粗面内质网无关( )

A.消化酶 B.肽类激素 C.抗体蛋白 D.溶酶体蛋白 E.大多数可溶性蛋白

2.粗面内质网不具备的功能( )

A.核蛋白体附着的支架 B.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C.解毒作用 D.物质运输的管道 E.区域化作用 3.高尔基复合体的小囊泡主要来自( ) A.溶酶体 B.粗面内质网 C.微粒体 D.滑面内质网 E.以上都不是

4.高尔基复合体的主要生物学功能是( )

A.合成蛋白质 B.合成脂类 C.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转运 D.参与细胞氧化过程 E.消化异物 5.滑面内质网不具备的功能是( )

A.脂质和胆固醇类的合成 B.蛋白质及脂类的运输 C.糖原代谢 D.肌肉的收缩 E.肽类激素的活化 6.所含内质网是RER的细胞是( )

A.平滑肌细胞 B.癌细胞 C.胚胎细胞 D.培养细胞 E.胰腺外分泌细胞

7.高尔基复合体的特征性酶是( ) A.磺基-糖基转移酶 B.磷酸脂酶 C.酪蛋白磷酸激酶 D.糖基转移酶 E.甘露糖苷酶

8.小肠上皮细胞的杯状细胞核顶部有丰富的( ) A.高尔基复合体 B.粗面内质网 C.滑面内质网 D.溶酶体 E.线粒体

9.蛋白质涉及N-连接寡糖的糖基化作用发生在( )

A.滑面内质网腔内 B.粗面内质网腔内 C.滑面内质网膜上 D.粗面内质网膜上 E.高尔基复合体 10.自噬作用是指溶酶体消化水解

A.吞饮体 B.吞噬体 C.多囊体 D.残质体 E.自噬体 11.细胞消除衰老破损的细胞器的作用是( )

A.溶酶体的自噬作用 B.溶酶体的异噬作用 C.胞内消化作用D.残质体出胞作用 E.溶酶体粒溶作用 12.溶酶体所含的酶是

A.氧化酶 B.ATP合成酶 C.糖酵解酶 D.脱氢酶 E.酸性水解酶

13.溶酶体酶进行水解作用最适PH值是( ) A.3~4 B.5 C.7 D.8 E8~9 14.过氧化物酶体的主要功能是( )

A.合成ATP B.胞内消化作用 C.参与过氧化物的形成与分解D.合成外输性蛋白质 E.合成内源性蛋白质

15.内质网不仅是蛋白质合成的重要细胞器,而且也是脂类组装的重要场所,在内质网合成的主要磷脂是( )

A.卵磷脂 B.鞘磷脂 C.磷脂酰乙醇胺 D.磷脂酰丝氨酸 E.胆固醇 16.过氧化物酶体的标志酶( )

A.酸性磷酸水解酶 B.氧化酶 C.过氧化氢酶 D.糖基转移酶 E.核酸酶

17.过氧化物酶体的来源( )

A.滑面内质网出芽形成 B.溶酶体 C.高尔基复合体 D.细胞膜内险形成 E.细胞内破损的细胞器

18.常见的残余小体,长期留在细胞内而不被排除的为( ) A.脂褐质 B.含铁小体 C.多泡体 D.髓样结构 E.吞噬小体 19.在蛋白质分选过程中,如果一种多肽只有N端信号序列而没有停止转移序列,那么它合成后一般进入到( ) A.内质网腔中 B、细胞核中 C、成为跨膜蛋白 D、成为线粒体蛋白

20.不参与蛋白质最初合成的是( )

A、信号识别颗粒(signal recognition particle,SRP) B、停泊蛋白(docking protein) C、易位子(translocon) D、停止转移序列(stop transfer sequence)

21.新的内质网源自( )

A、高尔基体 B、核膜 C、原有内质网 D、质膜 23.初级溶酶体源自( )

A、内质网 B、高尔基体 C、核膜 D、胞饮小囊 24.具有半自主性的细胞器为( )

A、高尔基复合体 B、内质网 C、线粒体 D、溶酶体 25.( )进行主要的功能活动时不需要氧。

A、线粒体 B、乙醛酸循环 C、过氧物酶体 D、溶酶体 26.下列细胞器中,有极性的是( )

A、溶酶体 B、微体 C、线粒体 D、高尔基器 27.下列细胞器中,能分拣大分子的是( )

A、内体 B、光面内质网 C、高尔基器 D、粗面内质网 28.细胞质合成脂类的重要场所是( )

A、粗面内内质网 B、光面内内质网 C、高尔基体 D、胞质溶胶

29.膜蛋白高度糖基化的是( )

A、内质网膜 B、质膜 C、高尔基体膜 D、溶酶体膜 30.高尔基体的极性反映在它们自形成面到成熟面酶成分的不同,

成熟面含有较多的( )

A、甘露糖磷酸化酶 B、唾液酸转移酶 C、半乳糖转移酶 D、N-乙酰葡萄糖胺转移酶 31. 下面那种细胞器不属于细胞内膜系统( )

A、溶酶体 B、内质网 C、高尔基体 D、过氧化物酶体 32.信号蛋白的信号肽的切除发生在( )

A、高尔基体 B、过氧化物酶体 C、线粒体 D、内质网 33.内质网的结构单位是( )

A、小管 B、小囊 C、扁囊 D、A、B 和C 34.蛋白质的糖基化及其加工、修饰和寡糖链的合成是发生在高尔基体的( )

A、顺面网状结构(cis—Golgi network) B、中间膜囊(medial Golgi C、反面管网结构(trans—Golgi network) D、以上都有

35.在粗面内质网上合成的蛋白质不包括( ) A、线粒体中的蛋白质 B、分泌蛋白 C、膜蛋白 D、溶酶体中的蛋白

36、下列哪种物质由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

A、血红蛋白 B、呼吸氧化酶C、胃蛋白酶 D、性激素 37. 泰-萨氏病(Tay-Sachs)是因为病人的脑组织细胞的溶酶体中缺乏( )

A、β-半乳糖苷酶 B、氨基己糖苷酯酶A C、α-半乳糖苷酶 D、神经鞘磷脂酶

38.N连接的寡糖链第一个糖残基是( )

A、N-乙酰葡萄糖胺 B、N-乙酰甘露糖胺 C、N-乙酰半乳糖胺 D、N-乙酰塔罗糖胺

39.SRP在蛋白质合成中起以下作用( )

A、信号肽受体 B、信号肽的识别因子 C、移位蛋白 D、信号肽的配体

40.根据近年来的研究,蛋白质糖基化常有两种连接方式,即N连接和O连接( )

A、它们先后在rER和SER上形成 B、它们先后在rER和高尔基体上形成

C、它们先后在SER和高尔基体上形成 D、它们先后在rER和细胞质里形成

41.所有膜蛋白都具有方向性,其方向性( ) 部位中确定: A、细胞质基质 B、高尔基体 C、内质网 D、质膜 42.从本质上说,核糖体与内质网膜的结合要受制于( )。 A.内质网膜的受体位点 B.mRNA中特异的序列 C.信号识别因子 D、信号序列的疏水区 43.细胞内铁的运输是通过( )。 A.通道蛋白 B.吞饮作用 c.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 D.自由扩散

44.参与蛋白质合成与运输的一组细胞器是( )。 A核塘体、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B线粒体、内质网、溶酶体 C细胞核、微管、内质网 D细胞核、内质网、溶酶体 45.下列关于内含信号序列,最正确的一项是( )。 A.是c端的一段氨基酸序列 B.是N端的一段氨

基酸序列 C.具有信号作用,但不被切除 D.跨膜运输后要被切除

46.不少涉及合成甾体激素的酶分布于( )。

A.高尔基复合体 B.粗面内质网 C.线粒体 D.滑面内质网

47.蛋白聚糖是细胞外基质的一个重要成分,其组装是在( )。

A.内质同中进行的 B.高尔基体中进行的 c.细胞质中进行的 D.内体中进行的

48.在下列细胞器的膜结构中存在有电子传递链的一组是( )。

A.高尔基体、线粒体 B.线粒体、滑面内质网 C.滑面内质网、线粒体、内体 D.叶绿体、线粒体、溶酶体

49.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要经过( )过程。

A.识别一包被小窝一有被小泡一无被小泡 B.识别一有被小泡一包被小窝一无被小泡

C.识别一无被小泡一有被小泡一包被小窝 D.识别一包被小窝一无被小泡一有被小泡

51.下列细胞中,除( )外,都有较多的高尔基复合体。

A.上皮细胞 B.肌细胞 C.唾液腺细胞 D.胰腺分泌细胞

53.在下列细胞器中,质子泵存在于( )。

A.高尔基体膜上 B.溶酶体膜上 C.过氧化物酶体膜上 D.内质网膜上 54.下面哪种细胞器以分裂方式增殖?

A.过氧化物酶体 B.高尔基体 C.溶酶体 D.内质网

55.下面哪一项反应不是发生在滑面内质网上?

A.胆汁的合成 B.蛋白质的酰基化 C.解毒作用 D.脂的转运

57.对于定位到内质网腔内的蛋白质KDEL序列就相当于定位到溶酶体的蛋白质的( )。

A.KKXX B.衔接蛋白 C.t-SNARE D.磷酸化的甘露糖残基

58.胰腺细胞合成和分泌消化酶,属于下列哪种分泌( )

A.调节型分泌 B.组成型分泌 C.转运型分泌 D.以上都不是

59.从细胞学角度而言,结核病是由于( )。

A.基因缺陷,造成破坏结核杆菌的酶缺乏 B.高尔基复合体的缺陷 C.溶酵体破裂所致 D.溶酶体不能破坏结核杆菌的蜡质外被

60.下列关于信号序列的描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A.是c端突出的一段小肽 B.具有严格的专—性 C. 含有疏水残基 D.在序列上有高度的保守性

61.下列细胞器中的膜蛋白在糙面内质网上合成的有( )。

A.叶绿体 B.过氧化物酶体 C.线粒体 D.溶酶体 62.下列物质中哪些不是将新生蛋白导入糙面内质网必需的?

ER前,寡聚糖加工已完成

线粒体与细胞的能量转换

1.线粒体是细胞的 基地,主要功能是 。

2.细胞的氧化磷酸化过程可分为 、 、 和 四个步骤。

3.原核细胞的呼吸酶定位在 上,而真核细胞则位于 上。

4.线粒体内膜上的ATP合酶在 状态可催化ATP的分解,而在 状态可催化ATP的合成。

5.导肽是新生肽 端的一段序列,作用是引导 A.蛋白二硫键异构酶 B.SRP C.SRP受体 一、填空题 D.GTP结合蛋白

64.矽肺病是一种职业病,与溶酶体有关,其发病机理是( )。 A.溶酶体的酶没有活性 B.矽粒使溶酶体破裂 C.溶酶体的数量不够 D.初级溶醇体不能与含有矽粒的吞噬体形成次级溶酶体

66.比较顺面高尔基体内的蛋白质和反面高尔基体内的蛋白质.可发现( )。

A.两个部分的蛋白质是一样的 B.顺面高尔基体蛋白质是糖基化的,含有修饰过的氨基酸,而反面高尔基体内的蛋白质未经修饰

C.顺面高尔基体内的蛋白质是糖基化的,而反面高尔基体内的蛋白质也是糖基化的,含修饰过的氨基酸

D.顺面高尔摹体的蛋白质比反面高尔基体的蛋白质肚链短 67. 溶酶体中的酶 % I FHk2n

A、在初级溶酶体中有活性 B、在次级溶酶体中有活性 C、在三级溶酶体中有活性 D、始终都保持着活性 ??]zP@_Xfbc

四、多项选择题

1. 溶酶体的特点( )

A.标志酶是酸性磷酸酶 B.由单层膜包围 C.其内容物电子密度高D.具有异质性 E.是细胞内的消化器 2. 内膜系统包括的细胞器为( )

A.内质网 B.高尔基复合体 C.溶酶体 D.线粒体 E.细胞膜 3. 有核糖体附着的细胞器为( ) A.溶酶体 B.核膜 C.滑面内质网 D.粗面内质网 E.高尔基复合体

4. 内质网的病理改变表现为( )

A.解聚 B.脱粒 C.肿胀 D.所含内容物质和量的改变 E.萎缩 5. 信号肽假说的特点( )

A.核糖体与RER结合属于功能性结合B.是特异性的 C.是暂时性的 D.受时间的限制 E.受空间的限制

6. 在哺乳动物中只有在什么细胞中可观察到典型的过氧化物酶体( )

A.肝细胞 B.肾细胞 C.脾细胞 D.肌细胞 E.卵细胞 7.高尔基体( )。

A.内部含有一系列堆叠的囊泡 B.是一种极性的细胞器,其顺面靠近ER,反面靠近细胞质膜 C.各部分所含的酶一样

D.是寡聚糖进一步被修饰产生复杂寡聚糖的场所 8.网格蛋白( )。

A.是所有胞吞和分泌小泡的组分B.形成一个由三条重链和三条轻链组成的三脚蛋白复合体C.在包被小胞的外部形成网格 D.结合到—个衔接蛋白的内壳上E.负责将小泡导向它们的目的膜区

9.蛋白质被包裹在膜性小泡中转运到细胞各处,这些小泡( )。 A是膜的一部分,通过出芽产生的 B在小泡内有一层包被蛋白 C.通过它们的蛋白包被识别相应的靶膜 D到达目的地后去包被 10.下列哪些有关分泌蛋白糖基化的叙述是正确的?

A.几乎所有的分泌蛋白都是糖基化的 B.糖基化只发生在精氨酸的NH2基团上 c.寡聚糖是在脂醇上形成,然后被转到蛋白质上 D.修剪寡聚糖时,部分甘露糖被切除 E.蛋白质分子离开

定位。

6.真核生物细胞内不参加膜流动的两个细胞器 和 具有合成ATP的功能。

7.线粒体内膜上ATP酶复合物膜部的作用是 通道。 8.线粒体内膜和外膜在化学组成上的主要区别是脂和蛋白质的比例不同.内膜是 ,外膜是 。

9.当由核基因编码的线粒体蛋白进入线粒体时,需要 和 提供能量来推动。

10.在线粒体内膜上的呼吸链各复合物主间,有两个移动速度较快的电子载体,分别为 和 。 11.前体蛋白跨膜进入线粒体时.必须有 相助。 12.线粒体DNA的复制时间是在细胞周期的 期。 13.过氧化物酶体含有 多种酶,其中 酶是过氧化物酶体的标志酶。

14.线粒体内膜的主要功能有:① ;② ;③ 。

15.线粒体内膜上参与电子传递的四个复合物分别称之为:

① ;② ;③ ;④ 。

16.线粒体的质子动力势是由 和 共同构成的。

17.线粒体的内膜通过内陷形成嵴,从而扩大了 。

18.过氧化物酶体和线粒体都能进行氧化反应,不同的是,前者

产生的热量以 ,后者则以 。 二、判断题

1.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线粒体。

2.呼吸链的酶和氧化磷酸化作用定位于线粒体基质中。 3.线粒体虽然是半自主性细胞器,有自身的遗传物质,但所用的遗传密码却与核基因的完全相同。

4.在线粒体膜中,Na+/H+的反向协同运输是由H+浓度驱动的,H+进,Na+出。

5.线粒体的功能就是将葡萄糖氧化成CO2和水,同时产生ATP。 6.线粒体是一种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内外膜的结构相似,功能相同。

7.线粒体增殖是通过分裂进行的,且与细胞分裂同步。 8.线粒体组分蛋白都是通过转运后定位的。

9.线粒体耦联因子FoF1ATP酶复合物既具有ATP合成酶的活性,又具有ATP水解酶的活性。

10.线粒体内膜的惟一功能是产生ATP。

11.线粒体的DNA与核小体DNA一样,也是与组蛋白结合在一起的。

12.组成生物膜的磷脂都有一个极性的头和两个非极性的尾。 13.线粒体是一种自主性的细胞器.原因是线粒体具有自己的DNA和核糖体。 三、单项选择题

1. 糖酵解酶系主要存在于( ) 双链DNA环 C.叶绿体基质中有多个双链DNA环,而线粒体只有一个 D.线粒体基质中有多个双链DNA环,而叶绿体只有一个

18、在动物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是( )。

A.叶绿体 B.线粒体 C.核膜 D.内质网 19.从膜脂的组成上看( )。

A.线粒体膜含有丰富的磷脂和较少的胆固醇 B.质膜含A.内质网 B.溶酶体 C.线粒体 D.细胞质基质 有丰富的磷脂和较少的胆固醇 C.线粒体膜含有丰富的胆固醇

E.高尔基复合体

2. 在线粒体中,三羧酸循环反应进行的场所是( )

A.内膜 B.膜间腔 C.基质 D.基粒 E.外膜 3. 细胞有氧呼吸并进行氧化磷酸化的场所是( )

A.核糖体 B.线粒体 C.细胞膜 D.粗面内质网 E.高尔基复合体 4. 线粒体的嵴来源于( )

A.外膜 B.膜间腔 C.内膜 D.基质颗粒衍生 E.内膜外膜共同形成

5. 细胞质含有DNA并能产生ATP的细胞器是

A.线粒体 B.中心体 C.内质网 D.溶酶体 E.过氧化物酶体 6. 在肿瘤细胞中,线粒体( )。

A.数量增多,嵴数减少 B.数量减少,嵴数增多 C.数量和嵴数均减少 D.数量和嵴数均增多 E.数量和嵴数均不变 7. 人的mtDNA可编码( )种肽

A.13种 B.18种 C.30种 D.120种 E.60种 9.线粒体最富有标志性结构是( )

A.双层膜 B.嵴 C.基粒 D.mtDNA E.核糖体 10.关于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种说法不正确。 A.完成细胞氧化的全过程 B.是由双层膜包被的封闭的细胞器C.是含有DNA的细胞器 D.是细胞内形成的ATP的中心 E.不同生物的线粒体的嵴形态不同。 11.下列( )说法描述线粒体DNA较为确切

A.线状DNA B.环状DNA C.与核DNA密码略有不同线状DNA D.与核DNA密码略有不同的环状DNA E.包括线粒体全部蛋白质遗传信息的DNA 12. 在线粒体中,ADP-ATP发生在( )

A.内膜 B.膜间腔 C.嵴 D.基质 E.基粒

13.正常线粒体的寿命约为一周,残损线粒体的清除主要靠( ) A.溶酶体的异噬作用 B.溶酶体的自噬作用 C.溶酶体的自溶作用D.溶酶体的粒溶作用 E.细胞膜的胞吐作用 14.支持线粒体来源于细胞内共生细菌的下列论据中哪一条是不

正确的( )

A. 线粒体具有环状DNA分子 B. 能独立进行复制和转录C. 具有80S的核糖体 D. 增殖分裂方式与细菌增殖方式相同 15. 线粒体是细胞能量的提供者,它在( )

A.同种细胞中数目大致不变 B.同种细胞中数目变化很大 C.不同种细胞中数目大致不变 D.同种细胞中大小基本不变?? 16. 人们推测RNA是生命起源中最早的生物大分子是因为

( )

A.细胞中有大量的RNA B.RNA具有信息载体和酶催化功能 C.RNA没有DNA和蛋白质稳定 D.RNA具有调空基因表达的功能

17、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半自主性细胞器,它们 ( ) A.各自在基质中有一个双链DNA环B.各自在基质中有多个

和较少的磷脂 D.以上都不对

20.在哺乳动物的核基因中,有三个终止密码,但终止密码UGA在线粒体的mRNA中,却是( )的密码子。

A. Arginine(精氨酸) B.Leucine(亮氨酸) C.Tryptophan{色氨酸) D.Serine(丝氨酸)

21.前导肽引导蛋白质运送时,先要将被运送的蛋白质( ),运送到位后,再进行( )。

A.解折叠,折叠 B变性,复性 C.修饰,去修饰 D都不正确 22.真核生物线粒体呼吸链的各成员定位于( )。 A.内膜上 D.外膜上 C.线粒体基质 D.外室中 23.下列物质中,专一性抑制线粒体DNA转录的是( )。 A.溴化乙锭 B.氯霉素 C.链霉素 D.红霉索 24.线粒体DNA是按照( )模型复制的。

A.“眼睛”型 B.滚环复制 C.D环复制 D.θ型 25.与线粒体内膜组成最相像的是( )。

A.线粒体外膜 B.细胞质膜 C.一些细菌的质膜 D.核膜 26.线粒体外膜的通透性较差,原因是外膜上含有丰富的( )。 A.脑磷脂 B.卵磷脂 C.胆固醇 D.心磷脂 27.导肽( )。

A.具有形成α螺旋的倾向 B.含较多的酸性氨基酸和较少的碱性氨基酸

C.跨过外膜时需要ATP,而穿过内膜时则不需要ATP D.完成蛋白质运输后,都要被水解掉

28.下列各种膜中,蛋白/脂类比值最高的膜是( )。 A.质膜 B.类囊体膜 C.线粒体内膜 D.线粒体外膜 29.底物水平磷酸化发生在下列哪一对过程中?

A.光合作用和糖酵解 B.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C.光合作用和三羧敷循环 D.三羧酸循环和相伴的线粒体电子传递链 30.下列哪种运动的能量直接来源于质子动势,

A.真核纤毛的运动 B.内吞作用 C.蛋白质合成 D.线粒体蛋白从胞质中运入

31.在下列细胞结构中不存在Ca2+-ATPase的是( )。 A.线粒体膜 B.内质网膜 C.质膜 D.核膜 32.下面哪个选项不是导肽的特性?

A.带有较多的碱性氨基酸 B.带有较多的酸性氨基酸 C.羟基氨基酸比较多 D.具有双亲性 34.线粒体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但不含( )。

A.卵磷脂 B.鞘磷脂 C.磷脂酰乙醇胺 D.心磷脂 35.呼吸抑制剂( )可以阻断从细胞色素b到细胞色素c1的电子传递。

A.鱼藤酮 B.抗霉菌素A C. CN—

D.CO 36.在线粒体电子传递链中,只有( )不是质子移位体(递氢体)。

A.复合物I B.复合物Ⅱ C.复合物Ⅲ D.复合物Ⅳ

37.( )细胞中的线粒体最多。

A.快肌细胞(fast-twitch muscle) B.慢肌细胞(slow-twitch muscle) C.肝细胞 D.脂肪细胞 38.线粒体基质的标志酶为( )。

有关。

3.在癌细胞中,微管数量 ,不能形成 状。在早老性痴呆患者脑组织细胞中微管大量 。

4.微管有 条原纤维排列而戍。每一条原纤维由 A.单胺氧化酶 B.苹果酸脱氢酶 C.活化磷酸二酯酶 D.细胞色素氧化酶

39.下列关于线粒体外膜性质的描述( )是不正确的 A.外膜不能透过氢离子 B.外膜对小分子的化合物通透性很高 c.外膜中脂质与蛋白质各占总重的50% D.外膜有孔蛋白

40.关于线粒体蛋白的描述( )是正确的.

A.所有线粒体蛋白都是由线粒体编码和合成的 B.一些线粒体蛋白由线粒体编码和合成.而其他的则从细胞质运入 C.所有的线粒体蛋白Q9是由细胞质蝙入的 D.线粒体蛋白是从其他线粒体蛋白生成的

41.糖酵解的产物以( )形式进入三羧酸循环。

A.乙酰辆酶A B.丙酮酸 C.NADH D.葡萄糖 42.下列( )是还原型的辅酶。

A.NADH和FADH2 B.NAD+和FAD C.ATP和GTP D.辅酶A和遍在蛋白

43.( )不属于运动肌肉细胞的能量来源。

A.磷酸肌酸 B.ATP C.乳酸 D.葡萄糖 44.下列哪项不属于氧化磷酸化的特征?

A.磷酸直接从底物转移到ADP上 B.跨线粒体内膜形成电化学梯度 C.ATP合酶与膜结合 D.可以形成质子移动力 四、多项选择题 1.线粒体的数目( )

A.不变化 B.在不同的生理条件下变化 C.在不同种类的细胞间有变化D.在相同种类的细胞间有变化 E.在病理条件下变化

2.线粒体DNA上的基因( )

A.排列紧密 B.排列不紧密 C.有内含子 D.无内含子 E.具有基因相互重叠的现象

3.人缺血时间过长得不到治疗和矫正时,线粒体表现为 A.ATP含量生高 B.ATP酶活性降低 C.体积增大 D.体积缩小 E.解体

4.下列哪些病与线粒体有关( )

A.感冒 B.克山病 C.肿瘤 D.外伤 E.线粒体肌病 5. 线粒体DNA的特点( )。 A.线状 B.环状 C.与组蛋白结合 D.不与组蛋白结合 E.信息量较大

6.线粒体DNA复制和转录所需的酶类( )。

A.由mtDNA编码 B.由核基因编码 C.在细胞核中合成 D.在细胞质中合成 E.在线粒体基质中合成 7.在植物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是( )。 A.叶绿体 B.线粒体 C.核膜 D.内质网

细胞骨架

一、填空题

1.细胞骨架普遍存在于 细胞中,由细胞内的 成分组成。包括 、 和 三种结构。

2.中心体由 个相互 排列的圆筒状结构组成。结构式为 。主要功能是与细胞的 和 两种亚单位组成二聚体。

5.微管在细胞中以三种形式存在.大部分细胞质微管是 ,不太稳定;构成纤毛、 鞭毛周围小管的是 ,比较稳定;组成中心粒和基体的是 ,十分稳定。

6.驱动蛋白与细胞质小泡结合后,在有 存在时,可沿着微管向 移动。动力蛋白向 移动。 7.细胞松弛素B可使微丝 ,而鬼笔环肽则 。

8.肌收缩过程是 和 滑动的结果。 9.中心粒在 期位于细胞核附近,在 期位于纺锤体的两极。

10.在细胞分裂中,徽管的作用是 ;微丝的作用是 。

11.细胞松弛素B并不影响肌肉收缩,原因是肌纤维中的微丝 。 二、判断题

1.秋水仙碱与徽管蛋白单体结合后,可阻止二聚体的形成。 2.纤毛的运动是微管收缩的结果。

3.细胞松弛素B可与微丝的(—)端结合,并阻止新的单体加入。 4.秋水仙碱可同微丝的(+)端结合,并阻止新的单体加入。 5.肌动蛋白具有方向性,在适合的条件下,许多肌动蛋白可按同一的前后方向聚合成细丝。

6.如果没有肌动蛋白,细胞虽然能够形成有功能的纺锤体并将染色体拉开,但细胞不能分裂。 7.培养细胞中的微丝特称为应力纤维。

8.驱动蛋白和动力蛋白同属于发动机蛋白,二者对物质的运输都是从(+)端到(—)端。

9.鞭毛微管蛋白水解GTP,引起鞭毛的弯曲。

10.徽管蛋白由两个亚基组成,即α微管蛋白和β微管蛋白。在

这两个亚基上各有一个GTP结合位点.但α亚基上的是不可交换的,β亚基上的是可以交换的。

11.α、β和γ三种类型的肌动蛋白都存在于肌细胞中。 12.中间纤维是一个杆状结构,头尾是不可变的,中间杆部是可变的。

13.中间纤维通过桥粒将相邻的细胞连成一体。

14.细胞中所有的微管和微丝都处于动态变化之中。 15.微管蛋白单体和肌动蛋白单体都有一个GTP结合位点。 16.驱动蛋白沿着徽管驱动内质网运动从而使内质网遍布在细胞内。

17.细胞中的中间纤维如果不能解聚的话,细胞就会死。 18.徽管的正端生长得较快,因为它们有较大的GTP帽。 三、单项选择题

1. 细胞骨架是由( )物质构成的

A.糖类 B.脂类 C.核酸 D.蛋白质 2. E.以上物质都包括 下列(

)结构不是由细胞中的微管组成。

A.鞭毛 B.纤毛 C.中心粒 D.内质网 E.以上都不是

3. 关于微管的组装,

( )说法是错误的。

A.微管可随细胞的生命活动不断组装与去组装B.微管的组装分步进行C.微管的极性对微管的增长有重要意义

D.微管蛋白的聚合和解聚是可逆的自体组装过程E.微管两端的组装速度是相同的

4. 在电镜下可见中心粒的每个短筒状小体( )。

A.由9组二联微管环状斜向排列 B.由9组单管微管环状斜向排列 C.由9组三联微管环状斜向排列 D.由9组外围微管和一个中央微管排列 E.由9组外围微管和二个中央微管排列 5. 组成微丝最主要的化学成分是( )。

A.球状肌动蛋白 B.纤维状肌动蛋白 C.原肌球蛋白 微管和微丝都破坏,使细胞不能分裂 21. 微管的踏车运动发生在( A )

A.正端的聚合率大于负端的解聚率 B.正端的聚合率小于负端的解聚率 C.正端的聚合率等于负端的解聚率 D.微丝既不聚合也不解聚,处于稳定状态

22. 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形成纺锤丝的基本构成物质是( ) A.微丝 B.微管 C.中间纤维 D.微梁

D.肌钙蛋白 E.锚定蛋白

6. 能够专一抑制微丝组装的物质是( )。

A.秋水仙素 B.细胞松弛素B C.长春花碱 D.鬼笔环肽 E.Mg+

8. 下列哪种纤维不属于中间纤维

A.角蛋白纤维 B.结蛋白纤维 C.波形蛋白纤维 D.神经丝蛋白纤维 E.肌原纤维 9. 为微管装配提供能量的是( )

A.ATP B.GTP C.CTP D.TTP 10. 实施胞质分离的细胞骨架是( )

A.微管 B、微丝 C、中间纤维 D、微梁网架 11. 大脑表皮细胞中终止于桥粒极的中间纤维是( ) 。 A.张力丝 B.结蛋白丝 C.波形丝 D.神经丝 12. 上皮细胞中终止于桥粒极的中间纤维是( )。 A.角蛋白丝 B.结蛋白丝 C.波形丝 D.神经丝 13. 间期细胞核的核纤层组成分为( )。 A.微管 B.微丝 C.中等纤维 D.上述三者都有 14. 下列哪种细胞骨架成分具有组织特异性( )。

A.微丝与中等纤维 B.微管与中等纤维 C.中等纤维 D.微丝 15. 细胞内三种细胞骨架中,游离单体最少的是( )。 A.微管 B.微丝 C.中间纤维 D.微管和微丝 16. 中心体能放射出微管束,主要因为其含有( )。 A.α-微管蛋白 B.β-微管蛋白 C.γ-微管蛋白 D.微管结合蛋白tau 17. 细胞变形足运动的本质是( )。

A.细胞膜迅速扩张是细胞局部伸长 B.胞内微管迅速解聚使细胞变形 C.胞内微丝迅速重组装使细胞变形 D.胞内中等纤维重聚合使细胞变形

18. 促进微管聚合的药物是( )。

A.鬼臼素 B.长春花碱 C.紫杉酚 D.细胞松弛素 19.在细胞骨架的以下成分中,与胞质环流的产生有直接关系的是( ) A、微管 B、微丝 C、中等纤维 D、微梁 20. 用适当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分裂期细胞,可导致( ) 。 A.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细胞停滞再有丝分裂中期 B.姐妹染色单体分开,但不向两极运动 C.微管破坏,纺锤体消失 D.

23. 细胞的骨架系统是由一系列特异的( )构成的网架系统。 A.结构蛋白质 B.功能蛋白质 C.糖蛋白 D.脂蛋白

24. 如果用干扰微管的药物(如秋水仙素)处理细胞,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 A.细胞的形态遭到破坏 B.将不能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C.细胞器在细胞内的位置遭到破坏 D.上述结果都有可能发生 25.微丝是细胞骨架的一种,( )。

A.可被秋水仙碱所破坏 B.可被长春花碱所破坏 C.参与胞质分裂 D.以上都不是 26.γ微管蛋白存在于( )。

A.线粒体基质 B.核基质 c.中心体基质 D细胞外基质 27.下列结构中( )的微管蛋白是以三联管的形式存在。 A.纤毛 B.中心粒 c.鞭毛 D.纺锤丝 28.在下列微管中对秋水仙碱最敏感的是( )。

A.细胞质微管 B.纤毛微管 C.中心粒微管 D.鞭毛微管 29.微管蛋白的异二聚体上具有哪种核苷三磷酸的结合位点? A.UTP B.CTP C.GTP D.ATP 30.肌动蛋白需要与( )结合后,才能装配成微丝。 A.GTP B.GDP C.ATP D.ADP

31.发动机蛋白沿着细胞骨架纤维的运动最类似于( )。 A.火车头在铁轨上的运动 B.货车在公路上的运动 C.拄着拐杖的人的运动 D.喷气式飞机的飞行 32.下列叙述中哪一个不是分子发动机运载的典型“货物”? A.ATP B.分泌小泡 C.细胞骨架纤维 D.细胞器 33.下列( )分子发动机蛋白与徽管相伴。

A.驱动蛋白 B.动力蛋白 C.肌球蛋白 D.A和B 34.下列( )细胞骨架成分并不存在于所有真核细胞中。 A.动力蛋白 B.中间纤维 C.微管 D.驱动蛋白类似蛋白 35.参与胞质分裂的细胞骨架是( )。

A.微管 B,微丝 c.中间纤维 D.核纤层 36.在( )方面中间纤维与微管、微丝相似。

A.中间纤维是一个化学性质不均一的结构集合体 B.细胞环境的改变导致中间纤维的装配和去装配

C.中间纤维已在动物细胞中被确认.但在其他真核细胞中尚

未得到确认 D.中间纤维通过不同的途径组装成密度不同的结构

37.只有肌动蛋白(无肌球蛋白)的情况下,哪些形式的细胞运动可以发生?

A.骨骼肌收缩 B.胞质分裂 C.卵细胞受精前的顶体反应D.所有涉及肌动蛋白的运动都需要肌球蛋白 38.下列哪项活动与微管的功能无关?

A.受体作用 B.支持功能 C.细胞运动 D.物质是 、 、 。 9.组蛋白带 电荷,富含 氨基酸。

10.精细胞的细胞核中没有组蛋白.但由 取代它的作用。

11.细胞核中的组蛋白与DNA的含量之比为 ,并且组蛋白的合成是在 期,与 同步进行。 12.人的 等5条染色体中存在核仁组织区。

13.核小体中主要而又比较稳定的化学组成是 运输 E.信息传递

39.如果用秋水仙碱处理细胞,将会出现( )。

A.细胞形态会被破坏 B.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能进行 C.细胞器在细胞内的分布会被破坏 D.上述所有情况

40.关于肌动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G肌动蛋白与F肌动蛋白可互相转变 B.肌动蛋白上有肌球蛋白结合位点,但无二价阳离子的结合位点

C.F肌动蛋白的聚合过程不需能量D.肌动蛋白是微丝的基础蛋白质E.傲丝受到肌动蛋白局合蛋白的调节 四、多项选择题

1. 微管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

A.单管 B.二联管 C.三联管 D.四联管 E.五联管 2. 下列哪些结构是微管组织中心

A.着丝点 B.端粒 C.中心粒 D.随体 E.微粒 3. 中间纤维外形、性质的差异归因于

A.头部 B.尾部 C.杆状区 D.波形蛋白纤维 E.角质蛋白纤维 4. 下列哪些结构由微管组成

A.中心体 B.染色体 C.纺锤体 D.鞭毛 E.纤毛 5. 关于动力蛋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动力蛋白构成A管伸出的内臂和外臂 B.动力蛋白是一种ATP酶 C.动力蛋白与微管的滑动无关 D.缺乏动力蛋白的人易患上呼吸道感染 E.动力蛋白可促进细胞生长 6. 参与细胞分裂的、由微管组成的结构有( )

A.缢缩环 B.染色体 C.中心粒 D.纺锤丝 E.赤道板 7. 下列( )蛋白是马达蛋白(motor protein):

A.tau 蛋白; B.肌动蛋白(actin); C.肌球蛋白(myosin); D.驱动蛋白(kinesin)

细胞核与染色体

一、填空题:

1. 间期核的超微结构由 、 、 和 组成。细胞核是遗传物质 、 、 的主要场所。

2. 在间期核中,卷曲素疏松的染色质是 ,螺旋紧密的染色质是 。

3. 合成旺盛的细胞核仁 ,癌细胞核仁 。 4. 核质比指 与 的体积之比。分化程度低的细胞核质

比 ,衰老细胞的核质比 。 5. 异染色质从功能上分为 和 两种。 6. 核糖体大亚基上可能存在 、 、 和 四个功能部位, 7

是: 、 、 、 。 8.保证染色体进行稳定复制和遗传的三个功能序列分别

和 。

14.核仁的主要功能是 和 。

15.核定位信号是亲核蛋白上的一段肽序列,功能是起蛋白质

的 。它是 的,在核重建时可反复利用。 16.端粒的功能是保持线性染色体的稳定性,即① ;② ;③ 。

17.动粒和着丝粒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化学本质也下相同,前者是 ,后者则是 。

18.构成结构性异染色质的DNA序列,一般是不转录的,原因是缺少转录活动所需的 。 二、判断题

1.组蛋白和非组蛋白一样都是碱性蛋白质。

2.端粒是任何生物染色体所不可缺少的稳定染色体结构的组成部分。

3.核小体的核心蛋白由H1、H2A、H2B、H 3各两分子组成的八聚体。

4.每条染色体上都有一核仁组织区。 5.非组蛋白带正电荷,是酸性蛋白质。

6.某些染色体或染色体片段具有异固缩现象,这种染色体被称为异染色质。

7.同一有机体的不同组织中,核仁的大小和数目都有很大的差

异,这种变化和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旺盛程度有关。 8.核仁是细胞核的一种结构,任何时候都可以看到。

9.分化细胞中兼性染色质增多说明一种可能性:通过染色质折叠是关闭基因的—种方式。

10.原核生物的DNA是着膜复制的,真核生物的DNA复制则与核骨架有关。

11.染色体骨架主要由非组蛋白构成。

12.中度重复序列DNA都是非编码序列,即没有结构基因。 13.核纤层通过磷酸化作用促进核膜解体,通过去磷酸化帮助核膜重建。

14.核定位信号是蛋白质的永久组成部分,而导肽多数要被切除掉。

15.大多数DNA结合蛋白都与DNA双螺旋的大沟结合。 16.核酸酶超敏感区是指那些正在转录的活性DNA区,长度范围较窄。 三、单项选择题

1. 通常在电镜下可见核外膜与细胞质中哪中细胞器相连

A.高尔基复合体 B.溶酶体 C.线粒体 D.粗面内质网 E. 滑面内质网

2. 核仁的功能是

A.合成DNA B.合成mRNA C.合成rRNA D.合成tRNA E.合成异染色质 3. 核仁的大小取决于

A.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速度 B.核仁组织者的多少 C.染色体的大小 D.内质网的多少 E.核骨架的大小 4. Np=Vn/(Vc-Vn)代表的关系是

A.细胞核与细胞质体积之间的固定关系 B.细胞质与细胞体积之间的固定关系

C.细胞核与细胞体积之间的固定关系 D.细胞质与细胞核数量之间的固定关系E.细胞核与细胞数量之间的固定关系 5. 间期细胞核内侧数量较多粗大的浓染颗粒是

A.常染色质 B.异染色质 C.核仁 D.X染色质 E.核骨架

6. 核小体的化学成分是

A.RNA和非组蛋白 B.RNA和组蛋白 C.DNA和组蛋白 D.DNA和非组蛋白 E.DNA、RNA和组蛋白 7. 细胞核中遗传物质的复制规律是

A.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同时复制 B.异染色质复制多,常染色质复制少C.常染色质复制多,异染色质复制少 D.异染色质先复制 E.常染色质先复制 8. 细胞核中的NOR

A.可转录mRNA B.可转录tRNA C.异染色质不转录 D.可装配核糖体亚单位 E.合成核糖体蛋白质 9. 组蛋白在基因调节系统中的调节作用是

A.参加DNA转录 B.催化DNA转录 C.激活DNA转录D.抑制DNA转录 E.与DNA转录无关 10. 活性染色质不具有如下哪一特性( )

A.甲基化程度高 B.H2B的低磷酸化 C.很少有组蛋白H1与其结合 D.组蛋白乙酰化程度高

11. 关于DNA结合蛋白(DNA binding protein)与DNA作用的

论述哪一个是不恰当的( )

A识别信息来源于DNA顺序本身 B识别位点存在于DNA双螺旋大沟 C形成蛋白二聚体或四聚体D主要靠氢键和离子键 12. 异染色质是( )

A.高度凝集和转录活跃的; B.高度凝集和转录不活跃的 C.松散和转录活跃的; D.松散和转录不活跃的 13. 下面( )有关核仁的描述是错误的:

A.核仁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参与核糖体的生物合成 B.rDNA定位于核仁区内; C、细胞在G2期,核仁消失 D.细胞在M期末和S期重新组织核仁 14. 核小体包含有( )。

A.H2A, H2B,H3, H4各两个分子 B.H2A,H2B各4 个分子; C.H3,H4各4个分子; D.H2A, H2B,H3,H4各1 个分子,以

及4 个非组蛋白分子

15. 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的方式是( )。

A.被动扩散 B.基因转移 C.主动运输 D.胞吞-胞吐作用 17. 核仁的纤维中心的主要作用是( )。

A.rRNA基因的转录位点B.rRNA基因的储存位点 C.rRNA

的加工位点 D.核糖体亚单位成熟和储存位点 18. 下列关于细胞核功能的叙述中,最本质的是( )。

A.细胞核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有关 B.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核先分裂

C.细胞核与生命的延续性密切相关 D.细

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

19. 下列细胞中核仁较小的是( C )

A.胰腺细胞 B.肿瘤细胞

C.神经细胞 D.胚胎细胞

20. 核糖体亚单位在下列哪一结构中形成( A )

A.核仁 B、核基质 C.细胞质基质 D.内质网

21. 下列哪项代表了染色体结构中由最低至最高的压缩过程

( )

A.核小体——30nm纤维——超螺线管——有丝分裂的染色体 B.核小体——超螺线管——30nm纤维——有丝分裂的染色体 C.核小体——30nm纤维——有丝分裂的染色体——超螺线管 D.有丝分裂的染色体——30nm纤维——超螺线管——核小体

22.核纤层由三个亚基组成,其中( )。

A.α亚基与核膜特异蛋白相结合 B.β亚基与核膜特异蛋白相结合 B. γ亚基与核膜特异蛋削目结合 D. β亚基同染色质结合

23.以下关于重复DNA序列的说法( )是正确的。 A.所有的重复序列都有编码功能,但不是所有的编码序列都是重复的 B.所有的非重复序列都有编码功能,所有的编码序列都是非重复的 C.所有的重复序列都缺乏编码功能,但不是所有的编码序列都是非重复的 D.一些编码序列是重复的,另一些则不是

24.在生活细胞中,染色质通常的存在形式为( )。 A.直径10nm的核小体串珠结构 B.直径30nm的螺线管 C.超螺线管 D.染色单体 25.结构性异染色质是( )。

A.在所有细胞核内永久地呈现异固缩的染色质 B.含有高度重复的随体DNA C.分布于大多数染色体的着丝粒区、端粒和次缢痕附近,井呈现c带染色 D.以上都正确 26.下列关于核被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核被膜与其他细胞膜完全一样 B,核被膜将遗传物质与细胞质相隔离 C.核被膜是一对同心膜 D.膜上散布着核孔

27.核仁最基本的功能是( )。

A.稳定核的结构 B.参与核糖体的装配 C.合

成核糖体rRNA D.控制蛋白质合成的速度

29.在A、B、Z三种构型的DNA中,沟的特征很重要,这是因为( )。

A.沟的特征决定丁DNA分子的稳定性 B.沟的特征决定了DNA分子的特异性 C.沟的特征与基因表达调控有关 5. 核被膜的主要功能是

A.屏障功能 B.控制核质间的物质和信息交换 C.参与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定位D.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E.作为染色质复制时的附着点

6. 细胞核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A.细胞类型 B.细胞体积 C.细胞发育阶段 D.细胞D.沟的特征决定了DNA的螺旋方向

31.核酸酶敏感区为( )提供了一个结合位点。

A.特异性DNA结合蛋白 B.RNA聚合酶 C.DNA聚合酶 D.限制性内切核酸酶

32.从下述几种细胞中检测核仁的结构,其中( )具有最大的核仁。

A.人类神经细胞 B.蛙肌肉细胞 C.蛙卵母细胞 D.大鼠肝细胞

33.哺乳动物细胞中,着丝粒DNA的特征是( )。

A.兼性异染色质 B.结构性异染色质 C.常染色质 D.分散染色质

34.端粒的作用是( )。

A.保护染色体使其免于核酸酶的降解 B.能防止染色体之间的末端黏合 C.它们是染色体完全复制所必需的 D.以上都正确

35.根据基因表达的终产物,可将基因分为( )。

A.RNA基因和蛋白质基因 B.结构基因和调节基因 c.真核基因和原核基因 D连续基因和割裂基因

36.组蛋白基因是( )。

A.单拷贝基因 B.中度重复序列 C.高度重复序列 D.核酸酶攻击的位点 37.着丝粒是( )。

A.染色体上指导染色体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移动的实体 B.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后产生的两个拷贝

c.有丝分裂中的敞管组织中心 D.富含rDNA的细胞桂中,DNA的”浓缩体” E.装载裂解酶的细胞骷 四、多项选择题

1. 哪些是染色质的结构( )?

A.组蛋白 B.螺线管 C.超螺线管 D.DNA E.核小体

2. 哪些结构是由异染色质组成的( )?

A.着丝粒 B.随体 C.X染色质 D.次缢痕 E.染色体长臂

3. 核仁中的核酸有

A.DNA B.mRNA C.tRNA D.rRNA E.mtRNA 4. 细胞核的化学成分

A.DNA B.RNA C.组蛋白 D.非组蛋白 E.脂肪

机能形态 E.遗传物质多少 7. 在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

A.核糖体增多 B.核仁体积增大 C.核孔数目增多 D.异染色质增多 E.粗面内质网增多 8. 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的结构是

A.核仁 B.染色体 C.染色质 D.核小体 E.核膜 9. 核仁的消失发生在细胞周期的( ) 。

A.G1期 B.S期 C.M期 D.G2期

10 .下列关于异染色质的陈述( )是正确的。 A.是不能转录的 B.在间期活性染色质解压缩时,它仍然处于压缩状态 C.结构性异染色质位于染色体特定的从不表

达的部姐如着丝粒、端粒 D.功能性异染色质能通过在不可利用的染色质结构里安置基因从而控制基因表达

11.下例( )特性使端粒酶不同于其他的DNA聚合酶’ A.从5′向3′方向合成DNA B.该酶带有自身的模板 C.端粒酶的一个亚基由RNA组成 D.端粒酶对热稳定

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

一、填空题

1.人体细胞的分裂方式为 、 和 。其中的主要方式为 。 2.细胞周期的控制点在 期。细胞进入此期后有3种去向。其中 的细胞称为 。

3.减数分裂是 个体形成 的一种特殊的 方式。主要特点是DNA复制 ,细胞 ,最终形成 个子细胞。子细胞的染色体数 。

4.纺锤体含有 种微管。位于中心体周围放射状排列的是 。由纺锤体一排出发在赤道面彼此重叠的是 ,远端与染色体着丝点相连的是 。 5.真核生物细胞周期分为: 、 、 、 期。其中 、 、 期统称为细胞间期。

6.有丝分裂期间出现的 , , 统称为有丝分裂器。

7.着丝粒微管一端 ,另一端在 ,作用是牵动染色体运动。

8.在有丝分裂过程中要发生一系列的形态变化,其目的是 。

9.细胞成熟促进因于包括两类蛋白质: 和 。 10.在减数分裂的 期可见到染色体交又,但交换却发生在 期。

11.减数分裂中的联会复合体起始于 ,成熟于 ,消失于 。

12.在细胞同步化的培养中,秋水仙碱可将细胞阻止在M期,其机理是 。

13.在细胞周期中,细胞骨架最明显的变化是 。 14.Cdk是一种蛋白激酶,必须与 结合后才具有活性。 15.在早熟染色体凝集实验中G1期的染色体呈现 ,G2期是 ,而S期是 。

16.组蛋白与DNA合成 进行.并且合成的比值为 。

17.在减数分裂过程中DNA重组和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分别发生在 和 。 二、判断题

1.极微管头对头连接,因此从一个纺锤极到另一个纺锤极是连续存在的。( )

2.动植物细胞纺锤体的中心体里都有两个中心粒。( ) 3.动物的成熟卵细胞和精子含有单倍体基因组。( ) 4.有丝分裂中核膜变为碎片,因此能在两个子细胞间分配。( )

5.减数分裂产生细胞的DNA含量是有丝分裂子细胞的一半。( )

6.中心体的复制独立于染色体的复制。( ) 7.G0细胞是永远失去了分裂能力的细胞。( )

8.离体实验表明:成熟促进因子(MPF)引起的核膜破裂与核纤层蛋白A、C的磷酸化有关。( )

9.除非有足够的营养成分,细胞将不会从G1期进入S期。( ) 10.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期间,染色体都要进行配对,才能进行均等分配。( )

11.微管在着丝粒处成核然后连接至动粒。( ) 12.减数分裂中产生的突变是不会传递给后代的。( ) 13.体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生殖细胞只进行减数分裂。( ) 14.在减数分裂交换期间,两条染色体上编码同样基因的区域必须彼此配对。( )

15.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其核心问题都是围绕均等分配遗传物质。( )

16.在真核生物细胞周期的S期,整个DNA的合成是同步的。( )

17.温度敏感突变体是研究细胞周期控制蛋白的有用突变体。( )

18.细胞周期蛋白及其磷酸化状态两者决定一个Cdk蛋白是否具有酶活性。( ) 三、单项选择题

1. 人类细胞最普遍的增殖方式是( )

A.无丝分裂 B.有丝分裂 C.减数分裂 D.多极分裂 E.核内分裂

2. 细胞中DNA的量增加一倍发生在( )

A.GO期 B.G1期 C.G2期 D.S期 E.M期 3. 细胞分裂时纺锤体的排列方向和染色体移动与( )结构有关

A.中心体 B.线粒体 C.核糖体 D.溶酶体 E.过氧化物酶体

4. 一个卵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 )个卵细胞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E.8个 5. 一般情况下细胞周期中时间最短的是( ) A.GO期 B.G1期 C.G2期 D.S期 E.M期 6. 在细胞周期中处于暂不增殖状态的细胞是( )

A.GO期细胞 B.G1期细胞 C.G2期细胞 D.S期细胞 E.不育细胞

7. 有丝分裂器是指( )

A.由微管、微丝、中间纤维构成的复合体 B.由基粒、纺锤体、中心粒构成的复合体C.由纺锤体、中心体和染色体构成的复合体

D. 由纺锤体和中心体构成的复合体

8.( ) 的表达是哺乳动物细胞通过G1期检查点的重要条件

A. Cyclin A B. Cyclin B C. Cyclin C D. Cyclin D 9. 将血清从处于S期的原代细胞的培养液中去除后,细胞将停在

( )

A. S期 B. G2期 C. M期 D. G0期 10. 成熟促进因子(MPF)不能促进( )

A、卵母细胞成为卵细胞 B、卵巢发育 C、G2向M期转化 D、蛋白质磷酸化

11. 在细胞周期的G2期,细胞核的DNA含量为的G1期( )

A. 1/2倍 B. 1倍 C. 2倍 D.不变 12. 有丝分裂中期最主要的特征是( )

A.染色体排列在赤道面上 B.纺锤体形成 C.核膜破裂 D.姐妹染色体分开

13. 基本上不具G1期和G2期的细胞周期的细胞为( )

A.癌细胞 B.早期胚胎细胞 C.肝细胞 D.中胚层细胞 14.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

A.同源染色体不分离 B.着丝粒不分离 C.染色单体分离 D.不出现交叉

15. 有丝分裂早中期时核膜破裂是由于核纤层蛋白(lamin)被

( )

A.磷酸化 B.脱磷酸化 C.大量合成 D.大量降解 16. 有丝分裂后期的起始需要( )活力来驱动。

A.蛋白酶 B.核酸酶 C.蛋白激酶 D.磷酸酯酶 17. 细胞通过限制点时( )

A. DNA开始复制 B. RNA开始转录 C.蛋白质开始合成 D.都不对

18. 裂殖酵母中的cdc2基因在芽殖酵母中的同源物是( )

A. cdc2 B. cdc25 C. cdc28 D. cdc20

19. 用胸腺嘧啶核苷酸处理增殖中的细胞可使其阻滞在( )

期.

A.G1 B.S C.G2 D.M 20. 有明显G1期的细胞是( )

A.小鼠胚胎细胞 B.食管上皮细胞 C.四膜虫细胞 D.造血干细胞

21. 有些细胞基本上只经历DNA复制和分裂,而无生长现象,

例如( )

A.生殖细胞 B.早期胚胎细胞(卵裂球) C.癌细胞 D.干细胞

23. 推动细胞周期由G2相向M相过度的驱动器为( )

A. CDK1 B. CDK2 C. CDK3 D. CDK4

24. M期细胞和G2期细胞融合诱导出的PCC形态为( )

A.棒状 B.单条线状 C.粉碎状 D.双线状 25. 在细胞增殖周期中,S期最主要的特征是( )

A. DNA的合成 B.蛋白质的合成 C. RNA的合

成 D.染色体形成

26. 细胞周期中,中心粒开始分离是发生在( )

A. G1期 B. S期 C. G2期 D.分裂期 27. 有丝分裂前期的最主要特征是( )。

A.核仁、核膜、核仁组织者都要消失 B.染色质凝聚成染色体

C.核糖体解体 D.中心体消失

28.在细胞周期中,核仁、核膜要消失这一消失出现在( )。

A. G1期 B. S期 C.G2期 D. M期 29.有丝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着丝粒的分开发生于( )。

A.前期 B.中期 C.后期 D.末期 30.下列细胞中,( )属于连续的细胞分裂群。

A.红细胞 B.多形白细胞 C.骨髓干细胞 D.以上都不是

31.M期的HeLa细胞与另一的细胞融合,除看到中期染色

体外还有粉末状的染色体,推测这种细胞是处于( )。 A. G1期 B.S期 C.G2期 D.M期 32.p53基因抑制受损伤细胞进入G2期的机理是( )。

A.通过p21基因作用于周期蛋白 B.通过抑制p21基因的启动

C.p53蛋白直接作用于周期蛋白 D.p53与p21共同作用于周期蛋白

33.成熟促进因子是在( )合成的。

A.G1期 B.S期 C.C2期 D.M期 34.减数分裂过程中,要发生染色体减数,此过程发生在( )。

A.前期I B.中期I C.后期I D.后期Ⅱ 35.在细胞周期的( )哪个时期,周期蛋白的浓度最高’

A.晚G1期和早S期 B.晚G2期和早M期C.晚G1期和晚G2期 D.晚M期和晚S期 36.在有丝分裂中,( )。

A.细胞周期长短主要由S期长短决定 B.Gl期容易滞留的原因可能是这个时期对不利条件敏感

C.S期的长短与染色体的倍数有关 D.Gl期是M期物质准备阶段

37.早期的胚胎细胞无( )。

A.S期 B.M期 C.G1期+ G2期 D.G1

38.T、B淋巴细胞在正常情况下是( )。

A.G0细胞 B.终端分化细胞 C.持续分裂细胞 D.间期细胞

39.细胞增殖的控制点主要处于细胞周期的( )。

A.G1期 B.S期 C.G2期 D.M期 40.细胞周期的长短取决于( )。

A.G1期 B.S期 C.G2期 D.M期 41.cdc2基因的产物是( )。

A.细胞周期蛋白 B.P53 C.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 D.CKI

42.下列( )项最好的证明了后期染色体被拉向两极,

A.动力蛋白与驱动蛋白相关蛋白与着丝粒相连接B.纺锤体徽管蛋白在着丝粒部位去聚合 C . 徽管蛋白的分解决定了染色体运动速率

D.以上都正确

43.当肝被破坏或者手术切除其中的一部分,组织仍会生长,肝细胞属于(B )细胞。

A.永久处于Go期的细胞 B.可以被诱导进入S期的细胞C.持续再生的细胞 D.无法从题目的条件中推出结果

44.在细胞培养基中加入3H-胸腺嘧啶核苷,培养30min后取样进行固定及放射自显影,结果发现( )。

A.所有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的染色体中都掺入了标记的胸腺嘧啶核苷B.所有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的染色体中都没有掺入标记的胸腺嘧啶核苷 C.不论是否进行有丝分裂,所有的细胞染色体中均掺入标记的胸腺嘧啶核苷D.所有的细胞,不论是否进行有丝分裂,其染色体中均没有掺入标记的胸腺嘧啶核苷

45.如果将一个处于S期的细胞与一个处于G1期的细胞融合,那么( )。

A.G1期细胞核将会进入S期 B.S期细胞植将会进入G1期 C.两个核均进入G2期 D.两个核均被抑制 四、多项选择题

1. 细胞有丝分裂前期发生的事件有( )

A.确定分裂极 B.染色体形成 C.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D.核膜消失 E.核仁解体 2. 关于细胞周期叙述正确的是( )

A.间期经历的时间比M期长 B.间期处于休止状态C.RNA 从G1期开始合成D.前期染色质凝集成染色体E.M期蛋白质合成减少

3. 属于有丝分裂器的结构是( )

A.溶酶体 B.中心体 C.纺锤体 D.染色体

E.线粒体

4. 肿瘤细胞生长迅速的原因是( )。

A.细胞周期短 B.GO期细胞少 C.增殖细胞少 D.细胞周期失控 E.M期时间长

5. 着丝点(动粒)与着丝粒的关系( )。

A.着丝粒就是着丝点 B.着丝点和着丝粒是位于主缢痕区的不同结构C.着丝粒是着丝点上的附加结构

D.着丝点是主缢痕区外侧特化的盘状结构、着丝粒是内侧的颗粒状结构E.着丝粒和着丝点都由异染色质构成 6.有关细胞周期蛋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存在几种细胞周期蛋白家族,其氨基酸序列和特性是不同的B.整个细胞周期中,细胞周期蛋白的量总处于一个恒定的状态

C.当细胞进入有丝分裂期,细胞周期蛋白被迅速降解D.细胞周期蛋白调控M期激酶的活性

细胞的分化

一、填空题

1. 同一受精卵产生在形态、结构和功能方面不同细胞的过程叫做 。

2.体细胞和生殖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脱分化,重新形成完整

的个体,这种能力被称为细胞的 。植物组织培养的成功证明了 。克隆羊的成功证明动物的 具有全能性。

3.成熟的红细胞是一种失去了分化能力的 。 4.细胞决定是细胞分化中,细胞潜能 的过程。 5.母体信息的化学本质是已经合成的 和 。

6.从细胞水平上说,基因表达的调节起两种作用: 和 。 二、判断题

1.结构和功能都相同的细胞转变成结构和功能不同的细胞的过程称为细胞分化。( )

2.细胞质决定着细胞的类型,细胞核中的基因决定着细胞的基因型。( )

3.细胞质的分化在卵子形成时就已发生了。( ) 4.细胞的全能性是植物细胞特有的一种特性。( ) 5.终末分化细胞是一类不能再去分化的细胞。( ) 6.卵母细胞中存在的mRNA是均匀分布的。( ) 7.反式作用因子只能作用于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 ) 8.任何一种细胞的细胞质中都有细胞决定子。( )

9.分化完成的细胞可以产生抑素,抑制附近的细胞进行同样的分化。( )

10.胚胎诱导是指在胚胎发育中.一部分细胞影响其相邻细胞向一定方向分化的作用。( )

11.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

12.基因表达的转录、RNA加工、翻译水平调控中,转录调控是绝大多数基因主要调控事件。( ) 13.单个基因的突变能够引起转决定。( ) 14.真核细胞的分化相当于原核细胞的适应。( )

15.DNA甲基化程度与基因转录有关,甲基化程度越高,转录活性越高。( ) 三、单项选择题

1. 同源细胞逐渐变为结构和功能及生化特征上相异细胞的过程

是( )

A.增殖 B.分裂 C.分化 D.发育 E.衰老 2. 从分子水平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 )。

A.特异性蛋白质的合成 B.基本蛋白质的合成 C.结构蛋白质的合成D.酶蛋白质的合成 E.以上都不是 3. 维持细胞最低限度的基因是( )

A.奢侈基因 B.结构基因 C.调节基因 D.管家基因 E.以上都不是

4.细胞分化是由于( )中某些或某种基因被选择性地表达

的结果。

A.奢侈基因 B.管家基因 C.结构基因 D.转录调控因子基因家族 5.去分化是细胞在( )时发生的现象。

A.癌变 B.再生 C.衰老 D.癌变、再生和衰老 6.一般不认为( )是细胞分化中基因表达调控的一个普遍

机制

A.DNA 重排 B.DNA甲基化 C.组织特异基因的表达 D.一些非特异基因表达被抑制

7.分化程度高的细胞比分化程度低的细胞对于外界因子的反应

能力( )

A.一样 B.下降 C.上升 D.前三者都有可能 8.癌细胞通常由正常细胞转化而来,与原来的细胞相比,癌细

胞的分化程度通常表现为( )。

A.分化程度相同 B.分化程度低 C.分化程度高 D.成为了干细胞

9 .从体细胞克隆高等哺乳动物的成功说明了

( )

A.体细胞的全能性 B.体细胞去分化还原性 C.体细胞核的全能性 D.体细胞核的去分化还原性

10.细胞分化方向决定的细胞与干细胞相比( )。

A.已经发生了形态特征的变化 B.没有发生形态特征的变化 C.丧失了细胞分裂能力 D.分化细胞特有功能的获得 11.细胞核对细胞分化( )

A.具有记忆能力 B.无记忆能力 C.可指导分化方向 D.有决定作用 12.细胞分化的内在基础是( )

A.遗传物质的丢失 B.基因的选择表达 C.遗传信息的改造 D.其他

13.卵受精后的早期几轮细胞周期中无( )

A.DNA复制 B.转录活动 C.翻译活动 D.翻译后修饰

14.特化细胞的细胞核,其全能性( )

A.已失去 B.仍保持 C.依据不同的细胞类型而定 D.以上都不对

15.受精卵能发育成一个完整的个体,这种能使后代细胞形成完 整个体的潜能为( )

A.单能性 B.多能性 C.全能性 D.发育性 16.只分裂而不分化的细胞是( )

A.外胚层细胞 B.内胚层细胞 C.癌细胞 D.脑

细胞

17.从一个植物细胞经培养长成一完整植株的过程证明了细胞的

( )

A.再生作用 B.全能性 C.分化 D.脱分化 18.反式作用因子( )。

A.不编码任何蛋白质 B.只作用于不同染色体的基因C.要通过顺式作用元件起作用 D.可以转录但不翻译

19.顺式作用元件( )。

A.本身不编码,单独起作用 B.可编码一个蛋白质 C.位

于被调控基因的下游

D.提供一个作用位点,并且要和反式因子共同作用 20.对细胞分化远距离调控的物质是( )。

A.激素 B.DNA C.糖分子 D.以上都不是 21.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在本质上是不同的.生长是细胞数量的增

加,而细胞分化则是( )。

A.形态结构发生变化 B.生理功能发生变化 C.生化

特征发生变化 D.以上都正确 22.中胚层将要发育成( )。

A.神经 B.表皮 C.骨骼 D.消化道上皮 23.在细胞分化中,转录水乎调控的关键是( )。

A.合成特异的mRNA B.选择RNA聚合酶 C.DNA

去甲基化 D.选择正确的转录信号 24.要产生不同类型细胞需通过( )。

A.有丝分裂 B.减数分裂 c.细胞分裂 D.细

胞分化

25.细胞决定与细胞分化的关系是( )。

A.决定先于分化 B.分化先于决定 C.二者相互促

进 D.二者相互限制

26.下列基因中( )属于奢侈基因。

A.组蛋白基因 B.核糖体蛋白基因 C.线

粒体内膜蛋白基因 D.肌球蛋白基因

27.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发生在四个水平上,通过对DNA的甲基化来关闭基因的调控属于( )。

A.染色质活性水平的调控 B.转录水平调控 c.转录后加工水平的调控 D.翻译水平的调控 28.下列属于“持家蛋白”的是( )。

A.膜蛋白 B.分泌蛋白 C.血红蛋白 D.角蛋

29.在个体发育中,细胞分化的规律是( )。

A.单能细胞一多能细胞一全能细胞 B.全能细胞一多能细胞一单能细胞

C.全能细胞一单能细胞一多能细胞 D.单能细胞一全能细胞一多能细胞

30.细胞核的分化发生在( )。

A.囊胚期 B.早期原肠胚 c.卵裂 D.晚期原肠胚

31. 不同来源的细胞核移植到相同胚层的胞质中都可随胞质形成相应的组织细胞,原因是( )

A. 细胞质因素 B. 细胞核因素 C. 细胞诱导 D.

分化 E. 去分化

32.哺乳动物从受精到成体过程中DNA甲基化水平的变化是

( ) A.去甲基化 B.去甲基化-重新甲基化 ??C.去甲基化-重新甲基化-去甲基化 D.去甲基化-重新甲基化-维持甲基化 四、多项选择题

1. 生物体的细胞中,全能性最高的细胞是( )

A.体细胞 B.生殖细胞 C.干细胞 D.受精卵 E.上皮细胞

2. 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分化是因为遗传物质丢失 B.分化是因为基因扩增 C.分化是因为基因重组 D.分化是转录水平的控制

E.分化是翻译水平的控制

3. 细胞分化过程中,不能激活基因进行选择性表达的因素是( )

A.DNA B.RNA C.组蛋白 D.酶蛋白 E.非组蛋

细胞的衰老与死亡

一、填空题

1. 青少年时期,细胞中合成的 和 的数量多,可有效清除细胞氧自由基。

2.细胞死亡有两种形式:一种为 死亡,另一种为 死亡,前者是受到 而造成的细胞崩溃裂解;后者是细胞在一定的 或 条件下按照自身的程序结束其生存。 3.脂褐质小体来源于 。

4.衰老的理论归纳起来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 衰老理论,另一类是 衰老理论。

5.程序性细胞死亡与细胞坏死有三个根本的区别:① ;② ;③ 。

6.人随着年龄的增大,细胞质膜中的磷脂含量逐渐下降,使质

膜中胆固醇与磷脂的比值升高,最终导致细胞质膜的 增加, 降低。

7.Hayflick发现体外培养的细胞具有增殖分裂的极限。来自胚胎

的成纤维细胞分裂传代 次后开始衰退和死亡,而来自成年组织的成纤维细胞只能传代 次就开始死亡。 8.随着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加,端粒不断缩短,当端粒缩短到一

定程度时引发了 极限,细胞不再分裂。

9.程序性细胞死亡又称细胞凋亡(apoptosis)。apoptosis的概念源自于希腊语,原意是指 。

10.程序性细胞死亡分为两个阶段: 和 。 二、判断题

1.研究表明,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随着人年龄的增大而减少,而其体积则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大。( )

2.决定秀丽新小杆线虫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基因ced-9,而不是基因ced-3和ced-4。( )

3.程序性细胞死亡是由一类特殊的胞内蛋白酶介导的,其中的一个成员能降解核纤层蛋白。( )

4.细胞坏死往往会引起炎症.而程序性细胞死亡不会引起炎症,根本原因是细胞是否破裂。( )

5.自由基的致衰老作用主要是将DNA和蛋白质等重要的生命物质水解。( )

6.发育中的神经元只有有限数量的细胞存活。( ) 三、单项选择题

1. 细胞的衰老死亡与机体的衰老死亡是( )

A.一个概念 B.两个概念 C.因果关系 D.主次关系 E.以上都不是

2. 在衰老细胞中增多的细胞器是 ( )

A.细胞核 B.线粒体 C.内质网 D.中心体 E.溶酶体

3. 在衰老细胞中细胞核的( )

A.DNA分子量上升 B.DNA分子量下降 C.DNA分子量不变

D.DNA和组蛋白的结合减少 E.核小体上重复排列的碱基对减少

4. 衰老细胞( )。

A.溶酶体数量减少 B.残质体减少 C.线粒体减少 D.核糖体增加 E.高尔基体增加

5.在caspase家族中,起细胞凋亡执行者作用的是( )

A.caspase 1,4,11 B.caspase 2,8,9 C.caspase 3,6,7 D.caspase 3,5,10 6.线粒体通过( ) 参与细胞凋亡

A.释放细胞色素C B.释放Ach E C.ATP合成酶 D.SOD

7.从胎儿肺得到的成纤维细胞可在体外条件下传50代,而从成

人肺得到的成纤维细胞可在体外条件下传20代,这主要是因为( )

A.胎儿的肺成纤维细胞没有完全分化 B.体内细胞生长环境在胎儿和成人不同

C.成人的肺成纤维细胞受到凋亡因子的影响 D.细胞增殖能

力是受细胞年龄限制的

8.细胞凋亡的一个重要特点是( )

A.DNA随机断裂 B.DNA发生核小体间的断裂 C.70S核糖体中的rRNA断裂 D.80S核糖体中rRNA断裂

9.线虫的Ced4在哺乳动物中的同源物是( )

A.Caspase4 B.细胞色素c C.BCL2 D.Apaf1 10.BCL2定位于线粒体的( )

A.内膜 B.外膜 C.基质 D.膜间隙

11.根据细胸的寿命可以粗略地分为三类,①寿命接近于动物的

整体寿命;②缓慢更新的细胞,其寿命比机体的寿命短;③快速更新的细胞。下列细胞中,属于第一类的细胞是( ) 。

A.神经元、脂肪细胞、肌细胞 B.肝细胞、胃壁细胞 C.表皮细胞、红细胞和白细胞 D.肾皮质细胞、骨细胞、角膜上皮细胸

12.下列基因中,( )是秀丽新小杆线虫细胞程序性死亡的杀手基因。

A.ced-3 B.ced-3 C.ced-6 D.ces-1 13.“癌细胞是单克隆的”,这句话的含义是( )。

A.癌在个体的一生里只出现一次 B.癌细胞刺激了抗体的产生 C.癌细胞只能用一种方法来治疗

D.癌细胞起源于某个不确定的细胞的失控壕殖 14.以下( )项不是导致癌细胞过度生长的原因。

A.癌细胞丧失了程序化死亡机制 B.某些癌细胞能够分泌刺激自身增殖的生长因子促进自身分裂

C.癌细胞由于对密度依赖性生长抑制失去敏感性 D.癌细胞中的细胞骨架不仅少而且杂乱无章 15.下列( )不是程序性死亡的特征。

A.核DNA在核小体连接处断裂成核小体片段B.核纤层断裂消失C.细胞通过发芽、起泡等方式形成一些球形的突起

D.细胞破裂,释放出内容物 16.下列( )不是P53的正常功能?

A.激活细胞周期抑制因子的转录 B.在DNA修复中起作用C.触发损伤细胞的凋亡 D.在小鼠胚胎发育中起基本作用

17.机体中寿命最长的细胞是( )。

A.红细胞 B.表皮细胞 C.白细胞 D.神经细胞

18.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最主要的区别是 ( )。

A.细胞核肿胀 B.内质网扩张 C.细胞变形 D.炎症反应

四、多项选择题

1. 细胞衰老变化时,生理变化是( )。

A. 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B. 内噬功能减弱 C. 复合溶酶体增多 D. 消化能力增强 E. 代谢活动旺盛 2. 细胞衰老时,内膜系统的变化是( )。

A.粗面内质网排列不规则 B.滑面内质网减少 C.高尔基复合体增加D.溶酶体增加 E.线粒体增加 3. 生物体的细胞中,全能性最高的细胞是( )

A.体细胞 B.生殖细胞 C.干细胞 D.受精卵 E.上皮细胞

4.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不能分裂且寿命短的原因是( )

A.失去了细胞核 B.无线粒体和内质网 C.不能再合成血红蛋白 D.分化程度不高 E.无核膜 5. 在细胞凋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细胞凋亡是坏死 B.是病理性死亡 C.是衰老死亡D.是程序性死亡 E.形成凋谢体 6. 凋亡细胞的特点是( )。

A.细胞膜破裂 B.细胞膜保持完整 C.被邻近的细胞吞噬

7. 细胞凋亡是( )。

A.是特定细胞的编程死亡B.是发育中的正常现C.只有当Fas与TNF受体与其配体结合时才被诱发

D.涉及细胞核的浓缩,DNA与蛋白质的降解以及膜的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