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一中2014_2015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下载本文

2014-2015学年云南省玉溪 一中高一(下)期末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3分)(2015春?玉溪校级期末)有关参考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运动的物体不能作为参考系 B. 变速运动的物体不能作为参考系

C. 只有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才能作为参考系 D. 处于任何状态的任何物体均可作为参考系

考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 专题: 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 参考系是假定不动的物体,故参考系可以选择运动的物体也可以选择静止的物体;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故任何物体都可以作为参考系. 解答: 解:任何物体都可以作为参考系;不论物体是在运动还是静止,均可以选作参考系;也并不是只有地球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才能作为参考系;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评: 掌握了参考系的概念就能顺利解决此类问题,要注意明确我们一般选地面上的物体为参考系,并不是说必须选地面上的物体. 2.(3分)(2012?大武口区校级学业考试)伽利略根据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和理想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早期物理学家关于惯性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是惯性 B. 没有力作用,物体只能处于静止状态

C. 行星在圆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运动的性质是惯性 D. 运动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将会停止运动

考点: 惯性. 专题: 常规题型.

分析: 根据惯性定律解释即可:任何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惯性的大小只跟质量有关,与其它任何因素无关.

解答: 解:A、任何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叫着惯性,所以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是惯性,故A正确;

B、没有力作用,物体可以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

C、惯性是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圆周运动速度是改变的,故C错误; D、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力时,可以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牢记惯性概念,知道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都有惯性,质量是惯性的唯一量度. 3.(3分)(2015春?玉溪校级期末)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依次通过A.B.C三点,位移SAB=SBC,已知物体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3m/s,在BC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6m/s,那么物体在B点时的即时速度的大小为( ) A. 4m/s B. 4.5m/s C. 5m/s D. 5.5m/s

1

考点: 平均速度.

专题: 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对AB、BC两段过程分别根据速度位移关系式列方程,得出A、B、C三点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根据AB段和BC段的平均速度与A、B、C三点的速度列式,联立求出vB. 解答: 解:(1)设加速度大小为a,经A、C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A、vC. 据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可得: vB﹣vA=2a vc﹣vB=2a v1=v2=

=3m/s =6m/s

2

2

2

2

联立可得: vB=5m/s 故选:C

点评: 本题关键要充分运用好条件:ab、bc的距离相等,以及两段的平均速度,灵活运用运动学公式求解. 4.(3分)(2009秋?云南校级期末)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质量均为m的滑块A和斜面体C,在C的斜面上又放一质量也为m的滑块B;用力F推滑块A使三者无相对运动地向前加速运动,则各物体所受的合力( )

A. 滑块A最大 B. 斜面体C最大 C. 同样大 D. 不能判断谁大谁小

考点: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弹性和弹力. 专题: 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

分析: 三物体保持相对静止,向前做加速运动,可知三物体具有共同的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判断出三物体的合力大小.

解答: 解:三物体相对静止,一起向前加速运动,具有相同的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各个物体的质量相等,则合力相等.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两物体具有相同的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进行分析. 5.(3分)(2008?山东)直升机悬停在空中向地面投放装有救灾物资的箱子,如图所示.设投放初速度为零,箱子所受的空气阻力与箱子下落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且运动过程中箱子始终保持图示姿态.在箱子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

考点: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超重和失重.

分析: 根据箱子的受力的情况可以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进而由牛顿第二定律可以判断物体和箱子之间的作用力的大小.

解答: 解:A、由于箱子在下降的过程中受到空气的阻力,加速度的大小要小于重力加速度,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物体一定要受到箱子底部对物体的支持力的作用,所以A错误. B、箱子刚从飞机上投下时,箱子的速度为零,此时受到的阻力的大小也为零,此时加速度的大小为重力加速度,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箱内物体受到的支持力为零,所以B错误. C、箱子接近地面时,速度最大,受到的阻力最大,所以箱子底部对物体向上的支持力也是最大的,所以C正确.

D、若下落距离足够长,由于箱子阻力和下落的速度成二次方关系,最终将匀速运动,受到的压力等于重力,所以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主要是考查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来分析物体受力的大小,物体运动状态的判断是解题的关键. 6.(3分)(2015春?玉溪校级期末)如图所示,初始时刻静止在水平面上的两物体A、B堆叠在一起,现对A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地面光滑,无论拉力F为多大,两物体一定不会发生相对滑动 B. 若地面粗糙,A向右运动,B是否运动决定于拉力F的大小 C. 若两物体一起运动,则A、B间无摩擦力

D. 若A、B间发生相对滑动,则物体A从物体B左端滑到右端的时间与拉力F的大小有关

考点: 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 专题: 摩擦力专题.

分析: A、若地面光滑,则由AB间达到最大静摩擦力,结合牛顿第二定律,求得最大加速度,从而求得拉力F;

B、当地面粗糙,B是否运动,取决于AB间,及地面与B间的摩擦力大小; C、由运动情况,结合牛顿运动定律,确定受力情况;

D、根据运动学公式,结合相对位移,与牛顿第二定律,即可求解.

A. 箱内物体对箱子底部始终没有压力

B. 箱子刚从飞机上投下时,箱内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最大 C. 箱子接近地面时,箱内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比刚投下时大

D. 若下落距离足够长,箱内物体有可能不受底部支持力而“飘起来”

3

解答: 解:A、若地面光滑,整体研究,以B达到最大静摩擦力时,加速度达到最大,再由牛顿第二定律,依据隔离法,求得拉力F,因此两物体是否会滑动,拉力F有大小限制,故A错误,

B、若地面粗糙,A向右运动,根据摩擦力的方向,从而确定AB间,及地面与B间的摩擦力大小关系,从而确定运动情况,B是否运动与拉力F大小无关,故B错误.

C、若两物体一起运动,不论是匀速,还是变速,则A、B间一定存在摩擦力,故C错误; D、若A、B间发生相对滑动,则物体A从物体B左端滑到右端的时间,设为t,则有

,而A的加速度大小与拉力F的大小有关,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属于动力学的临界问题,关键求出相对运动的临界加速度,判断在拉力范围内是否发生相对运动,注意整体法和隔离法的运用. 7.(3分)(2015春?玉溪校级期末)如图所示,现对质量为m的小球施加一拉力,让小球在B点处于静止状态,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则所需要的最小拉力F等于( )

A. mgsinθ B. mgcosθ C. mgtanθ D. mgcotθ

考点: 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 专题: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

分析: 小球A处于静止,受力平衡,分析受力情况,用作图法得出对小球施加的力最小的条件,再由平衡条件求出力的最小值.

解答: 解: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作出力图如图,根据作图法分析得到,当小球施加的力F与细绳垂直时,所用的力最小. 根据平衡条件,F的最小值为:Fmin=mgsinθ 故选:A

点评: 本题物体平衡中极值问题,关键是确定极值条件,本题采用图解法得到力最小的条件,也可以运用数学函数法求解极值. 8.(3分)(2015春?玉溪校级期末)如图5所示,一根长为l的轻质软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与质量为m的小球连接,初始时将小球放在与O点等高的A点,OA=l,现将小球由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