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上: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试题 下载本文

3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如图是我们人的眼睛的结构

图,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比较薄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小,,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大,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眼睛瞳孔的作用能改变大小以控制进入眼睛的光线量,瞳孔好像照相机的光圈。 请你回答:

⑴眼睛睫状体起什么作用?若睫状体这种功能消退,会带来什么后果? ⑵当光线比较强烈时或光线比较暗时,瞳孔分别会怎样调节? ⑶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中的什么元件? ⑷请你写出一条保护眼睛的措施。

37.如图所示,给你一个透明玻璃杯、一支铅笔、一块塑料薄片,足够的自来水,请你选

用这几种器材,设计三个光学物理小实验,并指出它所属的物理知识(用文字说明).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答案 题号 答案

C 11 D 2 D 12 A 3 D 13 C 4 C 14 A 5 C 15 B 6 D 16 C 7 C 17 C 8 B 18 B 9 B 19 D 10 B 20 A 二.填空题

21.80;实。 22.凸透镜;凸透镜能使光线会聚。

23.是光线会聚;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24.凸透镜;放大示数。 25.凸透镜;凹透镜。 26.变大(放大);凸透镜(放大镜)。 27.后;凸。 28.近视;凹透镜。

29.照相机远离景物,镜头往后缩;屏幕远离投影仪,镜头向下移动。 30.倒立放大的实像;正立放大的虚像。 三.实验与探究题

31. 略。 32.(1)同一直线;烛焰;(2)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蜡烛在凸透镜的焦点以内(或者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不在同一高度等);(3)避免实验的偶然性,使实验结果具有普遍性。 33.(1)“度数”不同凹透镜的厚度就不同,对光的折光能力就不同。 (2)“度数”越大,凹透镜越厚,对光的发散能力越强,凹透镜越薄,对光的发散能力越弱。

⑶“度数”应该是越大。 34. (1)平行光源 光屏 刻度尺

实验示意图如图所示

(2)只测一块镜片焦距具有偶然性

刻度尺 d 光屏 四.应用与实践题

32.(1)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凸透镜2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凸透镜的焦距不要太大;外筒和内筒间隙要小,但要保证纸筒伸缩自如;光屏选用半透明薄膜;

(3)小倩将镜头靠近景物,并向后拉动后筒,适当增加半透明薄膜光屏到镜头的距离。 33.⑴眼睛的睫状体的作用是调节晶状体的形状;若睫状体这种功能消退,将无法调节晶 状体的形状,眼镜观看各处景物时视网膜上成像不清晰。 ⑵当光线比较强烈时瞳孔会收缩;光线比较暗时,瞳孔会扩张。 ⑶相当于照相机的底片,成像作用。 ⑷略。

34.①实验一:在塑料薄片上滴一滴水,然后贴近拇指,观察到拇指放大了。 原理: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②实验二:在杯内盛大半杯水,将铅笔斜插入水中,发现铅笔在水面处弯折了。 原理:光的折射现象。

③实验三:在杯中盛满水,将铅笔横着放到杯外一侧,适当调节铅笔到杯的距离,可观察到铅笔呈倒立放大。

原理: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