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glt) 下载本文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空港三村一期安置房工程二标段 2、工程地点:常州市新北区罗溪镇黄河西路南侧 3、参建单位:建设单位:常州市新北区罗溪镇人民政府 监理单位:常州龙城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常州市规划设计院 勘探单位:常州市规划设计院

施工单位:常州格龙特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为33262.4平方米,由10幢5+P层住宅、地下车库组成。总工期为269天。本工程为新北区罗溪镇新建安置房,对工程施工工期要求较高,同时本工程全部为住宅工程,对住宅施工质量要求较高,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在保证施工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尽快完成本工程的建设,以便居民可以早日入住本安置小区,可以说本工程是一项重要的民心工程,我公司应精心策划、严格管理,规范操作,不留任何质量隐患。

二、组织措施

成立质量通病防治小组,小组名单如下: 组 长:吴惠鸣 副组长:谢浩兴 组员:杨伟锋、张超

防治小组的权限、责任、范围

- 1 -

1、质量通病防治小组的权限:防治小组发现未按监理方及建设方批准的质量通病防治方案施工的,有责令施工队限期整改的权力;如没有整改或整改不到位,有权进行经济处罚甚至要求返工、整改。

2、质量通病防治小组的责任:尽量消除因施工原因造成的质量通病。 3、质量通病防治小组的负责范围:本方案中所涉及的属我方承包范围的施工质量通病。

三、管理措施

1、工程开工前,编制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对所有管理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增强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

2、装饰装修工程必须做到“方案指路,样板先行”,样板间(样板墙)必须经监理、业主认可后方可大面积施工。 3、建立工序的交接与会签制度; 4、建立成品保护制度,发至各参建方。

四、合同管理措施

为了做好防治工程质量通病工作,本方案经贵方批准后,力争在不增加造价的基础上,按施工规范及质量保证措施施工;在增加造价很少的基础上,按质量通病防治措施的要求,以确保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的认真落实。

- 2 -

五、技术措施

1、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

本工程开间大于3.6m的现浇板,板四角加7¢10@50的放射筋,长度应大于板的1/3,且不小于2m. 所有底层顶层均设通长现浇混凝土窗台板,做法为20高c20混凝土内配¢10的纵向钢筋,箍筋¢6@200。凡外墙窗台、压顶雨蓬及其他突出墙面的部分,上面均需做流水坡度,坡面不小于3%。所有墙体与屋面交接处均设200高c20混凝土翻边,并与屋面板一起浇筑。楼梯踏步板中有栏杆的一侧设混凝土翻边,高100宽60,栏杆间距小于等于110。厨房卫生间四周设混凝土翻边120×240。梁跨度大于或等于4m时,模板按跨度的0.2%起拱;悬臂梁按悬臂长度的0.4%起拱,起拱高度不小于20mm.

砼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有:麻面、蜂窝、烂根、露筋、缝隙与夹渣层、楼面裂缝、构件几何尺寸偏差、标高偏差。 原因及防治措施:

a、蜂窝:原因是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厚,振捣不实或漏振,模板有缝隙使水泥浆流失,钢筋较密而混凝土坍落度过小或石子过大,柱、墙根部模板有缝隙,以致混凝土中的砂浆从下部涌出而造成。

砼施工时,保持合适的坍落度(16~18cm),下料高度超过3m时使用串筒或溜槽,模板拼缝处用双面胶条挤紧,振捣人员挂牌上岗、规范操作,增强责任心与质量意识。

b、露筋:原因是钢筋垫块位移、间距过大、漏放、钢筋紧贴模板造成

- 3 -

露筋,或梁、板底部振捣不实,也可能出现露筋。

墙柱侧面,板底部使用带凹槽的成品垫块,间距符合方案要求,双层板板筋之间马凳支撑高度应正确,绑扎应牢固。

c、麻面:拆模过早或模板表面漏刷隔离剂或模板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易粘附在模板上造成麻面脱皮。

砼浇筑前模板应浇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立面模板应在砼终凝后且有一定强度时再拆除,拆除时不得生拉硬撬,注意对砼构件棱角的保护。

d、缝隙与夹渣层:施工缝处杂物清理不净或未浇底浆等原因,易造成缝隙、夹渣层。

梁板上垃圾应用吹风机吹净,墙柱应留清扫孔,砼浇筑前先浇50mm厚净浆,以确保与原砼面有机结合。

e、梁、柱连接处断面尺寸偏差过大,主要原因是柱接头模板刚度差或支此部位模板时未认真控制断面尺寸。

梁、柱接头处支模方法严格按模板方案施工,质检员认真检查与复核。 f、现浇楼板面和楼梯踏步上表面平整度偏差太大或踩踏严重,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浇筑后,表面不用抹子认真抹平,踩踏严重属浇筑后上人过早。

砼浇筑时,认真做好收面工作,终凝后,强度未过到1.2Mpa前不准上人。

g、楼板厚度不够或板厚超标

砼浇筑前,对楼板模板顶标高进行复核,做好现浇板板厚的控制标识,浇筑过程中质检员对每块板板顶标高均应认真拉线检查。

当有预留洞时可利用预留洞辅助检查。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