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馆重要馆藏解说词 下载本文

对高浓度酒还是低浓度酒都有提高酒度的明显效果。这件蒸馏器既可以蒸馏酒,也可以提取花露或蒸取某种药物的有效成分。

这件器物的构造表明了在公元1世纪左右,中国已经掌握了蒸馏技术。 1956年从上海冶炼厂拣选出来,现藏上海博物馆。 [汉代青铜蒸馏器] 16.西汉 “见日之光”透光镜

径7.4厘米,重50克,边阔且厚,镜背当中是一个半圆钮,内圈为八曲连弧纹,外圈有铭文“见日之光天下大明”8字;每字之间夹一“□”或“ ”符号。镜面光亮照人。

透光镜是用铜锡铅的合金浇铸而成。由于镜背面有花纹、文字,镜体厚薄不同。从镜面的断面看,镜背有花纹的地方厚,拱起小,镜面平坦;镜背没有花纹的地方薄,背面拱起大,因而在镜面上产生了与镜背花纹相对应的微小起伏。这种镜面曲率微小差异,使反射光聚散程度不一致,形成明暗不同的亮影,而造成透光现象。当阳光照射在铜镜上时,镜背厚、镜面平坦的地方,反射光集中,形成亮影;镜背薄、镜面拱起的地方,反射光散开,形成暗影。于是“见日之光,天下大明”8个字及其花纹图案清晰可见。

青铜镜透光原理的研究,中国始自宋代,西方则始自百年前(西方称“魔镜”)。900多年来均未解开透光之谜。1961年,国务院总理周恩来视察上海博物馆时,对西汉透光镜非常感兴趣,提出“为什么会透光,要研究”的指示。后上海博物馆会同上海科学技术协会、复旦大学、交通大学、上海仪表铸锻厂、有色铸造厂等单位进行透光镜透光原理研究,终于成功,为发掘祖国丰富的科学文化遗产作出了贡献,实现了周恩来的遗愿。

靳銎捐赠上海博物馆。 [西汉“见日之光”透光镜] 二、陶瓷器

1.崧泽文化 黑陶镂空双层壶

高15.5厘米,口径8.1厘米。1966年出土于青浦县寺前村遗址下层——崧泽文化层。经碳14测定年代,距今约4950年,属崧泽文化晚期。

此器胎质灰白,器表施一层黑色陶衣。小口卷沿、短颈、折肩、圆弧腹,下承喇叭形圈足。器口与圈足边沿都分割成花瓣形,壶身分内外两层,内层为一折肩筒腹壶,外层为一折肩弧腹壶,内外两层壶是在肩部和底部相粘结而烧成一器的。外层器肩和腹部,各饰四周凹弦纹,腹部和圈足部位各饰两周或一周镂雕的圆孔和弧边三角形组成的图案。

造型奇特,构思巧妙,颇具匠心,为新石器时代崧泽文化中罕见的艺术珍品。

现藏上海博物馆。

[崧泽文化黑陶镂空双层壶] 2.良渚文化 黑陶细刻纹阔把壶

器高15厘米,腹径9.5厘米。1984年出土于青浦县福泉山遗址第65号良渚文化大墓。经碳14测定年代,距今约4500年。器型为侈口、粗颈,壶身浑圆,下承圈足,壶口前侧上翘成宽流,相对的另一侧附一阔把手。阔把外侧饰有密集的直条纹,上有两个小孔,用于穿绳系盖。壶身经过打磨,整体乌黑光亮,并刻精细花纹。在壶的流部饰一只双翼展开的飞鸟;腹部的主体纹饰是10余只飞翔的鸟,鸟身填刻云纹与纵横相对的平行短线,具有很强的写实性;通体陪衬纹饰是折线纹,线条纤细如发丝。其优雅的造型与精美的纹饰,是迄今良渚文化考古发现中不可多得的。

现藏上海博物馆。

[良渚文化黑陶细刻纹阔把壶] 3.商 青釉弦纹尊

高18厘米,口径19.65厘米,足径9.9厘米,是中国早期原始瓷器。

中国商代出现的原始瓷器,是陶瓷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它以瓷土作胎,胎质含铁量在3%以下,表面施釉,釉呈青绿色或青黄色,烧成温度高达1200度左右,无显著的吸水性。

此尊系轮制,胎壁较薄,大敞口,腹微鼓,圈足外翻。灰胎,内外施釉,釉层薄而均匀,呈青黄色,局部聚釉成斑点状。圈足内外无釉。口外沿及腹部饰细斜方格纹,体划饰弦纹八组。造型端庄。

现藏上海博物馆。 [商青釉弦纹尊] 4.唐 越窑海棠式大碗

高10.8厘米,口纵23.3厘米,口横32.2厘米,底径11.4厘米。

越窑窑址在今浙江省绍兴、上虞、余姚上林湖一带。这里是古越族分布地之一,春秋战国时为越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唐代为越州,因此称“越窑”。以烧造美丽的青瓷著称,创于东汉,唐、五代达到了越窑青瓷最高水平,到宋代后,逐渐被龙泉窑的青瓷取

代。

唐、五代越窑烧造的青瓷胎质细薄,釉色青绿,釉面光滑,装饰富有美感。唐代诗人陆龟蒙在《秘色越器》诗中有“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以此来形容越窑青瓷的美。

此碗釉色润泽如玉,青中闪黄,光泽柔和,确有“千峰翠色”之美,口微敛,圈足外翻,圈足内有釉,露胎处呈灰色,泛出赭红色薄釉。足部有支烧痕16个。器形硕大,又极为规整,是传世唐越窑瓷器的代表作品。

现藏上海博物馆。 [唐越窑海棠式大碗] 5.五代 白釉镂雕殿宇人物瓷枕

高13.6厘米,长18.4厘米,宽22.9厘米。

陶瓷制作的枕,隋唐时代已可见,五代、宋时广为流行。其形状多样,有长方形、八角形、腰圆形、如意头形、银锭形、兽形(虎、卧牛等),还有作卧伏姿势的孩儿枕、卧女枕。此枕作建筑中的镂雕殿宇形式,则更为罕见。釉色纯净洁白,积釉处微闪黄绿。枕面呈如意头形,两则微上翘,下为仿木结构建筑的方座。座前后有门,后面一门半开,一人戴软巾帽,身穿圆领长袍,腰束带,左臂下垂,右手握腰带,侧立于门前。拱、门额、门簪与枕面承接。台基前后有台阶,前面4级,后面7级。枕面印花卷枝纹。

造型与装饰采用对比手法,枕面的弧线与仿木建筑的直线,形成曲直对比;富于韵律感的装饰花纹与庄严静穆的建筑造型构成了动静对比;封闭的建筑实体中将门处理成半开启式,显得实中有虚,虚以衬实,明暗上互相对照,艺术手法甚为新颖。

现藏上海博物馆。

[五代白釉镂雕殿宇人物瓷枕] 6.宋 定窑印花云龙纹盘

高4.8厘米,口径23.2厘米,通体施白釉,口沿包镶铜口,下有圈足,盘心有印花云龙纹,为定窑烧制。

定窑是宋代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窑)之一,位于河北省曲阳县涧滋村和东西燕山村一带。宋代印花瓷,以定窑为最佳。此盘盘心内印纹十分清晰,一条腾越于漫漫云雾间的行龙,毛发飘然,龙爪舒展,神态威严,其印花技艺达到宋代印花工艺的最高水平。

定窑烧制工艺一大特点是“覆烧”,盘、碗装窑时皆反扣,因而口缘无釉而毛糙。宋人陆游《老学庵游记》称:“故都时定器不入禁中,惟用汝器,以定器有芒也。”这种“芒”即毛口,后人称之为“芒口”,故烧成后均以铜、金或银包镶器口。《吴越备史》称其为“金装定器”。此盘以铜包镶口沿,包口处均匀平整,天衣无缝。

此盘釉色白中微泛牙黄色,是定窑瓷的典型色调。盘外还可看到流釉,俗称“泪痕”,是定窑瓷最常见的现象,为鉴定宋代定窑瓷的特征之一。

据传,此盘于民国37年(1948年)出土于河北省曲阳县涧滋村的法兴寺内。出土时共有10件,6件已流向海外,4件留存国内,分别藏于上海博物馆和北京故宫博物院。此盘即是其中之一件,原藏于著名胸外科专家、文物收藏家顾恺时家中,70年代顾恺时偕夫人成言嘉捐赠上海博物馆。

[宋定窑印花云龙纹盘] 7.宋 汝窑盘

高2.9厘米,口径17.1厘米,足径9.1厘米。敞口,圈足外卷,盘心微突起,通体施天青色釉,满身细纹开片,底有芝麻状支钉痕三个,是传世汝窑的典型器。

汝窑,北宋后期的官窑,窑址长期不明。1986年冬上海博物馆在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村调查发现汝官窑标本及窑具。宝丰县宋属汝州。宋哲宗时,宫廷指令汝州烧造供御青瓷,故名汝州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并有“汝窑为魁”的说法。

汝窑烧造年代,约在北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至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的20年间。当时汝窑器已属珍品。南宋人有“近尤难得”之感。器型以盘、碟、碗、洗为多;玉壶春、纸槌瓶及胆式瓶、出戟尊、奁形香炉、盏托及椭圆形四足盆均为其代表性器物。汝窑器均为小件器,器高一般在20厘米左右,没有超过30厘米的;圆器口径一般在10~16厘米之间,超过20厘米以上是极个别的。器底有的刻有“奉华”及“蔡”两种铭文。至今所见的“奉华”款仅3件,“蔡”字款仅2件。

据已发表材料,至今仅存汝窑器70余件,台湾故宫博物院藏23件,北京故宫博物院藏17件,上海博物馆藏9件,天津艺术博物馆藏1件。还有部分流散在海外,如英国9件,美国3件,日本2件,香港1件等。

现藏上海博物馆。 [宋汝窑盘] 8.南宋 官窑贯耳瓶

高12.8厘米,口径3.2厘米,底径5.2厘米。1953年1月,青浦县重固乡元代至正元年(1341年)任仁发墓出土。器形为直口、长颈、扁圆腹、圈足,口部两侧对称饰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