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馆重要馆藏解说词 下载本文

[清乾隆景德镇窑珐琅彩竹石鹌鹑图瓷瓶] 三、书法

1.晋 王羲之《上虞帖》唐摹本

麻纸本,纵23.5厘米,横26厘米。唐人钩填本。

王羲之,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移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生于西晋惠帝太安二年(303年),卒于东晋穆帝升平五年(361年)。曾官至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初从卫铄(世称卫夫人)学书法,后师承张芝、钟繇,能博取众长,增损古法,精研体势,创立妍美流便的行草体。为历代学书者所崇尚,尊之为“书圣”,载誉千年。

《上虞帖》,草书,7行,58字。全文为:“得书知问。吾夜来腹痛,不堪见卿,甚恨。想行复来。修龄来经日,今在上虞。月末当去。重熙旦便面。与别不可言。不知安所在。未审时意云何,甚令人耿耿。”文中提到的“修龄”即王胡之,是王羲之从兄弟。“重熙”即郗鉴之子郗昙,是王羲之的妻弟。“安”即谢安,是王羲之的好友。

此帖笔力清劲,气韵流畅,点划精到,风格遒美。仍体现出王羲之中年以后草书的风貌。帖前,有赵佶(宋徽宗)瘦金书“晋王羲之上虞帖”月白绢签,帖上钤有历代鉴藏印记。前后上角钤有五代南唐“集贤院御书印”,朱文墨印,右下角有南唐“内合同印”,北宋宣和钤有“御书”朱文葫芦半印、“双龙”朱文玺、“宣”“和”朱文联珠玺、“政和”“宣和”朱文长方玺,元代钤有“奎章”,明代钤有“晋府书画之印”、“韩逢禧印”,清代钤有“梁清标”印。

《上虞帖》曾为南唐内府、北宋内府、明代晋王府、清初梁清标、嘉庆时商载、清末程定夷等所藏。

王羲之真迹,宋时已极不易得。宋淳化三年(992年),宋太宗命侍书学士王著选择内府所藏历代法书,摹刻在枣木板上,即为著名的丛帖《淳化阁帖》。此帖刻入《淳化阁帖》,故唐摹本《上虞帖》系摹刻之祖本。

此帖在《宣和书谱》、《东图玄览》、《墨缘汇观·续录》等均有著录。 现藏上海博物馆。

2.晋 王献之《鸭头丸帖》唐摹本

绢本,纵26.1厘米,横26.9厘米。唐代摹本。

王献之,字子敬,小名官奴,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移居会稽(今浙江绍兴)。王羲之第七子。生于东晋康帝建元二年(344年),卒于东晋孝武帝太元十五年(386年)。曾官至中书令,世称王大令。初学父书,后得汉张芝笔法,擅隶、楷,开行、草书新体,

与其父羲之并称“二王”。

《鸭头丸帖》,行书,2行,15字。全文为“鸭头丸,故不佳,明当必集,当与君相见。”是王献之写给亲朋的短笺。鸭头丸,是一剂利尿消肿的丸药。

此帖笔法灵动,书风流美,充分显示出王献之书法宛转妍媚的个性。

《鸭头丸帖》曾经宋宣和内府(有“宣和”、“政和”印)、元天历内府(钤有“天历元宝”朱文印)收藏,天历三年(1330年)赐于奎章阁鉴书博士柯九思,明代又入内府,万历时为新安收藏家吴用卿所有,崇祯时入吴新宇家,清光绪时为徐叔鸿所得,民国时归叶恭绰珍藏。

帖前,有明代万历间人延陵王肯堂题签:“晋尚书令王献之鸭头丸帖”。帖本幅有元虞集题:“天历三年正月十二日来赐柯九思,侍书学士臣虞集奉来记。”帖后有北宋柳充、杜昱,南宋赵构(高宗)题赞;明王肯堂、董其昌题记;清周寿昌、江标题跋。

自宋《淳化阁帖》以后刻丛帖中,多有此帖之摹刻本。宋《宣和书谱》、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陈继儒《妮古录》、清吴其贞《吴氏书画记》、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等均有著录。

现藏上海博物馆。 3.唐 怀素《苦筍帖》

《苦筍帖》,绢本,纵25.1厘米,横12厘米。为怀素传世著名墨迹。

怀素,俗姓钱,法名藏真。湖南长沙人。生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卒年不详。贞元十五年(799年)尚在,时年63岁。是唐代以草书著称的杰出书家。(唐代,另有僧人,亦名怀素,法名宾列,系玄三藏的弟子,前代史籍如《宣和书谱》和项元汴题跋等,曾将怀素藏真误作玄三藏法师的门人。)

怀素一生精意书法,尤擅草书。师承张芝及王羲之、王献之,用笔圆转流畅,与张旭齐名,时有“颠张狂素”之誉。

《苦筍帖》,草书,2行,14字:“苦筍及茗异常佳,乃可迳来怀素上。”锋正字圆,神采飞动,有“奔蛇走虺”、“骤雨旋风”之势。“乃”字之撇笔,放腾若跃;“迳”字之转笔,蜿蜒流动,含有“飞鸟出林,惊蛇入草”的微妙天趣。此帖还具有“一笔书”的特点,“乃可迳来怀素上”七字,连笔连字,一挥而成,自有奔流直下、一气呵成之势。

此帖帖前有清弘历题签和“醉僧逸翰”引首,帖后有宋米友仁、聂子述,明项元汴,清弘历、李佐贤、陆润庠等题跋。钤有北宋“内府图书之印”、明“项子京家珍藏”等鉴赏收藏印数十方。

《苦筍帖》曾为北宋内府,元欧阳玄,明项元汴、项玄度、程申之,清安歧、永歧、永瑢、永瑆、奕訢、载瀅等珍藏。此帖,明陈继儒《妮古录》、清吴其贞《书画记》、顾复《平生壮观》、安歧《墨缘汇观》、李佐贤《书画鉴影》等均有著录。

现藏上海博物馆。 [唐怀素《苦筍帖》] 4.唐 高闲《草书千字文卷》

楮纸本,纵30.8厘米,横331.3厘米,是高闲传世仅存的代表作。

高闲,乌程(今浙江吴兴)人。生卒年未详。约为唐宪宗元和至唐宣宗大中(806~859年)时人。幼年出家开元寺,后入长安(今西安)荐福寺、四明寺为僧。书法学张旭,师怀素,擅草书。韩愈有赞其书法成就之《送高闲上人序》一文。宣宗(847~859年)时,曾奉召在御前挥毫,得赐紫衣。

《草书千字文卷》,残本。全文系录梁周兴嗣撰千字文。自首句“天地玄黄”至“园莽抽条”的“园”字,均已佚失,尚存“莽抽条”以下52行,243字。卷末署款:“吴兴高闲书”。此卷所书笔力雄健,气势豪迈,神采超逸,点划之间意态秀发。运笔缓、速、动、静,变幻不 定,有“动不可留,静不可推”之妙。

此卷宋米芾《宝章待访录》著录时尚未残缺。入元鲜于枢收藏,著《困学斋杂录》时已残缺,仅存后半卷,鲜于枢将前阙部分补书22纸,清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对此有著录。清初,补书复散,故安歧《墨缘汇观》著录称“高闲半卷”至道光年间蔡世松收藏时,将后半卷与鲜于枢补书合装成卷,并刻入《墨缘堂藏真》从帖。光绪年间,鲜于枢补书再度佚去,故《三虞堂书画目》著录时,则名为“唐高闲上人草书千文真迹卷”。

《草书千字文卷》前隔水有清安歧题签:“唐高闲半卷千文”,“麓村珍藏”,清李慎隶书题签:“高闲上入妙墨”。拖尾有明林佑洪武丁卯(1387年)、清王崇烈宣统庚戍(1919年)题跋和近人景朴孙的七言诗跋,还有近人题跋:“番禺叶恭绰所藏名僧法书第一品,民国九年景朴孙割爱让归叶氏。”

此卷钤印62枚:有元代鲜于枢之“箕子之裔”,乔篑成之“乔氏篑成”、“乔氏真赏”,有明代林佑之“林左民”,清代卞永誉之“式古堂书画”、“式古堂书画印”、“式古堂”、“卞令之鉴定”,安歧之“朝鲜人”、“安歧之印”、“安仪周家珍藏”、“安氏仪周书画之章”,毕泷之“娄东毕氏家藏”、“毕涧飞珍藏印”,查莹之“映山珍藏”、“查映山氏收藏图书”,李滇之“李氏审定”、“勤伯过眼”,宫尔泽之“宫个泽审定”、“农山欣赏”,沈秉成之“耥园至宝”,蔡世松之“蔡印世松”、“听涛”、“金陵蔡友石收藏图书”,景朴孙之“完颜景贤精鉴”,民国时有叶恭绰之“遐公”、“叶恭绰”、“莲社”、“第一稀有”、“番禺叶氏所藏”、“番禺叶氏遐庵珍藏书画典籍之印记”、“遐厂铭心之品”。此外,尚有朱文花押“如庵秘籍”、“邓邾靖

观”、“神品”、“心赏”等印。由此亦可见其流传之端倪。

从印鉴和题跋所载,此卷曾为宋赵明诚,元鲜于枢、乔篑成,明方鸣谦,清卞永誉、安歧、毕泷、查莹、宫尔泽、沈秉成、蔡世松、景朴孙、叶恭绰等人收藏。

现藏上海博物馆。

[唐高闲《草书千字文卷》] 5.宋 王安石《楞严经旨要卷》

纸本,纵29.9厘米,横119厘米。北宋政治家王安石书迹。

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老人,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生于北宋天禧五年(1021年),卒于北宋元祐元年(1086年)。庆历二年(1042年)进士,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执政期间,推行新法,熙宁七年因新法受挫而辞退,次年再相,九年再辞,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曾受封舒国公,后改为荆国公,世称荆公,身后谥曰文。

《楞严经》唐般刺蜜帝译,十卷。王安石摘录其中观世音发妙耳门,从闻思修,以“三十二应”随机变化,现身说法,获得“十四种无畏功德”一节,卷前录有此经全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经名一行,以此定名为《楞严经旨要》。

卷末自题:“余归钟山,道原假楞严本,手自校正,刻之寺中。时元丰八年(1085年)四月十一日,临川王安石稽首敬书。”其时王安石正退居金陵钟山,率弟子谭掞、蔡肇等人编纂《字说》。元丰七年,王安石自钟山上奏箚,乞以所居园屋为僧寺,并乞赐额,有旨赐名“报宁”。自题中谓将楞严经“刻之寺中”,此寺院可能即“报宁禅院”。

王安石以治政和文学名世,书法亦颇有造诣,时人评他的书法近学五代杨凝式和北宋沈辽,得沈之清劲,远绍晋宋。《宣和书谱》记他“凡作行字,率多淡墨疾书”,“美而不夭饶,秀而不枯瘁。”此卷于正书中间有行书,结字修长紧聚。字势于端庄中有奇纵的变化,左俯右仰,上下揖让,横笔逸出,孤撇出挑,颇有奇逸之趣。用笔清劲,起笔轻按,导送收放,使转灵活,颇得杨凝式的笔法。全篇行次紧密,少有空白,然字行间错落参差,并不板滞,有“横雨斜风”之势,得萧散简远的意韵。

卷后南宋牟献之题跋:“霜筠雪柏钟山寺,投老归欤寄此生。王介甫既赋此诗,元丰八年四月,竟罢政而归,书经乃其时也。继遂为元祐矣。假本道原即刘秘丞恕也。经中十二者,欲令法界众生,求男得男。是时雱已卒,介甫之意端有所为。后舍半山所居为寺,申其荐拔。可叹也。作字有斜风疾雨之势,亦其性卞急使然,然不妨妙得书法。陵阳耄叟牟献之书。”又元王蒙题跋:“观世音菩萨发妙耳门从闻思修人三摩也,与眼鼻口之。所以深警禅学之士,岂复有心较世间之荣辱是非及字画之工拙也哉。后学王蒙叹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