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一)》教案 下载本文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

《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一)》

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人:申高霞 上课人:申高霞 参与备课人:李名芳、代远林、罗华勇、杨军、王金海、李伦春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熟悉的生活事例地探讨和研究,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2、学会正确解答简单的有余数问题,能正确地写出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

3、培养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收集信区分透明与半透明的矿物。区分透明

与半透明的矿物。息,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4、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解决问题,并能够结合商和余数在具体情境中的正确含义写出相应的单位名称。

教学难点 : 能够运用恰当的方法和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棋子、杯子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听说二年级的孩子最聪明,现在我来考考你们,看看谁最棒 1、( )里最大能填几?(出课件,学生说得数) 6 x( )<32 ( ) x4 <37

8x( ) <57 ( )x3 <19 2、计算:(用竖式计算)

45÷7= 14÷3= 学生说计算过程,教师强调步骤。

师:同学们的确很聪明,如果老师遇到难题,你们愿意用你聪明的大脑帮我解决问题吗?(愿意)

板书:解决问题(例5) 二、探究新知

昨天,我6岁的侄子给我出了一个难题,他说:“我有19颗棋子,每个杯子最多装4颗。我至少要装多少个杯子?”

请你们帮帮我,我要怎么装? 学习例5,出示课件。 (1)读题理解基本数量关系。

师:从教材的题目中,你们知道了什么? 师:同学们,想一想,“至少”是什么意思呢?

( 就是最少的意思,要想用的杯子最少,应该让每个杯子都装4个。) 师:请你自己试一试,动手试试。 师:该怎么解答呢?

(求要装几个杯子,就是求19里面有几个4,应该用除法解答。) 19÷4=4??3

规范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4表示杯子的个数,单位写个,3表示剩余3颗棋子,单位是颗。

小结: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和我们解决的问题有关,写的时候要静心

思考。

(板书)19÷4=4(个)??3(颗) (2)体会余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师:刚才同学们已经用算式解决了这个问题,现在我们一起来说一说,他们至少需要装多少个杯子。是4个吗?那余下的3颗怎么办呢?

组织学生交流讨论,然后集体反馈。

总结:在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这样有剩余的情况,余下的不管多少,都要给商再加上一个1。

(3)师:同学们真厉害!想想刚才我们的解答正确吗?应该是多少? (4)在生活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你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学生举例,别的学生解答。

三、巩固练习 “做一做”,比比谁最棒。

1、有27 箱菠萝,王叔叔每次最多能运8箱。至少要运多少次才能运完这些菠萝?

问题:1. 读一读,你知道了什么? 2. 你能自己解决问题吗?动笔试一试。 3. 至少要运多少次啊?你是怎么想的 为什么要“加1”。 2、完成第2小题。 (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师:用10元钱买3元一个的面包,最多能买几个,就是求10里面最多有多少个3。问题:1. 读一读,你知道了什么?追问:“最多”是什么意思?

(2)学生独立解决: 10÷3=3(个)??1(元) 交流讨论:这里的余数1该怎么办?

学生交流,最终形成认识:余下的1元买不到1个面包,10元只能买3个面包。不管余1元、余2元,都只能买3个面包。这里的余数应该舍弃。

(3)师:同学们,请仔细比较这两道题,思考一下,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

预设:两道题都有余数;

第一道有余数,不管余数是几,都给商加上“1”,第二道题,不管余数是多少,都舍弃,不加“1”。

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时候需要加“1”,什么时候不加“1”呢? 小组讨论交流。

小结: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不仅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解决问题,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取舍与安排,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处理方法。

(4)用这些钱能买几个4元的面包呢? 学生独立思考后,指名解答并说说理由。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还有什么疑问呢? 五、布置作业

第69页练习十五,第1~3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