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CPA《审计》简答题集合 下载本文

三、简答题

1.A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甲公司2014年度的财务报表,在审计过程中,实施了如下的审计程序: A.检查资产负债表日前后的营业收入是否已经计入恰当的会计期间

B.将2014年年末产成品账面单位成本与2015年年初单位产品可变现净值比较 C.将员工工薪表中列示的员工总人数与经实际清点并确认的员工人数比较 D.针对资产负债表日后付款事项,检查银行对账单及有关付款凭证 E.针对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验证有关租赁合同,证实其并非经营租赁

要求:根据上述审计程序,请指明每一项审计程序主要针对的是哪个财务报表项目的哪个认定(每个审计程序仅限一个项目的一个认定)。

2.A注册会计师负责对X公司2014年度财务报表实施审计。在审计过程中,A注册会计师需要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以下是A注册会计师计划实施的部分审计程序: (1)抽取2014年12月份应付账款明细账借方记录,追查到银行对账单; (2)检查资产负债表日前后发货单日期、发票日期与营业收入的记账日期; (3)获取银行存款日记账,复核加计是否正确,并与明细账和总账进行核对; (4)检查固定资产抵押担保情况

要求:请指出上述进一步审计程序最可能证实哪个财务报表项目(仅限于货币资金、固定资产、应付账款、营业收入、营业成本项目)的哪种认定。

3.注册会计师A在审查X股份有限公司年度财务报表时,针对该公司财务报表的不同项目提出了若干具体审计目标或审计程序。下面摘录了其中的一部分。请指出与所列示的审计目标或审计程序相对应的认定,填入表内。 具体目标或程序 (1)确定记录应收票据是否确实为X公司所有 (2)实地检查生产设备 (3)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的界限是否明确 (4)固定资产的折旧计提是否正确 (5)存货的跌价准备是否已适当计提 (6)确定当年所有的销售收入都计入当年营业收入账户中 (7)编制或获取营业收入项目的明细表,复核、加计正确 认定的名称 4.A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甲公司2014年度的财务报表,在审计计划阶段,A注册会计师针对重大错报风险较高的领域设计了拟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序号 (1) (2) (3) (4) (5) 拟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 从营业收入明细账中抽取大额的销售业务,检查是否符合收入确认条件 编制在建工程明细表,利用专家工作评估年末停工的在建工程是否需要计提减值准备 检查固定资产的保险情况,复核保险范围是否足够 检查生产用设备的购入合同、所有权证书 检查为销售商品发生的运输费用的核算是否正确 要求:针对拟实施的每一项进一步审计程序,逐项指出分别与哪个财务报表项目的哪个认定最相关,将答案填入下表。 序号 (1) (2) (3) (4) 财务报表项目 认定

(5) 5.ABC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了甲公司2012年度和2013年度财务报表后,继续承接了甲公司2014年度财务报表审计业务,在审计中经历了接受业务委托,计划审计工作,实施风险评估程序和进一步审计程序,以及完成审计工作和编制审计报告这一过程,项目组成员对于这一过程中的事项有如下的观点:

(1)A注册会计师认为既然属于连续审计,就不需要与甲公司再次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

(2)B注册会计师认为计划审计工作包括了初步业务活动,制定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这都属于审计初始阶段应做的工作,一旦确定,不能变更。 (3)C注册会计师认为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实际上是一个连续和动态地收集、更新与分析信息的过程,风险评估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的始终。 (4)D注册会计师认为应对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包括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了解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属于控制测试的任务,包含在进一步审计程序中。

(5)E注册会计师认为在编制审计报告时,需要根据所获取的审计证据来形成审计意见,这一阶段不涉及职业判断。

要求:请分别判断项目组成员的上述观点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说明理由。

三、简答题

1.A注册会计师是X公司2014年度财务报表审计业务的项目合伙人。关于其制定审计计划的相关情况如下:

(1)总体审计策略是用以确定审计范围、时间安排、审计方向及审计资源的分配。 (2)具体审计计划仅在审计开始阶段进行。

(3)A注册会计师在判断某事项对财务报表是否重大时,考虑错报对个别报表使用者可能产生的影响。

(4)依据A注册会计师对重要性概念的理解,在依据重要性水平判断一项错报是否属于重大错报时,如果错报的性质不严重,而且错报金额低于重要性水平,就可以认为该错报不属于重大错报。

(5)A注册会计师拟通过修改计划实施的实质性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降低重大错报风险。

要求:请分别针对上述每种情况,指出A注册会计师在计划审计工作的过程中是否存在不当之处,如果存在不当之处,请简要说明理由。

2.ABC会计师事务所负责审计甲公司2014年度财务报表。审计项目组在执行审计工作的过程中,遇到以下与重要性相关的事项:

(1)甲公司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实体,现阶段处于成长期,侧重于抢占市场份额,经常性业务的税前利润并不稳定。因此项目组成员认为应以甲公司的总资产作为确定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基准。

(2)注册会计师认为在确定重要性水平时,不需要考虑与具体项目计量相关的固有不确定性。但是如果财务报表中含有高度不确定性的大额估计,注册会计师应当确定一个比较低的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

(3)鉴于甲公司以前年度审计调整较多,且经常面临较大的市场压力,注册会计师确定的实际执行的重要性为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75%。

(4)注册会计师界定的明显微小错报的临界值为5万,项目组成员认为超过5万的错报是重大的错报,低于5万的错报是不重大的错报。

(5)项目组成员C对应收账款实施了审计抽样,推断总体的错报金额为500万元,其中测试发现的样本错报有100万元。项目组成员C认为因该事项确认的推断错报为400万元。

(6)注册会计师认为判断错报应当包括两种情况:一是管理层和注册会计师对会计估计值的判断差异;二是管理层和注册会计师对选择和运用会计政策的判断差异。

要求:根据上述(1)至(6)项,逐项指出注册会计师或项目组成员的做法是否恰当。如不恰当,简要说明理由。

3.A注册会计师是甲公司2014年度财务报表审计业务的项目合伙人,在审计过程中,A注册会计师需要评价审计过程中识别的错报,具体情况如下:

(1)如果识别出的一项错报低于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这项错报不能被评定为重大错报。

(2)错报可能是由于管理层对会计政策作出不恰当的选择和运用引起的。 (3)低于明显微错报临界值的错报累积起来可能会对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 (4)为了评价累积的错报的影响,可以将错报分为事实错报、判断错报、推断错报和明显微小错报。

(5)如果在审计过程中识别出某项错报是内部控制失效而导致的,可能表明还存在其他错报。

要求:针对上述每一种情况,指出A注册会计师的相关观点是否恰当,如不恰当,请简要说明理由。

三、简答题

1.ABC会计师事务所负责审计甲公司2014年度财务报表,A注册会计师是项目合伙人,在进驻审计现场后,A注册会计师决定立即实施函证程序,并采取了以下措施对函证实施过程进行控制:

(1)A注册会计师要求项目组成员将被询证者的名称、单位名称、地址以及询证函中列示的账户余额或其他信息与被审计单位有关记录和资料核对,然后再发出询证函。

(2)询证函经被审计单位盖章后,由于负责银行存款函证的项目组成员B比较忙,所以在将询证函密封后,交给被审计单位的出纳代为发出。

(3)为保证回函的客观性,项目组成员C以ABC会计师事务所的名义向被审计单位的客户发函。

(4)出于出具审计报告时限的考虑,A注册会计师要求部分债务人直接向甲公司回函,但收到回函的人员应立即将询证函回函交给注册会计师,并且不允许私自拆封询证函。

(5)A注册会计师认为应收账款的重大错报风险很高,所以取得积极式询证函回函是必要程序,在两次发函均没有收到回函的情况下,A注册会计师认为不需要执行替代审计程序,而直接考虑其对审计意见的影响。

要求:针对以上注册会计师对函证实施过程进行控制的措施,逐项说明是否恰当,如果不恰当,简要说明理由。

2.XYZ会计师事务所在2015年承接了多个公司的2014年度的财务报表审计业务,XYZ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在对审计客户的应收账款实施函证的过程中,遇到下列事项:

(1)A注册会计师针对甲公司的应收账款采用跟函的方式进行函证,在甲公司财务负责人的陪同下,将询证函送至甲公司的客户乙公司的财务部门。为不打扰乙公司员工工作,A注册会计师在会客室等待,而甲公司财务负责人则到财务主管办公室协商一些往来事项。随后,财务部门员工将询证函回函送交给A注册会计师。

(2)审计客户丙公司员工在填列好询证函信息后,将询证函交给XYZ会计师事务所。B注册会计师将询证函信息与被审计单位的有关记录核对以后,独立寄发了询证函。

(3)C注册会计师收到了丁公司客户关于应收账款的电子回函,阅读相关信息后C注册会计师对回函存有疑虑。考虑到无法实施替代审计程序,因此C注册会计师直接考虑对审计意见的影响。

(4)D注册会计师对戊公司应收账款实施了函证程序,并收到戊公司客户的口头回复。口头回复表示所函证信息不存在不符事项,D注册会计师认为戊公司应收账款不存在重大错报。

(5)E注册会计师在资产负债表日前对己公司的应收账户余额实施了函证程序,并针对询证函指明的截止日期与资产负债表日之间实施了进一步的控制测试,以将期中测试得出的结论延伸至期末。

(6)在评价函证的可靠性时,F注册会计师对通过跟函方式获取的回函实施了以下程序:①了解被询证者处理函证的通常流程和处理人员;②确认处理询证函人员的身份和处理询证函的权限。

要求:针对上述第(1)至6项,逐项指出注册会计师的做法是否恰当。如不恰当,简要说明理由。

三、简答题

1.A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甲公司2014年度财务报表,决定对应收账款采用非统计抽样的方法实施函证,确定的可容忍错报为60万元。

资料一:

被审计单位应收账款账簿资料中记录的情况摘录如下: 客户类型 重要客户 普通客户 贷方余额客户 极不重要客户 数量(家) 15 450 3 20 账面金额(万元) 1500 2000 250 30 资料二:

A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程序执行情况如下:

(1)因为甲公司的应收账款存在重大的变异性,A注册会计师拟采用分层来降低变异性,从而减少样本规模。

(2)鉴于重要客户和贷方余额客户的特殊性,A注册会计师拟对其全部进行测试。

(3)A注册会计师从普通客户中随机选取了100家,样本账面金额为500万元,测试后样本审定金额为400万元。另外,A注册会计师发现错报和账面金额具有一定的比例关系,拟采用差异法来推断总体错报。

(4)对于极不重要的项目,A注册会计师将其从总体中进行了剔除。 资料三:

A注册会计师对重要客户和贷方余额客户进行测试后的结果列示如下: 客户类型 重要客户 贷方余额客户 账面金额(万元) 1500 250 审定金额(万元) 1600 250 要求:

(1)根据资料二,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逐项考虑各事项是否恰当。如不恰当,请简要说明理由。

(2)根据资料二,结合要求(1)的评价结果,计算普通客户层的错报金额。 (3)根据资料一至三,判断甲公司应收账款总体是否可以接受。

2.A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甲公司2014年度财务报表,在当年10月1日采用统计抽样对甲公司的信用审核控制是否有效运行进行了控制测试,相关事项如下:

(1)截至当年10月1日共发生了交易数量1000笔,A注册会计师估计剩余期间发生的交易是300笔,但实际发生了400笔交易,导致有100笔交易没有被选中的机会,A注册会计师重新定义总体,将样本中未包含的100笔交易排除在外,并且将这些项目作为一个独立的样本进行测试。

(2)在对截至当年10月1日发生的交易进行测试后,注册会计师发现的误差足以证明控制运行的有效性不能支持计划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水平。

(3)选取100个样本进行测试后,发现10例偏差,当可接受的信赖过度风险为10%时,确定的风险系数为15.4。

要求:

(1)针对上述第(1)项,指出A注册会计师的做法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 (2)针对上述第(2)项,此时注册会计师最可能的做法是什么? (3)针对上述第(3)项,确定总体偏差率上限。

3.A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甲公司2014年度财务报表。通过风险评估程序,A注册会计师了解到甲公司采购交易的内部控制可以信赖,决定实施控制测试。在采用统计抽样的方法时,部分做法摘录如下:

(1)为了测试2014年度甲公司采购的货物均已入账,A注册会计师将甲公司存货明细账定义为抽样总体。

(2)在使用随机数表选取样本项目时,由于所选中的1张凭证丢失,无法测试,A注册会计师直接用随机数表另选1张凭证代替。

(3)在使用随机数表选取样本项目时,选取的一张原始凭证余额极小,A注册会计师另选了一个余额较大的原始凭证予以代替。

(4)A注册会计师确定的可接受的信赖过度风险为5%,样本规模为60。测试样本后,发现1例偏差。当信赖过度风险为“5%”、样本中发现的偏差数为“1”时,控制测试的风险系数为“4.8”,则A注册会计师计算得出的总体偏差率的最佳估计数是2%,总体偏差率上限为7.1%。

(5)A注册会计师确定的可容忍偏差率为7%,假如计算得出的总体偏差率上限为6.9%,总体偏差率上限低于但接近可容忍偏差率,注册会计师需要考虑是否接受总体,并考虑是否需要扩大测试范围。

要求:假设以上事项独立存在,针对上述第(1)项至第(5)项,逐项指出A注册会计师的做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简要说明理由。

4.A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甲公司2014年度财务报表。在对应收账款余额的存在认定实施函证时,A注册会计师决定采用非统计抽样的方法选取样本,2014年底应收账款明细账中借方余额3000万元,共有500个账户,贷方余额300万元,共有50个账户,其他相关事项如下:

(1)A注册会计师确定的抽样总体是2014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明细表中列示的全部借方余额明细账户和贷方余额明细账户。

(2)A注册会计师在检查样本时发现甲公司将M公司的一笔应收账款计入了P公司的账户中,A注册会计师在评价样本结果时将其视为一项误差。

(3)A注册会计师基于总体中金额最大的前200个明细账户余额合计为1500万元,拟对总体进行分层,并将这200个账户作为第一层,分配给该层40%的样本规模。

(4)假定可容忍错报是50万元,保证系数是1.6。

(5)假定A注册会计师从选取的样本中发现的错报是6万元。 要求:

(1)请单独考虑上述情况(1)-(3),指出A注册会计师的观点是否正确;如不正确,简要说明理由。

(2)根据事项(4),计算A注册会计师应该确定的样本规模。 (3)根据事项(4)、(5),采用差异法推断总体错报。

5.A注册会计师采用统计抽样的方法对甲公司的存货项目实施检查,已知存货明细账没有编号,明细账共有60页,每页50行,存货账面总金额是15000万元,选择的样本账面金额是1000万元,经审计确定的样本实际金额是980万元。在选取样本时,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数表(部分)列示

如下:

1 2 69037 96070 94987 21792 76940 61958 64638 17964 75707 59247 3 29655 82592 66441 71635 22165 83430 11359 50940 16750 74955 4 92114 81642 28677 86089 01414 98250 32556 95753 61371 82835 5 81034 08971 95961 38157 01413 70030 89822 34905 01523 98378 6 40582 07411 78346 95620 37231 05436 02713 93566 69205 83513 7 01584 09037 37916 96718 05509 74814 81293 36318 32122 47870 8 77184 81530 09416 79554 37489 45978 52970 79530 03436 20795 9 85762 56195 42438 50209 56459 09277 25080 51105 14489 01352 10 46505 98425 48432 17705 52983 13827 33555 26952 02086 89906 132044 223821 832383 648310 954856 965000 270764 781401 398464 150 9442 要求:

(1)假定A注册会计师在选取样本时根据总体编号的规则认为,采用四位数字编码,前两位数字与账簿页码对应,后两位数字与每页的行数对应,选号的顺序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选号的起点为第一行第一列,请代A注册会计师确定选取的第三笔业务的编号。

(2)假定A注册会计师采用比率估计抽样的方法推断总体错报,代A注册会计师计算出总体错报的金额。

三、简答题

1.A注册会计师是甲公司(上市公司)2014年度财务报表审计业务的项目合伙人,在实施审计工作过程中,A注册会计师和其他项目组成员需要编制、复核和利用审计工作底稿,A注册会计师于2015年3月10日完成了审计工作并出具了审计报告,相关情况如下:

(1)为了便于复核,A注册会计师要求将电子形式的审计工作底稿打印成纸质形式的工作底稿,并将电子形式的审计工作底稿与其他纸质形式的审计工作底稿一并归档。将转化成的纸质形式的工作底稿单独保存。

(2)审计项目组成员B认为执行审计过程中使用的分析表和问题备忘录不构成审计证据,不应当属于审计工作底稿,因此未将其进行归档保存。

(3)审计项目组成员C采用审计抽样的方法从2014年4月1日至财务报表日的发运凭证中选取样本进行测试。审计工作底稿记录的识别特征是“对2014年4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生成的发运凭证,从第0001号发运凭证开始系统抽取”。

(4)虽然最初确定的财务报表的重要性与最终确定的重要性不同,但是A注册会计师认为应该完整地记录整个审计过程,所以对重要性初步思考的记录也作为审计工作底稿保存。

(5)在编制采购业务审计工作底稿时,由于甲公司对订购单仅以序列号进行编号,项目组成

员D直接将该号码作为识别特征。

(6)审计项目组成员E编制了应收账款函证的审计工作底稿。审计工作底稿显示,询证函回函共有35份,第一份询证函回函索引号以ZD-1-2/36表示,并以此类推。应收账款函证核对表的索引号为ZD-1-1/36。项目组成员E仅在第一份询证函回函上签名并注明日期。

要求:针对上述情况,逐项指出项目合伙人和其他项目组成员的做法是否存在不当之处,如果存在不当之处,简要说明理由。

2.B注册会计师负责对甲公司2014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在编制审计工作底稿时,B注册会计师的相关观点如下:

(1)B注册会计师认为会计师事务所针对审计工作底稿设计和实施的适当控制应当保护信息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因而需要防止改动审计工作底稿。

(2)甲公司的风险投资部经理S虽然没有审计实务经验,但是了解审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B注册会计师认为S属于有经验的专业人士。

(3)为了明确责任,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者和复核者都应在工作底稿上签名并注明日期。B注册会计师认为,如果审计工作底稿数量特别大,经会计师事务所批准,编制者和复核者可以仅在审计工作底稿的第一页上签名并注明日期。

(4)B注册会计师认为在归档期间对审计工作底稿的事务性变动主要包括:删除和废弃被取代的审计工作底稿;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分类、整理和交叉索引;对审计档案归整工作的完成核对表签字认可。

(5)B注册会计师认为审计工作底稿除了包括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等之外,还包括管理建议书和业务约定书等,但审计工作底稿不能代替甲公司的会计记录。

要求:针对上述第(1)至(5)项,逐项指出B注册会计师的观点是否恰当。如不恰当,简要说明理由。

3.ABC会计师事务所承接了甲公司2014年度财务报表审计业务,A注册会计师是项目合伙人,针对审计工作底稿归档期间和归档之后的相关事项,A注册会计师的观点和做法如下:

(1)2015年4月15日,A注册会计师出具了审计报告,并要求审计项目组于7月15日将审计工作底稿归整为最终审计档案。

(2)甲公司因为增加注册资本而变更了营业执照,A注册会计师替换了旧营业执照复印件,并将旧营业执照复印件废弃。

(3)2015年7月18日,A注册会计师发现存货监盘工作底稿记录不充分,因而私下修改了部分审计工作底稿,且没有记录相关修改事宜。

(4)在整理审计工作底稿时,A注册会计师发现2012年度审计甲公司时的部分审计工作底稿不再具有使用价值,A注册会计师决定销毁这部分审计工作底稿。

(5)在归档期间,A注册会计师发现了例外情况,并根据期后事项的相关规定,对例外事项实施了追加审计程序。

要求:根据相关规定,逐项指出A注册会计师的相关观点和做法是否恰当,如不恰当,简要说明理由。

三、简答题

1.A和B注册会计师为识别和评估X公司2014年度财务报表的重大错报风险,需要了解X公司及其环境。为此决定专门实施风险评估程序:

请指出:

(1)A和B注册会计师应当从哪些方面对X公司及其环境进行了解? (2)在进行风险评估时,A和B注册会计师可以实施哪些审计程序?

(3)在了解X公司内部控制时,A和B注册会计师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了解?

(4)在了解X公司及其环境,对控制进行初步评价和风险评估后,A和B注册会计师对X公司内部控制可能得出哪些结论?

2.甲公司是ABC会计师事务所的常年审计客户,A注册会计师是甲公司2012年财务报表审计业务的项目合伙人。在了解甲公司及其环境时,A注册会计师注意到以下情况:

(1)在2011年度实现销售收入增长10%的基础上,甲公司董事会确定的2012年销售收入增长目标为20%。甲公司管理层实行年薪制,总体薪酬根据上述目标的完成情况上下浮动。甲公司所在行业2012年的销售增长率为10%。

(2)甲公司的主要原材料产自地中海沿岸。2012年由于地中海沿岸政局不稳,国家间经济、领土纠纷不断,甲公司原材料供应经常中断,原材料供应商多次提高原材料价格。

(3)2012年1月,甲公司开始实行会计电算化。为了尽快适应高度电算化环境,财务部门分期分批对财务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

(4)自2012年10月起,甲公司将主要产品交货方式由在甲公司仓库收款交货改为运至客户指定交货地点交客户签收。

(5)为加快新产品研发进度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甲公司于2012年6月推出了新产品。但是甲公司竞争对手乙公司已于2012年初推出类似新产品,市场销售良好。同时,乙公司宣布将于2013年2月推出新一代产品。

(6)甲公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但甲公司考虑到现行法律并没有相关规定,以前并未对此作出回应。为改善与周围居民的关系,甲公司董事会于2012年12月20日决定对居民给予总额为500万元的一次性补偿,并制定了具体的补偿方案。2012年12月

25日,甲公司向居民公布了上述补偿决定和具体补偿方案。

要求:单独考虑上述情形,指出上述事项是否可能表明甲公司2012年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风险;如果存在,请指出重大错报风险属于财务报表层次还是认定层次,并简要说明理由;如果认为是认定层,请指明涉及财务报表的哪个项目的哪项认定。

3.A注册会计师是甲公司2014年度财务报表审计业务的项目合伙人,在审计过程中,A注册会计师需要了解甲公司的内部控制。相关情况如下:

(1)由于甲公司内部控制采用人工控制,不存在自动化控制,A注册会计师拟了解甲公司的控制环境、风险评估过程、控制活动和监督活动,并直接将重大错报风险评估为高水平。

(2)A注册会计师认为审计业务的鉴证对象信息是财务报表,因此要了解所有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内部控制。

(3)对于针对特别风险的内部控制,A注册会计师拟直接实施实质性程序,不再了解相关内部控制。

(4)为了提高审计效率,节约审计时间,A注册会计师在对甲公司内部控制进行了解的同时实施控制测试。

(5)A注册会计师不打算信赖某项控制,但是A注册会计师仍执行穿行测试以确认以前对业务流程及可能发生错报环节了解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6)了解完甲公司的内部控制,A注册会计师结合对拟测试的相关控制的考虑,将识别出的风险与认定层次可能发生错报的领域相联系。

要求:分别针对上述每种情况,指出A注册会计师的观点或做法是否存在不当之处。如果认为存在不当之处,请简要说明理由。

三、简答题

1.ABC会计师事务所负责审计甲公司2014年度的财务报表,A注册会计师是项目合伙人,在实施控制测试时,A注册会计师的相关观点如下:

(1)甲公司对销售费用实行预算管理制度,通过询问管理层是否编制预算,观察管理层对月度预算费用与实际发生费用的比较,并检查预算金额与实际金额之间的差异报告,A注册会计师认为得到了内部控制设计及其是否得到执行的审计证据,但没有获取相关控制运行有效性的审计证据。

(2)为了获取甲公司营业收入准确性的审计证据,A注册会计师检查甲公司是否有复核人员核对销售发票的价格和经批准的价格单上的价格,如果进行了核对,说明针对营业收入准确性认定的控制有效运行。

(3)针对甲公司处理收到的邮政汇款单的相关内部控制,A注册会计师通过询问和观察程序获取了此类控制运行的有效性。

(4)由于甲公司销售审批的内部控制预期偏差率过高,A注册会计师不计划实施控制测试而直接实施实质性程序。

(5)对于甲公司一项正在执行的自动化应用控制,A注册会计师认为不需要扩大控制测试的范围,也不需要执行程序确定该控制是否持续有效运行。

要求:逐项考虑上述事项,指出A注册会计师对控制测试的相关观点是否恰当,如果不恰当,简要说明理由。

2.A注册会计师是甲公司2014年度财务报表审计项目合伙人,在实施风险评估阶段,识别出收入确认中与关联方发生舞弊的风险较高,在考虑这一事项对审计程序的影响时,A注册会计师有如下观点或做法:

(1)鉴于风险的重要性,A注册会计师认为不必再了解与该风险相关的控制,而直接依赖实质性程序获取审计证据。

(2)A注册会计师拟采用实质性方案来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

(3)在对与收入相关的控制进行测试时,A注册会计师利用了上年度控制测试的证据。 (4)A注册会计师在期中对与关联方发生的收入交易实施实质性程序,并针对剩余期间实施进一步的实质性程序,以将期中得出的结论合理延伸至期末。

(5)为了增加审计程序的不可预见性,A注册会计师安排审计项目组成员向关联方函证销售协议的细节条款。在收到关联方回函证实被审计单位会计记录无误后,A注册会计师拟不再实施其他程序。

(6)A注册会计师在确定实质性分析程序中已记录金额与预期值之间可接受的差异额时,考虑了相关重要性水平和计划的保证水平。

要求:针对上述事项(1)-(6),逐项判断A注册会计师的观点或做法是否恰当。如不恰当,请简要说明理由。

三、简答题

1.2015年1月,甲会计师事务所首次接受委托审计戊公司2014年度财务报表,委派A注册会计师担任项目合伙人。A注册会计师采用PPS抽样技术对主营业务收入的发生认定进行了审计,审计工作底稿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记账日期 金额(万元) 发票日期 发运单日期 2014年10月2850 2014年10月272014年10月27日 日 日 2014年11月175 2014年10月31丢失 日 日 2014年12月760 2014年12月82014年12月7日 日 日 2014年12月1980 2014年12月182014年12月17日 日 日 2014 年12月31160 2014年12月312014年12月31日 日 日 2015年1月3日 -200 2015年1月3日 不适用 审计说明: (1)戊公司采用交款提货的销售方式。已检查相关交易的销售合同、销售发票和发运凭证。 (2)针对丢失发运凭证的销售交易,发运部门解释因更换物流公司所致,在对该笔交易检查了销售合同、销售单和销售发票后,认为不存在问题。 (3)针对2014年12月7日所记录的销售交易,财务部门负责人解释销售当天发票用完,第二天补开了销售发票。 要求: 逐项指出A注册会计师实施的审计程序及其结论是否存在不当之处,如果存在请简要说明理由。

2.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主要经营中小型机电类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产品销售以甲公司仓库为交货地点。A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甲公司2014年度财务报表,于2014年12月1日至12月15日对甲公司的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内部控制进行了解、测试与评价。

资料一:

A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所了解的销售与收款循环的控制程序,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1)甲公司仓库在接到经过批准的销售单后,开具预先连续编号的发货单,并在销售的产品装运后,将相关副本分送开具账单部门、运输单位和客户。

(2)甲公司开具账单部门审核发货单和销售单后开具销售发票,在保留销售发票副本后将相关单据送交会计部门职员E审核。

(3)甲公司会计部门职员E核对无误后登记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和应收账款明细账。 资料二:

A注册会计师负责对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内部控制实施测试,并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测试情况,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1)A注册会计师选取了填制日期为2014年12月25日至26日的4张发货单,编号为1276号至1279号,购货单位均为乙公司。A注册会计师在12月份的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和相关原始凭证中找到了相应的记录,与上述发货单对应的销售发票填制日期为2014年12月26日。

(2)A注册会计师从甲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中选取了11月30日最后一笔交易和12月1日第一笔交易,注意到11月30日最后一笔交易的发货单和销售发票的填制日期均为12月1日,发货单编号为1204号;12月1日第一笔交易的发货单和销售发票的填制日期均为12月1日,发货单编号为1205号。财务人员解释,由于甲公司运输安排原因,上述两笔交易的相关产品均在12月1日发出,但由于11月30日最后一笔交易的客户要求的发货时间是11月30日,故将1204号发货单和相关销售发票日期填制为12月1日。

要求:

(1)针对资料一第(1)至(3)项,假定不考虑其他条件,请逐项判断甲公司上述控制程序在设计上是否存在缺陷。如果存在缺陷,请分别予以指出,并简要说明理由,提出改进建议。

(2)针对资料二第(1)至第(2)项,结合资料一,假定不考虑其他条件,请逐项指出上述事项是否表明相关内部控制得到有效执行。如果表明相关内部控制未能得到有效执行,请简要说明理由,并提出改进建议。

3.A注册会计师对甲上市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2014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甲公司2014年度未发生购并、分立或债务重组行为,销售状况和上年相当,下面是甲公司提供的未经审计的2014年财务报表附注的部分内容(金额单位:人民币万元)。 应收账款账龄分析 账龄 1年以内 1-2年 2-3年 3年以上 合计 年初数 1250 2410 1110 850 5620 年末数 2000 1200 2500 2000 7700 注: (1)应收账款计提坏账的会计政策:坏账准备按期末应收账款余额的5%计提; (2)坏账准备的期末余额数为281万元。

要求:请运用职业判断,必要时运用分析程序,指出上述财务报表附注内容中存在或可能存在的不合理之处,并简要说明理由。

四、综合题

1.2014年12月ABC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对戊公司2014年财务报表实施审计,戊公司主要从事电子的生产和销售业务。A注册会计师担任项目合伙人。A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所了解的戊公司情况及其环境,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资料一:

(1)由于2013年W产品供不应求,戊公司治理层提出2014年将W产品销量提高10%、毛利率提高3%的目标,并规定高级管理人员薪酬的升降幅度为毛利升降幅度的5倍。

(2)2014年初,由于人工的上升,戊公司X产品的单位成本比上年上升了10%,与此同时,X产品的销售价格也比上年上升了5%。

(3)2014年,电子行业原材料价格基本保持稳定,但随着产品的快速更新换代,销售价格 频繁变化,戊公司也多次调整商品价目表,竞争进一步加剧。

(4)为实现年度经营目标,提高工作效率和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性,戊公司决定由销售经理兼任信用管理部门负责人。

资料二:

A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底搞中记录了所获取的戊公司合并财务数据,部分内容摘录如下:(金额单位:万元) 年份 主要产品 营业收入 营业成本 2014年未审数 X产品 9003 6300 2013年已审数 X产品 8125 6501 资料三: A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作底稿中记录了实施的相关实质性程序,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1)从接近2014年末发运凭证中选取样本,追查销售发票和营业收入明细账;

(2)从营业收入明细账中选取大额记录,追查至营业成本明细账,确认所记载的销售产品数量与所结转的存货数量是否一致;

(3)追查销售发票上的详细信息至发运凭证、经批准的商品价目表和客户订购单; (4)将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加总,追查其至总账的过账。 要求:

(1)针对资料一第(1)项至第(5)项,结合资料二,假定不考虑其他条件,逐项判断资料一所列事项是否可能表明存在重大错报风险。如果认为存在,说明该风险属于财务报表层次还是认定层次。如果认为属于认定层次,指出相关事项主要与哪些财务报表项目(仅限于: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应收账款)的哪些认定(每个财务报表项目仅限一种认定)相关。 事 项 序 号 是否可能 存在重大 错报风险 (是/否) 理由 风险的层次 (报表层/认定层) 财务报表项目及相关 认定 (1) (2) (3) (4)

(5) (2)逐项判断资料三所列实质性程序对发现根据资料一识别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是否直接有效。如果直接有效,指出资料三所列实质性程序与资料一的第几个事项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直接相关,并简要说明理由。 资料三所列实质性程序序号 (1) (2) (3) (4) 所列实质性程序对发现根据资料一识别的认定层 次重大错报是否直接有效 与资料一的第几个事项 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 险直接相关 理由

2.2014年12月ABC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对甲公司2014年财务报表实施审计,甲公司主要从事电子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业务。A注册会计师担任项目合伙人。A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所了解的甲公司情况及其环境,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资料一:

(1)甲公司从2013年起推出针对经销商的返利计划,根据经销商已付款的采购额的5%的比例,在年度终了后12个月内向经销商支付返利。甲公司未与经销商就返利计划签订书面协议,而由销售人员口头传达。

(2)2014年12月,一名销售部已离职员工向甲公司董事会举报,称销售经理和财务经理串通,销售经理挪用了一笔现销收入300万元。甲公司已对此事展开调查,目前尚无结论。

(3)2014年年初,甲公司在8个城市新设了售后服务处,使售后服务处增加到20个,同时售后服务处人员增加了40%。

(4)2014年年末,甲公司购入了一批新的运输设备用于销售,并淘汰了旧的运输设备。 资料二:

A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底搞中记录了所获取的甲公司合并财务数据,部分内容摘录如下:(金额单位:万元) 年份 2014年未审数 2013年已审数 主要产品 X产品 X产品 主营业务收入 3150 3000 减:销售返利 150 140 营业收入 3000 2860 营业成本 2600 2500 销售费用 ——职工薪酬 560 400 ——办公室租金 195 175 ——折旧费用 251 245 货币资金 2500 2450 应收账款 2450 1750 坏账准备 50 40 其他应付款 ——返利 210 140 ——租金 60 45 资料三: A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作底稿中记录了实施的相关实质性程序,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1)取得8个新设销售服务处的办公室租赁合同,连同以前年度获取的12个销售服务处的租赁合同,估算本年度办公室租金费用。

(2)检查2013年度计提的销售返利的实际支付情况,并向管理层询问予以佐证,评估2014年度计提的销售返利金额的合理性。

(3)检查2015年初应收账款收回上年度账款的情况。

(4)从接近2014年末发运凭证中选取样本,追查销售发票和营业收入明细账; (5)追查销售发票上的详细信息至发运凭证、经批准的商品价目表和客户订购单。 要求:

(1)针对资料一第(1)项至第(5)项,结合资料二,假定不考虑其他条件,逐项判断资料一所列事项是否可能表明存在重大错报风险。如果认为存在,指出相关事项主要与哪些财务报表项目(仅限于:营业收入、销售费用、货币资金、其他应付款、应收账款)的哪些认定(每个财务报表项目仅限一种认定)相关。 事项是否可能存在重大错报风险(是理由 财务报表项目及序号 /否) 相关认定 (1) (2) (3) (4) (2)逐项判断资料三所列实质性程序对发现根据资料一识别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是否直接有效。如果直接有效,指出资料三所列实质性程序与资料一的第几个事项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直接相关,并简要说明理由。 资料三所所列实质性程序对发现与资料一的第几个事理由 列实 根据资料一识别的认定层 项 质性程序次重大错报是否直接有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序号 效 风 险直接相关 (1) (2) (3) (4) (5) 三、简答题

1.甲公司是ABC会计师事务所的常年审计客户。ABC会计师事务所负责甲公司2014年度财务报表审计,并委派A注册会计师担任项目合伙人。A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发现如下事项:

金额单位:万元

供应商 A公司 B公司 C公司 D公司 应付账款年末余额 400 0 10 1000 本年度供货总额 500 1590 1600 1200 要求: (1)如果甲公司存在长期挂账的应付账款,A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怎样的审计程序? (2)A注册会计师应当选择哪几位供应商进行函证,并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

(1)A注册会计师应当分析长期挂账的应付账款,要求被审计单位做出解释,判断被审计单位是否缺乏偿债能力或利用应付账款隐瞒利润,并注意其是否可能无须支付。

对确实无须支付的应付账款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依据是否充分;关注账龄超过3年的大额应

付账款在资产负债表日后是否偿付,检查偿付记录、单据及披露情况。

(2)B公司、C公司和D公司。

进行函证时,注册会计师应选择较大金额的债权人(D公司),以及那些在资产负债表日金额不大,甚至为零,但为被审计单位重要供应商的债权人(B公司和C公司),作为函证对象。

2.ABC会计师事务所正在对甲公司2014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A注册会计师负责审查固定资产及其折旧项目,相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A注册会计师审计甲公司2014年度财务报表的“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项目时,发现下列情况:

(1)某一生产车间有两台生产用设备,其中一台设备是融资租入的,甲公司认为是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所以并未对其计提折旧,另一台设备因为进行日常的修理,所以在修理期间也没有计提折旧。

(2)6月份购入设备一台,价值100万元,当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7月份交付使用,甲公司从8月份起开始计提折旧。

(3)甲公司对厂房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该厂房预计使用年限10年,预计净残值率为5%,甲公司确定的该厂房的年折旧率为10%。

资料二:

针对甲公司的固定资产审计,A注册会计师实施的部分审计程序如下: (1)检查2014年购入的生产设备的发票金额并追查至账簿记录; (2)检查2014年度从在建工程转入的厂房、仓库的原始凭证;

(3)结合2014年发生的长期借款项目查明有无以固定资产担保或抵押等情况; (4)索取或编制融资租赁设备汇总表,追查到相关的融资租赁协议。

要求:

(1)针对资料一的情况,指出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给出恰 当的处理建议。

(2)针对资料二的情况,请分别指出这些审计程序主要是针对固定资产的何种认定。

3.A注册会计师是甲公司2014年度财务报表审计业务的项目合伙人,A注册会计师对甲公司的内部控制进行了了解、测试与评价:

(1)对需要购买的已经列入存货清单的项目由仓库负责填写请购单,对未列入存货清单的项目由相关需求部门填写请购单,请购单统一由采购部门主管W签字批准。

(2)采购部门收到经批准的请购单后,由其职员S进行询价,职员M确定供应商,再由其职员P负责编制和发出预先连续编号的订购单。订购单一式四联,经被授权的采购人员签字后,分别送交供应商、负责验收的部门、提交请购单的部门和负责采购业务结算的应付凭单部门。

(3)验收部门检查了原材料有无损坏后,比较所收商品与订购单上的要求是否相符,如商品的品名、摘要、数量、到货时间等,并编制预先连续编号的验收单交仓库人员签字确认。验收单一式三联,其中两联分送应付凭单部门和仓库,一联留存验收部门。

(4)应付凭单部门核对验收单和订购单,并编制预先连续编号的付款凭单。在付款凭单经被授权人员批准后,应付凭单部门将付款凭单连同供应商发票及时送交会计部门,并将未付款凭单副联保存在未付款凭单档案中。会计部门收到附有供应商发票的付款凭单后即应及时编制有关的记账凭证,并登记原材料和应付账款账簿。

(5)每月末,由不登记应付账款明细账的人员与供应商核对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往来款项,如有不符,及时查明原因。

要求:结合以上(1)-(5),分别指出各项控制是否有缺陷。如果有缺陷,简要说明理由和改进建议。

四、综合题

1.甲公司是ABC会计师事务所的常年审计客户,从事小型生产线的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用于出口。ABC会计师事务所承接了甲公司2014年度财务报表审计业务,并委派A注册会计师担任审计项目合伙人。

资料一:A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所了解的甲公司的情况及其环境,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1)甲公司产品出口以美元定价,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由2014年初的6.3:1升值至2014年11月1日的6.0:1,之后基本保持稳定。2014年下半年,受欧洲经济不景气的影响,收入减少,销售价格下降了10%。

(2)由于原部件成本上升,甲公司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大量采购原部件,但是从2014年11月开始原部件价格大幅下降,产品价格也有一定幅度的下降。

(3)2014年7月,甲公司的X生产线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是2014年12月31日才完成竣工结算,甲公司2015年1月结转在建工程到固定资产。

(4)2014年12月,甲公司决定淘汰一批账面价值为90万元的旧设备,并与受让方签订了不可撤销的转让协议,转让价格为20万元。2015年3月,甲公司向受让方移送了该批旧设备。

(5)2014年1月,甲公司开始兴建办公楼,预计工期18个月。2014年1月1日甲公司取得年利率为8%的专门借款1000万元,每年1月1日支付上年利息,到期时归还本金和最后一次利息。前8个月发生专门借款的利息收入20万元,9-12月发生的专门借款的利息收入8万元,因为发生安全事故,该办公楼9月开始停建,一直到12月31日还没恢复,预计下一年恢复建造。

资料二:A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所获取的甲公司财务数据,部分内容摘录如下(金额单位:人民币万元):

(1)

项目 营业收入 营业成本 资产减值损失 其中:存货 固定资产 合计 存货账面余额 减:存货跌价准备 存货账面价值 (2)

2014年年初数(已审数) 本年增加 (未审数) 962 1200 1200 本年减少 (未审数) 0 0 0 2014年年末数 (未审数) 962 1200 1200 2014年(未审数) 6000 5000 300 60 360 1500 375 1125 2013年(已审数) 5000 4500 292 54 346 600 180 420 项目 在建工程——X生产线 在建工程——办公楼 在建工程账面价值 0 0 0

其中:利息资本化 0 52 0 52 资料三:

A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拟实施的实质性程序,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1)从营业收入明细账中抽取大额的销售业务,检查是否符合收入的确认条件;

(2)将存货跌价准备本年计提数与资产减值损失相应明细项目的发生额核对是否相符; (3)检查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是否计提折旧;

(4)将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本年计提数与资产减值损失相应明细项目的发生额核对是否相符; (5)重新计算X生产线的账面价值,将其和账簿记录核对; (6)计算专门借款的利息支出和利息收入。 要求:

(1)针对资料一(1)至(5),结合资料二,假定不考虑其他条件,逐项指出资料一所列事项是否表明可能存在重大错报风险。如果认为存在,简要说明理由,并分别说明该风险属于财务报表层次还是认定层次。如果认为属于认定层次,指出相关事项主要与哪些财务报表项目(仅限于: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资产减值损失、财务费用、存货、在建工程、固定资产)的哪些认定相关。

(2)针对资料一(1)至(5),结合资料二,假定不考虑其他条件,逐项判断资料三所列实质性程序对发现根据资料一识别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是否直接有效。如果直接有效,指出资料三所列实质性程序与资料一的第几个事项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直接相关,并简要说明理由。

2.甲公司是ABC会计师事务所的常年审计客户。ABC会计师事务所负责审计甲公司2014年度财务报表,并委派A注册会计师担任项目合伙人。

资料一:A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所了解的甲公司情况及其环境,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1)2014年初,甲公司将通用设备折旧年限由8年到10年变更为10年到12年,将房屋建筑物折旧年限由25年到30年变更为20年到25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残值率仍然为5%。

(2)甲公司于2014年3月1日借入2000万元、年利率为8%的专门借款,用于已开工建设并预计于2014年末完工的新生产线。甲公司无其他带息债务。因甲公司与施工方对工程质量存在纠纷,该工程于2014年5月1日至2014年8月31日中断。

(3)2014年年初,甲公司经营租入五台运输设备,总价值850万元,用于销售产品。

(4)甲公司现有专用设备的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残值率约为10%。除2014年第一季度陆续增加的1100万元设备外,其余设备都是2013年初购置的。

资料二:A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所获取的甲公司财务数据,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金额单位:万元

(1) 项目 在建工程——借款利息

(2) 项目 固定资产原值 房屋建筑物 通用设备 运输设备 2014年年初数(已审数) 12000 5200 0 本年增加 200 180 850 本年减少 180 168 0 2014年年末数(未审数) 12020 5212 850 2014年(未审数) 80 2013年(已审数) 0

专用设备 合计 累计折旧 房屋建筑物 通用设备 运输设备 专用设备 合计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 5005 22205 540 2100 0 420 3060 0 19145 1100 2330 380 450 115 430 1375 0 955 5 353 160 145 0 2 307 0 46 6100 24182 760 2405 115 848 4128 0 20054 资料三:

A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拟实施的实质性程序,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1)获取房屋建筑物的相关证明文件,并观察其实际情况,检查是否已按规定计提折旧; (2)重新计算本年的专门借款的利息支出金额; (3)将累计折旧明细账合计数和总账核对;

(4)查阅资本支出预算、公司相关会议决议等,检查本年增加的在建工程是否全部得到记录。 要求:

(1)针对资料一(1)到(4),结合资料二,假定不考虑其他条件,逐项指出资料一所列事项是否可能表明存在重大错报风险。如果认为存在,简要说明理由,并简要说明该风险与哪些财务报表项目的哪些认定相关。

(2)针对资料一(1)至(4),结合资料二,假定不考虑其他条件,逐项判断资料三所列实质性程序对发现根据资料一识别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是否直接有效。如果直接有效,指出资料三所列实质性程序与资料一的第几个事项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直接相关,并简要说明理由。

3.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主要经营中小型机电类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日常交易采用自动化信息系统(以下简称系统)和手工控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A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甲公司2014年度财务报表,于2014年12月1日至12月15日对甲公司的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内部控制进行了解、测试与评价。

资料一:A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所了解的甲公司情况及其环境,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1)除了于2013年12月借入的2年期、年利率6%的银行借款5000万元外,甲公司没有其他借款。上述长期借款专门用于扩建现有的一条生产线,以满足D产品的生产需要。该生产线总投资6500万元,2013年12月开工,2014年7月完工投入使用。(假设不考虑利息收入)

(2) 为加快新产品研发进度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甲公司于2014年6月支付500万元购入一项非专利技术的永久使用权,并将其确认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最新行业分析报告显示,甲公司竞争对手乙公司已于2014年初推出类似新产品,市场销售良好。同时,乙公司宣布将于2015年12月推出更新一代的换代产品。

(3)甲公司于2014年7月完工投入使用的一个仓库被有关部门认定为违章建筑,被要求在2015年6月底前拆除。

资料二:A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所获取的甲公司财务数据,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金额单位:万元

(1)

项 目 无形资产 非专利技术 利息支出 减:利息资本化 净利息支出 (2) 2014年年初数(已审数) 4461 2031 2014年(未审数) 500 300 250 50 本年增加 (未审数) 150 140 本年减少 (未审数) 0 0 2013年(已审数) 0 25 25 0 项 目 2014年年末数(未审数) 固定资产原价 其中:房屋建筑物 减:累计折旧 其中:房屋建筑物 4611 2171 减:固定资产减值0 0 0 0 准备 资料三:A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所了解的有关采购与付款循环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1)采购原材料须由请购部门编制请购单,采购部门审核请购单后发出预先连续编号的采购订单。采购的原材料经采购人员验收后入库,仓库人员收到原材料后编制预先连续编号的入库单。

(2)应付凭单部门核对供应商发票、入库单和采购订单,并编制预先连续编号的付款凭单。会计部门在接到经应付凭单部门审核的上述单证和付款凭单后,登记原材料和应付账款明细账。月末,在与仓库核对连续编号的入库单和采购订单后,应付凭单部门对相关原材料入库数量和采购成本进行汇总。应付凭单部门对已经验收入库但尚未收到供应商发票的原材料编制清单,会计部门据此将相关原材料暂估入账。

资料四:A注册会计师负责对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内部控制实施测试,并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测试情况,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1)应付凭单部门在9月末编制了已验收入库但尚未收到供应商发票的原材料清单,会计部门据此将相关原材料暂估入账,并在10月1日全额冲回。上述原材料清单显示已入库甲原材料1000公斤,单价为每公斤1 300元。经核对批准发出的采购订单和入库单,数量和单价均相符,但A注册会计师注意到甲公司另需向运输单位支付该原材料的运费100000元。财务人员解释,由于原材料运费是与运输单位另行结算的,因此在原材料暂估入账时未予考虑,并且,在10月8日收到运输单位的运费发票时,甲公司已将运费计入该原材料的采购成本。A注册会计师在甲原材料明细账中找到了上述100000元运费的记录。

(2)原材料明细账显示,甲公司在11月27日购入乙原材料694公斤,金额为70 000元(不含增值税)。A注册会计师注意到该原材料采购订单所列数量为700公斤,单价为每公斤100元(不含增值税),但相应的入库单所列数量为694公斤。财务人员解释,上述数量差异是运输途中损耗所致。按照甲公司原材料采购管理规定,乙原材料允许的入库检验差异率为±1%。 要求:

(1)针对资料一(1)至(3)项,结合资料二,假定不考虑其他条件,请逐项指出资

料一所列事项是否可能表明存在重大错报风险。如果认为存在,请简要说明理由,并分别说明该风险是属于财务报表层次还是认定层次。如果认为属于认定层次,请指出相关事项与哪项财务报表项目的何种认定相关。

(2)针对资料三第(1)至第(2)项,假定不考虑其他条件,请逐项判断甲公司上述控制程序在设计上是否存在缺陷。如果存在缺陷,请分别予以指出,并简要说明理由,提出改进建议。

(3)针对资料三第(1)至第(2)项,请指出哪一项与“已发生的采购业务均已记录”这一控制目标相关,并确定针对该控制目标的测试程序。

(4)针对资料四第(1)至第(2)项,请分别指出这些事项主要与存货和应付账款的什么认定相关。

三、简答题

1、A注册会计师负责对常年审计客户甲公司2014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甲公司从事商品零售业,存货占其资产总额的70%。除了自营业务外,甲公司还将部分柜台出租,并为承租商提供商品仓储服务。根据以往的经验和期中测试的结果,A注册会计师认为甲公司有关存货的内部控制有效。A注册会计师计划于2013年12月31日实施存货监盘程序。 A注册会计师编制的存货监盘计划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1)存货的监盘目标是获取有关甲公司资产负债表日存货数量的审计证据。

(2)对于存货监盘过程中收到的存货,要求甲公司管理层单独存放,不纳入监盘范围。 (3)根据存货类别确定监盘人员分工,每位项目组成员负责一类或数类存货的监盘。

(4)到达盘点现场后,观察代柜台承租商保管的存货是否已经单独存放,并要求甲公司管理层将其纳入盘点范围。

(5)对以标准规格包装箱包装的存货,监盘人员根据包装箱的数量及每箱的标准容量直接计算确定存货的数量。

(6)存货监盘结束时,将作废的盘点表单以外的所有盘点表单的号码记录于监盘工作底稿。

<1>、针对上述(1)至(6)项,逐项指出是否存在不当之处,如果存在,简要说明理由。

四、简答题

1、ABC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对乙公司2012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A注册会计师担任审计项目合伙人。乙公司为孕婴服装加工企业,仓库中现有存货主要包括各种孕妇装、婴儿装、布匹、羊毛、棉线和各种辅助材料。为了保护宝宝的皮肤,推出更适合婴儿爬行的爬服,乙公司于2012年12月31日从杭州定制了一批柔软的面料,该材料由乙公司负责运输,截至盘点日货物尚在运输途中。乙公司在2013年1月8日对存货实施盘点,A注册会计师于同日实施存货监盘程序,有关部分监盘计划和监盘工作如下:

针对上述监盘计划和监盘工作有无不妥当之处?如有,请简述理由。

<1>、存货监盘目标:检查乙公司2012年12月31日存货数量是否真实完整。

<2>、存货监盘范围及时间安排:2013年1月8日对乙公司仓库库存的所有存货实施监盘。 <3>、注册会计师在制定存货监盘计划时与乙公司沟通确定存货检查重点。

<4>、在检查存货盘点结果时,注册会计师仅从存货实物中选取项目追查至存货盘点记录,目的是测试存货盘点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5>、观察管理层制定的盘点程序的执行情况,对于正在加工中的存货,应当获取资产负债表日前后存货收发及移动的凭证,检查库存记录与会计记录期末截止的正确性。

<6>、对实施抽盘程序发现的盘盈或盘亏的存货,由仓库保管员将存货实物数量和仓库存货记录调节相符。

<7>、存货监盘结束时的工作。在乙公司存货盘点结束前,注册会计师还应当再次观察盘点现场,并取得和检查已填用、作废及未使用盘点表单的号码记录,不再实施其他审计程序,进一步确定盘点范围是否正确以及复核存货盘点结果汇总记录并评估是否正确反映实际盘点结果。

三、简答题

1、2011年1月11日下午5点30分,注册会计师参加对华光工厂库存现金的清查盘点工作。清查结果如下:

(1)实点库存现金(人民币)结存数:100元币1120张,50元币80张,10元币220张,5元币84张,2元币175张,1元币220张,5角币50张,2角币20张,1角币51张,5分币32张,2分币14张,1分币8张。共计:119,226.06元

(2)查明现金日记账截止2011年1月11日监盘前的账面余额为121 679.24元。

(3)查出已经于2011年1月10日办理收款手续,但尚未入账的第211号收款凭证,事项为退回的会议支出结余款项,金额为4 372.31元。

(4)查出已经于2011年1月10日办理付款手续,但尚未入账的第203号付款凭证,事项为经销商支付购买打印机及耗材款项,金额为4 126.14元。

(5)发现现金日记账中夹有下列借据,共计2 560元:许林华借药费1 250元,万广华借药费1 310元。以上借据均经领导批准。

(6)发现保险柜中有1月1日收到销售产品的转账支票一张,计价7 500元。 (7)发现保险柜中有待领工资215元,单独包封。 (8)发现邮票若干,共计139.35元

(9)银行核定库存现金限额100 000元。

<1>、根据清查结果,编制库存现金监盘表。 检查盘点记录 项目 上一日账面库存余额 盘点日未记账传票收入金额 盘点日未记账传票支出金额 盘点日账面应有金额 盘点实有库存现金数额 盘点日应有与实有差异 白条抵库(张) 短缺现金 差异原因分析 人民币 121 679.24 4 372.31 4 126.14 121 925.41 119 226.06 2 699.35 2 560.00 139.35 额 100元 50元 20元 10元 5元 2元 1元 5角 2角 1角 5分 2分 20 84 175 220 50 20 51 32 14 0 0 220 8实有库存现金盘点记录 面/枚 110 4,000.00 0 2,200.00 420.00 350.00 220.00 25.00 4.00 5.10 1.60 0.28 人民币 张金额 112,000.0

计 1分 合8 6 0.08 119,226.0<2>、指出该企业现金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企业在现金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注册会计师的建议 白条抵库的现金2 560元,应白条借据抵库。出纳员以借条抵充库存现金2 560元。 做其他应收款入账处理,或限期归还或敦促报销。 账款不符。盘点日止账面应存额为 121 925.41元,而出纳员短缺现金139.35元,实际盘存库存现金仅为119 226.06元,其中除借据2 560元应在进一步查明原因后进行处理。 抵充库存外,尚短缺139.35元。 银行核定该厂库存现金限额为 100 000元,而实际库存今后应坚持按银行核定限额存119 226.06元超过限额。 放库存现金。 出纳员工作拖拉,前一天的有关凭证未及时登记现金日出纳员今后应坚持做到及时登记账。 账,日清日结。 购买打印机的支出应采用转账的方式结算。 应按照在规定的现金收支范围内办理现金收支。 收到销货款的转账支票未及时送存银行,已超过支票有该厂应及时与购货单位联系,效期,该笔货款将被对方开户银行拒付。 收回7 500元销货款。 三、简答题 1、ABC会计师事务所首次接受甲公司委托审计其2013年度财务报表,审计项目组于2014年3月20日完成了对甲公司2013年度财务报表的审计工作,甲公司于3月30日将已审计财务报表与审计报告一同对外公布。

(1)4月5日,乙公司因货物质量问题全部退回了上月从甲公司购买的一批商品。

(2)甲公司内部审计人员于4月1日发现2013年已审财务报表中存在1800万元的重大错报,并向甲公司最高领导层进行了汇报。甲公司管理层及时修改了财务报表。

(3)3月18日,法院判决甲公司因上年的技术侵权案应向丙公司支付1500万元的赔款。

<1>、假定注册会计师在2014年4月14日获知了甲公司发生的上述(1)~(3)事项,指出注册会计师是否应当采取相应的行动,并简要说明理由。

<2>、如果2012年度甲公司财务报表未经审计,注册会计师在本期审计报告中应当如何处理? 三、简答题

1、XYZ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A和B,于2013年3月10日完成了对W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2012年度财务报表的审计工作,下面是草拟的一份审计报告: 财务审计报告 W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我们审计了后附的W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W公司)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股东权益变动表和现金流量表以及财务报表附注。 一、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

编制和公允列报财务报表是W公司管理层的责任。这种责任包括: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财务报表,并使其实现公允反映。 二、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我们的责任是在执行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我们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了审计工作。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要求我们遵守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以对财务报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

审计工作涉及实施审计程序,以获取有关财务报表金额和披露的审计证据。选择的审计程序取决于注册会计师的判断,包括对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在进行风险评估时,我们考虑与财务报表编制和公允列报相关的内部控制,以设计恰当的审计程序,但目的并非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意见。审计工作还包括评价管理层选用会计政策的恰当性和作出会计估计的合理性,以及评价财务报表的总体列报。 三、审计意见

我们确认,W公司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已经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真实地表达了W公司2012年12月31日的财务状况以及2012年度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中国××市 中国注册会计师:B(盖章) 二〇一三年三月十日

<1>、根据编写财务报表审计报告的要求,指出上列审计报告中的不恰当之处。 三、简答题

1、ABC会计师事务所拟承接以下客户2011年度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假定存在以下情形: (1)A公司2011年度的财务报表由XYZ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并出具了报告。近日因XYZ会计师事务

所的注册会计师受到相关部门的处罚,A公司拟另行委托ABC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其2011年的财务报表并出具审计报告。A公司只同意ABC会计师事务所与承接2010报表审计的K会计师事务所沟通。

(2)B公司以招标的方式选聘2011年度财务报表审计的注册会计师。在应邀投标时,ABC会计师事务所在其投标书中说明,如果中标,即可与B公司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无须另行通知。 (3)C公司为参与企业购并委托审计,在业务约定书中约定为按审计后资产的千分之五收取审计费用。 (4)D公司委托ABC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其2011年财务报表,现因急需为取得银行贷款要求ABC会计师事务所加快进度加班完成,承诺一旦如期完成,将安排项目合伙人去欧洲旅游。

(5)E机构为一家公益组织,2011年初ABC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为其管理的公益基金的收支设计内部控制,现接受委托审计2011的财务报表,为此,双方另行签订了业务约定书。

(6)在承接F公司2011年度的财务报表审计工作时,了解到拟安排本次审计项目经理的妻子在F公司担任人事部经理,事务所安排了同一部门的注册会计师担任本审计项目的经理。

<1>、请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有关独立性的规定,分别判断上述几种情形是否对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产生不利影响,并简要说明理由。

三、简答题 1、ABC会计师事务所负责审计甲公司2014年度财务报表,并委派A注册会计师担任审计项目组负责人。在审计过程中,审计项目组遇到下列与职业道德有关的事项: (1)ABC会计师事务所持有甲公司股票10 000股,市值为100 000元。

(2)项目组成员A的妻子拥有甲公司股票1 000股,市值为10 000元,A的妻子是某公司高管,收入可观。

(3)项目组成员B与甲公司同时拥有丁公司的股票,但双方拥有的股票金额均不重大,且不能对丁公司产生重大影响。

(4)为甲公司提供管理咨询的C注册会计师拥有甲公司的股票。

<1>、针对上述事项(1)至(4),分别指出是否对审计项目组的独立性构成威胁,并简要说明理由。

2、ABC会计师事务所接替XYZ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甲公司(上市公司)2013年度财务报表,委派审计三部D注册会计师担任项目合伙人,项目组于2014年2月1日入驻甲公司,拟于2014年3月20日出具审计报告。D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业务过程中遇到下列事项: (1)审计一部的项目经理E注册会计师(非项目组成员)兼任甲公司董事。

(2)审计二部合伙人F注册会计师(非项目组成员)与甲公司副总经理H系同学关系,三年前,二人各出资50%投资成立一家三星级酒店,但二人未亲自参与酒店管理,而是将酒店外包给专业的酒店管理公司进行管理; (3)DEF咨询公司与ABC会计师事务所以合作为目的共享管理权和专业资源。DEF咨询公司2013年初接受委托,为甲公司设计信息技术系统,该系统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无关且生成的信息不构成会计记录和财务报表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系统的职责由甲公司管理层承担。 (4)外勤审计过程中,由甲公司负责项目组食宿,饮食标准为30元/(人/餐),住宿标准为标准间。 (5)G注册会计师是ABC会计师事务所的前任高级合伙人,于2013年8月10日从ABC会计师事务所离职,加入甲公司任财务总监。

(6)项目组成员M为新员工,其父亲曾担任甲公司财务总监,于2013年7月离职。

<1>、要求:针对事项(1)至(6),逐项指出是否违反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并简要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