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历年真题汇总 下载本文

4.【论述】简述记忆过程的几个环节,及其相互关系。7P185X2

答: 人类的记忆是一个积极能动的过程,它包括识记、保持、回忆或再认3个基本环节,每个环节又有

各自的特点和规律,他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1..识记是记忆的开端,又是保持和回忆的前提,学习过的材料有选择地铭记在头脑中的过程; 识记的种类分为:1…无意识记与有意识记 2…机械识记与意义识记 3…协同识记

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识记的效果取决于主观因素,就主体而言:

1…是否有明确的识记目的和任务;

2…是否有强烈的学习愿望和纯正的动机; 是影响识记效果的决定性因素;

2..保持是识记过的信息在头脑中的存储,保持不仅是记忆的重要标志,而且是回忆和再认的重要条件,是识记和回忆的中间环节。信息的保持过程是一个潜在的动态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及后来的经验的影响,在质量和数量上会发生变化:

在质的方面:1…保持的内容比原来识记的内容更简略、概括;

2…保持的内容比原来的识记内容更详细、具体、完整; 3…使原识记内容中的某些特点更加突出、更具特色; 在量的方面:显示出两种倾向;1…记忆回涨现象,即记忆的恢复;

2…记忆的保持量随时间的推移而日趋减少,产生了遗忘现象; 3..再认和回忆是长时记忆系统中信息的提取或重要的两种方式。他们是识记和保持的结果,也是记忆效率的表现。

5.什么是联想?它主要有哪些种类?7P200

答:联想:由一种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活动。

联想的种类: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关系联想。

接近联想:在时、空上比较接近的事物,容易在人们的经验中形成联想。(看见闪电,想起雷鸣暴雨)。 相似联想:由一件事物的感知引起与它在性质上相似事物的回忆。(见猫思虎)。 对比联想:是具有相反特征的事物或相互排斥的事物之间所形成的联想。(由美想到丑,忆苦思甜) 关系联想:由事物的各种关系和联系而引起的联想。(如部分与整理,因果关系等)

17

第八章 思维与想象

一、单选题

1.求同思维又叫( B )。8P209

A.发散思维 B.聚合思维 C.求异思维 D.再造性思维 2.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对新知识技能的掌握产生的影响作用称为( B )8P227

A. 定势 B.迁移 C.原型启发 D.功能固着作用 3.瓦特从蒸汽把水壶盖推得上下移动而进入蒸汽机的发明制作,这是( A )作用。8P228 A. 原型启发 B.迁移 C.科学幻想 D.再造幻想

4.实验证明动机强度与解决问题的效率有密切关系,解决问题效率最佳时的动机强度应是( C )8P229X3 A.最强 B.较弱 C.适中 D.极强 5.思维活动中的功能固定性的作用实际上是一种(A)8P229

A.特殊类型的定势 B.原型启发的作用

C.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D.情绪对思维活动积极性的影响 6.文学家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是在进行( C )8P234

A.表象 B.再造想象 C.创造想象 D.幻想 二、多选题

1.思维的间接性表现为( ABC )8P 202

A.对不在眼前,没有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加以反映 B.对根本不能直接感知的事物加以反映

C.在对现实事物认识的基础上,作出某种预见 D.从部分事物的联系中,找到普遍的、必然的联系

2.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求异思维的特性有( ABD )8P209X3

A.流畅性 B.变通性 C.选择性 D.独特性 3.言语和语言不同,在于它( AB )。8P244

A.是心理现象 B.是交际的过程

C.在个体身上会表现出缺陷 D.必须以字形或语言的声音来表现 三、填空题

1.问题解决的思维就是从 初始 状态经过问题空间进行一系列的搜索,最终达到 目标 状态的过程。8P223 2.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促进了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称之为 正迁移 ;

从其他事物中看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称之为 原型启发 。8P227-228

3.触景生情所引起的浮想联翩,睡眠中的梦境均属于 无意 想象,无意想象最极端的形式是 梦 ; 与主体的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事物的想象叫做 幻想 。8P232、235

四、名词解释

1.求异思维:又称发散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思考出多样性的答案的思维。8P209 2.问题解决:就是从初始状态经过问题空间进行一系列搜索,最终达到目标状态的过程。8P223

3.迁移、正迁移和负迁移:迁移是已经学过的东西在新的情况中的应用,或者说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解决新课题

的影响;

正迁移是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促进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又称助长性迁移; 负迁移是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干扰了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8P227

4.原型启发:是从其它事物中看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对思维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做原型。任何事物、

现象、活动都可以成为原型。 8P228X2

6.幻想:一种主体的愿望结合并指向未来事物的想象过程,是对未来前景和活动的一种形象化的设想。 8P235

18

五、简答及论述题

1.什么是思维的间接性?它表现在哪些方面?8P202-203X2

答: 思维的间接性: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是靠直观获得,而是大脑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或其他工具

作为媒介,对已有的感性材料进行整合加工,从而由已知推测出未知。

思维的间接性的表现:

1..思维能对不在眼前、没有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加以反映; 2..思维能对根本不能直接感知的事物进行反映;

3..思维能在对现实事物认识的基础上做出某种预见。

2.【论述】论述思维的本质。(试述思维及其特性)8P202-204X2

答: 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思维的本质: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内在的规律性。

思维属于理性认识,是人类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也是心理反应的最高形式。 2..其最显著的特征是间接性和概括性: 其间接性的表现在:

1…思维能对不在眼前、没有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加以反映; 2…思维能对根本不能直接感知的事物进行反映;

3…思维能在对现实事物认识的基础上做出某种预见。 其概括性包含两层意思:

1...是把同一类事物的共同性抽取出来,对其本质属性加以概括;

2...是从部分事物的相互联系中,找到普遍的或必然的联系,并将其推广到同类的现象中去。

3..通过思维的间接概括反映,人的认识就能从个别上升到一般,从现象到本质,由片面到全面,由外部联系到内部联系,从偶然中发现必然,从现实中推知过去、预见未来,使人的认识范围更加广阔和深刻。思维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

3.思维概括性表现在哪些方面?8P204

答: 思维的概括性包含两层意思:

1..是把同一类事物的共同性抽取出来,对其本质属性加以概括。

2..是从部分事物的相互联系中,找到普遍的或必然的联系,并将其推广到同类的现象中去。

4.什么是求异思维?它有哪些特点?8P209

答: 求异思维:也叫发散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思考出多样性的答案的思维。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求异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的特点:

1..流畅性,指思维敏捷迅速,能一连串回答出十几个或几十个解决问题的方案;

2..变通性,指能思考出多种不同类型的解决方案,如回答布可以做伞、帐篷、绷带、画布等; 3..独特性,指思考与众不同,如提出“一国两制”的方案。 变通性是关键,它是流畅性的条件,又是独特性的前提。

19

5.【论述】试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8P227-229X2

答: 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常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有些因素可促进思维的进程,起积极作用,有些因素又会干扰或阻碍问题的解决,起消极作用。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 迁移作用:迁移是已经学过的东西在新的情况中的应用,或者说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解决新课题的影响。

迁移分为两类:

1…正迁移:是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促进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又称助长性迁移; 2…负迁移:是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干扰了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

2. 不相干多余信息干扰:在一些简单的问题中,若加进一些不相干的多余信息反而会妨碍问题的解决; 3. 原型启发作用:原型启发:从其它事物中看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对思维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叫

做原型;原型在创造发明或思维中既可以起积极作用,也可以起消极作用。

4. 功能固定性作用:这个概念由邓克尔于1935年提出,它是一类特殊类型的定势; 5. 动机和情绪:积极乐观的情绪有助于解决问题,能推动人积极探索;

消极沮丧的情绪会妨碍思维的进行,高度焦虑的情绪更会阻碍问题的思考与解决; 动机不足,则解决问题的效率不高,动机过高超过一定强度,解决问题的效率会降低;动机强度适中,解决问题的效率最高;

6. 定势的作用:定势是主体对已定活动的一种预先的心理准备状态,它决定着后继同类心理活动的趋势。

陆钦斯量水实验说明定势对问题解决的影响。

6.什么是原型启发?它在创造发明或思维中有何作用?举例说明。8P228X2

答:原型启发:是从其他事物中看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对思维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做原型,任何事物、

现象、活动都可以成为原型。

原型在创造发明或思维中既可以起积极作用,也可以起消极作用。 比如瓦特看到开水壶的盖子上下起伏,想到可以创造出蒸汽机。

7.什么是表象与想象?二者有何区别与联系?8P230X2

答: 表象:是在记忆中所保持的客观事物的形象,一般称作记忆表象或简称表象。它是对以往感知过而当前不

在面前的事物的心理浮现。

想象:是人们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产生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二者的区别:表象属于记忆范畴、想象是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表象无创造性、想象有创造性。 二者的联系:想象又离不开表象,表象是想象的素材和基础。想象是以改造旧表象、创造新形象为特征的。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