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MHz核磁研究生实验课选择题及答案
授课教师:易兰 授课时间:2012年
1. 在11.74T磁场中,1H的共振频率为 A
A 500MHz B 400MHz C 300MHz D 200MHz 2.产生核磁共振的条件为 ACD
A.磁性原子核 B.I=0的原子核 C.施加相应频率的脉冲 D.置于一静磁场
3.5高斯范围内,严禁携带 ABCD 等物品 A.机械手表 B.手机 C.磁卡 D.铁锤
4.能进行核磁共振检测的原子核有 AD A. F B. C C. O D. Pt 5.磁性原子核置于静磁场中时,将 AD A.产生能级分裂 B. 产生核磁共振
C.能态简并 D. 产生一非零宏观磁化强度矢量
6. 在11.744T的磁场中,1H、13C的共振频率分别为 B A.500MHz、202.4MHz B.500MHz 、125.72MHz C.400MHz、125.72MHz D. 300MHz、470.38MHz 7.脉冲重复时间的设定与 D 参数有关 A.RG B. T2 C.NS D. T1 8. 原子核的弛豫过程是指 D A自旋核加热过程
1
19
12
16
195
B 自旋核由低能态向高能态的跃迁过程
C 自旋核由高能态返回低能态, 多余能量以电磁辐射形式发射出去 D 高能态自旋核将多余能量以无辐射途径释放而返回低能态 9. 超导磁体需要定期补充 AC 来维持其正常的工作 A.液氮 B.氧气 C.液氦 D.二氧化碳 10.核磁共振谱仪中探头的作用有 ACD A. 放置测试样品 B.产生射频脉冲 C.接收样品的NMR信号 D. 发射和接收锁场信号
11.属于不规范的核磁管有 ABCD,在进行核磁共振实验时,严禁使用 A. 外径过粗或过细 B. 核磁管有刮痕或有裂缝 C. 核磁帽有裂缝或与核磁管不吻合 D. 经超声波清洗或多次使用已出现磨损
12.进行核磁实验时,待测样品必须 ABD
A 纯净无杂质 B 充分干燥 C 混合物 D不含铁磁性物质
13.CDCl3在1HNMR谱中溶剂峰和水峰的化学位移分别为 B
A.7.27ppm,3.3ppm B. 7.27ppm, 1.55ppm C.2.05ppm, 2.84ppm D.2.5ppm,3.3ppm
14. DMSO在1HNMR谱图中溶剂峰和水峰的化学位移分别为 C A.2.5ppm,1.55ppm B.2.05ppm, 1.55ppm C.2.5ppm, 3.3ppm D.2.05ppm,3.3ppm
15. CDCl3在13CNMR谱中的化学位移及峰型分别为 C A.77.23(5) B.2.05(5) C.77.23(3) D.39.51(7)
2
16.新建的实验数据集包括 ABCD A.NAME B. EXPNO C.DIR D. Title 17.“prosol”文件中保存了 B 信息 A.锁场 B. 脉冲 C.匀场 D.探头 18.机柜的作用有 ACD
A.产生RF脉冲 B. 发射RF脉冲 C.数据信息交换 D. 磁体控制
19. 前置放大器的作用是 ACD A. 对样品的NMR信号进行放大 B. 对RF脉冲进行放大
C. 分离高能RF脉冲信号与低能NMR信号 D. 传送和接受锁场信号
20.AVANCE III 500MHz核磁共振谱仪的磁场强度为 A A.11.744T B. 9.395T C. 7.046T
21.1H谱测试时,进行锁场、匀场的目的是 ABC
A.改善磁场的均匀性 B.控制场漂 C.确保样品周围的磁场稳定 22.1H谱样品配制要点有 ABCD A.样品量为5-10mg,溶于0.5ml氘代溶剂中 B.选用规范的核磁管
C.样品管中溶液高度≥ 3. 5~4. 0 cm
D.样品均匀地溶解于整个溶液、无悬浮颗粒,并保证溶液中不含 Fe、Cu等顺磁性离子
23.用D2O做溶剂时,1H谱中在 B 处有一溶剂峰
3
A.2.05ppm B. 4.8ppm C.2.5ppm D.3.3ppm 24.在选择氘代溶剂时,应考虑以下几点 ABCD A. 氘含量符合标准 B. 样品溶解度通常越大越好
C. 溶剂残留峰不能与样品信号峰有重叠
D. 当做低温或高温实验时,还要考虑溶剂的冰点或沸点以及测试温 度下样品的溶解度
25. 锁场是通过监测溶剂中 B 信号的变化来实现的 A.氕 B. 氘 C.氚 D.氢
26.在核磁实验中,空气压缩机的作用是 AB A.提供放样所需压缩空气 B.提供取样所需压缩空气 C.确保谱仪工作环境恒温恒湿
27.在用BRUKER AVANCE III 500MHz核磁谱仪进行1H谱测试时,所用的脉冲程序是 C
A.zgpg30 B. zg C.zg30 D.zgpr 28.以下正确的操作有 ABCD A. 进样前先要打开空压机、取下防尘盖
B. 每次更换原子核后都需要进行探头的调谐和匹配
C.待测样品的溶剂与前一个1H谱测试所用溶剂不同时,必须进行锁场
D. 每次更换样品后都需要重新匀场 附:答案
4
1. A
2. A、C、D 3. A、B、C、D 4. A、D 5. A、D 6. B 7. D 8. D 9. A、C 10. A、C、D 11. A、B、C、D 12. A、B、D 13. B 14. C 15. C
16. A、B、C、D 17. B
18. A、C、D 19. A、C、D 20. A
21. A、B、C 22. A、B、C、D 23. B
24. A、B、C、D 25. B 26. A、B 27. C
28. A、B、C、D
2011研究生凝胶色谱测试题
1、凝胶色谱可以用来测试(D )
A、分子的分子结构 B、化合物的稳定性
C、金属元素含量 D、高分子材料分子量及其分布 2、凝胶色谱的分离介质为(A )
A、多孔填料 B、极性物质 C、非极性物质 D、阳离子树脂 3、下列不属于凝胶色谱仪检测系统的是(C ) A、示差折光仪检测器 B、紫外吸收检测器 C、热导检测器 D、选择型检测器 4、关于凝胶色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
A、大分子后被洗脱出来 B、小分子后被洗脱出 C、大分子先被置换出来 D、大、小分子同时出来
5
5、在选择对高聚物溶解的良溶剂时,应遵循的原则除了(D ) A、“极性相近”原则
B、“内聚能密度或溶度参数相近”原则
C、高分子-溶剂相互作用参数X1小于1/2的原则 D、“光散射相近”原则
6、我校实验室使用的是(D )角度激光光散射仪 A、12 B、14 C、16 D、18
7、下列不符合凝胶色谱实验要求的是(C ) A、对于样品处理、溶解要严格按照要求完成 B、样品和溶剂都要严格过滤
C、示差结构特殊,不要打开PURGE冲洗 D、替换溶剂注意溶剂之间的互溶性
8、多角度激光光散射仪与凝胶色谱联用系统直接测的是高分子的(B ) A、数均分子量 B、重均分子量 C、Z均分子量
D、数均和重均分子量
9、1953年(B )用多孔离子交换树脂按分子量大小分离了苷、多元醇和其它非离子物质,观察到分子尺寸排除现象
A、Porath和Flodin B、Wheaton和Bauman C、J.C.Moore D、Lord Rayleigh
10、1964年(C )制成了快速且自动化的高聚物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的测定仪,从而创立了液相色谱中的凝胶参透色谱技术
A、Porath和Flodin B、Wheaton和Bauman C、J.C.Moore D、Lord Rayleigh 11、下列哪项不是影响凝胶色谱的分离的因素(D ) A、色谱柱填料的孔径大小及其粒径分布均匀性 B、流动相
C、色谱柱高度和直径
D、注射器将过量样品注入进样器 12、凝胶色谱的核心部件为(B )
A、进样系统 B、色谱柱 C、检测系统 D、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
13、Vt、Vo、Vi、Vg均称为凝胶色谱色谱柱参数,其中代表凝胶床层的总体积的是( A) A、Vt B、Vo C、Vi D、Vg 14、洗脱剂分子的谱峰一般是在色谱图中(B )
A、最先出现 B、最后出现 C、中间某点 D、不确定 15、凝胶渗透色谱的缩写符号为(C )
A、GC B、MS C、GPC D、SEC
16、交联葡聚糖和琼脂糖都是多糖类物质,防止微生物的生长,在凝胶层析中十分重要,下列哪项不是常用的抑菌剂(D )
A、叠氮钠 B、可乐酮 C、苯基汞代盐 D、季铵盐
17、通过GPC-激光光散射联用法测定葡聚糖的分子量时,流动相的流速稳定在(B )左右
A、0.05ml/min B、0.5ml/min C、5ml/min D、50ml/min
6
18、光散射强度与分子量和溶液浓度的关系为(C ) A、光散射强度与分子量成正比,和溶液浓度成反比 B、光散射强度与分子量成反比,和溶液浓度成正比 C、光散射强度与分子量和溶液浓度均成正比 D、光散射强度与分子量和溶液浓度均成反比 19、传统的光散射法不能确定(D )
A、平均分子量 B、旋转半径 C、第二维里系数 D、绝对分子量 20、GPC仪的泵系统不包括(A )
A、控温装置 B、溶剂储存器 C、脱气装置 D、高压泵 21. 做凝胶色谱实验时,实验室使用的是(C ) A多角度激光光散射仪 B凝胶色谱系统
C多角度激光光散射仪和凝胶色谱连用系统 D.多角度激光光折射仪和凝胶色谱连用系统
22. 做凝胶色谱实验时,对于溶剂粘度的要求是(A )
A粘度应该低 B粘度应该高 C与粘度无关 D.粘度可高可低 23.凝胶渗透色谱是将溶剂中的分子按( B )依次洗脱出来。 A 密度 B 重量或尺寸大小 C 极性 D 浓度 24.下列哪项不是凝胶渗透色谱选择溶剂的要求。( D )
A 对试样溶解性能好 B 经济易得 C 与凝胶不发生化学反应 D 高粘度 25.凝胶渗透色谱仪由泵系统、(自动)进样系统、(C )、检测系统和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组成。
A 高效液相色谱柱 B 气相色谱柱 C 凝胶色谱柱 D 离子交换色谱柱
26.凝胶渗透色谱分离技术和(A )技术相结合,不但可以测得大分子的绝对分子量,分子旋转半径与第二维里系数,还可测得分子量分布,分辨分子量大小不同的族群以及分子的形状,分枝率及聚集态等。
A 光散射 B 光衍射 C 光折射 D 光反射
27. 凝胶渗透色谱柱中的填料主要是有机凝胶和无机凝胶,其中(B )是无机凝胶中最常用的,其特点是适用范围广、尺寸稳定性好、耐压、易更换溶剂、流动阻力小,缺点是吸附现象比聚苯乙烯凝胶严重。
A 改性多孔硅胶 B多孔二氧化硅 C 多孔氧化铝 D多孔玻璃 28. 样品中各组分的出柱顺序与流动相的性质无关的色谱是(D )。 A 离子交换色谱 B 环湖精色谱 C 亲和色谱 D 凝胶色谱 29. 凝胶渗透色谱测定高聚物相对分子质量时应选用( C )检测器。 A 荧光 B 紫外 C 示差折光 D 电化学
30.在凝胶渗透色谱仪中,样品随流动相流经的路线是:( A ) A 脱气器→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 B 脱气器→进样器→泵→色谱柱→检测器 C 泵→脱气器→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 D 脱气器→泵→进样器→检测器→色谱柱
31.检测器装在凝胶渗透色谱柱的出口,样品随流动相连续地流经检测器,以得到样品组分分离的色谱图和各组分含量。检测器主要有三种,以下哪种不是凝胶渗透色谱常用的检测器:(D )
A 示差折光检测器 B 紫外吸收检测器 C 粘度检测器 D红外检测器
7
32.在凝胶渗透色谱分析中,下列哪一项不是其常用的溶剂。( D ) A 四氢呋喃 B 苯 C 1,2,4-三氯苯 D 甘油
33.凝胶渗透色谱对溶剂的要求很高,因为溶剂的( A )与检测器的灵敏度有关。 A 纯度 B 密度 C 粘度 D 溶解性
34.在凝胶渗透色谱中,由于洗脱剂分子非常的小,因此它们的峰一般在色谱图中的位置是 ( C )。
A 前部 B 中部 C 尾部 D 不出现
35.下列四种谱图中,哪种谱图的洗脱剂的出现的位置与其他三种谱图不同。( B ) A 液-液色谱 B 凝胶渗透色谱 C 液-固色谱 D 离子交换色谱
36.1959年,()用葡聚糖交联制成凝胶来分离水溶液中不同分子量的样品。( A ) A Porath 和 Flodin B J.C.Moore C Maxwell D Einstein
37.测定高分子材料分子量及其分布的最常用、最快捷有效的方法是:( C ) A 高效液相色谱 B 气相色谱 C 凝胶渗透色谱 D 离子交换色谱 38.对于凝胶渗透色谱来说,最经常用的溶剂应该是(A )
A具有较小折光指数 B具有较大折光指数 C折光系数适中的 D与折光指数无关
39.当仪器和实验条件确定后,溶质的淋出体积与其分子量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A分子量越大,淋出体积越小 B分子量越大,淋出体积越大 C分子量越小,淋出体积越小 D 分子量大小与淋出体积无关
40. 样品中各组分的出柱顺序与流动相的性质无关的色谱是( D )。 A 离子交换色谱 B 环湖精色谱 C 亲和色谱 D 凝胶色谱
参考答案: 1 D 11 D 21
2 A 12 B 22 3 C 13 A 23 4 B 14 B 24 5 D 15 C 25 8
6 D 16 D 26 7 C 17 B 27 8 B 18 C 28 9 B 19 D 29 10 C 20 A 30 C 31 D
A 32 D B 33 A D 34 C C 35 B A 36 A B 37 C D 38 A C 39 A A 40 D 1. XPS可用于测定固体的哪些性质?a. 晶体结构;b. 元素的化学状态;c. 粒子大小。答
案(b)
2. XPS采用的单色化X射线源是:a. Cu靶;Mg靶;c. Al靶;d. Fe靶。(c)
3. XPS 能测定元素周期表中的种类有:a. 所有元素;b.除H以外的所有元素;c.除H、He
以外的所有元素;d. 稀土元素。(c)
4. XPS不能用于测定以下哪种固体:a. 强磁性物质;b.导体;c.绝缘体;d. 半导体。(a) 5. XPS通过收集哪些信息对元素进行分析?a. 光电子的动能;b. 二次X-射线;c. 二次离
子的能量; 光电子的质量。(a)
6. XPS谱图的横坐标是:a. 结合能;b. 速率;c. 化学位移;d. 光强度。(a) 7. XPS 测定无机固体表面厚度大约为:a.1nm; b. 2nm; c. 10-15nm; d. 3-5nm. (d)
8. XPS的中文名称是:a. X-射线电子动能分析仪;b. X-射线光子分析仪;c. X-射线荧光分
析仪;d.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 (d)
9. XPS属于超高真空分析装置,真空度通常要求达到:a. 10-7Pa以上;b. 10-7torr以上;c.
10-9Pa以上. (a)
10. XPS的X光能量用波长表示,大约是:a. 0.154nm; b. 0.84nm; c. 1.54nm; d. 8.4nm. (b) 11. XPS与UPS测定结果的区别是:a. 两者结果相同,只是光源不同; b. 前者得到的是价
带谱,后者得到的是内壳层电子信息; c. 前者得到的是内壳层电子信息,后者得到的是价带谱。(c)
12. XPS测试导电性能差的样品时,常用:a. 氧离子;b. 氮离子;c. 氢离子;d. Ar+, 进行
荷电中和. (d)
13. XPS除了可进行表面分析外,还可进行深度分析,常用a. 氧离子;b. 氮离子;c. 氢离
子;d. Ar+, 进行刻蚀分析。(d)
14. XPS谱图中结合能的位置会因荷电效应出现偏差,常用:a. Si2p; b. O1s; c. C1s; d. N1s进
行位置校正。(C)
15. 南理工XPS的生产厂家是:a. 岛津; b. VG; c. PHI。(c)
16. XPS中通能的大小表示收集:a. X-射线的能量范围;b. 光电子的能量范围;c. 元素化
合价的大小。(b)
17. XPS除了定性外,还可以进行:a. 定量;b. 半定量分析。(b)
18. XPS能分析的固体样品种类有:a. 无机物;b. 有机物;c. 所有固体;d.。高聚物(c) 19. XPS所测试样品通过: a.双面胶;b. 导电胶;c. 直接放置;与样品台固定。(b)
20. 角分辨XPS用于:a. 超薄样品;b. 超厚样品;c. 溶液; d. 粉末样品,的深度分析。(a)
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考题
1.XRD原理中应满足 方程
(A)R?ntgen (B)Von.Laue (C)Bragg (D)Debye 2. XRD原理中采用 X射线
9
(A)Kα1 (B)Kα2 (C)Kβ1 (D)Kβ2 3.XRD实验仪器功率 KW
(A)3 (B)18 (C)40 (D)100 4.XRD实验仪器工作电压、电流分别为 KV, mA
(A)20,5 (B)40,30 (C)40,40 (D)30,30 5.XRD实验仪器所用阳极靶材为 靶
(A)Cu (B)Ni (C)Cr (D)Mo 6.XRD实验仪器用 片过滤阳极靶材的Kβ射线
(A)Cu (B)Ni (C)Cr (D)Mo 7. 实验用Cu靶 X射线的波长为
(A)1.5406nm (B)1.5406埃 (C)0.89nm (D)0.89埃 8.晶体有 种晶型
(A)10 (B)14 (C)6 (D)7 9.晶面指数的正确表示为
(A)(h k l) (B)(h,k,l) (C)(h-k-l) (D) h k l 10. X射线衍射仪主要由 组成
(A)X射线发生器(X射线管) (B)X射线探测器
(C)测角仪 (D)计算机控制处理系统 11.小角衍射装置可测试范围
(A)0.5~6° (B)0.6~6° (C)0~10° (D)0.06~6° 12. 冷水机温度范围
(A)10~25℃ (B)10~50℃ (C)0~100℃ (D)19~24℃ 13.狭缝系统包括:
(A)索拉光阑 (B)接收狭缝 (C)发散狭缝 (D)防散射狭缝 14.可用于计算晶粒尺寸的公式为
(A)R?ntgen (B)Von.Laue (C)Bragg (D)Debye—Scherrer 15. XRD实验仪器用探测器为
(A)闪烁计数器 (B)LynxEye (C)光电倍增管 (D)碘化钠(NaI)单晶体 16.XRD实验仪器型号为
(A)D8 ADVANCE (B)D8 Discover (C)XRD (D)Scherrer 17.XRD实验仪器厂家为 (A)ThermoFisher (B)Jeol (C)Bruker (D)Shimadzu 18. 科学家 发现了穿透力特别强的X射线
(A)R?ntgen (B)Von.Laue (C)Bragg (D)Debye—Scherrer 19. X射线是 年被发现的
(A)1896 (B)1912 (C)1895 (D)1901 20. 晶体学中有 个布拉格点阵
(A)7 (B)14 (C)235 (D)10 答案:CAAC ABAD A(ABCD)BD (ABCD)DBA CACB
傅里叶红外光谱考试题
1、红外光谱产生的必要条件是(AE)
10
A. 化学键在振动过程中ΔH≠0 B. 能吸收200 - 400nm 波长的光线 C. 化合物分子必须具有∏轨道 D. 化合物的分子应具有n电子 E. 光子的频率是化学键振动频率的整数倍
2、一个含氧官能团的红外光谱图在3600-3200 cm-1有吸收峰,最可能是(C) A.CH3-CHO B. CH3-CO-CH3 C. CH3CHOH-CH3 D. CH3-O-CH2CH3 3、下列振动中不会产生红外吸收的是(C)
A. CO的对称伸缩 B. CH3CN中C-C键的对称伸缩 C. CO2的对称伸缩 D. 苯环上不饱和碳氢的伸缩振动 4、需要测量1~2nm的薄膜材料通常选用哪一个附件(AC) A. 镜反射 B. KBr压片 C. 衰减全反射 D. 漫反射 5红外光谱能用于定量分析吗 (B)
A. 不能 B. 能,且其摩尔吸光系数小于紫外可见光谱 C. 能,且其摩尔吸光系数等于紫外可见光谱 D. 能,且其摩尔吸光系数大于紫外可见光谱 6、Fourier 红外光谱的优点?(A. B. C. D )
A. 扫描速度快 B. 灵敏度高 C. 分辨率高 D. 计算机的应用扩大了仪器功能 7、在红外光谱测定时C≡C、C≡N 等所吸收的波长范围是(C)
A. 7. 7~10. 0μm B. 6. 25~5. 56μm C. 4. 35~4. 76μm D. 3. 22~3. 57μm 8、通过红外光谱图可了解到的信息(AD)
A. 红外光谱可以根据各吸收峰的频率判断出分子中存在哪些官能团 B. 对映异构体能够用红外光谱鉴别
C. 同种高分子化合物可以由红外光谱区分
D. 某些吸收峰不存在,可以确信某基团不存在
9、红外光谱中,会出现吸收带增多的情况,产生的原因(ABC)
A. 倍频、合频及差频 B. 振动偶合 C. Fermi共振 D. 分子结构对称 10、以下四种气体不产生红外吸收峰的是(D) A. H2O B. CO2 C. HCl D. N2
11、红外吸收光谱产生是由于( C)
A. 分子外层电子、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 B. 原子外层电子、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C. 分子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 D. 分子外层电子能级的跃迁 12、采用KBr 压片法制备样品时,一般要求(BC)
A. 样品与KBr在研钵中研磨混匀 B. KBr 一定是经过干燥处理的
11
C. 压片操作要在红外灯下进行 D. KBr 要在马福炉中600℃ 灼烧2 h 13、下列化学键伸缩振动产生的基频峰出现在最低频的是(D) A. C-F B. C-N C. C-O D. C-C 14、红外光谱中,用KBr作样品池,这是因为 (C) A. KBr晶体在4000-400cm-1 范围内不会散射红外光
B. KBr晶体在4000-400cm-1 范围内有良好的红外吸收特征 C. KBr晶体在4000-400cm-1 范围内无红外吸收
D. KBr晶体在4000-400cm-1 范围内 ,对红外无反射 15、影响基团频率的因素有 (A. B. C. D. E. F)
A. 电子效应 B. 氢键效应 C. 振动耦合 D.空间效应 E. 费米共振 F. 溶剂效应 16、一种能作为色散型红外光谱仪色散元件的材料为 (D) A. 玻璃 B. 石英 C. 卤化物晶体 D. 有机玻璃 17、红外光谱测试中,不属于固体样品的处理方法有 (D) A. 糊状法 B. 压片法 C. 薄膜法 D. 液膜法 18、影响基因频率位移的因素是 (D)
A. 诱导效应 B. 氢键效应 C. 偶极场效应 D. 晶体状态的影响 19、红外光谱解析分子结构的主要参数是(B) A. 质量比 B. 波数 C. 耦合常数 D. 保留值
20、通常所记录的红外光谱是一种透射光谱,如果采用一些特殊附件可以测定反射光谱,请指出这种ATR附件是 (A. B. C)
A. 漫反射附件 B. 衰减全反射附件 C. 镜反射附件 D. E. S. P透射附件 21、下列关于分子振动的红外活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C)
A. 凡极性分子的各种振动都是红外活性的,非极性分子的各种振动都不是红外活性的 B. 极性键的伸缩和变形振动都是红外活性的
C. 分子的偶极矩在振动时产生瞬间偶极矩,为红外活性振动
22、对含水样品的测试应采用何种窗片(A. B. C) A. BaF2 B. ZnSe C. CaF2 D. KBr 23、红外光谱是一种(A. C. E. )
A. 分子光谱 B. 原子光谱 C. 吸收光谱 D. 电子光谱 E振动光谱 24、本实验室的红外光谱仪有以下哪几种附件(A. B.C. D. E)
12
A. 衰减全反射附件 B. 智能漫反射附件 C. 镜反射附件 D. 气体检测附件 E. ESP透射升温附件
25、在观测红外光谱时,经常遇见谱带数少于分子简正振动数的情况的原因?( ABCDE ) A. 由于有些分子振动不发生瞬时偶极矩变化,故不引起红外吸收 B. 由于分子有对称结构,故某些振动频率相同,它们彼此简并 C. 较强与较宽的吸收常常掩盖了与其频率相近的弱而窄的吸收带 D. 某些吸收带不在中红外区(4000 - 400cm-1),不能为仪器所测到
E. 有些吸收带弱而彼此重合、接近,仪器灵敏度因分辨率不高而不能检测及分辨。 26、在观测红外光谱时,吸收带增多的原因?( ABC)
A. 倍频、合频及差频吸收带
B. 当相同的两个基团在分子中靠得很近时,其特征的吸收带经常发生分裂,形成两个峰,这种现象称为振动偶合
C. 当倍频或组频位于两个强吸收带时,弱的倍频吸收带与基频吸收带之间偶合称为Fermi共振,往往分裂为2个峰
27、下列波段(B)是 C-C 特征吸收峰,(C)是-OH 和-NH 特征吸收峰
A. 1300-1000 cm-1 (醇、酚、醚、酯) B. 2400-2100cm-1
C. 3750-3000 cm-1 D. 1900-1650 cm-1(酸、醛、酮、酰胺、酯). 28、红外光区可划分的几个区域?(A. B. C)
A. 近红外区 B. 中红外区 C. 远红外区 D. 超远红外区 29、红外光谱图的指纹区一般在什么范围(D)
A. 400 -2500 cm-1 B. 2500 – 2000cm-1 C. 1500-1000 cm-1 D. 1300 – 400 cm-1 30、若对红外谱图在OMNIC 软件下进行基线调整,应在(A)下调整: A. 吸光度 B. 透过率 C. 不可以调 D.两者都可 31、以下哪项峰数不属于水(C)
A. 3400 cm-1 B. 1640 cm-1 C. 720 cm-1 D. 650cm-1 32、红外光谱峰位的影响因素有(A. B. C)
A. 诱导效应 B. 共振效应 C. 溶剂效应 D. 氢键 33、红外吸收光谱产生的必要条件是(B. D)
A. ??0 B. ?u?0 C. ??0 D. ?L????振动 34、红外检测器有哪几种?(ABD)
A. 热检测器 B. 热电检测器 C. 荧光检测器 D. 光电导检测器 35、衰减全反射附件适用于(A. B. C)
13
A. 测定样品的表面性质 B. 测定液体、胶状、薄膜以及柔软样品 C. 适用于快速定性 D. 适用于气体样品的测定 36、下列关于傅里叶红外变换红外光谱仪的说法,错误的有(A. C) A. 它是由红外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和记录系统组成 B. FTIR扫描速度快,光谱范围宽,灵敏度高 C. FTIR波长的测量范围是4000-1300 cm-1 D. FTIR有利于弱光谱的检测
37、IR中,分子氢键的形成是伸缩振动频率(B) A. 升高 B. 降低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38、镜反射附件一般适用于什么类型样品的测定?(A. D) A. 涂膜 B. 固体颗粒 C. 气体 D. 薄膜 39、可以测定薄膜的附件有(A. B. C. D)
A. 镜反射测试附件 B. 智能漫反射附件 C. 梯度升温测试附件 D. 衰减全反射附件 E. KBr压片测定附件 40、官能团区指的是(A. C)
A. 高波数段 B. 低波数段 C. 4000-1300 cm-1 D.1300 cm-1 以下
1、红外光谱产生的必要条件是(AE)
A. 化学键在振动过程中ΔH≠0 B. 能吸收200 - 400nm 波长的光线
C. 化合物分子必须具有∏轨道 D. 化合物的分子应具有n电子 E. 光子的频率是化学键振动频率的整数倍
2、一个含氧官能团的红外光谱图在3600-3200 cm-1有吸收峰,最可能是(C) A.CH3-CHO B. CH3-CO-CH3 C. CH3CHOH-CH3 D. CH3-O-CH2CH3 3、下列振动中不会产生红外吸收的是(D)
A. CO的对称伸缩 B. CH3CN中C-C键的对称伸缩 C. CO2的不对称伸缩 D. CO2的对称伸缩
4、需要测量1~2nm的薄膜材料通常选用哪一个附件(AC) A. 镜反射 B. KBr压片 C. 衰减全反射 D. 漫反射 5红外光谱能用于定量分析吗 (B)
B. 不能 B. 能,且其摩尔吸光系数小于紫外可见光谱
C. 能,且其摩尔吸光系数等于紫外可见光谱 D. 能,且其摩尔吸光系数大于紫外可见光谱
6、Fourier 红外光谱的优点?(A. B. C. D. )
A. 扫描速度快 B. 灵敏度高 C. 分辨率高 D. 计算机的应用扩大了仪器功能 7、在红外光谱测定时C≡C、C≡N 等所吸收的波长范围是(C)
A. 7. 7~10. 0μm B. 6. 25~5. 56μm C. 4. 35~4. 76μm D. 3. 22~3. 57μm 8、通过红外光谱图可了解到的信息(AD)
A. 红外光谱可以根据各吸收峰的频率判断出分子中存在哪些官能团 B. 对映异构体能够用红外光谱鉴别
14
C. 同种高分子化合物可以由红外光谱区分
D. 某些吸收峰不存在,可以确信某基团不存在
9、红外光谱中,会出现吸收带增多的情况,产生的原因(ABC)
B. 倍频、合频及差频 B. 振动偶合 C. Fermi共振 D. 分子结构对称 10、以下四种气体不产生红外吸收峰的是(D) A. H2O B. CO2 C. HCl D. N2 11、红外吸收光谱产生是由于
A. 分子外层电子、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 B. 原子外层电子、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C. 分子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 D. 分子外层电子能级的跃迁 12、采用KBr 压片法制备样品时,一般要求(BC)
A. 样品与KBr在研钵中研磨混匀 B. KBr 一定是经过干燥处理的
C. 压片操作要在红外灯下进行 D. KBr 要在马福炉中600℃ 灼烧2 h 13、下列化学键伸缩振动产生的基频峰出现在最低频的是(D) A. C-F B. C-N C. C-O D. C-C
14、红外光谱中,用KBr作样品池,这是因为 (C) A. KBr晶体在4000-400cm-1 范围内不会散射红外光
B. KBr晶体在4000-400cm-1 范围内有良好的红外吸收特征 C. KBr晶体在4000-400cm-1 范围内无红外吸收
D. KBr晶体在4000-400cm-1 范围内 ,对红外无反射 15、影响基团频率的因素有 (A. B. C. D. E. F)
A. 电子效应 B. 氢键效应 C. 振动耦合 D.空间效应 E. 费米共振 F. 溶剂效应 16、一种能作为色散型红外光谱仪色散元件的材料为 (D) A. 玻璃 B. 石英 C. 卤化物晶体 D. 有机玻璃 17、红外光谱测试中,不属于固体样品的处理方法有 (D) A. 糊状法 B. 压片法 C. 薄膜法 D. 夜膜法 18、影响基因频率位移的因素是 (D)
A. 诱导效应 B. 氢键效应 C. 偶极场效应 D. 晶体状态的影响 19、红外光谱解析分子结构的主要参数是(B)
A. 质量比 B. 波数 C. 耦合常数 D. 保留值
20、通常所记录的红外光谱是一种透射光谱,如果采用一些特殊附件可以测定反射光谱,请指出这种ATR附件是 (A. B. C)
A. 漫反射附件 B. 衰减全反射附件 C. 镜反射附件 D. E. S. P透射附件 21、下列关于分子振动的红外活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C)
A. 凡极性分子的各种振动都是红外活性的,非极性分子的各种振动都不是红外活性的 B. 极性键的伸缩和变形振动都是红外活性的
C. 分子的偶极矩在振动时产生瞬间偶极矩,为红外活性振动 22、对含水样品的测试应采用何种窗片(A. B. C) A. BaF2 B. ZnSe C. CaF2 D. KBr 23、红外光谱是一种(A. C. E. )
A. 分子光谱 B. 原子光谱 C. 吸收光谱 D. 电子光谱 E振动光谱 24、本实验室的红外光谱仪有以下哪几种附件
衰减全反射附件、智能漫反射附件、镜反射附件、气体检测附件、E. S. P透射升温附件 25、在观测红外光谱时,经常遇见谱带数少于分子简正振动数的情况的原因? A. 由于有些分子振动不发生瞬时偶极矩变化,故不引起红外吸收
15
B. 由于分子有对称结构,故某些振动频率相同,它们彼此简并 C. 较强与较宽的吸收常常掩盖了与其频率相近的弱而窄的吸收带 D. 某些吸收带不在中红外区(4000 - 400cm-1),不能为仪器所测到
E. 有些吸收带弱而彼此重合、接近,仪器灵敏度因分辨率不高而不能检测及分辨。 26、在观测红外光谱时,吸收带增多的原因? A. 倍频、合频及差频吸收带
B. 当相同的两个基团在分子中靠得很近时,其特征的吸收带经常发生分裂,形成两个峰,这种现象称为振动偶合
C. 当倍频或组频位于两个强吸收带时,弱的倍频吸收带与基频吸收带之间偶合称为Fermi共振,往往分裂为2个峰
27、下列波段(B)是 C-C 特征吸收峰,(C)是-OH 和-NH 特征吸收峰 A. 1300-1000 cm-1 (醇、酚、醚、酯) B. 2400-2100cm-1
C. 3750-3000 cm-1 D. 1900-1650 (酸、醛、酮、酰胺、酯). 28、红外光区可划分的几个区域?(A. B. C)
A. 近红外区 B. 中红外区 C. 远红外区 D. 超远红外区 29、红外光谱图的指纹区一般在什么范围
A. 400 -2500 cm-1 B. 2500 – 2000cm-1 C. 1500-1000 cm-1 D. 1300 – 400 cm-1 30、若对红外谱图在OMNIC 软件下进行基线调整,应在(A)下调整: A. 吸光度 B. 透过率 C. 不可以调 D.两者都可 31、以下哪项峰数不属于 水 (C)
A. 3400 cm-1 B. 1640 cm-1 C. 720 cm-1 D. 650cm-1 32、红外光谱峰位的影响因素有(A. B. C)
A. 诱导效应 B. 共振效应 C. 溶剂效应 D. 氢键 33、红外吸收光谱产生的必要条件是(B. D)
A. ??0 B. ?u?0 C. ??0 D. ?L????振动
34、红外检测器有哪几种?(ABD)
A. 热检测器 B. 热电检测器 C. 荧光检测器 D. 光电导检测器 35、衰减全反射附件适用于(A. B. C)
A. 测定样品的表面性质 B. 测定液体、胶状、薄膜以及柔软样品 C. 适用于快速定性 D. 适用于气体样品的测定 36、下列关于傅里叶红外变换红外光谱仪的说法,错误的有(A. C) A. 它是由红外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和记录系统组成 B. FTIR扫描速度快,光谱范围宽,灵敏度高 C. FTIR波长的测量范围是4000-1300 cm-1 D. FTIR有利于弱光谱的检测
37、IR中,分子氢键的形成是伸缩振动频率(B) A. 升高 B. 降低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38、镜反射附件一般适用于什么类型样品的测定?(A. D) A. 涂膜 B. 固体颗粒 C. 气体 D. 薄膜 39、可以测定薄膜的附件有(A. B. C. D)
A. 镜反射测试附件 B. 智能漫反射附件 C. 梯度升温测试附件 D. 衰减全反射附件 E. KBr压片测定附件 40、官能团区指的是(A. C)
16
A. 高波数段 B. 低波数段 C. 4000-1300 cm-1 D.1300 cm-1 以下
气质联用仪(GC-MS)试题
1. 下列不是GC-MS常用的接口方式:(C)
A. 直接导入型 B. 开口分流型 C. 间接分流型 D. 喷射式分流器 2. 下列不适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电离源(D) A. EI(电子轰击电离源) B. ESI(电喷雾电离源) C. FBA(快原子轰击电离源) D. FI(场致电离源)
3. 质量分析器是质谱仪的核心,下面哪一项不是色谱仪器联用最常用的质量分析器(D) A. 磁质量分析器 B. 四级杆滤质器 C. 离子阱质量分析器 D. 离子回旋共振质量分析器
4. GC-MS联用仪中目前使用最多的检测器是(B)
A. 直接电检测器 B. 电子倍增器 C. 闪烁检测器 D. 微通道板 5. 下面不是GC-MS中质谱中常见的离子(C) A. 分子离子 是(B) A.LC-MS
B. GC-MS
C. HNMR
D. UV-Vis
7.使用仪器方法降低化学噪声是提高GC-MS检测中信噪比的方法之一,其主要作用是(A) A. 提高检测的选择性 B. 增加仪器的稳定性 C. 降低待测物的响应值 D. 减少待测物的出峰时间
8,.在GC-MS方法分析实际样品时,对羟基,氨基,羧基等官能进行衍生化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哪一点不是衍生化带来的好处(B) A. 改善待测物的气象色谱性质 B. 降低待测物检测的灵敏度 C. 改善待测物的色谱行为
D.可以拆分一些难易分离的手性化合物 9.GC-MS与GC相比主要优点不包括(A) A. 定量分析更快,更准确 B. 定性分数增加,定性更可靠 C. 灵敏度更高
D. 能够准确地给出某些物质的结构 10质谱开机的基本顺序正确的是(A)
17
B. 碎片离子 C. 负离子 D. 同位素离子
6. 根据国际奥委会医学委员会的要求,体育运动员中的兴奋剂检测唯一能用作确认的仪器
A. 打开钢瓶总阀走气—GC 的总电源开关—MS 总电源—打开tune B. 打开钢瓶总阀走气—MS 总电源—GC 的总电源开关—打开tune C. 打开钢瓶总阀走气—打开tune —GC 的总电源开关—MS 总电源 D. 打开钢瓶总阀走气—GC 的总电源开关—打开tune—MS 总电源 11. 下列哪项不是质谱调协需要检查的是:( C) A. 检查前级压力是否小于60mTorr B. 检查空气/水谱图 C. 检查进样口 D. 核查校准气的谱图
12. 程序升温Ramp梯度中需要设置参数不包括(D) A. 升温速率 B. 保留时间 C.温度梯度点 D. 压力 13. GC-MS系统中,下列哪项不要处于真空中(B) A. 离子源 B. 色谱柱 C.质量分析器 D. 检测器 14. 21.关机顺序正确的是(A)
A. 冷却离子源的温度到100 ℃,切断仪器之间的连接—降下GC 上面的所有温度,传输线(off)、柱温箱(50℃)、进样口温度(off)—关闭MS 总电源—关闭GC 总电源 B. 降下GC 上面的所有温度,传输线(off)、柱温箱(50 ℃)、进样口温度(off)—冷却离子源的温度到100 ℃,切断仪器之间的连接—关闭MS 总电源—关闭GC 总电源 C. 冷却离子源的温度到100℃,切断仪器之间的连接—降下GC 上面的所有温度,传输线(off)、柱温箱(50 ℃)、进样口温度(off)—关闭GC 总电源-关闭MS 总电源 D. 冷却离子源的温度到100 ℃,切断仪器之间的连接—关闭MS 总电源—降下GC 上面的所有温度,传输线(off)、柱温箱(50 ℃)、进样口温度(off)—关闭GC 总电源 15. EI电离源的电离电压为(C) A.15ev B. 35ev C. 70ev D. 90ev
16. 在气相色谱分析中,一般参照“相似相溶”原则选择适当的固定液,即试样与固定液的极性越接近,它们之间(B) A.作用力越小,保留值越小 B.作用力越大,保留值越大 C.作用力越小,保留值越大 D.作用力越大,保留值越小 17. 色谱柱温升高的结果是(C) A. 组分在固定液中的溶解度增大 B. 两组分的相对保留值不变 C. 组分的保留体积减少 D. 易形成前延峰
18. 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C)
A. 气相色谱一般气体样用几毫升,液体样用几微升或几十微升 B. 气相色谱是一种物理的分离方法
18
C. 气相色谱是一种化学的分离方法
D. 气相色谱可把组分复杂的样品分离成单组分
19.有机化合物经过质谱离子源电子轰击裂解后,许多离子会经历重排反应后再裂解而得到碎片离子,在进行重排的反应时,下列那一项能够显著影响重排后的离子丰度(A) A.基团的空间位阻或距离 B.离子的分子量 C.离子所带的电荷多少 D.离子所带电荷的正负性
20. 在气相色谱分析中,采用程序升温技术的目的是(D)。
A、改善峰形 B、增加峰面积 C、缩短柱长 D、改善分离度 21. GC-MS中常用氦气作为载体的主要原因是(B)
A. 分子量小 B. 能量稳定,不容易被电子打碎C. 价格便宜 D.比氮气具有更高的纯度 22. GC-MS气相仪器配备的衬管一般有两种:分流和不分流的,分流的上下内径一样粗,而不分流的底部内径为一个细小的管子,这个细小的管子用于装毛细管柱,由于体积减小,进样后。则(A)
A. 样品会全部进入柱子里面 B. 样品会部分残留在衬管中 C. 样品的浓度会过高,污染离子源
D. 样品会经过分流比后,部分进入柱子里面
23. GC/MS联用仪系统一般由五个部分组成,不包括下面哪一项:(D) 进样部分;
A. 离子源(对样品进行离子化,使其能被质量分析器所检测到) ; B. 质量分析器(DSQ上就是四极杆分析器) ; C. 质量检测器; D. 真空泵 E. 数据分析系统.
24. GC-MS 离子源中CI 源是一种软电离方式,它主要是形成分子离子峰,具有(C) A. 较低的电子能量
B. 较多的离子碎片峰,更适合化合物的定性 C. 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D. 密封性比较差的电离盒
25. 气相色谱法中,调整保留时间反映了哪些分子间的相互作用(B) 组分与载气 B. 组分与固定相 C. 组分与组分 D. 组分与载气和固定相
26. 四极杆质谱在传统的概念上一般具有两种扫描方式:全扫描和选择离子扫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 全扫描比选择离子扫描得到的结果好 B. 全扫描比选择离子扫描得到的结果差
C. 全扫描检测碎片信息多,定性准确,但灵敏度低而且不易受干扰
19
D. 选择离子不但可以有效的去除基质的干扰,同时可获得较高的灵敏度。 27. 在一定柱长条件下,某一组分色谱峰的宽窄主要取决于组分在色谱柱中的(B) A.保留值 B. 扩算速度 C. 分配系数 D. 容量因子
28. 对于GC-MS谱图中出现拖尾峰,下列解说中不正确的是(C) A. 进样口衬管或柱吸附活性样品 B. 柱或进样口温度太低 C. 样品中组分过多 D. 柱损坏,更换柱
29. 下列原因不可能造成GC-MS谱图中出现未分辨的峰(A) A. 升温速率过慢:应采用多梯度升温程序
B. 进样技术水平太差 (进样太慢):采用快速平稳进样技术.
C. 柱和衬管污染:更换衬管。如不能解决问题,就从柱进口端去掉1~2 圈,并重新 安装.
D. 离子源污染:应及时清洗.
30. 气相色谱仪分离效率的好坏主要取决于色谱仪的 (D) A. 进样系统 B.检测系统 C.热导池 D.色谱柱
31.GC-MS谱图中出现基线不稳现象,不可能有下列哪项原因造成(A) A. 进样量过多且浓度偏大 B. 进样口污染
C. 载气泄漏,应更换隔垫,检查柱泄漏. D. 离子源污染,清洗.
32. Thermo Fisher单重四级杆GC-MS定量分析总体思路排序正确的一项(A) ①打开 Processing Setup,编辑定量样品的方法,生成*. pmd的数据处理文件,保存 ①打开 Sequence Setup,编辑样品批处理方法,生成*. sld 的序列文件,保存后 运行批处理方法.
①在 Quan Browser 中打开上步保存的序列名称,查看样品的定量结果. ①输入分析报告
A、 ①①①① B、①①①① C、①①①① D、①①①①
33. 在气相色谱法中,实验室间能通用的定性参数是 (D) A. 保留时间 B. 保留体积 C. 调整保留时间 D. 相对保留值
34. 下面是一张GC-MS的质谱图,一定能够准确得到的信息是(D) A. 该物质的分质量
20
B. 该物质所含有的所有官能团 C. 该物质的含量
D. 该物质中一定含有氯元素 2011-3-5test #287RT:3.25AV:1NL:1.92E7T:+ c Full ms [ 50.00-650.00]10095908580757065Relative Abundance145.93
60555045403530252015105050607054.9160.9374.96110.95147.95
112.9683.9182.868090109.9996.91100110149.9573.9672.97
168.47177.97170180193.86190200206.95210220160114.00120132.99144.31130140m/z150.99150
35. 下面不是色谱-质谱联用后的优点(D) A. 能够使色谱和质谱的优缺点得到互补
B. 充分发挥色谱法高分离效率和质谱法定性专属性的能力 C. 可以得到质量、保留时间、强度三维信息 D. 使仪器的适用范围得到增加
36.质谱法是利用带电粒子在磁场或电场中的运动规律,按其质核比(m/z)实现分离分析,测定离子质量及其强度分布,其能够给出化合物(D) A. 精确的分子量 B. 基本元素组成 C. 经验式
D. 准确地分子结构信息
37. GC-MS采用四极杆质量过滤器,不具备的优点是(D) A. 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 B. 仅用电场不用磁场,无磁滞现象 C. 扫描速度快,适合于色谱联机
D. 操作时真空度要求高,特别适合于液相色谱联机
38. 气相色谱采用电子捕获检测器,下列哪种的物质没有响应(D) A. C2H6O B. NH4 C. C2H6S D. CH4
39. GC-MS离子源清洗时,下列哪一项不需要清洗(B) A. 离子盒 B. 灯丝 C. 加热块 D. 预四极杆
40. 下面是经GC-MS分析测试后所得到的一张谱图,从图中我们可以得到那些有效的信息(C)
A. 该样品所含有的组分及每个组分所对应的质谱图
21
B. 各组分含量所占有的比值
C. 某一个化合物在特定的能量下断裂后的质谱图 D. 某一个化合物的准确分子量
E:\\nan\\zhangji\\2011-4-11-Y57-20hRT:8.20 - 14.851008013.786014.52402008.258.378.58.728.849.09.189.459.59.659.7810.010.2510.3610.59.58NL:5.67E7TIC F: MS 2011-4-11-Y57-20h2011-4-11 12:58:24Relative Abundance10.5910.8911.011.1511.3211.5711.7211.9612.0811.5Time (min)12.012.4412.512.7513.0313.1513.3713.7013.013.513.8714.1814.4214.014.514.602011-4-11-Y57-20h #1359RT:9.58AV:1NL:1.36E7T:+ c Full ms [ 50.00-650.00]160.90100Relative Abundance80162.9060402005062.8689.9398.9280.42125.93135.90150164.90165.89108.88100208.88230.81200253.26250275.55300315.10341.09350m/z400462.24477.20450500525.15571.11582.92598.645506006502011-4-11-Y57-20h #2047RT:13.78AV:1NL:1.23E7T:+ c Full ms [ 50.00-650.00]160.87100Relative Abundance8060402062.9105010089.9798.91125.92158.81150202.92164.91206.92186.84200162.91245.99250283.33300323.87340.97350m/z367.40400450487.31500543.31550600650
液质联用仪(LC-MS)试题
1 溶液在强电场下带电,形成带电液滴,在库仑力的作用下带电液滴体积不断缩小,离子逸出表面,蒸发进入空间,实质是电荷浓缩效应。这种电离模式是( C ) A 大气压化学电离 B 电子轰击电离 C 电喷雾电离 D 化学电离源电离
2 性能指标是影响分析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参数,以下不是质谱仪性能指标的是( C ) A 质量范围 B 分辨率 C正、负离子检测模式 D 质量测量精度
3 是否加酸不是绝对的,具体应根据LC的分离情况、样品在酸性条件下的稳定性等决定。通常pH值低时,哪种离子峰比率高( B ) A [M+Na]+ B [M+H]+ C [M+K]+ D [M+NH4]+
4 化学上,氖的原子量为20.2,质谱上:氖不在m/z 20.2处出峰,而是在m/z 20和m/z 22处各出一个峰。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 这是电喷雾电离源
22
B 氖不产生碎片离子 C 该峰的相对强度为10:1
D 质谱测定的是微观离子,不是宏观上的平均的概念 5 质谱仪的主要组成部分不包括( A )
A 光源 B 检测器 C质量分析器 D 离子源
6 在液相中可以使用四氢呋喃作为流动相,而在液质联用或质谱中,如果离子源是APCI源,那么液相的流动相不可以使用四氢呋喃,这是因为( D ) A 四氢呋喃粘度大,不易清洗 B 四氢呋喃对管路腐蚀作用 C 四氢呋喃极性大
D 四氢呋喃中含有少量的过氧化物,易发生易燃易爆 7 试指出下面说法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D ) A 质量数最大的峰为分子离子峰 B 相对丰度最大的峰为分子离子峰 C 质量数第二大的峰为分子离子峰 D相对丰度最大的峰为基峰
8 对于含有氮元素的化合物,其分子离子峰m/z应满足( C ) A 无论含有奇数个或偶数个N原子,其m/z均为偶数
B 若含有偶数个N原子,m/z为奇数;若含有奇数个N原子,m/z为偶数 C 若含有偶数个N原子,m/z为偶数;若含有奇数个N原子,m/z为奇数 D 无论含有奇数个或偶数个N原子,其m/z均为奇数
9 在磁场强度保持不变,加速电压逐渐增加的质谱仪中,那一种离子首先进入检测器?( B ) A m/z最大的正离子 B m/z最小的正离子 C 质量最大的正离子 D 质量最小的正离子
10 解析质谱时常根据某些离子的丰度比确定化合物的分子式,这类离子是( D ) A 分子离子 B 亚稳离子 C 重排离子 D 同位素离子
11 邻二氯苯的质谱图中,M+2峰的强度约为M峰的( B ) A 1/3 B 2/3 C 1/2 D 1/9
12 CH3CH2Cl的质谱图中,M+2峰的强度约为M峰的( A ) A 1/3 B 1/2 C 1/4 D 1/1
13 CH3Br的质谱图中,M+2峰的相对丰度与M峰的相对丰度比值约为( A ) A 1:1 B 1:2 C 1:4 D 1:6 14 大气压化学电离源的特点是( A )
A 通过引入反应气体,有效保护分子离子,是一种软电离方式 B 主要用于极性强,相对分子质量大的样品分析
23
C 最大的特点是容易形成多电荷离子
D 稳定性好,得到的碎片离子信息丰富,适合用于难挥发样品 15 质谱仪中质量分析器的作用是( B ) A 记录各种不同离子的电信号 B 将各种不同m/z的离子分开 C 将样品分子电离成离子 D 将样品导入离子源
16 在裂解过程中,若优先消去中性分子如CO2,则裂解前后离子所带电子的奇-偶数( B ) A 发生变化 B 不变 C 不确定
17 在裂解过程中,若优先消去游离基如OH,则裂解前后离子所带电子的奇-偶数( A ) A 发生变化 B 不变 C 不确定
18 二项式(a+b)n的展开,可以推导出( A ) A 同位素的丰度比 B 同位素的自然丰度 C 同位素的原子数目 C 轻、重同位素的质量
19 液质联用中,流动相有时需要加入缓冲盐,不能使用的盐是( D ) A CH3COONH4 B HCOONH4 C NH4NO3 D KH2PO3
20 某一化合物分子离子峰区相对丰度为M:(M+2):(M+4)=1:2:1,则该化合物分子式中可能含有的溴原子( B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1 把待分析样品导入离子源的装置有很多方法,进样方式不包括( D ) A注射器-直接进样 B 气相色谱仪-GC C 液相色谱仪-LC D毛细管注射
22 这是一张ESI电离源的质谱图,此化合物的分子质量为( C ) A 644 B 645 C 642 D 643
24
100307-MnDMPP #123RT:1.31AV:1NL:1.63E7T:+ c Q1MS [ 400.00-900.00]10095908580757065 643.13 644.09Relative Abundance605550454035302520151050400437.08453.00450512.38540.42500550606.65600646.11647.15648.19650m/z645.09 710.81700767.47795.33750800851.26873.1485090023 从上面这张ESI电离源的谱图,得到信息不正确的是
质( C )
A 这是一个一级质谱图
B 它测试的质量范围是400~900
C 由图看出分子离子峰为643的这种物质含量为100% D 此物质的分子离子峰时643,而644、645是同位素累加效应
24 下面的是样品经过电离,从而使样品带上电荷,这种离子源是( B ) 1. 高电压放电针与载气和溶剂反应产生初级的离子 O2+ e → O2+ + 2e N2+ e → N2+ + 2e
2. 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反应初级离子与溶剂分子反应生成溶剂离子 H3O+ and CH3OH2+ 3. 溶剂离子与待分析物分子形成(M+H)或者 (M-H)- H3O+ + M → (M+H)+ + H2O OH? + M → (M-H)- + H2O A ESI B APCI C EI D FAB
25 不属于大气压化学电离(APCI)特点的是( C ) A 适合测定极性弱
B 适合测定小分子化合物,且具有一定的挥发性 C 能够生成一系列多电荷离子,适合分析大分子 D 属于软电离方式,能够提供分子量的信息
26 在进行液质联用测试样品时,对流动相要进行脱气,以下原因中不正确的是( D ) A 气泡留在泵中影响泵的正常工作,使洗脱液压力不稳定,增加基线的噪声 B 洗脱液中溶解的氧能破坏样品
C同时氧在190-230nm有弱的吸收,从而减小检测器的灵敏度 D 生成气泡影响影响质谱的正常工作
27 在进行液质联用测试样品时,以APCI为离子化室的电离源,不能使用的流动相是( D ) A 甲醇 B 乙腈
+
25
C 二次蒸馏水 D 色谱纯的四氢呋喃
28 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GC-LC)不适合分析的样品,而液相色谱与质谱连用技术(LC-MS)可以分析的样品是( A ) A 难挥发的、热不稳定的 B 极性中等的化合物
C 沸点低的 D 易挥发的
29 在进行液质联用或质谱测试样品前,首先进行样品的前处理,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D ) A 如果样品中含有少量的无机盐,必须处理掉
B 不可以使用DMF、DMSO、DCSO、THF作为溶剂或者不能含有这些溶剂 C 待测样品中不能含有强酸、强碱、过氧化物等
D 如果待测样品是弱酸性的,可以加入少量NaOH,既可以增加样品的溶解度,又有利于负离子模式出峰
30 在进行液质联用或质谱测试样品时,先要检查仪器的状态,以下参数不在仪器正常工作的是( C )
A 前级泵的压力在0.9~2.0 B 离子规常数要小于5.0×10-6 Torr C 温度要小于48℃ D 功率要小于80 W
31 在进行液质联用维护时,真空泵的维护很重要,关于真空泵的维护不正确的是( D ) A 每隔一个月应对真空泵进行排气处理,每次排气15min B 每隔三个月对时空泵补加润滑油 C 每隔六个月更换真空泵润滑油 D 真空泵油使用普通的泵油就可以
32 在进行液质联用维护时,要经常检查载气的状态,关于载气更换时要注意的事项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 在完全打开液氮增压阀、氮气压力仍然满足不了要求的情况下,应考虑更换液氮 B 氩气罐内压力低2.0 MPa时,应更换氩气
C 在仪器正常状态下,液氮罐内压力在0.5~0.7 MPa D在仪器正常状态下,氩气输出压力在2.0 MPa左右
33 液质联用配有两个电离源:大气压化学电离源APCI和电喷雾电离源ESI,以下关于ESI电离源说法正确的是( D ) A ESI适合测定极性小的样品
B 它的范围是30~1500,所以不可以测定生物大分子 C 只能产生单电荷,不可以生成多电荷离子 D 是一种软电离方式,能够直接得到分子量的信息
34 根据测试样品的特点,选择LC-MS、GC-MS的电离源,关于电离源说法错误的( D ) A 在GC-MS中一般使用EI源,适合测试易挥发、稳定性好的样品
26
B 在LC-MS中选用ESI源,适合测试大生物分子
C 在LC-MS中亦可以选用APCI源,适合测试极性小,易挥发的物质 D 电离源EI、APCI、ESI都没有标准谱图库对照
35 用于有机质谱仪的质量分析器有很多种,例如:双聚焦分析器、三重四级四级杆分析器、离子阱分析器、飞行时间分析器等,选用三重四级杆作为质量分析器时,它的优点是( B ) A 按质荷比进行分离
B 易于正负离子模式切换,分辨率高,体积小 C 测试质量范围宽 D 扫描速度快
36 在下列化合物中,分子离子峰为偶数的是( A ) A C8H11N2O B C8H12N3 C C9H12NO D C4H4N
37 有一化合物由C、H和O组成,则此有机物的分子离子峰的质荷比为( C ) A 为奇数 B 为偶数
C 由仪器的离子源所决定 D 由仪器的质量分析器决定
38 下面是Buspirone(丁螺环酮)的质谱图,分子式为C21H31N5O2,分子量为MW = 385,从谱图上可以得到的信息( B ) A 408一定是杂质峰 B 386是丁螺环酮的分子离子峰
C 386的强度是100,所以丁螺环酮的含量是100% D 此电离源是电轰击电离源EI
100
386
75
408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50
25
450
500
m/z
39 在液相色谱中,某组分的保留值大小实际上反映了那些部分的分子间作用力( C ) A 组分与流动相 B 组分与固定相 C 组分与流动相和固定相 D 组分与组分 40 在质谱图中,被称为基峰的是( C )
A 质荷比最大的峰 B 分子离子峰 C 强度最大的峰 D 亚稳离子峰
27
1. 在气相色谱分析中,一般参照“相似相溶”原则选择适当的固定液,即试样与 固定液的极性越接近,它们之间(B) A.作用力越小,保留值越小 B.作用力越大,保留值越大 C.作用力越小,保留值越大 D.作用力越大,保留值越小
2. 在色谱分析中,与待测组分浓度成正比的是(C) A. 保留时间 B. 相对保留值 C. 峰面积 D. 半峰宽 3. 色谱柱温升高的结果是(C)
A. 组分在固定液中的溶解度增大 B. 两组分的相对保留值不变 C. 组分的保留体积减少 D. 易形成前延峰 4. 检测器的性能指标中,能反映整机性能的指标的是(D) A. 响应时间 B. 线性范围 C. 灵敏度 D. 敏感度
5. 气相色谱实验中,流量计指示的流量突然加大,其原因可能是(A) A. 进样的胶垫被扎漏 B. 稳定阀漏气 C. 检测器接口漏气 D. 钢瓶漏气
6. 对同一样品,程序升温色谱与恒温色谱比较,正确的说法是(D) A. 程序升温色谱图中的色谱峰数与恒温色谱图中的色谱峰数相同 B. 程序升温色谱图中的色谱峰数大于恒温色谱图中的色谱峰数 C. 改变升温程序,各色谱峰保留时间改变但峰数不变
D. 程序升温色谱法能缩短分析时间,改善保留时间、峰形,从而改善分离 度及提高检测灵敏度,峰数也可能改变,并且使样品中的各组分在适宜 的柱温下分离
7. 在气液色谱中,色谱柱的使用上限温度取决于(D)
A. 样品中沸点最高的组分的沸点 B.样品中各组分沸点的平均值 C. 固定液的沸点 D.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温度 8. 提高热导池检测器灵敏度的方法是(B) A. 选氧气做载气 B.适当提高桥电流 C. 提高检测器温度 D.提高载气流速
9. 在气-液色谱中,下列变化对溶质的保留体积几乎没有影响的是(A) A 改变载气流速 B 增加固定液的量,从5%增至10% C 增加柱温 D 增加柱长
10. 下列气相色谱操作条件,正确的是(B)
A 载气的热导系数尽可能与被测组分的热导系数接近
B 在最难分离的物质对能很好的分离前提下,尽可能采用较低的柱温 C载体的粒度愈细愈好 D 气化温度愈高愈好
11. 气相色谱分析影响组分之间分离程度的最大因素是(B) A 进样量 B 柱温
C 载体粒度 D 气化室温度
12. 在气相色谱中,如果柱长增加一倍,色谱峰形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AD) A 保留时间增长 B 保留时间缩短
28
C 色谱峰形变窄 D 色谱峰形变宽
13. 在气相色谱中,如果固定相颗粒变粗,色谱峰形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BC) A 柱效增大 B 色谱峰形变宽 C 柱效下降 D 色谱峰形变窄
14. 在气相色谱中,如果载气流速增加,色谱峰形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AC) A 保留时间变短 B 保留时间变长 C 色谱峰变窄 D 色谱峰变宽
15. 在气相色谱中,如果柱温降低,色谱峰形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BD) A 保留时间减小 B 保留时间增长 C色谱峰形变窄 D 色谱峰形变宽
16. 保持其他色谱条件不变,只将色谱柱长度增加一倍,则下列色谱参数保持不 变的是(C)
A 被分离组分的保留时间 B 色谱柱的理论塔板数 C 色谱柱的理论塔板高度 D 死时间
17. 在气-液色谱中,下列(D)对两个组分的分离度无影响。 A 增加柱长 B 改变柱温
C 改变固定液化学性质 D 增加检测器灵敏度
18. 在气相色谱中,描述组分在固定相中停留时间长短的保留参数是(B)。 A 保留时间 B 调整保留时间 C 死时间 D 相对保留值
19. 分析宽沸程多组分混合物,多采用(D)。 A 气相色谱 B 气固色谱
C 毛细管气相色谱 D 程序升温气相色谱
20. 在气相色谱分析中,若气化室温度过低,样品不能迅速气化,则造成峰形(B)。 A 变窄 B 变宽
C 无影响 D 不能确定 21. 气相色谱定量分析方法中,(D)与进样量有关。 A 内标法 B 内标对比法
C 归一化法 D 外标标准曲线法
22. 在气相色谱中,不影响相对校正因子的因素有(A)
A、 柱温 B、 载气种类 C、 标准物 D、检测器类型 23. 色谱法分离混合物的可能性决定于试样混合物在固定相中____的差别(D) A. 沸点差 B. 温度差 C. 吸光度 D. 分配系数。 24. 进行色谱分析时,进样时间过长会导致半峰宽(B)。 A. 没有变化 B. 变宽 C. 变窄 D. 不成线性 25. 在气液色谱中,色谱柱的使用上限温度取决于 (D)
A.样品中沸点最高组分的沸点 B.样品中各组分沸点的平均值 C.固定液的沸点 D.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温度 26. 在气相色谱中,当两组分不能完全分离时,是由于(C) A 色谱柱的理论塔板数少 B 色谱柱的选择性差 C 色谱柱的分辨率低 D 色谱柱的分配比小
27. 用气相色谱法定量分析样品组分时,分离度至少为(C) A、0.50 B、0.75 C、1.0 D、1.5 28. 在气相色谱中,与保留值无关的是(C)
29
A、分离度 B、固定液的相对极性
C、塔板高度、 D、相对质量校正因子、检测器的灵敏度 29. 对于色谱柱柱温的选择,应该使其温度 (C)
A.高于各组分的平均沸点和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温度 B.低于各组分的平均沸点和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温度 C.高于各组分的平均沸点,低于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温度 D.低于各组分的平均沸点,高于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温度 30. 在气相色谱分析中,采用程序升温技术的目的是(D)。
A、改善峰形 B、增加峰面积 C、缩短柱长 D、改善分离度 31. 气相色谱分离操作条件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
A、当载气流速较小时,采用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载气(氮气、氩气)。 B、进样速度必须尽可能的快,一般要求进样时间应小于1秒钟。 C、进样量多少应以能瞬间气化为准,在线性范围之内。 D、气化室的温度一般比柱温低30~70℃。
E、 气相色谱法定量分析中,如果采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测定相对校正因子 时应选用下列哪一种物质为基准( BC )。
A、苯 B、正已烷 C、正庚烷 D、丙酮 33. 气相色谱仪分离效率的好坏主要取决于色谱仪的(D)。
A、进样系统 B、检测系统 C、热导池 D、色谱柱 34. 为了测定某组分的保留指数,气相色谱法一般采用的基准物是(C)
A、苯 B、正庚烷 C、正构烷烃 D、正丁烷和丁二烯 35. 不影响两组分相对保留值的因素是(C)
A、载气流速 B、柱温 C、检测器类型 D、固定液性质 36.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BD)
A.气相色谱一般气体样用几毫升,液体样用几微升或几十微升 B.气相色谱是一种物理的分离方法 C.气相色谱是一种化学的分离方法
D.气相色谱可把组分复杂的样品分离成单组分
37. 气相色谱法简单分析装置流程有几部分组成(ABCD) A.气源部分B.进样装置C.色谱柱D.检测器和记录器 38. 色谱柱管材料应根据什么原则选择(ABD) A.应与固定相、试样、载气不起化学反应 B.要易于加工成型 C.不生锈
D.管内壁应光滑,横截面应均匀呈圆形。一般色谱柱管形状呈U型或螺旋 形,大多由铜、不锈钢,玻璃等材质制成。 39. 固定液有哪些要求(ABCD)
A.在操作温度下蒸气压低,热稳定性好,与被分析物理或载气不产生不可 逆反应
B.操作温度下呈液态,而且粘度愈低愈好
C.能牢固地附着在载体上,并形成均匀和结构稳定的薄层 D.被分离的物质必须在其中有一定的溶解度 40. 固定液的选择原则有哪些(ABCD)
A.固定液的性质与被分离组分之间的某些相似性
30
B.分离极性化合物,采用极性固定液
C.离非极性和极性化合物的混合物时,可用极性固定液 D.分离非极性化合物,应用非极性固定液 41. 色谱柱失效的主要原因是(ABCD)
A.对气固色谱来说是固定相的活性或吸附性能降低了 B.对气液色谱来说,是使用过程中固定液逐渐流失所致 C.柱子使用时间过长 D.以上说法都对
42.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BCD)
A.气相色谱法简单分析装置流程基本由四个部份组成:气源部分,进样装 置,色谱柱,检测器和记录器.
B.物质通过色谱柱进到鉴定器后,记录器上出现的一个个曲线称为色谱峰
C.在色谱操作条件下,没有被测组分通过鉴定器时,记录器所记录的检测 器噪声随时间变化图线称为基线
D.流出曲线(色谱峰)与基线构成之面积称峰面积,用A表示 43. 载气净化的方法(ABD)
A.采用化学处理的方法除氧,如用活性铜除氧 B.采用分子筛、活性碳等吸附剂除有机杂质 C.采用氧化法除有机杂质
D.采用矽胶,分子筛等吸附剂除水分 44. 试样的进样方法有哪些(ABCD)
A.注射器进样 B.量管进样 C.定体积进样 D.气体自动进样 45. 火焰光度检测器属于(BD)
A、广谱型检测器 B、专属性检测器 C、浓度型检测器 D、质量型检测器 46.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气相色谱仪的气体管路可以使用橡皮管 B、校准的目的是为了确定计量器具求值误差 C、非强制检定可以不按计量检定规程进行 D、测量必定存在误差
47. FPD不能用来检测的物质是(D)
A、油精馏中硫醇、 H2S、 CS2 、SO2 B、空气中H2S、SO2、CS2 C、天然气中含硫化物气体 D、工业废水毒素
48. 用FPD 检测器对硫“S”的检测时对系统有具体要求,下列说法错误的(A )。 A、尽量增大色谱柱的吸附性
B、固定相的涂渍一定要均匀,装填时不能使固定相破损,以免表面与样 品接触
C、在担体表面上予涂上少量磷酸,会使SO2峰形有很大改善;
D、微量含硫化合物,特别是低分子量的SO2、H2S和甲醇等,最易被固体 表面吸附,选择检测系统的吸附性要更加注意; 49. 对于热导检测器常用载气中,导热系数最大的为(A)。 A、H2 B、He C、N2 D、CH4
31
B、用气相色谱法测定O2、N2、CO、CH4、HCl等气体混合物时应选择(A) 检测器。
A、TCD B、FID C、ECD D、FPD 51. 气液色谱法中,火焰离子化检测器(B)优于热导检测器。
A、装置简单化 B、灵敏度 C、适用范围 D、分离效果 52. 下列不属于质量型检测器的是(A)
A、TCD B、FID C、NPD D、FPD 53. 对于热导池检测器,有关桥电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
A、增大桥电流可以提高灵敏度 B、桥电流越高,热丝寿命越长 C、桥电流越高,检测限越小 D、长期低桥电流下工作比较合适 54. 下列不是影响热导检测器灵敏度的主要因素的是(C)。 A、载气的性质 B、热敏元件的电阻值 C、热导池的结构 D、桥电流
55. 可用于分析一些无机气体,如氢、氧、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的是(C) A、ECD B、FID C、TCD D、FPD 56. 热导池检测器的灵敏度取决于(ABC)
A、内部几何形状 B、热导丝类型 C、热导丝池体温度差别 57. 热导池检测器是根据各种物质和载气的导热系数不同,采用(D)进行检 测的
A、发射电子 B、极化电压 C、氢气燃烧 D、热敏元件 58. ECD测量的是信号的________,因而使基流________(A) A. 损失;降低 B. 增加;升高 C. 损失;升高 D. 增加;降低
59. 某气相色谱仪检测器,若其灵敏度加倍,噪音水平为原来的一半,则此改进 后的检测器的检出限为原来的______倍。(B)
A. 1/2 B. 1/4 C. 4 D. 2 60. 色谱分析中,________对两种物质的分离度没有影响。(B) A. 增加柱长 B. 改用更灵敏的检测器 C. 进样速度慢 D. 柱温变化
61. 与热导检测器灵敏度无关的因素是________。(C) A. 桥路电流 B. 载气 C. 色谱柱的类型 D. 池体温度
62. 在气相色谱法中,实验室间能通用的定性参数是________。(D) A. 保留时间 B. 保留体积 C. 调整保留时间 D. 相对保留值 63. 测量白酒中的含水量,首选那种检测器?(A) A. TCD B. FID C. ECD D. FPD
19、若采用热导池作为气相色谱分析的检测器,对提高检测灵敏度最有效的方法 是_______。(B)
A. 提高载气流速 B. 用氢气作载气
C. 适当降低桥路电流 D. 适当提高检测室温度 65. 下列气相色谱操作条件,正确的是________。(B)
A. 载气的导热系数尽可能与待测组分的导热系数接近
32
B. 使最难分离的物质对能很好分离的前提下,尽可能采取较低的柱温 C. 载体的粒度越细越好 D. 气化温度越高越好
66. 采用低含量固体液柱,高流速载气进行色谱分析时,选_______作载气有利 于提高柱效。(B)
A. 氮气 B. 氦气 C. 氧气 D. 氩气
67. 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苯中的微量水含量,选用________检测器最合适。(A) A. 热导 B. 氢火焰离子化 C. 电子捕获 D. 火焰光度
68. 气相色谱法中选择载气的流速和种类时,应该_______。(D) A. 载气的流速大小和载气种类的选择无关 B. 流速小,选择相对分子质量小的载气 C. 流速大,选择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载气 D. 流速小,选择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载气
69. 用气相色谱法分析有机氯农药的残留量,选用_______检测器最合适。(C) A. 热导 B. 氢火焰离子化 C. 电子捕获 D. 火焰光度 70. 选用______作为载气有利于提高热导池检测器的灵敏度。(A) A. 氢气或氦气 B. 氮气 C. 氩气 D. 二氧化碳 71. 气相色谱法中的最佳载气线流速就是________。(B) A. 分离度为1.5时的载气流速
B. H-u曲线中曲线最低点(即板高最小的流速) C. 涡流扩散最小时的载气流速 D. 分子扩散最小时的载气流速
72. 以下气相色谱检测器哪种涉及到β-射线(B) A. FID B. ECD C. FID D. TCD
73. 以下哪种气相色谱检测器适合检测卤代烃、含N、O和S等杂原子的化合物 (B)
A. FID B. ECD C. FID D. TCD 74. ECD是放射性(B)化检测器
A.电子 B.离子 C.中性 D.介子
75. 电子捕获检测器对什么类型的物质有响应(B) A.电中性物质 B.电负性物质 C.电正性物质 D.以上三种都可以 76. 电子捕获检测器下列哪种的物质有响应(D)
A.CH4 B.C6H6 C.C2H6 D.NH4 77. 电子捕获检测器下列哪种的物质有响应(C)
A.C6H6 B.C2H6 C.C2H6O D. CH4 78. 电子捕获检测器下列哪种的物质没有响应(D)
A.C2H6O B. NH4 C.C2H6S D. CH4 79. 电子捕获检测器对下列哪种物质没有响应(D)
A. NH2OH B. C2H6O C. C2H5Cl D. C2H6
33
热分析选择题
1.什么是热分析 (标准答案: A)
A.热分析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物质的物理性质与温度的关系的一类技术 B热分析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物质的质量与温度的关系的一种技术 C热分析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物质的能量与温度的关系的一种技术 D热分析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物质的温度与温度的关系的一种技术 2.热分析包括哪些仪器(标准答案: A..B.C)
A 差示扫描量热仪. B.热重分析仪 C.差热分析仪 D.红外光谱仪 3.热分析在哪些方面可得到应用(标准答案: A.B.C.D) A. 热分析在有机物、无机物、聚合物热分解方面的应用; B. 热分析在含能材料方面的应用; C, 热分析在金属合金研究中的应用
D. 热分析在地质、陶瓷、玻璃方面的应用
4.最常用的热分析仪有哪些(标准答案: A.B.C)
A 热重分析仪 B差示扫描量热仪 C 差热分析仪 D 热机械分析仪 5.怎样来确定热分析仪的温度准确性(标准答案: D)
A. 用Zn来校正温度 B.用In来校正温度
C. 用Al来校正温度 D每隔一段时间用标准物质校正一下温度 6.热重分析的简称是什么(标准答案: A)
A.TGA B.DSC C. DTA D.TMA 7. 热重分析在哪些方面可得到应用(标准答案: A.B.C.D) A.定量分析及热稳定性 B.反应动力学研究
C.氧化与还原反应 D.吸附水和结晶水的分析 8 热重分析仪的核心部件是什么?(标准答案: C) A 热电偶 B检测器 C热天平 D 加热炉 9.热重分析能准确确定分解产物吗?(标准答案: B) A 能 B.不能
C. 可推算出 D.借助质谱仪
10.热重在测试时通入某种气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标准答案: B.D) A 保护仪器 B.保护热天平
C. 降温快 D.使样品在某种气体介质中反应 11.以现代的热分析仪为例,影响热重分析的因素有哪些(标准答案: A.B.C) A. 气氛、 B.坩埚 C.样品量 D.走纸速率 12.升温速率对TG图谱会有影响吗?(标准答案: A) A.有 B没有 C.影响不大 D可能有
13. 5℃/min和20℃/min两条TG曲线图,其它的测试条件均相同,哪条TG曲线的分解温度比较低?(标准答案: A)
A 5℃/min分解温度比较低 B 20℃/min分解温度比较低 C 分解温度一样 D 分解温度不一样
14.在热分析测试过程中,气体能参加样品的反应吗(标准答案: C.D)
34
A.能 B.不能
C.有时需要 D.一般情况下不能
15.DSC在测NiC2O4时通人N2,两个分解峰应是(标准答案: A)
A. 两个吸热分解峰 B. 两个放热分解峰
C.第一个是吸热分解峰,第二个是放热分解峰 D. 第一个是放热分解峰,第二个是吸热分解峰
16. 坩埚的材质和形状不一样,对热重的测试结果会有影响吗?(标准答案: B) A 没有 B 有
C 可能有 D 影响不大 17. 在做热重实验时用一个直径10mm.,高5mm的陶瓷坩埚和一个直径5mm,高 10mm的陶瓷坩埚,其它测试条件一样,其中哪种坩埚的样品分解温度较高?(标准答案: B) A 直径10mm.高5mm B 直径5mm.高10mm C 分解温度一样 D 分解温度不一样 18. 热重在做定量分析时需要精确称取样品吗?(标准答案: A) A 需要 B 不需要 C 无所谓 D 最好精确
19.一个粉末状样品和一个固体样品的量一样多,其它测试条件一样,在热重曲线的图谱上哪个形状的样品分解温度较低(标准答案: A) A. 粉末状 B.固体
C. 分解温度一样 D.分解温度不一样
20. 在测TGA和DSC时,反应气体的流速一般多少为宜?(标准答案: A) A 20-40ml/min B 50-80ml/min C 50-100ml/min D 10-20ml/min 21. 在筛选热重的测试条件时需要精确称量吗?(标准答案: B) A 需要 B 不需要 C无所谓 D 最好精确
22. 在测TGA、DCS和DTA时,样品反应剧烈时要注意什么?(标准答案: A) A样品量要少 B样品量要多 C 看仪器而定 D多少无所谓
23. 在测TGA、DCS和DTA时,反应比较缓慢的样品要选择?(标准答案: A.B.) A 量大升温速率慢 B量小升温速率快 C 量大升温速率快 D量小升温速率慢
24.用CuSO4.5H2O测TG曲线,试样量分别为2.5mg、5mg、10mg、20mg,其它条件都一样,哪个分辨率好些? (标准答案: A)
A 2.5mg B 5mg C 10mg D 20mg
25. 有四种不同形状的样品及液体、不规则形固体、橡胶和纤维、热重的测试结果哪个分辨率好些?(标准答案: A)
A 液体 B无规则形固体 C 橡胶 D 纤维
26. 梅特勒-托利多的热重分析仪为什么在22℃的恒温循环水条件下才能工作(标准答案: A.B.C.D)
A 保护热天平 B降温快 C 保护电子元件 D 升温快
35
27.热重分析仪的测试强项是?(标准答案: A)
A 定量性强 B定性性强 C 定量、定性性均强 D热稳定性强
28.若是带静电的样品在测试TG时应该注意什么?(标准答案: A.) A 样品上应覆盖一层Al2O3 B坩埚上加盖 C和其他样品一样正常测试 D用密封坩埚 29.在用差示扫描量热仪测试中,若有挥发性较强的样品应选用什么坩埚?(标准答案: C) A 铝密封坩埚 B加盖陶瓷坩埚
C 高压密封坩埚 D正常测试时用的坩埚 30 .TG基线的测试条件是什么?(标准答案: A)
A 和测试样品条件一样 B 终止温度可以比样品温度延长50℃
C终止温度可以比样品温度减少50℃ D起始温度可以比样品温度提前50℃ 31. DSC在作动力学测试时,选择哪一组的升温速率比较好?(标准答案: A.B.D.) A 5℃/min; 10℃/min; 15℃/min; 20℃/min; B. 5℃/min; 10℃/min; 20℃/min; 40℃/min; C. 5℃/min; 20℃/min; 25℃/min; 40℃/min; D .10℃/min; 20℃/min; 30℃/min; 40℃/min;
32. NiC2O4在做DTA实验时,分别通入N2和Air,第二步分解应该是(标准答案: C.D) A 通N2气 第二步分解为放热分解 B 通Air 第二步分解为吸热分解 C通N2气 第二步分解为吸热分解 D通Air第二步分解为放热分解 33. 测试热稳定性较好的样品时,样品量多少为宜?(标准答案: D) A 越少越好 B 越多越好 C多少无所谓 D 正常用量
34. TG在测试样品前先测一条空白基线,其目的是(标准答案: B) A.使测得样品曲线平坦些 B.扣除基线的漂移 C.减少误差 D.使仪器稳定
35.若样品在室温下就挥发的很快,采取什么办法做DSC测试(标准答案: C) A.采用高压密封坩埚 B.快速称重 C.不能测试 D.用普通坩埚 36. 作动力学测试时,一组的样品量最好为(标准答案:C)
A 一组样品量相差多少无所谓 B. 一组样品量最好接近
C. 一组样品量的误差最好不超过0.02mg D. 一组样品量的误差最好不超过0.2mg 37.从TG图谱上主要能得到些什么信息?(标准答案: A.)
A有关样品质量方面的信息 B有关样品力学性质方面的信息 C有关样品分解温度方面的信息 D有关样品热量方面的信息 38. 从DSC图谱上主要能得到些什么信息?(标准答案:D)
A有关样品质量方面的信息 B有关样品力学性质方面的信息 C有关样品分解温度方面的信息 D有关样品热量方面的信息 39. 从DTA图谱上主要能得到些什么信息?(标准答案: C)
A有关样品质量方面的信息 B有关样品力学性质方面的信息 C有关样品分解温度方面的信息 D有关样品热量方面的信息 40. 从TMA图谱上主要能得到些什么信息?(标准答案: B)
A有关样品质量方面的信息 B有关样品力学性质方面的信息 C有关样品分解温度方面的信息 D有关样品热量方面的信息
36
5、单一选择
74. 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常用缩写是[B]。
A SEM B TEM C STM D AFM 75. 透射电子显微镜的代表性功能参数是[A]。
A 加速电压 B 加速电流 C 真空度 D CCD型号 76. 透射电子显微镜的聚焦系统采用的是[C]。
A 常规光学透镜 B 瓷透镜 C 磁透镜 D A+B+C 77. 透射电子显微镜中运行的电子能量[A]。
A 能量很大 B 能量不大 C 波长大于可见光 D 波长接近可见光 78. 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基本原理与普通光学显微镜相比[C]。 A 相同 B 不相同 C 相似 D 不具可比性 79. 我校目前使用的透射电子显微镜加速电压是[B]。 A 200V B 200kV C 220V D 220kV 80. 透射电子显微镜对真空条件的要求[C]。
A一般不需要 B 较高 C 很高 D 较低
81. FEI公司的主要产品有透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等,该公司总部位于[D]。
A河南 B 上海 C 波兰 D 荷兰 82. HRTEM意为[D]。
A透射电子显微镜 B电子衍射 C选区电子衍射 D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 10.我校目前使用的透射电子显微镜成像观察手段采用[A]。 A在电子计算机上记录 B冲洗黑白照片 C冲洗彩色照片 D 通过计算机打印 58. 一透射电子显微镜图像中比例尺的长度为1cm,代表样品实际尺度50nm,此时放大倍数为[A]万倍。 A 20 B 2 C 50 D 5 59. 一透射电子显微镜操作时选择的放大倍数为20万倍,则图像中比例尺的长度1cm代表样品实际尺度[ C]nm。 A 0.5 B 5 C 50 D 500 60. 一透射电子显微镜图像中比例尺的长度为1cm,代表样品实际尺度10nm,此时放大倍数为[C]万倍。
A 1 B 10 C 100 D 1000
61. 一透射电子显微镜操作时选择的放大倍数为100万倍,则图像中比例尺的长度1cm代表样品实际尺度[C ]nm。。 A0.1 B1 C10 D100 62. 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中,铜网的作用是[C]。
A 分散样品 B分离样品 C 担载样品 D A+B+C 63. 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中,离子减薄的作用是[D]。
A 打薄金属样品 B 打薄陶瓷样品 C打薄复合材料样品 D A+B+C 64. 在高电压作用下可产生高能电子的常用材料是[C]。 A 铜靶 B碳膜 C钨丝 D 极靴
65. 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中,当电子衍射图像为规则、对称分布斑点时,所测试样品为[A]。 A 单晶 B 多晶 C 非晶 D 无法判断 66. 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中,当电子衍射图像为同心多元环时,所测试样品为[B]。 A 单晶 B 多晶 C 非晶 D 无法判断 67. 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中,当电子衍射图像呈弥散性光晕时,所测试样品为[C]。
37
A 单晶 B 多晶 C 非晶 D 无法判断 68. 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中,成像首先在仪器中的荧光屏上实现,其机理为[A]。 A电致发光 B光致发光 C 自然感光 D 热致发光 69. 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中,可附属EDS设备,它的功能是[D]。 A相似于SEM中的同类设备 B元素定性分析 C元素半定量分析 D A+B+C
70. 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中,对样品尺寸的要求是[C]。
A 粉末即可 B 不能是薄膜 C 一般应在纳米尺度 D A+B+C 71. 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前,需对无机粉末等样品进行分散处理,即向样品中加入水等液体后进行[A]。
A超声振荡 B溶解 C洗涤 D 萃取
25. 80kV的透射电子显微镜可有效用于[C]样品的检测。
A陶瓷 B金属 C生物 D复合材料 3、多重选择
B、透射电子显微镜的电子枪[A,B]。
A有多种类型 B 是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光源” C 可吸收电子 D 位于镜筒的中部
C、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常规观察可解决的问题是[A,B,C,D]。
A样品尺寸 B 样品大小的均匀性 C 样品的分散性 D 样品的几何形状 D、透射电子显微镜的高分辨观察可解决的问题是[A,C,D]。 A 测量晶面间距 B观察样品的长度
C观察样品的精细孔结构 D 观察样品的精细层结构
E、透射电子显微镜的电子衍射观察可解决的问题是[A,B,C]。 A 识别样品的单晶结构 B识别样品的多晶结构 C 识别样品的非晶结构 D识别样品的几何形貌 5.透射电子显微镜与扫描电子显微镜相比较[B,C]。
A前者更加普及 B后者更加普及
C 前者可获得更多结构信息 D后者可获得更多结构信息
6.钨灯丝可用于的仪器包括[A,B]。 A XRD B SEM C NMR D IR 7.场发射电子显微镜,[A]。
A. 使用了新一代的电子枪 B 使用在早先的电子显微镜中 C 仅使用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中 D 仅使用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中
8.配备有循环冷却水的仪器有[A,B]。A XRD B TEM C NMR D IR 9.配备有真空装置的仪器有[A,B,C]。A XRD B TEM C SEM D NMR 10.配备有高电压的仪器有[A,B,C]。 A XRD B TEM C SEM D IR 11.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前,需对粉末样品进行超声处理,其作用是[B]。 A溶解样品 B 分散样品 C 加热样品 D 冷却样品 12.JEM-2100代表了一种透射电子显微镜的[C,D]。 A附件 B 操作软件 C生产商 D型号 13.透射电子显微镜的操作[A,C]。
A比扫描电子显微镜复杂 B比扫描电子显微镜简单 C 相似于扫描电子显微镜 D 相同于扫描电子显微镜
14.电子显微镜主要包括[B,C]。 A STM B SEM C TEM D AFM 15.电子显微技术[B,C]。
38
A 已有300年的历史 B 已有约100年的历史 C相关成就已获得诺贝尔奖 D 相关成就未获得诺贝尔奖
研究生实验固体核磁考题:
1) 下列哪些核是非核磁共振活性的?
(A)2H, (B)12C, (C) 14N, (D) 27Al
2) 影响核子波尔兹曼分布的因素有:
(A) 外加磁场强度, (B)核子总数目,(C)样品温度, (D)样品浓度
3) 魔角旋转可以去除以下哪种相互作用?
(A) 磁偶极相互作用, (B)静电相互作用, (C)范德华力, (D)氢键
4) 对于13C与1H,实现Hartmann-Hahn 条件要求二者的哪些参数相同:
(A) 进动位移,(B)进动坐标,(C)进动频率,(D)进动加速度
5) 交叉极化实验对13C灵敏度的提高主要来自于下面哪些方面的贡献:
(A)通过极化转移直接增强;(B)通过翻转恢复间接增强;(C)同样时间多次扫描间接增强 (D)通过坐标变化直接增强
6) 高功率去耦的主要目的是消除以下哪种核间相互作用:
(A)1H-1H (B)1H-13C (C ) 13C-13C (D) 1H-12C
7) 相较于溶液核磁技术,下列哪些体系适合利用固体核磁共振技术研究:
(A)丁氰橡胶 (B)十二烷基硫酸钠构成的胶体溶液 (C)壳聚糖形成的水凝胶 (D)氨基酸单晶
8) 从仪器的角度看,固体核磁共振仪与溶液核磁共振仪主要有以下哪些区别?
(A)射频发生器 (B)功率放大器 (C)前置放大器 (D)磁体
9) 核磁共振所采集的数据是以下哪种信号:
(A)频率域信号 (B)时间域信号 (C)空间域信号 (D)混合域信号
10)在核磁共振试验中,福利叶变换联系的是以下哪两种域的信号:
(A)时间-空间 (B)时间-速度 (C)时间-频率 (D)时间-加速度
11)在固体核磁图谱中除了正常峰之外,还会看到以下哪些峰:
(A)旋转去偶峰;(B)旋转边带峰;(C)旋转偶合峰;(D)旋转峰
12)化学位移是一种张量,因而在固体核磁图谱中表现为具有:
(A)化学位移各项同性;(B)化学位移各向异性;(C)化学位移各项偶合性;(D)化学位移各项去偶性
13)影响某基团化学位移各向异性的因素主要有:
(A)该原子团的运动能力;(B)组成该原子团的相应原子的杂化方式; (C)原子团构象转换的难易程度;(D)原子团的体积
14)获得一张高分辨固体核磁共振碳谱需要以下哪些技术保证
(A)交叉极化技术;(B)魔角旋转技术; (C)高功率去偶技术;(D)门控去偶技术
15)通常情况下在固体核磁图谱中季碳与仲碳峰强度的关系是:
(A)高 (B)低 (C)相等 (D) 无法比较
16)下述哪种体系难以开展固体核磁测试:
(A)金刚烷; (B)樟脑 (C)石墨 (D)石蜡
17)在测定固体核磁样品前必须向测试人员说明样品的哪些属性:
(A)膨胀率 (B)结晶率 (C)导电率 (D)铁磁性
18)促使样品发生魔角旋转主要通过几股气流?
39
(A)一 (B)二 (C)三 (D)四
19)固体核磁实验采用的样品管的帽的主要功能有:
(A)密封;(B)驱动; (C)耐压; (D)传热
20)在实施固体核磁共振实验前必须将氢通道的去偶线直接与探头相接的原因是为了保
护:
(A)功率放大器 (B)前置放大器 (C)接收器 (D)数字化器
21)固体实验中高功率去偶去除的主要是以下哪种偶合?
(A)J-J偶合, (B) 偶极偶合, (C)键电子偶合, (D)静电偶合
22)固体核磁试验中在样品管底部画个半圆是为了
(A)测温 (B)遥控 (C)测速 (D)装样
23)在固体样品中为什么难以直接测定物质化学结构的信息:
(A)偶极作用强,谱线展宽严重;(B)作用力庞杂,难以准确标定;(C)分子运动能力差干扰化学位移的精确测定 (D)体系状态多种导致无法测定准确的化学位移
24)固体核磁实验所用的磁体是:
(A) 超导磁体 (B)电磁体 (C)铁磁体 (D)铁氧体
25)魔角方向对于正立方体而言是其:
(A)底心方向 (B)面对角线方向 (C)顶心方向 (D)体对角线方向
26)固体核磁实验中调谐的目的是为了有效:
(A)激发; (B)接收; (C)放大; (D)去偶
27)在 13C CP/MAS实验中,功率最高的脉冲是:
(A)1H CP过程 (B)13C CP过程; (C)1H去偶过程 (D)13C去偶过程
28)在CP/MAS谱中,谱线强度与以下何种因素有关?
(A)样品量; (B)CP过程的动力学;(C)去偶功率; (D)样品硬度
29)在接近磁体时,必须注意哪些事项:
(A)除去所带信用卡; (B)脱去机械手表;(C)除去贵重项链 (D)卸下塑料发夹
30)以下哪种核不是自旋量子数为1/2的核:
(A)19F, (B)14N, (C)17O, (D)2H
答案:
1.B 2. A. C 3.A 4 C 5. A C 6.B 7. A C D 8.B 9 B 10 C 11 B 12 B 13 ABC 14 ABC 15 D 16 C 17 ACD 18 B 19 AB 20 B 21 B 22 C 23 A 24 A 25 D 26 AB 27B 28 ABC 29 AB 30 BCD
遥感红外光谱实验试题
1.( )定律是红外辐射的最基本定律。
A. Kirchhoff定律 B. Planck定律 C. Wien 定律 D. Stefan-Boltzmann定律 2. 绝对黑体是最有效的辐射体,它能表示出总的辐射功率,这个辐射功率的大小只与它的( )有关。
A. 材料 B. 面积 C. 温度 D. 大小
3. Wien位移定律表明,光谱辐射通量密度的峰值波长与绝对温度( )。
40
A. 是线性关系 B. 成正比 C. 成反比 D. 无关
4. 遥感FTIR与传统的红外光谱仪构造上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带有( )部件。
A. 光学遥感 B. 望远镜 C. 黑体 D. 三脚架
5. 遥感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测定中一般采用高分辨率的( )检测器。
A. DTGS B. InSb C. Si D. MCT
6. MCT检测器需要在( )下工作。
A. 恒温 B. 液氮温度 C. 液氦温度 D. 水循环冷却
7. 双原子分子收到外界能量的作用后,关于各种能级跃迁的能量差,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纯电子跃迁>纯转动跃迁>纯振动跃迁 B. 纯电子跃迁>纯振动跃迁>纯转动跃迁 C. 纯转动跃迁>纯电子跃迁>纯振动跃迁 D. 纯振动跃迁>纯转动跃迁>纯电子跃迁
8. 分子的( )是一系列等间距的谱线。
A 振动光谱 B 电子光谱 C 荧光光谱 D 转动光谱 9. 以下四种气体不吸收红外光的是 ( )
A H2O B CO2 C N2 D HCl 10. 红外吸收光谱的产生是由于 ( )
A 分子外层电子、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 B 原子外层电子、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 C 分子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 D 分子外层电子的能级跃迁 11. 吸光度的单位是( )。
A. cm-1 B. 没有单位 C. g/cm D. % 12. 遥感FTIR双端法测量污染气体时,定量依据是( )。
A.标准曲线法 B. Lambert-Beer定律 C. Wien位移定律 D. 普朗克定律
13.( )遥感是指仪器本身带有能发射电磁波的辐射源,工作时向目标物发射,同时接收目标物反射或散射回来的电磁波。
A. 被动式 B. 红外 C. 主动式 D. 双端式 14. 遥感FTIR测量燃烧火焰的温度,测量的是火焰的( )。
A.透过率谱图 B. 发射光谱图 C. 吸光度谱图 D. 发射率谱图 15. 遥感FTIR测量燃烧火焰的温度,需要将谱图分辨率设置为( ),才能得到分子的精细结构谱线。
41
A.16cm-1 B. 高分辨率 C. 低分辨率 D. 快速扫描
16. 遥感FTIR测量燃烧火焰的温度,需要从谱图上读取除( )之外的参数。
A.谱线序数 B. 谱线强度 C. 谱线半宽度 D. 谱线频率 17. ( )的发射率不随波长变化。
A.灰体 B.选择性辐射体 C. 黑体 D. 透明体 18. 分子的振转光谱是以( )为中心向两侧等距离展开的谱线。
A.转动频率 B. 振转频率 C. 振动频率 D. 热运功频率 19. 遥感FTIR测量燃烧火焰温度时,须使待测燃烧源的红外辐射充满仪器的( )。
A. 视场 B. 望远镜 C. 接收窗口 D. 探测器 20. 实验中采用OPAG33遥感FTIR仪,测量的波段属于( )。
A.可见光 B. 近红外 C. 中红外 D. 远红外 21. 遥感FTIR测量的对象可以是( )。
A.污染气体 B. 热气体 C. 大气气溶胶 D. 溶液 22. 在给MCT检测器加注液氮时,应该( )。
A.用杜瓦瓶直接加 B. 少量多次 C. 快速加满 D. 身体靠近仪器
23. 关于遥感FTIR光谱仪的光路构造,正确的是( )。
A. B. C.
D. 望远镜
24. 丙酮气体的主要特征吸收峰位于( )。
A.~1730cm-1 B. ~3000cm-1 C. ~1600cm-1 D. ~3300cm-1
望远镜 样品室 样品室 望远镜 干涉仪 干涉仪 检测器 检测器 计算机 计算机 望远镜 干涉仪 样品室 检测器 计算机 样品室 检测器 干涉仪 计算机
25. 分子转振光谱测温法的公式T?hcB?中,Bv是分子的( )。 kAA. 振动常数 B. 跃迁几率 C. 转动常数 D. 范德华常数 26. 遥感FTIR与常规红外光谱分析不同之处在于,它的光路是( )。
A. 位于仪器内部 B. 开放的 C. 闭合的 D. 长的 27. 吸光度与透过率的转换公式为( )。
A.A?logT B. A??logT C. A??lnT D.
A?1/T
42
28. 如果遥感FTIR测得的谱图中,多种污染物的谱线出现了严重干扰,定量分析时可以采取除( )之外的办法。
A. 谱图差减 B. 化学计量学方法 C. 直接计算 D. 谱图去噪 29. 遥感FTIR测量高空烟囱排放的废气时,不可以采用( )。
A. 单端法 B. 被动式遥感 C. 太阳光为背景 D. 外置中红外光源
30. 迈克尔逊干涉仪中,动镜和定镜之间的角度是( )。
A.90° B. 45° C. 30° D. 180°
31. 分束器具有半透明性质,位于动镜与定镜之间并和它们呈( )放置。
A.90° B. 45° C. 30° D. 直角
32. 在高分辨率的红外谱图中,分子的P分支精细结构谱线位于分子基频的( )。
A. 低频率处 B. 高频率处 C. 高波数处 D. 波长较短处 33. OPAG33仪器自检完成后,仪器的正常状态应该是指示灯为( )。
A. 红色 B. 橙色 C. 绿色不变 D. 一闪一闪的绿色 34. 每次做完实验后,最好把KBr分束器从仪器中取出放到干燥器内的原因是KBr分束器( )。
A.易碎 B. 不耐高温 C. 容易吸潮 D. 吸收红外光 35. 在测量污染气体的红外谱图时,背景和样品的扫描时间应该设成( )。
A. 不相同 B. 相同或不相同都可以 C. 2cm-1 D. 相同 36. O2在红外光谱图上吸收峰的数目是( )。
A. 0 B. 1 C. 2 D. 3 37. 遥感技术应用的领域包括( ) ①资源普查②灾害监测③环境监测④工程建设及规划。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38. 下列事例中,不属于应用红外遥感技术的是( )。
A.在飞机上利用红外线勘测地热,寻找水源,监测森林火灾 B.在气象服务中应用红外线预测台风、寒潮 C.利用红外线加热物体,烘干物品 D.利用红外线进行远距离摄影
39. 遥感是利用一定的技术或装备,在远离被测目标的位置处,对被侧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进行测量、记录与分析的技术,根据遥感平台高度的不同,可以分为( )。
A.地面遥感、航空遥感和航天遥感 B. 地上遥感、地面遥感和地下遥感 C. 地面遥感、空中遥感和地下遥感 D.地球遥感、航空遥感和航天遥感 40. 为获取不同的信息,完成不同的目的和任务,遥感技术可以用( )。
43
A. 不同的传感器 B. 不同的运载工具
C. 不同的波段和不同的遥感仪器 D. 不同的电磁波
遥感红外光谱实验试题答案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B 11 B 21 D 31 B 2 C 12 B 22 B 32 A 3 C 13 C 23 C 33 D 4 A 14 B 24 A 34 C 5 D 15 B 25 C 35 D 6 B 16 C 26 B 36 A 7 B 17 C 27 B 37 B 8 D 18 C 28 C 38 C 9 C 19 A 29 D 39 A 10 C 20 C 30 A 40 C 液相色谱分析实验机考题
1. 在液相色谱法中,按分离原理分类,液固色谱法属于(D):
A、分配色谱法 B、排阻色谱法 C、离子交换色谱法 D、吸附色谱法
2. 在高效液相色谱流程中,试样混合物在(C)中被分离:
A、检测器 B、记录器 C、色谱柱 D、进样器
3. 物质 A 和 B 在长2m的柱上,保留时间为 16.40 min 和 17.63 min,不保留物质通过该柱的时间为 1.30 min,峰底宽度是 1.11 min 和 1.21 min,该柱的分离度为(D): A、0.265 B、0.53 C、1.03 D、1.06
4. 液相色谱流动相过滤必须使用何种粒径的过滤膜(B):
A、0.5μm B、0.45μm C、0.6μm D、0.55μm
5. 相对响应值s'或校正因子f'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D): A、基准物 B、检测器类型 C、被测试样 D、载气流速
6. 对于一对较难分离的组分现分离不理想,为了提高它们的色谱分离效率,最好采用的措施为 ( B ):
A、改变载气速度 B、改变固定液 C、改变载体 D、改变载气性质
7. 在液相色谱中,为了改变色谱柱的选择性,可以进行如下哪些操作(C): A、改变流动相的种类或柱子 B、改变固定相的种类或柱长
44
C、改变固定相的种类和流动相的种类 D、改变填料的粒度和柱长
8. 在液相色谱中,梯度洗脱最宜于分离(D):
A、几何异构体 B、沸点相近,官能团相同的试样 C、沸点相差大的试样 D、分配比变化范围宽的试样
9. 一般评价烷基键合相色谱柱时所用的流动相为(A): A、甲醇/水(83/17) B、甲醇/水(57/43) C、正庚烷/异丙醇(93/7) D、乙腈/水(1.5/98.5)
10. 采用极性固定液制成色谱柱, 用于分离极性组分时, 分子间作用力主要是(C ): A、色散力 B、诱导力 C、库仑力( 定向力 ) D、色散力和诱导力
11. 用于高效液相色谱的检测器,不能使用梯度洗脱的检测器是(D): A、紫外检测器 B、荧光检测器 C、蒸发光散射检测器 D、示差折光检测器
12. 在高效液相色谱中,色谱柱的长度范围一般是(A):
A 、10~30cm B、 20~50m C 、1~2m D、2~5m
13. 在液相色谱中, 某组分的保留值大小实际反映了哪些部分的分子间作用力(C): A、组分与流动相 B、组分与固定相 C、组分与流动相和固定相 D、组分与组分
14. 在液相色谱中,为了改变柱子的选择性,可以进行的操作是(C): A、改变柱长 B、改变填料粒度 C、改变流动相或固定相种类 D、改变流动相的流速
15. 液相色谱中通用型检测器是(B):
A、紫外吸收检测器 B、示差折光检测器 C、热导池检测器 D、氢焰检测器
16. 在一定的柱温下, 下列哪个参数的变化不会使比保留体积(Vg)发生改变(A): A、改变检测器性质 B、改变固定液种类 C、改变固定液用量 D、增加载气流速
17. 在环保分析中,常常要监测水中多环芳烃,如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应选用下述哪种检波器(A):
A、荧光检测器 B、示差折光检测器 C、电导检测器D、紫外吸收检测器
18. 用液相色谱法分离长链饱和烷烃的混合物, 应采用下述哪一种检测器(B): A、紫外吸收检测器 B、示差折光检测器 C、荧光检测器 D、电化学检测器
45
19. 在液相色谱法中,提高柱效最有效的途径是(D):
A、提高柱温 B、降低板高 C、降低流动相流速 D、减小填料粒度
20. 在液相色谱法中,保留值反映了(B)分子间的作用:
A.组分和流动相 B.组分和固定相 C.流动相和固定液 D.组分和担体
21. 在液相色谱中,不会显著影响分离效果的是(B): A、改变固定相种类 B、改变流动相流速 C、改变流动相配比 D、改变流动相种类
22. 在高效液相色谱仪中保证流动相以稳定的速度流过色谱柱的部件是(B): A.贮液器 B.输液泵 C.分离柱 D.检测器
23.在液相色谱中,为了改变柱子的选择性,可以进下列那种操作(C): A、改变固定液的种类 B、改变栽气和固定液的种类 C、改变色谱柱温 D、改变固定液的种类和色谱柱温 24. 不是高液相色谱仪中的检测器是(B):
A、紫外吸收检测器 B、红外检测器 C、差示折光检测 D、电导检测器
25. 在液相色谱中,梯度洗脱最宜于分离(D):
A.几何异构体 B.沸点相近,官能团相同的试样 C.沸点相差大的试样 D.分配比变化范围宽的试样
26. 在液相色谱中, 为了获得较高柱效能, 常用的色谱柱是(A): A、直形填充柱 B、毛细管柱 C、U形柱 D、螺旋形柱
27. 高效液相色谱仪与气相色谱仪比较增加了(D):
A、恒温箱 B、进样装置 C、程序升温 D、梯度淋洗装置
28. 在高效液相色谱仪中保证流动相以稳定的速度流过色谱柱的部件是(B): A、贮液器 B、输液泵 C、检测器 D、温控装置
29.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用标准溶液的配制一般使用的水是(A): A.国标规定的一级、二级去离子水 B.国标规定的三级水 C.不含有机物的蒸馏水 D.无铅(无重金属)水
30. 使用液相色谱仪的正确顺序为:①开检测器、②通洗脱液、③启动色谱仪(C): A.①, ②, ③; B.②, ③, ①; C.③, ②, ①; D.①, ③, ②
31.在高固定液含量色谱柱的情况下,为了使柱效能提高,可选用(A):
A、适当提高柱温 B、增加固定液含量 C、增大载体颗粒直径 D、增加柱长
46
32. 在色谱流出曲线上, 两峰间距离决定于相应两组分在两相间的(B):
A.保留值 B.分配系数 C.扩散速率 D.传质速
33. 在液相色谱中,提高色谱柱柱效的最有效途径是(A):
A.减小填料粒度 B.适当升高柱温 C.降低流动相的流速 D.增大流动相的流速
34. 在液相色谱中, 为了提高分离效率, 缩短分析时间, 应采用的装置是(B): A、高压泵 B、梯度淋洗 C、贮液器 D、加温
35. 高效液相色谱仪中高压输液系统不包括(D):
A、贮液器 B、高压输液泵 C、过滤器 D、进样器
36.分离糖类化合物,最合适柱子的类型是(C):
A、ODS柱 B、硅胶柱 C、氨基键合相柱 D、氰基键合相柱
37.HPLC与GC的比较,可忽略纵向扩散项,这主要是因为(C):
A、柱前压力高 B、流速比GC的快 C、流动相黏度较小 D、柱温低
38.组分在固定相中的质量为MA(g),在流动相中的质量为MB(g),而该组分在固定相中的浓度为CA(g·mL-1),在流动相中浓度为CB(g·mL-1),则此组分的分配系数是(D): A、mA/mB B、mB/mA C、CB/CAD、CA/CB。
39.液相色谱定量分析时,不要求混合物中每一个组分都出峰的是(B): A、外标标准曲线法 B、内标法 C、面积归一化法 D、外标法
40.在液相色谱中,梯度洗脱适用于分离(D):
A、异构体 B、沸点相近,官能团相同的化合物 C、沸点相差大的试样 D、极性变化范围宽的试样
41.基于液相色谱的种种优点,HPLC更适合于(A):
A.高沸点,大分子量,极性强,热稳定性差的组分的分离和分析 B.高沸点,大分子量,机性强,热稳定性好的组分的分离和分析 C.高沸点,大分子量,极性弱,热稳定性好的组分的分离和分析 D.低沸点,小分子量,机性弱,热稳定性好的组分的分离和分析
42.HPLC常用的缓冲溶液是(D):
A.乙酸-乙酸钠 B.磷酸-磷酸盐 C.三羟甲基甲烷 D. 乙酸-乙酸钠,磷酸-磷酸盐,三羟甲基甲烷
43.液相色谱柱的填料中键合相填料的优点(D):
A.键合到载体表面的有机物分子可以部分掩盖载体的活性点,减小了固定相对分离组分的吸附作用,保证了分离效果,色谱峰性对称
B.增强了分离组分在色谱柱中的保留,而又不会引起色谱峰的自身变宽,提高了峰容量 C.化学键合相填料耐冲洗,比机械涂渍的填料耐用, D.以上三个
47
44.在液相色谱检测器的串联中检测器的排放位置是(A):
A.非破坏性检测器在前,破坏性检测器在后 B.破坏性检测器在前,非破坏性检测器在后 C.以上两个答案都对 D.以上两个答案都错
45.离子色谱中溶剂脱气的方法主要有(D):
A.低压脱气法 B.吹氦气或氮气脱气法 C.超声波脱气法 D.以上三个
46.用反相液相色谱分离苯、甲苯、乙苯、联苯, 先流出色谱柱的组分是(C): A.乙苯 B.甲苯 C.苯 D.联苯
1、 在有机元素分析仪中,主要采用(A)等实现多样品的自动分析。
A 微量燃烧法 B 高温燃烧法 C 电量法 D 电导法 2、 常见的元素分析仪有哪些(ABC)
A 有机元素分析仪 B 金属元素分析仪 C 稀有元素分析仪 D 无机元素分析仪
3、 有机元素分析仪上常用检测方法主要有(ABCD)。
A示差热导法 B反应气相色谱法 C 电量法 D 电导法 4、 元素的一般分析法有(ABC)。
A 化学法 B 光谱法 C能谱法 D物理法 5、 有机元素分析的工作原理根据的是(AB)方法
A F. 普雷格尔测碳、氢 B J.-B.-A.杜马测氮法 C 凯氏定氮法 D 基耶达氏测氮法 6、 有机元素分析仪中,从还原管流出气体有(ABCD)。
A 氦气 B 二氧化碳
48
C水蒸汽 D氮气
7、 有机元素分析仪中,水蒸汽吸收管的填充物是(C)
A 无水硫酸镁 B 无水硫酸钠 C 高氯酸镁 D 五氧化二磷
8、 有机元素分析仪中,二氧化碳吸收管的填充物是(C)
A 碳酸钙 B 氢氧化钙 C 烧碱石棉 D 氧化钙
9、 CHNS,CNS,S和CHN,CN,N模式的燃烧管内的氧化剂的设定温
度不同,不能互换,原因是(A)
A 由于过热会引起CHN燃烧管内氧化剂熔融。熔融物质流入加热炉并损坏加热炉。 B 增加空白值的测定次数 C 空白值会偏高 D 延长了测定时间
10、 CHN模式时,标样选择(C)。
A 苯磺酸 B 苯甲酸 C 乙酰苯胺 D 氨基苯磺酸 11、 有机元素分析仪中,燃烧管的填充物是(BC)
A 还原铜 B 银丝 C 氧化剂 D 氧化铝
12、 有机元素分析仪中,还原管的填充物是(AD)
A Cu B CuO C Cu2O D 银丝
49
13、 有机元素分析仪中,一共有(D)个热导池检测器。
A 3个 B 4个 C 2个 D 6个
14、 有机元素分析仪中,最后一个热导池检测器测的是(D)的信号。
A 水蒸汽 B 二氧化碳 C 氮气 D 氦气
15、 有机元素分析实验时,如果仪器的管路发生漏气,会导致(AB)
A TCD的气体量将减少 B 测定值变小 C 测定值变大 D 测定值不变
16、 有机元素分析测定结束后,必须将主机的两个出口堵住,原因
是(ABCD)
A 外部空气会进入主机的气路中 B 空白值会偏高
C 增加空白值的测定次数 D 延长了测定时间
17、 有机元素分析试验中,氦气的作用是(BC)
A 助燃气 B 载气 C 吹扫气 D 保护气
18、 有机元素分析实验中,一般情况下样品重量为(A).
A 3.5-5 mg B 3-5 mg C 4.5-5 mg D 4-5 mg 19、 有机元素分析实验中,采用了哪些气体?(CD)
A 氢气 B 氮气 C 氧气 D 氦气
20、 有机元素分析实验中,被测样品必须满足(ABCDF)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