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能表及采集终端事件记录采集规则 下载本文

智能电能表及采集终端事件记录采集规则

一、事件记录采集结构

智能电能表及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事件共分为三种:(1)电能表事件;(2)终端事件;(3)主站事件。如图1所示。

主站 终端事件 采集终端 主站事件 透明上报 电能表事件 电能表 图1 事件采集结构

(一)按采集方式区分

电能表事件按采集方式分为3种:(1)电能表主动上报;(2)终端固定周期采集;(3)主站透抄。

终端事件按采集方式分为2种:(1)主动上报(重要事件);(2)主站召读(一般事件)。

主站事件为主站直接生成的事件。 事件采集结构细分情况如图2所示。

1

主站 主站事件 终端事件 主站抄读 一般事件 主动上报 重要事件 主站透抄 透明上报 固定周期 采集 采集终端 电能表事件 电能表 等待召读 其他事件 主动上报 重要事件

图2 事件采集结构细分

(二)设备功能要求 1.电能表功能要求 1)生成电能表事件;

2)按照设置的主动上报模式字进行主动上报; 3)终端和主站召读事件时应答。 2.终端功能要求

1)接收电能表主动上报的事件,透明上报主站; 2)按照设置的参数,周期抄读电能表事件,抄到的事件透明上报主站;

3)生成终端事件,将其中的重要事件主动上报主站; 4)主站抄读终端事件时应答; 5)主站透抄电能表事件时应答。 3.主站功能要求 1)接收电能表事件; 2)接收终端事件; 3)透抄电能表事件;

2

4)抄读终端事件; 5)生成主站事件。 二、事件记录分级

智能电能表及采集终端事件记录根据紧急或重要程度分成4个等级,见表1。

1级:紧急事件。包括用户有疑似窃电行为发生的事件、对专变用户负荷开关状态的监测事件,以及其他需要第一时间主动上报的事件,采集策略为主动上报方式。三相智能电能表4项,单相智能电能表3项,单相静止式多费率电能表2项,专变采集终端2项,集中器2项。

2级:重要事件。包括掉电、参数变更等可能影响设备正常运行的的事件,采集策略为每日采集。三相智能电能表2项,单相智能电能表2项,单相静止式多费率电能表2项,专变采集终端2项,集中器2项。

3级:较重要事件。包括失压、时间超差等可能会影响用户可靠用电的事件,采集策略为每月采集。三相智能电能表10项,单相智能电能表1项,单相静止式多费率电能表1项,专变采集终端8项,集中器8项。

4级:一般事件。包括远程或本地对设备进行过命令操作,可根据管理需要进行核查和处理的事件,采集策略为按需采集。三相智能电能表8项,单相智能电能表5项,单相静止式多费率电能表2项,专变采集终端7项,集中器3项。

表1 智能电能表及采集终端事件记录分级表

3

事件采集级别 策略 推荐事件分类 电能表:过流、开表盖、恒定磁场干扰、电能表清零 三相表 单相表 单相多费率 专变终端 集中器 1级 主动上报 采集终端:状态量变位、终端停/上电 电能表:掉电、电源异常 4 3 2 2 2 2级 采集终端:参数变更、控制输出回每日路开关接入状态量变位记录、发现采集 未知电能表 2 2 2 2 2 3级 每月采集终端:电能表时间超差、电压采集 回路异常、电流回路异常、相序异常、电压/电流不平衡越限、电压越限、电流越限、对时事件 电能表:开端钮盖、失压、失流、电压逆相序、电压不平衡、校时、欠压、过压、全失压、断相 10 1 1 8 8 4级 按需采集终端:终端与主站通信流量超召测 门限、数据初始化和版本变更、遥控跳闸、功控跳闸、电控跳闸、电控告警事件、消息认证错误 电能表:潮流反向、有功功率反向、负荷开关误动或拒动、需量清零、事件清零、拉闸、合闸、编程 8 5 2 7 3 应用原则:本表是对事件记录分级的最低要求,可根据应用需求,由低等级向高等级配置。

表2 智能电能表事件记录支持情况

序号 1 2 3 4 5 6

事件名称 过流 开表盖 恒定磁场干扰 电能表清零 掉电 电源异常 13版三相电能表 ● ● ● ● ● ● 4

13版单相电能表 ● ● ● ● ● 09版三相电能表 ● ● ● 09版单相电能表 ● ● ● 序号 7 8 9 事件名称 开端钮盖 失压 欠压 过压 电压不平衡 校时 失流 断相 全失压 电压逆相序 潮流反向 有功功率反向 负荷开关误动或拒动 需量清零 事件清零 编程 拉闸 合闸 13版三相电能表 ● ● ● ● ● ● ● ● ● ● ● ● ● ● ● ● ● ● 13版单相电能表 ● ● ● ● ● ● 09版三相电能表 ● ● ● ● ● ● ● 09版单相电能表 ● ● ● ●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 ● ● ● ●

三、事件记录采集策略 (一)1级事件(主动上报)

电能表和采集终端在2009版技术标准和2013版技术标准的主动上报功能,实现主动上报的流程和方法不同,见表3。

表3 智能电能表及采集终端主动上报支持情况

5

设备种类 当前硬件可否 支持主动上报 不支持 不支持 实现方法 需要升级采集终端,以周期抄表代替主动上报 需要升级采集终端,以1小时周期抄表代替主动上报 电能表和模块支持本方案的流程和逻辑 需要升级采集终端 模块电能表(2009款) 非模块电能表(2009款) 模块电能表(2013款) 支持 非模块电能表(2013款) 采集终端 支持 支持 需要升级采集终端 已实现 1.电能表(2009款) 1)非模块电能表

终端或主站按照设置的参数,以1小时为周期抄读电能表事件。终端抄到事件后暂存并上报主站,主站确认后终端删除暂存的事件。

注:当时标准虽然对模块表定义了主动上报管脚,但因为DL/T 645没有做事件上报内容的扩展,因此2009款电能表对于紧急事件仅能通过缩短采集周期分析现场用电情况。

2)模块电能表 同非模块电能表。 2.模块电能表(2013款)

a)电能表检测到主动上报事件发生时,模块接口管脚EventOut输出高阻态,通信模块检测到后判断电能表有主动上报事件发生。

b)若表上模块是载波、微功率无线通信方式,则电能表

6

模块抄读电能表主动上报状态字并发送给终端,终端收到状态字后向电能表发确认命令,复位主动上报状态字,电能表对应状态字事件标识位清零,若主动上报状态字各标识位均为0,EventOut输出低电平。终端根据状态字事件标识位、事件次数采集电能表相应事件记录上报主站。

c)若表上模块是GPRS或CDMA模块,则模块抄读主动上报状态字,模块收到状态字后向电能表发确认命令,复位主动上报状态字,电能表对应状态字事件标识位清零,若主动上报状态字各标识位均为0,EventOut输出低电平。模块根据状态字事件标识位、事件次数采集电能表相应事件记录上报主站。

3.非模块电能表(2013款)

a)电能表发生主动上报事件时,其主动上报状态字对应事件标识位发生变化。

b)当终端抄读电能表数据时,电能表可以通过后续帧方式将主动上报状态字上传给终端;也可以通过终端直接抄读主动上报状态字。

c)终端收到电能表中主动上报状态字后,向电能表发确认命令,复位主动上报状态字,电能表对应状态字事件标识位清零。终端根据状态字事件标识位、事件次数采集电能表相应事件记录上报主站。

7

电能表发生1级事件是否为模块表是EventOut输出高阻态否等待终端周期抄表终端周期抄表模块抄读电能表主动上报状态字电能表通过后续帧上报状态字或终端主动抄读通信方式为GPRS/CDMA否是否为本地通信模块是通信方式为载波、微功率无线模块将状态字上报终端模块向电能表发确认报文电能表复位主动上报状态字EventOut输出低电平终端向电能表发确认报文电能表复位主动上报状态字EventOut输出低电平终端向电能表发确认报文电能表复位主动上报状态字模块根据状态字抄读电能表事件终端根据状态字抄读电能表事件电能表事件上报主站 图3 2013款电能表主动上报事件流程图

4.采集终端

采集终端自己生成事件记录后,主动上报给主站。 (二)2级事件 1.电能表

终端或主站按照设置的参数,以1日为周期抄读电能表

8

事件。终端抄到事件后暂存并上报主站,主站确认后终端删除暂存的事件。

2.采集终端

采集终端自己生成事件记录后,由主站每日抄读。 (三)3级事件 1.电能表

终端或主站按照设置的参数,以1月为周期抄读电能表事件。终端抄到事件后暂存并上报主站,主站确认后终端删除暂存的事件。

2.采集终端

采集终端自己生成事件记录后,由主站每月抄读。 (四)4级事件 1.电能表

电能表生成事件后,主站按需召测相应事件。 2.采集终端

采集终端自己生成事件记录后,主站按需召测相应事件。

四、采集终端功能要求

采集终端功能要求分为2部分:(1)支撑电能表事件分级上报;(2)实现采集终端事件分级上报。

(一)支撑电能表事件分级上报

9

采集终端通过“电能表数据分级归类参数”将电能表测量点归类,通过“电能表数据分级参数”设置每一类电能表对事件的分级,通过“电能表数据分级周期参数”设置每一级事件的抄读周期。

采集终端抄读电能表事件时,应按照“电能表数据分级归类参数”、“电能表数据分级参数”和“电能表数据分级周期参数”的设置情况,以设置的周期抄读电能表的对应事件生成次数,计算新增事件次数,按照新增事件次数抄读最近发生的数个事件,进行暂存。

采集终端若收到电能表主动上报状态字,应按照主动上报状态字内容和新增次数抄读对应的电能表事件,进行暂存。若主动上报状态字中的上报内容没有对应的电能表事件,则统一暂存电能表主动上报状态字。暂存成功后,按照主动上报状态字内容发送状态字复位命令,再抄读一次主动上报状态字,确认主动上报状态字所有位均置零。若此时主动上报状态字含有新发生的事件,则按照该主动上报状态字内容继续进行抄读事件暂存、发送状态字复位命令、抄读主动上报状态字确认的流程。

采集终端暂存电能表事件(或主动上报状态字)后,将事件生成次数和抄读到的事件(或主动上报状态字)通过“转发主站直接对电能表的批量抄读数据命令”以同一帧进行主动上报。主站对主动上报返回确认后,采集终端删除对应的

10

暂存事件(或主动上报状态字)。

(二)采集终端事件分级上报

采集终端事件分级上报通过以下要求实现:(1)采集终端事件分类存储;(2)采集终端事件分类召测;(3)采集终端事件分类删除。

采集终端在事件分类存储、召测和删除的基础上实现采集终端事件分级,其中主动上报由采集终端发起,固定周期召测和按需召测由主站发起。主站召测终端事件之后,通过删除命令删除相应的事件,以保证采集终端中存储的非主动上报事件均未受到主站召测。

1. 采集终端事件分类存储

每发生1个事件,采集终端判断与该事件的事件代码ERC相同的事件个数是否超过15个,若超过了15个,则删除该类事件中的第1个事件,保持事件代码ERC相同的同一类事件总数不超过15个。相应的计数器按照上述规则自动计算。

2. 采集终端事件分类召测

当主站查询“终端事件分类数据”时,采集终端应答当前存储的事件分类和每一类事件的个数。

当主站下发“按事件代码ERC请求事件”命令时,采集终端应答相应事件。

3. 采集终端事件分类删除

11

当主站下发“删除指定事件代码ERC下的全部事件”命令时,采集终端删除命令中对应的事件。

五、相关技术要求 (一)电能表技术要求

新款电能表应实现主动上报模式字、主动上报状态字及新增次数、复位主动上报状态字的功能。

(二)终端技术要求

采集终端应实现电能表事件透明上报、电能表数据分级采集、采集终端事件分级上报功能。

(三)通信协议要求

扩展DL/T645-2007,增加主动上报模式字、主动上报状态字及新增次数、复位主动上报状态字。

扩展Q/GDW1376.1-2013,增加电能表数据分级相关参数、指定事件代码ERC的召测和删除命令、电能表数据批量上报命令。

(四)通信模块要求

通信模块应按本文件规定内容传输数据。 (五)主站要求

主站应实现采集终端事件的分类召测和分类删除。主站收到采集终端主动上报电能表数据时应返回确认报文。

(六)流程要求

12

1.在eventout管脚已置位且模块未组网或需要重新组网的情况下,模块组网成功后进行主动上报流程。

2.本地通信模块的从节点与主节点之间应具备重发机制,避免在本地通信信道中丢失事件。

六、技术标准修改建议

(一)DL/T 645-2007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修改建议

数据标识 DI3 DI2 DI1 DI0 04 04 00 00 11 15 04 01 XX?XX XX?XX XX XX ... XX 04 00 15 03 XX?XX 数据 数据格式 长度 (字节) 8 12 1 1 ... 1 12 单位 功能 数据项名称 * * * 主动上报模式字 主动上报状态字 主动上报事件1新增次数 主动上报事件2新增次数 ... 主动上报事件N新增次数 * 复位主动上报状态字

主动上报模式字

Bit7 时钟故障 Bit6 保留 Bit5 Bit4 Bit3 Bit2 Bit1 Bit0 存储器故障或内部程序错误 时钟电池电压内卡初始化错损坏

低 误 ESAM错误 负荷开关误动或拒动 Bit15 合闸成功 Bit14 跳闸成功 Bit13 电源异常 Bit12 恒定磁场干扰 Bit11 开端钮盖 Bit10 开表盖 Bit9 透支状态 Bit8 停电抄表电池欠压

Bit23 断相 Bit22 功率反向 Bit21 过载 Bit20 过流 Bit19 失流 Bit18 过压 Bit17 欠压 Bit16 失压

13

Bit31 保留 Bit30 保留 Bit29 保留 Bit28 保留

Bit39 总功率因数超下限 Bit38 需量超限 Bit37 掉电 Bit36 Bit35 Bit34 电压不平衡 Bit33 电流逆相序 Bit32 电压逆相序 Bit27 保留 Bit26 保留 Bit25 保留 Bit24 断流 辅助电源失电 电流不平衡

Bit47 保留 Bit46 保留 Bit45 保留 Bit44 保留 Bit43 保留 Bit42 全失压 Bit41 潮流反向 Bit40 电流严重不平衡

Bit55 周休日编程 Bit54 时区表编程 Bit53 时段表编程 Bit52 校时 Bit51 事件清零 Bit50 需量清零 Bit49 电表清零 Bit48 编程

Bit63 密钥更新 Bit62 阶梯表编程 Bit61 费率参数表编程 Bit60 Bit59 Bit58 Bit57 Bit56 节假日编程 结算日编程 无功组合方式无功组合方式有功组合方式2编程 1编程 编程 注1:0代表此类事件发生不上报,1代表此类事件发生应上报。

主动上报状态字

Bit7 时钟故障 Bit6 保留 Bit5 Bit4 Bit3 Bit2 Bit1 Bit0 存储器故障或内部程序错误 时钟电池电压内卡初始化错损坏

低 误 ESAM错误 负荷开关误动或拒动 Bit15 合闸成功 Bit14 跳闸成功 Bit13 电源异常 Bit12 恒定磁场干扰 Bit11 开端钮盖 Bit10 开表盖 Bit9 透支状态 Bit8 停电抄表电池欠压

Bit23 A相断相 Bit22 A相功率反向 Bit21 A相过载 Bit20 A相过流

Bit31 保留 Bit30 保留 Bit29 保留 Bit28 保留

14

Bit27 保留 Bit26 保留 Bit25 保留 Bit24 A相断流 Bit19 A相失流 Bit18 A相过压 Bit17 A相欠压 Bit16 A相失压 Bit39 B相断相 Bit38 B相功率反向 Bit37 B相过载 Bit36 B相过流 Bit35 B相失流 Bit34 B相过压 Bit33 B相欠压 Bit32 B相失压

Bit47 保留 Bit46 保留 Bit45 保留 Bit44 保留 Bit43 保留 Bit42 保留 Bit41 保留 Bit40 B相断流

Bit55 C相断相 Bit54 C相功率反向 Bit53 C相过载 Bit52 C相过流 Bit51 C相失流 Bit50 C相过压 Bit49 C相欠压 Bit48 C相失压

Bit63 保留 Bit62 保留 Bit61 保留 Bit60 保留 Bit59 保留 Bit58 保留 Bit57 保留 Bit56 C相断流

Bit71 总功率因数超下限 Bit70 需量超限 Bit69 掉电 Bit68 Bit67 Bit66 电压不平衡 Bit65 电流逆相序 Bit64 电压逆相序 辅助电源失电 电流不平衡

Bit79 保留 Bit78 保留 Bit77 保留 Bit76 保留 Bit75 保留 Bit74 全失压 Bit73 潮流反向 Bit72 电流严重不平衡

Bit87 周休日编程 Bit86 时区表编程 Bit85 时段表编程 Bit84 校时 Bit83 事件清零 Bit82 需量清零 Bit81 电表清零 Bit80 编程

Bit95 密钥更新 Bit94 阶梯表编程 Bit93 费率参数表编程 Bit92 Bit91 Bit90 Bit89 Bit88 节假日编程 结算日编程 无功组合方式无功组合方式有功组合方式2编程 1编程 编程 注:0代表未发生此类事件,1代表已发生此类事件。

其中主动上报模式字用于开启、关闭事件主动上报功能,主动上报状态字表示上报事件的发生状态。主动上报事件新增次数,复位主动上报状态字是协议新扩展内容,其中主动上报事件新增次数便于主站采集相应事件记录,复位主动上报状态字用于主站确认收到电表发来的主动上报状态字。

(1)主动上报模式字应用说明:

15

1) 电能表应支持的主动上报类型包括:

1、 电能表故障:控制回路错误、ESAM错误、内卡初始化错误、时钟电池电压

低、内部程序错误、存储器故障或损坏、时钟故障;

2、 操作类事件:开表盖、开端钮盖、恒定磁场干扰、负荷开关误动或拒动、电源

异常、电表清零、事件清零等;

3、 电网异常事件:失压、欠压、过压、失流、过流、过载、功率反向、断相、断

流、电压逆相序、电流逆相序、电压不平衡、电流不平衡、需量超限、总功率因数超下限、电流严重不平衡、潮流反向(双向计量除外); 4、 电能表运行故障:停电抄表电池欠压、透支状态。

2) 当主动上报模式字开启的事件发生时,电能表应在读数据应答报文中把控制码中

D5位置1(D5表示有无后续数据帧),告诉主站电能表有主动上报的事件发生。主站通过查询主动上报状态字,获取具体上报事件。

(2)主动上报状态字应用说明:

1) 只有主动上报模式字开启,主动上报状态字的状态位方可置1。

2) 在主动上报事件发生时将主动上报状态字的对应状态位置1,主站查询后从站不立

刻清零主动上报状态字。

3) 主站成功查询主动上报状态字后,发“复位主动上报状态字”命令给从站,以表示

主站确认收到主动上报状态字,从站收到“复位主动上报状态字”命令后,根据复位主动上报状态字中置0的位,清零主动上报状态字中对应的位,确保主动上报状态字中每个置1的位都被主站确认收到后才清零。

4) 主站查询、确认前,如事件已结束,主动上报状态位仍应保持置1状态,直到主站

确认后清零。

5) 主站查询、确认前,如事件未结束,主站确认后状态位清零,在该事件结束前,对

应主动上报状态位不重复置1。

6) 主动上报状态字表示电表中发生的故障、事件,事件一旦发生,例如电池欠压,发

生时主动上报状态字置位,电表掉电,掉电前后电池欠压状态没变,则主动上报状态字不重复置1。

7) 主动上报状态字后面紧跟着主动上报事件从上次主动上报到现在新增事件次数,

“主动上报事件1新增次数”对应主动上报状态字中从Bit0~Bit95中第一个置1

16

的位对应的事件,“主动上报事件N新增次数”对应主动上报状态字中从Bit0~Bit95中最后一个置1的位对应的事件,N不是固定数,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新增次数”采用十六进制传输,最大为FF,如果大于FF,传FF。无发生次数数据标识的事件传FF。

8) “复位主动上报状态字”采用写数据命令(控制码14H),从站不判断密码、编程

状态,和“无线通信在线及信号强弱指示(数据标识:04001301)”一样算第三类数据。

9) 从站在正确响应主站读取“主动上报状态字”命令后,如果30分钟内未收到主站

的“复位主动上报状态字”命令,则自动清零“主动上报状态字”所有位。 10) 在对表计进行电能表清零时,同时清零事件主动上报状态字,如果电表处于正式密

钥状态,则操作成功后按模式字的设置将主动上报状态字中电能表清零的对应位置1;对电表进行钱包初始化操作时,同时清零事件主动上报状态字。

11) 主动上报状态字后填写AAH作为块分隔码,主动上报事件1新增次数至主动上报

事件N新增次数计为1个数据块,在主动上报事件N新增次数后填写AAH作为块分隔码。若主动上报事件1新增次数至主动上报事件N新增次数为空,则直接以AAH结束。

(3)事件主动上报数据帧

1) 读数据无后续帧

如果抄读数据很少,不会有后续帧,例如读正向有功总电能,主站确认不会有后续帧数据,则主站发读后续帧命令时,从站应答主动上报状态字的数据标识和主动上报状态字;主站确认没有后续帧数据时,也可以用读数据命令读取主动上报状态字。

2) 读数据有后续数据帧:

如有后续数据帧,读后续数据时应先传后续数据,后传主动上报数据。

读完后续数据帧,如应答控制码中D5仍为1,则表示有需要上报的事件发生,主站继续发读后续帧命令,电能表应答主动上报状态字的数据标识和主动上报状态字;主站确认没有后续帧数据时,也可以用读数据命令读取主动上报状态字。

报文示例:

? 读取主动上报状态字流程报文示例1

这个示例是说明主站抄读电能表数据时,电能表应答有后续帧,主站读后续帧读出主动

17

上报状态字

以通信地址000000000022为例:

1)时间:2012年7月31日 19:55:56, 主站读上1次需量清零记录

TXD: fe fe fe fe 68 22 00 00 00 00 00 68 11 04 34 35 63 36 09 16

RXD: fe fe fe fe 68 22 00 00 00 00 00 68 b1 c8 34 35 63 36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79 16

2)时间:2012年7月31日 19:55:57主站读上1次需量清零记录后续数据,还提示有后续数据,实际上1次需量清零记录数据在这帧已传完

TXD: fe fe fe fe 68 22 00 00 00 00 00 68 12 05 34 35 63 36 34 3f 16

RXD: fe fe fe fe 68 22 00 00 00 00 00 68 b2 0b 34 35 63 36 33 33 33 33 33 33 34 17 16 3)时间:2012年7月31日 19:55:58因为前面还提示有后续数据,主站读上1次需量清零记录后续数据,电能表应答报文中是主动上报状态字的数据标识及主动上报状态字的内容。应答报文主动上报状态字中是Bit0置1,表示发生“负荷开关误动或拒动”,主动上报状态字数据后面有“34”减33后为“01”,表示主动上报状态字中从Bit0~Bit95中第一个置1的位对应的事件,本例中即“负荷开关误动或拒动”发生了1次。

TXD: fe fe fe fe 68 22 00 00 00 00 00 68 12 05 34 35 63 36 35 40 16

RXD: fe fe fe fe 68 22 00 00 00 00 00 68 92 12 34 48 33 37 34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4 35 4a 16

? 读取主动上报状态字流程报文示例2

这个示例是说明主站抄读电能表数据时,电能表应答有后续帧,但主站认为数据读完了,后面直接用读数据命令(控制码:11H)读出主动上报状态字

以通信地址000000000022为例:

1)时间:2012年7月31日 19:55:56, 主站读上1次需量清零记录

TXD: fe fe fe fe 68 22 00 00 00 00 00 68 11 04 34 35 63 36 09 16

RXD: fe fe fe fe 68 22 00 00 00 00 00 68 b1 c8 34 35 63 36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79 16

2)时间:2012年7月31日 19:55:57主站读上1次需量清零记录后续数据,还提示有后续数据,实际上1次需量清零记录数据在这帧已传完。

18

TXD: fe fe fe fe 68 22 00 00 00 00 00 68 12 05 34 35 63 36 34 3f 16

RXD: fe fe fe fe 68 22 00 00 00 00 00 68 b2 0b 34 35 63 36 33 33 33 33 33 33 34 17 16 3)时间:2012年7月31日 19:55:58主站认为数据读完了,后面直接用读数据命令(控制码:11H)读出主动上报状态字,电能表应答报文中是主动上报状态字的数据标识及主动上报状态字的内容。应答报文主动上报状态字中是Bit1置1,表示发生“ESAM错误”,主动上报状态字数据后面有“32”减33后为“FF”,表示主动上报状态字中从Bit0~Bit95中第一个置1的位对应的事件,本例中即“ESAM错误”发生了FF次。

TXD: fe fe fe fe 68 22 00 00 00 00 00 68 11 04 34 48 33 37 ed 16

RXD: fe fe fe fe 68 22 00 00 00 00 00 68 91 13 34 48 33 37 35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dd 32 dd ce 16

? 读取主动上报状态字流程报文示例3

这个示例是说明主站抄读电能表数据时,电能表应答有后续帧,但主站认为数据读完了,后面用读后续数据命令(控制码:12H)读出主动上报状态字

以通信地址000000000022为例:

1)时间:2013年12月17日 14:10:56, 主站读正向有功总电能

TXD: fe fe fe fe 68 22 00 00 00 00 00 68 11 04 33 33 34 33 d4 16

RXD: fe fe fe fe 68 22 00 00 00 00 00 68 b1 08 33 33 34 33 33 33 33 33 44 16

2)时间:2013年12月17日 14:10:58, 主站读正向有功总电能后续帧,电能表应答报文中是主动上报状态字的数据标识及主动上报状态字的内容。应答报文主动上报状态字中是Bit80置1,表示发生“编程”,主动上报状态字数据后面有“34”减33后为“01”,表示主动上报状态字中从Bit0~Bit95中第一个置1的位对应的事件,本例中即“编程”发生了1次。

TXD: fe fe fe fe 68 22 00 00 00 00 00 68 12 05 33 33 34 33 34 0a 16

RXD: fe fe fe fe 68 22 00 00 00 00 00 68 92 14 34 48 33 37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4 33 dd 34 dd 34 05 16

3)时间:2013年12月17日 14:11:02,主站发“复位主动上报状态字”命令,从站不判断密码、编程状态,从站正常应答,从站中主动上报状态字得到清零。

TXD: fe fe fe fe 68 22 00 00 00 00 00 68 14 18 36 48 33 37 35 33 33 33 AB 89 67 45 31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0b 16 RXD: fe fe fe fe 68 22 00 00 00 00 00 68 94 00 86 16

4)时间:2013年12月17日 14:11:04,主站直接用读数据命令(控制码:11H)读出主动上报状态字,电能表应答报文中是主动上报状态字的数据标识及主动上报状态字的内容。应答报文主动上报状态字全部是00,表示没有主动上报事件发生,主动上报事件1新增次数至主动上报事件N新增次数为空,则直接以AAH结束。

TXD: fe fe fe fe 68 22 00 00 00 00 00 68 11 04 34 48 33 37 ed 16

RXD: fe fe fe fe 68 22 00 00 00 00 00 68 91 12 34 48 33 37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33 dd dd 99 16

19

(二)Q/GDW 1374.1-2013专变采集终端技术规范修改建议

序号 条目 更正前 无 无 更正后 增加:4.9.6.3电能表事件采集与上报 增加:4.9.6.3.1电能表事件采集 专变采集终端通过“电能表数据分级归类参数”将电能表测量点归类,通过“电能表数据分级参数”设置每一类电能表对事件的分级,通过“电能表数据分级周期参数”设置每一级事件的抄读周期。 专变采集终端抄读电能表事件时,应按照“电能表数据分级归类参数”、“电能表数据分级参数”和“电能表数据分级周期参数”的设置情况,以设置的周期抄读电能表的对应事件生成次数,计算新增事件次数,按照新增事件次数抄读最近发生的数个事件,进行暂存。 专变采集终端若收到电能表主动上报状态字,应按照主动上报状态字内容和新增次数抄读对应的电能表事件,进行暂存。若主动上报状态字中的上报内容没有对应的电能表事件,则统一暂存电能表主动上报状态字。暂存成功后,按照主动上报状态字内容发送状态字复位命令,再抄读一次主动上报状态字,确认主动上报状态字所有位均置零。若此时主动上报状态字含有新发生的事件,则按照该主动上报状态字内容继续进行抄读事件暂存、发送状态字复位命令、抄读主动上报状态字确认的流程。 4.9.6 无 增加:4.9.6.3.2电能表事件上报 专变采集终端暂存电能表事件(或主动上报状态字)后,将事件生成次数和抄读到的事件(或主动上报状态字)通过“转发主站直接对电能表的批量抄读数据命令”以同一帧进行主动上报。主站对主动上报返回确认后,专变采集终端删除对应的暂存事件(或主动上报状态字)。 1 4.9.6 4.9.6 2 3

20

(三)Q/GDW 1374.2-2013集中器技术规范修改建议

序号 条目 更正前 无 无 更正后 增加:4.8.2.4.3电能表事件采集与上报 增加:4.8.2.4.3.1电能表事件采集 集中器通过“电能表数据分级归类参数”将电能表测量点归类,通过“电能表数据分级参数”设置每一类电能表对事件的分级,通过“电能表数据分级周期参数”设置每一级事件的抄读周期。 集中器抄读电能表事件时,应按照“电能表数据分级归类参数”、“电能表数据分级参数”和“电能表数据分级周期参数”的设置情况,以设置的周期抄读电能表的对应事件生成次数,计算新增事件次数,按照新增事件次数抄读最近发生的数个事件,进行暂存。 集中器若收到电能表主动上报状态字,应按照主动上报状态字内容和新增次数抄读对应的电能表事件,进行暂存。若主动上报状态字中的上报内容没有对应的电能表事件,则统一暂存电能表主动上报状态字。暂存成功后,按照主动上报状态字内容发送状态字复位命令,再抄读一次主动上报状态字,确认主动上报状态字所有位均置零。若此时主动上报状态字含有新发生的事件,则按照该主动上报状态字内容继续进行抄读事件暂存、发送状态字复位命令、抄读主动上报状态字确认的流程。 4.8.2.4 无 增加:4.8.2.4.3.2电能表事件上报 集中器暂存电能表事件(或主动上报状态字)后,将事件生成次数和抄读到的事件(或主动上报状态字)通过“转发主站直接对电能表的批量抄读数据命令”以同一帧进行主动上报。主站对主动上报返回确认后,集中器删除对应的暂存事件(或主动上报状态字)。 1 4.8.2.4 4.8.2.4 2 3

21

(四)Q/GDW 1376.1-2013主站与采集终端通信协议修改建议

序条目 号 5.5.1.2 更正前 更正后 F92~F149 备用 1 F92~F96 备用 F97 停电数据采集配置参数 p0 F98 停电事件甄别限值参数 p0 F99~F103 备用 测量F104 曲线冻结密度参数 点号 组13 电能表数据分级归类参测量F105 数 点号 数据F106 电能表数据分级参数 分级类号 数据电能表数据分级周期参F107 等级数 号 F108~F149 备用 5.5.1.3 无 增加5.5.1.3.69 F104:曲线冻结密度参数: 曲线冻结密度参数数据单元格式见表88: 表88曲线冻结密度参数数据单元格式 数据内容 数据格式 字节数 说明 曲线Fn代号 BIN 1 冻结密度 BIN 1 参数说明: 曲线Fn代号:数值范围为0~248。当曲线Fn代号为0时,表示该设置对所有曲线生效。当曲线Fn代号为1~248时,表示仅设置对应的曲线。该设置只对2类数据中冻结类型为“曲线”的Fn有效。 冻结密度:数值范围为0~255。当冻结密度为127时,表示该曲线冻结密度取默认值(交采测量点电压曲线1min,其他15min)。当冻结密度为其他值时,按Q/GDW 1376.1-2013的表C.1数据冻结密度定义执行。 当更改某一曲线冻结密度之后,该曲线的总冻结点数与更改前的总冻结点数相同,即维持存储容量不变。 2

22

5.5.1.3 无 增加5.5.1.3.70 F105:电能表数据分级归类参数: 电能表数据分级归类参数数据单元格式见表89: 3 表89电能表数据分级归类参数数据单元格式 数据内容 数据格式 字节数 说明 数据分级类号 BIN 1 5.5.1.3 无 增加5.5.1.3.71 F106:电能表数据分级参数: 电能表数据分级参数数据单元格式见表90: 表90电能表数据分级参数数据单元格式 数据内容 数据格式 字节数 说明 本次设置的 BIN 1 电能表数据个数n 第1个电能表数据标识 BIN 4 对应DL/T 645 第1个电能表数据等级 BIN 1 ?? 第n个电能表数据标识 BIN 4 对应DL/T 645 第n个电能表数据等级 BIN 1 4 参数说明: 数据等级:若设为“0”,则表示该数据标识没有对应任何数据,即被“删除”。 本次未设置的电能表数据则保留上一次配置内容。 5.5.1.3 无 增加5.5.1.3.71 F107:电能表数据分级周期参数: 电能表数据分级周期参数数据单元格式见表91: 表91电能表数据分级周期参数数据单元格式 5 数据内容 数据格式 字节数 周期数值 BIN 1 周期单位 BIN 1 说明 参数说明: 周期数值和周期单位共同组成采集周期。 周期单位:1为分钟,2为小时,3为天,4为月,其他值无效。 5.6.1.2 F54~F148 备用 6 备用 删除指定事件代码F57 ERC下的全部事件 F58~F148 备用 F54~F56 p0

23

5.6.1.3 无 增加5.6.1.3.37 F57:删除指定事件代码ERC下的全部事件: 删除指定事件代码ERC下的全部事件数据单元格式见表92: 表92删除指定事件代码ERC下的全部事件数据单元格式 7 数据内容 数据格式 字节数 本次清除的 BIN 1 事件代码ERC个数n 第1个事件代码ERC BIN 1 ?? 第n个事件代码ERC BIN 1 说明 参数说明: 本次清除的事件代码ERC个数n:若n=0,则清空所有事件代码ERC对应的事件。 5.10.1.3 无 增加5.10.1.3.10 F104:曲线冻结密度参数: 查询曲线冻结密度参数数据单元格式见表93: 表93查询曲线冻结密度参数数据单元格式 数据内容 数据格式 字节数 说明 该测量点冻结密度 BIN 1 非默认值的曲线个数n 曲线1的Fn代号 BIN 1 曲线1的冻结密度 BIN 1 ?? 曲线n的Fn代号 BIN 1 曲线n的冻结密度 BIN 1 8 参数说明: 该参数读取时只返回更改过冻结密度的曲线,即冻结密度内容非“127”的曲线。

24

5.10.1.3 无 增加5.10.1.3.11 F106:电能表数据分级参数: 查询电能表数据分级参数数据单元格式见表94: 表94查询电能表数据分级参数数据单元格式 9 数据内容 数据格式 字节数 说明 已配置的 BIN 1 电能表数据个数n 对应 第1个电能表数据标识 BIN 4 DL/T 645 第1个电能表数据等级 BIN 1 ?? 对应 第n个电能表数据标识 BIN 4 DL/T 645 第n个电能表数据等级 BIN 1 5.16.1.2 10 F10~F11 备用 F10 F11 转发主站直接对电能表的批量抄读数据命令 备用 p0

25

5.16.1.3 无 增加5.16.1.3.3 F10:转发主站直接对电能表的批量抄读数据命令: 转发主站直接对电能表的批量抄读数据命令数据单元格式见表358。 表358 转发主站直接对电能表的批量抄读数据命令数据单元格式 数据内容 终端通信端口号 转发中继级数n 第1级转发中继地址 第2级转发中继地址 ? 第n级转发中继地址 转发目标地址 转发直接抄读的 数据标识类型 转发直接抄读的 数据标识个数m 转发直接抄读的 数据标识1 ?? 转发直接抄读的 数据标识m 数据格式 字节数 BIN 1 BIN 1 见附录A.12 6 见附录A.12 6 ? ? 见附录A.12 6 见附录A.12 6 BS8 BIN BIN BIN 1 1 4 4 11 a) 终端通信端口号:数据范围1~31。 b) 转发中继级数n:数值范围0~32,当n=0时,表示无中继路由(直抄);n=FFH时表示无指定中继路由。 c) 转发直接抄读的数据标识类型: 1) D7~D2:备用。 2) D1~D0:编码表示数据标识类型,0表示符合DL/T 645—1997,1表示符合DL/T 645—2007,其他备用。 d) 转发直接抄读的数据标识:4个字节,低在前高在后,如数据标识类型是符合DL/T 645—1997的,仅用低的两字节。

26

5.16.2.3 无 增加5.16.2.3.3 F10:转发主站直接对电能表的批量抄读数据命令的应答: 转发主站直接对电能表的批量抄读数据命令的应答数据单元格式见表359。 表359 转发主站直接对电能表的批量抄读数据命令的应答数据单元格式 数据内容 终端通信端口号 转发目标地址 转发结果标识 转发直接抄读的 数据标识个数n 转发直接抄读的 第1个数据内容字节数k+4 转发直接抄读的 第1个数据标识 转发直接抄读的 第1个数据内容 ?? 转发直接抄读的 第n个数据内容字节数m+4 转发直接抄读的 第n个数据标识 转发直接抄读的 第n个数据内容 数据格式 BIN 见附录A.12 BIN BIN BIN BIN BIN BIN 字节数 1 6 1 1 1 4 k 1 4 m 12 a) 终端通信端口号:数据范围为1~31。 b) 转发结果标识:数值范围为0~6,依次表示“不能执行转发”、“转发接收超时”、“转发接收错误”、“转发接收确认”、“转发接收否认”、“转发接收数据”,“电能表数据主动上报”,其他值无效。当转发结果标识为“电能表数据主动上报”时,要求主站返回确认/否认报文。 c) 转发直接抄读的数据标识:符合DL/T 645—2007或DL/T 645—1997定义的数据标识。 d) 转发直接抄读的数据内容:符合DL/T 645—2007或DL/T 645—1997定义的数据标识所对应的数据内容和格式。

27

七、测试方法

以太网 载波或 微功率无线 主站 采集终端 模块表 模拟表

RS-485 图4 系统连接图

准备步骤

1) 向采集终端和电能表提供三相电压220V; 2) 采集终端登录主站后,设置采集终端的测量点等参数,设置采集终端不生成任何终端事件; 3) 等待采集终端和模块表建立连接;

4) 按照附件一的要求设置模块表的主动上报模式字; 5) 按照附件一的要求设置采集终端的电能表数据分级归类参数、电能表数据分级参数和电能表数据分级周期参数,其中2级事件采集周期设为5min,3级事件采集周期设为10min。模拟表测量点的1级事件采集周期设为3min。

第一步:电能表事件主动上报 6) 令模块表产生过流事件并恢复;

7) 3min内主站应收到采集终端主动上报的透明上报命令,内容是电能表过流事件,主站应答确认;

28

8) 等待3min,采集终端不应重复上报电能表过流事件; 9) 断开以太网连接;

10) 令模块表产生过流事件并恢复; 11) 等待3min后恢复以太网连接;

12) 3min内主站应收到采集终端主动上报的透明上报命令,内容是电能表过流事件,主站应答确认; 13) 等待3min,采集终端不应重复上报电能表过流事件;

第二步:电能表事件周期采集 14) 令模块表产生掉电事件并恢复;

15) 5min内主站应收到采集终端主动上报的透明上报命令,内容是电能表掉电事件,主站应答确认; 16) 等待5min,采集终端不应重复上报电能表掉电事件;

17) 模拟表过流事件发生次数加1,同时设定最近一次过流事件内容。

18) 3min内主站应收到采集终端主动上报的透明上报命令,内容是电能表过流事件,主站应答确认; 19) 等待3min,采集终端不应重复上报电能表过流事件;

第三步:终端事件周期采集

29

20) 将附件一中的终端事件均设置为一般事件,此时终端应生成参数变更事件; 21) 使终端生成状态量变位事件;

22) 查询终端当前事件分类数据,应返回参数变更事件和状态量变位事件的代码和数量;

23) 通过按事件代码ERC请求事件分别查询参数变更事件和状态量变位事件;

24) 通过删除指定事件代码ERC下的全部事件删除状态量变位事件;

25) 终端中应仅剩参数变更事件。

30

附件 智能电能表及采集终端事件记录分级及采集策略

三相电能表事件记录

序号 事件名称 事件定义 在三相供电系统中,某相负荷电流大于设定1 过流 的过流事件电流触发下限,且持续时间大于设定的过流事件判定延时时间,此种工况触发过流事件。 2 开表盖 当电能表内开表盖检测开关触发后应记录开表盖事件。 三相电能表检测到外部有100mT强度以上的3 恒定磁场干扰 恒定磁场,且持续时间大于5s,记录为恒定磁场干扰事件。 4 电能表清零 当电能表执行电能表清零命令后应记录电能表清零事件记录。 三相电能表供电电压均低于临界电压(60%5 掉电 参比电压),且三相负荷电流均不大于掉电事件电流触发下限,且持续时间大于掉电事件判定延时时间,此种工况称为掉电。 / / / 1.电流触发下限:5%额定(基本)电流 2.判定延时时间:60s 2级 每日采集 1级 主动上报 / / 1级 主动上报 设定值范围 1.过流事件电流触发下限定值范围:推荐设定值 1.电流触发下限:Imax 1级 主动上报 事件分级 采集策略 0.5Imax~1.5Imax,最小设定值级差0.1A 2.判定延时时间:60s 2.过流事件判定延时时间定值范围:10s~99s,最小设定值级差1s / / 1级 主动上报

31

序号 事件名称 事件定义 电能表的线路电压为电能表正常工作电压范围(0.8Un~1.15Un)时,但电能表内部设定值范围 推荐设定值 事件分级 采集策略 6 电源异常 处理器工作电压异常导致处理器进入到低功耗状态,且持续时间大于1s,应记录电源异常事件记录。 / / 2级 每日采集 7 开端钮盖 当电能表端子座部位的开端钮盖检测开关触发后应记录开端钮盖事件。 / 1.失压事件电压触发上限定值范围:70%~90%参比电压,最小设定值级差0.1V 2.失压事件电压恢复下限定值范围:失压事/ 1.电压触发上限:78%参比电压 2.电压恢复下限:85%参比电压 3.电流触发下限:0.5%额定(基本)电流 4.判定延时时间:60s 3级 每月采集 在三相供电系统中,某相电流大于设定的失压事件电流触发下限,同时该相电压低于设8 失压 定的失压事件电压触发上限,且持续时间大于设定的失压事件判定延时时间,此种工况触发失压事件。 件电压触发上限~90%参比电压,最小设定值级差0.1V 3.失压事件电流触发下限定值范围:0.5%~5%额定(基本)电流,最小设定值级差0.1mA 4.失压事件判定延时时间定值范围:10s~99s,最小设定值级差1s 3级 每月采集 在三相供电系统中,某相电压小于设定的欠9 欠压 压事件电压触发上限,且持续时间大于设定的欠压事件判定延时时间,此种工况触发欠压事件。 1.欠压事件电压触发上限定值范围:70%~90%参比电压,最小设定值级差0.1V 2.欠压事件判定延时时间定值范围:10s~99s,最小设定值级差1s 1.电压触发上限:78%参比电压 3级 2.判定延时时间:60s 每月采集

32

序号 事件名称 事件定义 在三相供电系统中,某相电压大于设定的过设定值范围 1.过压事件电压触发下限定值范围:110%~130%参比电压,最小设定值级差0.1V 2.过压事件判定延时时间定值范围:10s~99s,最小设定值级差1s 1.电压不平衡率限值定值范围:10%~99%,最小设定值级差0.01% 2.电压不平衡率判定延时时间定值范围:10s~99s,最小设定值级差1s 推荐设定值 1.电压触发下限:120%参比电压 事件分级 采集策略 10 过压 压事件触发下限,且持续时间大于设定的过压事件判定延时时间,此种工况触发过压事件。 当三相电压中的任意一相大于电能表的临界电压(60%参比电压),电压不平衡率大于设定的电压不平衡率限值,且持续时间大于设定的电压不平衡率判定延时时间,此种工况触发电压不平衡事件。 不平衡率=(最大值-最小值)/最大值 3级 2.判定延时时间:60s 每月采集 1.电压不平衡率限值:20%。 2.判定延时时间:60s 3级 每月采集 11 电压不平衡 12 校时 当电能表执行校时命令(不包括广播校时)后应记录校时事件。 / 1.失流事件电流触发上限定值范围:0.5%~2%额定(基本)电流,最小设定值级差/ 1.电流触发上限:0.5%额定(基本)电流 2.电流触发下限:5%额定(基本)电流 3级 每月采集 在三相供电系统中,三相中至少有一相负荷电流大于失流事件电流触发下限,某相电压13 失流 大于设定的失流事件电压触发下限,同时该相电流小于设定的失流事件电流触发上限值时,且持续时间大于设定的失流事件判定延时事件,此种工况触发流事件。 0.1mA 2.失流事件电流触发下限定值范围:3%~10%额定(基本)电流,最小设定值级差0.1mA 3.电压触发下限:70% 3.失流事件电压触发下限定值范围:60%~90%参比电压,最小设定值级差0.1V 4.失流事件判定延时时间定值范围:10s~99s,最小设定值级差1s 4.判定延时时间:60s 3级 每月采集

33

序号 事件名称 事件定义 在三相供电系统中,当某相电压低于临界电压(60%参比电压),同时该相电流小于设设定值范围 1.断相事件电流触发上限定值范围:0.5%~2%额定(基本)电流,最小设定值级差0.1mA 2.断相事件判定延时时间定值范围:10s~99s,最小设定值级差1s 推荐设定值 1.0.5%额定(基本)电流 2.判定延时时间:60s 事件分级 采集策略 14 断相 定的断相事件电流触发上限,且持续时间大于设定的断相事件判定延时时间,此种工况触发断相事件。 在三相供电系统中,若三相电压均低于临界电压(60%参比电压),且有任意一相或多3级 每月采集 1.电流触发下限:5%额定(基本)电流 / 2.判定延时时间:60s 3级 每月采集 15 全失压 相负荷电流大于全失压事件电流触发下限,且持续时间大于全失压事件判定延时时间,此种工况触发全失压事件。 在三相供电系统中,三相电压均大于临界电16 电压逆相序 压(60%参比电压),三相电压逆相序,且持续时间大于60s,记录为电压逆相序事件。 在三相供电系统中,当总有功功率改变方向时,同时有功功率大于设定的潮流反向事件/ / 3级 每月采集 1.潮流反向事件有功功率触发下限定值范围:0.5%~5%合相基本功率,最小设定值级差0.0001kW 2.潮流反向事件判定延时时间定值范围:10s~99s,最小设定值级差1s 1.有功功率触发下限:0.5%合相基本功率 2.判定延时时间:60s 4级 按需召测 17 潮流反向 有功功率触发下限,且持续时间大于设定的潮流反向事件判定延时时间,此种工况触发潮流反向事件。

34

序号 事件名称 事件定义 在三相四线供电系统中,当任意一相有功功率方向为反向,同时该相有功功率大于设定的有功功率反向事件有功功率触发下限,且持续时间大于设定的有功功率反向事件判定延时时间,此种工况触发有功功率反向事件。 负荷开关内置电能表,如果表内负荷开关实设定值范围 1.有功功率反向事件有功功率触发下限定值范围:0.5%~5%单相基本功率,最小设定值级差0.0001kW 2.有功功率反向事件判定延时时间定值范围:10s~99s,最小设定值级差1s 推荐设定值 1.有功功率触发下限:0.5%单相基本功率 2.判定延时时间:60s 事件分级 采集策略 18 有功功率反向 4级 按需召测 19 负荷开关误动或拒动 际状态与电能表发给负荷开关的命令状态不一致,且持续5s以上,应记录负荷开关误动或拒动事件记录。 / / 4级 按需召测 20 需量清零 当电能表执行需量清零命令后应记录需量清零事件记录。 当电能表执行事件清零命令后应进行事件清零记录。 当电能表执行参数设置命令后应记录编程事件。 当表内继电器触点断开或控制端子输出拉闸信号后应记录拉闸事件。 当表内继电器触点吸合或控制端子输出合闸允许信号后应记录合闸事件。 / / 4级 按需召测 21 事件清零 / / 4级 按需召测 22 编程 / / 4级 按需召测 23 拉闸 / / 4级 按需召测 24 合闸 / / 4级 按需召测 注:智能电能表企业标准中定义的断流、电流不平衡、电流严重不平衡、功率因数超限、总功率因数超下限、过载、需量超限7个事件,由主站或终端通过采集电能表其他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电能表内7类事件仍然保留,主站和终端不做采集要求。)

35

单相电能表事件记录

序号 事件名称 事件定义 在单相供电系统中,负荷电流大于设定的过1 过流 流事件电流触发下限,且持续时间大于设定的过流事件判定延时时间,此种工况触发过流事件。 2 开表盖 当电能表内开表盖检测开关触发后应记录开表盖事件。 当电能表执行电能表清零命令后应记录电能表清零事件记录。 单相电能表供电电压低于电能表临界电压(60%参比电压),此种工况称为掉电。 电能表的外部供电为电能表正常工作电压范围(0.8Un~1.15Un)时,但电能表内部5 电源异常 处理器工作电压异常导致处理器进入到低功耗状态,且持续时间大于1s,应记录电源异常事件记录。 6 校时 当电能表执行校时命令(不包括广播校时)后应记录校时事件。 / / 3级 每月采集 / / 2级 每日采集 设定值范围 1.过流事件电流触发下限定值范围:推荐设定值 1.电流触发下限:Imax 1级 主动上报 事件分级 采集策略 0.5Imax~1.5Imax,最小设定值级差0.1A 2.判定延时时间:60s 2.过流事件判定延时时间定值范围:10s~99s,最小设定值级差1s / / 1级 主动上报 3 电能表清零 / / 1级 主动上报 4 掉电 / / 2级 每日采集

36

序号 事件名称 事件定义 负荷开关内置电能表,如果表内负荷开关实设定值范围 推荐设定值 事件分级 采集策略 7 负荷开关误动或拒动 际状态与电能表发给负荷开关的命令状态不一致,且持续5s以上,应记录负荷开关误动或拒动事件记录。 / / 4级 按需召测 8 事件清零 当电能表执行事件清零命令后应进行事件清零记录。 当电能表执行参数设置命令后应记录编程事件。 当表内继电器触点断开或通过功率判断拉闸成功后应记录拉闸事件。 / / 4级 按需召测 9 编程 / / 4级 按需召测 10 拉闸成功 / / 4级 按需召测 11 合闸成功 当表内继电器触点吸合或通过功率判断合闸成功后应记录合闸事件。 / / 4级 按需召测

37

单相静止式多费率电能表事件记录

序号 1 事件名称 开表盖 事件定义 当电能表内开表盖检测开关触发后应记录开表盖事件。 当电能表执行电能表清零命令后应记录电能表清零事件记录。 单相电能表供电电压低于电能表临界电压(60%参比电压),此种工况称为掉电。 电能表的外部供电为电能表正常工作电压范围4 电源异常 (0.8Un~1.15Un)时,但电能表内部处理器工作电压异常导致处理器进入到低功耗状态,且持续时间大于1s,应记录电源异常事件记录。 5 6 7 校时 事件清零 编程 当电能表执行校时命令(不包括广播校时)后应记录校时事件。 当电能表执行事件清零命令后应进行事件清零记录。 当电能表执行参数设置命令后应记录编程事件。 / / / / / / 3级 4级 4级 每月采集 按需召测 按需召测 / / 2级 每日采集 设定值范围 / 推荐设定值 / 事件分级 1级 采集策略 主动上报 2 电能表清零 / / 1级 主动上报 3 掉电 / / 2级 每日采集

38

专变采集终端事件记录

序号 1 事件名称 状态量变位 事件定义 当遥信A、B触点以及门节点发生变位时,产生该事件。 当供电电压低于终端正常工作临界电压(60%参比电压),产生停电事件;当供电电压高于终端正常工作临界电压(80%参比电压),产生上电事件。 当终端设置参数发生改变时,产生该事件。 2.上电阈值:停电阈值~90%参比电压 2.上电阈值:80%参比电压 3 参数变更 控制输出回路开关4 接入状态量变位记录 失压:在三相供电系统中,某相电流大于设定的失压事件电流触发下限,同时该相电压低于设定的失压事件电压触发上限,且持续时间大于设定的失压事件判5 电压回路异常 定延时时间,此种工况触发失压事件。 断相:在三相供电系统中,当某相电压低于临界电压(60%参比电压),同时该相电流小于设定的断相事件电流触发上限,且持续时间大于设定的断相事件判定延时时间,此种工况触发断相事件。 1.失压事件电压触发上限定值范围:70%~90%参比电压 2.失压事件电压恢复下限定值范围:失压事件电压触发上限~90%参比电压 3.失压事件电流触发下限定值范围:0.5%~5%额定(基本)电流 4.失压事件判定延时时间定值范围:10s~99s 1.电压触发上限:78%参比电压 2.电压恢复下限:85%参比电压 3.电流触发下限:0.5%额定(基本)电流 4.判定延时时间:60s 3级 每月采集 对应控制输出的动合、动断触点接入开关跳闸回路状态量的变位标识发生改变时,产生该事件。 / / 2级 每日采集 / / 2级 每日采集 设定值范围 / 推荐设定值 / 1.停电阈值:60%参比2 终端停/上电 1.停电阈值:60%~80%参比电压 电压 1级 主动上报 事件分级 1级 采集策略 主动上报

39

序号 事件名称 事件定义 设定值范围 1.断相事件电流触发上限定值范围:0.5%~2%额定(基本)电流 2.断相事件判定延时时间定值范围:10s~99s 推荐设定值 1.0.5%额定(基本)电流 2.判定延时时间:60s 事件分级 采集策略 6 电流回路异常 相序异常 电能表时间超差 通过测量回路测得的电流值,分析计量回路是否发生短路、开路、反向事件发生。 通过测量回路测得的相位数据,分析是否有相序异常事件发生。 读电能表时间,如终端与电能表时钟偏差±5分钟,产生电能表时间超差事件。 / / 3级 每月采集 7 / / 3级 每月采集 8 1.时钟偏差3min~10min 1.电压不平衡率限值定值范围:10%~99% 2.电压不平衡率判定延时时间定值范围:1.时钟偏差5min 1.电压不平衡率限值:20%。 2.判定延时时间:60s 3级 每月采集 电压/电流9 不平衡越限 电压/电流不平衡越限 不平衡率=(最大值-最小值)/最大值。 10s~99s 1.电流不平衡率限值定值范围:10%~99% 2.电流不平衡率判定延时时间定值范围:10s~99s 3级 1.电流不平衡率限值:50%。 2.判定延时时间:60s 1.电压上上限:120%参每月采集 10 电压越限 电压越上上限、电压越下下限。 1.电压上上限:110%~140%参比电压 2.电压下下限:60%~90%参比电压 比电压 3级 2.电压下下限:80%参比电压 每月采集

40

序号 事件名称 事件定义 设定值范围 推荐设定值 1.电流上限:100%最大事件分级 采集策略 11 电流越限 电流越上限、电流越上上限。 1.电流上限:90%~120%最大电流 2.电流上上限:电流上限~150%最大电流 电流 3级 2.电流上上限:120%最大电流 每月采集 12 对时事件记录 终端与主主站对终端进行对时后,终端应记录事件。 / / 3级 每月采集 13 站通信流量超门限 数据初始通信流量超过设定阈值,产生事件。 / / 4级 按需召测 14 化和版本变更 执行终端数据初始化命令或软件版本有变化。 / / 4级 按需召测 15 遥控跳闸 终端执行遥控跳闸或合闸命令,且继电器动作后产生该事件。 终端执行功控跳闸或合闸命令,且继电器动作后产生该事件。 终端执行电控跳闸或合闸命令,且继电器动作后产生该事件。 MAC校验错误。 / / 4级 按需召测 16 功控跳闸 / / 4级 按需召测 17 电控跳闸 消息认证错误 / / 4级 按需召测 18 / / 4级 按需召测

41

序号 19 事件名称 电控告警事件 事件定义 电控投入且月电控月用电量超过告警门限或购电控剩余电量低于告警门限。 设定值范围 / 推荐设定值 / 事件分级 4级 采集策略 按需召测 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企业标准中的参数丢失、谐波越限告警、直流模拟量越限、电容器投切自锁、购电参数设置、终端故障、视在功率越限、电能表停走、终端485抄表失败、TA异常、补抄失败事件记录、电能表运行状态字变位、电能表参数变更、电能表故障信息、电能表开表盖事件记录、电能表开端钮盒事件记录、磁场异常事件记录等17个事件,终端不要求生成,由主站采集电能表或终端的其他数据进行处理。电压回路异常、电流回路异常、相序异常、电压/电流不平衡越限、电压越限、电流越限等6个事件,终端不要求对使用DL/T645-2007的测量点生成。

42

集中器事件记录

序号 1 事件名称 状态量变位 事件定义 当遥信A、B触点以及门节点发生变位时,产生该事件。 当供电电压低于终端正常工作临界电压(60%参2 终端停/上电 比电压),产生停电事件;当供电电压高于终端正常工作临界电压(80%参比电压),产生上电事件。 3 4 参数变更 发现未知电能表 当终端设置参数发生改变时,产生该事件。 终端发现新的电能表时,产生该事件 / / 1.失压事件电压触发上限定值范围:70%~90%参比电失压:在三相供电系统中,某相电流大于设定的失压事件电流触发下限,同时该相电压低于设定的失压事件电压触发上限,且持续时间大于设定的失压事件判定延时时间,此种工况触5 电压回路异常 发失压事件。 断相:在三相供电系统中,当某相电压低于临界电压(60%参比电压),同时该相电流小于设定的断相事件电流触发上限,且持续时间大于设定的断相事件判定延时时间,此种工况触发断相事件。 压 2.失压事件电压恢复下限定值范围:失压事件电压触发上限~90%参比电压 3.失压事件电流触发下限定值范围:0.5%~5%额定(基本)电流 4.失压事件判定延时时间定值范围:10s~99s 1.断相事件电流触发上限定值范围:0.5%~2%额定(基本)电流 2.断相事件判定延时时间定值范围:10s~99s / / 1.电压触发上限:78%参比电压 2.电压恢复下限:85%参比电压 3.电流触发下限:0.5%额定(基本)电流 4.判定延时时间:60s 1.0.5%额定(基本)电流 2.判定延时时间:60s 3级 每月采集 2级 2级 每日采集 每日采集 1.停电阈值:60%~80%参比电压 2.上电阈值:停电阈值~90%参比电压 1.停电阈值:60%参比电压 1级 2.上电阈值:80%参比电压 主动上报 设定值范围 / 推荐设定值 / 事件分级 1级 采集策略 主动上报

43

序号 6 事件名称 电流回路异常 相序异常 电能表时间超差 事件定义 通过测量回路测得的电流值,分析计量回路是否发生短路、开路、反向事件发生。 通过测量回路测得的相位数据,与采集电能表相位数据,分析是否有相序异常事件发生。 读电能表时间,如终端与电能表时钟偏差±5分钟,产生电能表时间超差事件。 设定值范围 / 推荐设定值 / 事件分级 3级 采集策略 每月采集 7 / / 3级 每月采集 8 1.时钟偏差3min~10min 1.电压不平衡率限值定值范围:10%~99% 2.电压不平衡率判定延时时间定值范围:10s~99s 1.时钟偏差5min 1.电压不平衡率限值:20%。 2.判定延时时间:60s 3级 每月采集 9 电压/电流电压/电流不平衡越限 1.电流不平衡率限值定值范围:10%~99% 2.电流不平衡率判定延时时间定值范围:10s~99s 不平衡越限 不平衡率=(最大值-最小值)/最大值 3级 1.电流不平衡率限值:50%。 2.判定延时时间:60s 1.电压上上限:120%参比每月采集 10 电压越限 电压越上上限、电压越下下限 1.电压上上限:110%~140%参比电压 2.电压下下限:60%~90%参比电压 电压 3级 2.电压下下限:80%参比电压 1.电流上限:100%最大电每月采集 11 电流越限 电流越上限、电流越上上限 1.电流上限:90%~120%最大电流 2.电流上上限:电流上限~150%最大电流 流 2.电流上上限:120%最大电流 3级 每月采集

44

序号 12 事件名称 对时事件记录 终端与主站事件定义 主站对终端进行对时后,终端应记录事件。 设定值范围 / 推荐设定值 / 事件分级 3级 采集策略 每月采集 13 通信流量超门限 通信流量超过设定阈值,产生事件 / / 4级 按需召测 14 数据初始化和版本变更 消息认证错误 终端的数据初始化或软件版本有变化 / / 4级 按需召测 15 MAC校验错误 / / 4级 按需召测 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企业标准中的参数丢失、谐波越限告警、直流模拟量越限、电容器投切自锁、购电参数设置、终端故障、视在功率越限、电能表停走、终端485抄表失败、TA异常、补抄失败事件记录、电能表运行状态字变位、电能表参数变更、电能表故障信息、电能表开表盖事件记录、电能表开端钮盒事件记录、磁场异常事件记录等17个事件,终端不要求生成,由主站采集电能表或终端的其他数据进行处理。电压回路异常、电流回路异常、相序异常、电压/电流不平衡越限、电压越限、电流越限等6个事件,终端不要求对使用DL/T645-2007的测量点生成。

45

主站事件记录分析诊断

序号 1 2 分析功能 有功总电能量差动越限 分析方法 通过比较两个不同回路(交采、计量)的日电量值(抄日冻结值)进行计算。 设定值范围 / / 推荐设定值 / / 电能表示度下降 本次抄表数据与上次数据相比反而减小 [(Ua×Ia)+(Ub×Ib)+(Uc×Ic)] ×T×飞走阈值(默认为3 电能量超差 4.0)>(电能表本次电能示值-上次电能示值)>[(Ua×Ia)+(Ub×Ib)+(Uc×Ic)] ×T×超差阈值(默认为2.0),报电能量超差事件 1.超差阈值:1.1~4.0 1.超差阈值:2.0 4 电能表飞走 (电能表本次电能示值-上次电能示值)>[(Ua×Ia)+(Ub×Ib)+(Uc×Ic)] ×T×飞走阈值(默认为4.0),报电能量飞走事件 1.飞走阈值:超差阈值~8.0 1.飞走阈值:4.0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