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内蒙古通辽市语文七年级(上)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 下载本文

(甲)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桡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俄而雪骤(________) (2)撒盐空中差可拟(________) ..(3)未若柳絮因风起(______)(4)湖中人鸟声俱绝(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划分句子停顿节奏(每句限划一处)

(1)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___________) (2)湖中人鸟声俱绝(_______) 4)乙文中“痴”与文中第一段哪句话相呼应?写出了作者什么心情? 5)甲乙两文虽然都写雪,但是气氛完全不一样,分别是什么气氛? 六、现代文阅读

11.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1)请简要概括这段文字的内容。

2)“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在文中有何作用?

3)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述雪后小山的?找出几个显示作者观察顺序的词语,说一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本段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2.小赵老师

举家迁往省城,儿子就读于一所全封闭式管理的寄宿学校。

我和妻子是念着泪送儿子去这所学校报名的。儿子不足9岁,念3年级。当今父母爱心的泛滥让孩子变得弱小苍白却又惟我独尊,我们也未能免俗。

我们忍心让孩子像小鸟一样飞出我们爱的森林,也只是想让孩子除了智商之外还健壮一些。

几个星期下来,孩子果然变了。回到家来居然是那个我曾渴慕已久的懂得礼仪谦让、尊重他人、行为自理的圣童——果盘里那个最大的苹果居然会由孩子送到客人手上,这让我欣喜万分地惊讶于教化的功能。

教化了我儿子的是小赵老师。

小赵老师是孩子的班主任,貌美年轻。我每到周末去接孩子时就要见到她。她充当我儿子每周五天的妈妈。我每次去领儿子时,她必有一番细心的叮咛。有一次,她温和地跟我说:“你儿子晚上睡觉有点儿磕牙,请你在家控制他乱吃零食,多多拜托!”说完,谦恭着把腰很深地弯下去,那情形让我觉得儿子更像是她的儿子。我们一直担心着儿子晚上睡觉着凉,儿子回家就告诉我们:小赵老师给他缝了个“宝宝背心”,晚上睡觉时就帮他穿在身上。小赵老师默默地做着这些的时候,我们都没法儿见到,小赵老师由此在我们心里变重了。

后来,我才知道,小赵老师家在离省城千里之外的乡下。小赵大学毕业应聘到这所学校,由于种种原因,她一直未能正式调入,也因为工作的忙碌与前程不定,一个青春年华的女孩尚未走近爱情,我分明看得到一个漂泊女孩心里的重负。于是,每每见到小赵绽放给孩子爱意盈盈的笑脸时,我就会从心底里萌生感动,并惋惜独生子尚不懂这些,要不然,儿子会更爱他的“小赵老师”。

当命运不公、心灵负重时,尚能尽心敬业,向学生付出全部的爱心,这或许便是教师与他人的区别所在了。

也因此,孩子或许最爱的只是他的“小赵老师”,而我却在爱着“教师”这个广义的称号。 1)儿子进寄宿学校后为什么几个星期下来,就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你觉得儿子以前会是怎样的一个人?

2)作者描写小赵老师对学生的热切关爱和严格要求是通过什么来表现的?试举例说明。 3)本文从侧面也写了小赵老师对学生的关爱,请找出这些句子。 4)画线句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5)你觉得小赵老师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6)文中哪些段落突出了小赵老师的伟大,这种伟大的内涵是什么? 七、作文

13.课文第三自然段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先正面赞扬白求恩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然后又将他与一些“见异思迁”“鄙薄技术工作”的人作对比,突出白求恩精神的难能可贵。

请你运用对比的手法,以“听取意见,才能集思广益,成就大业”为中心,写一段100字左右的片段。 (写法分析)在写作中使用对比的手法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横向对比。即将两个事物的不同方面作对比,或是将两种性质截然相反的或者是有差异的事物进行比较。二是纵向对比。即按照时间的顺序将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情况进行对比,或是将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时间、地点的不同情况进行比较。三是正反对比。即把两个某方面正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正反两个方面进行对比,以突出文章主旨。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B 3.B 4.A 5.A

二、名句名篇默写

6.(1)空山新雨后(2)客舍青青柳色新(3)山色空蒙雨亦奇(4)斜风细雨不须归 三、诗歌鉴赏 7.1)B

2)以乐景写哀情,描绘了一幅安宁、和谐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图景带上悲凉的气氛,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