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建筑施工组织设计毕业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做毕业设计 下载本文

绑扎基础钢筋时,在垫层上弹出钢筋位置线,保证钢筋网格方正间距正确。双向主筋采用满绑,中间部分采用梅花绑,对于基础柱筋的插筋位置用钢筋

(4)柱子钢筋绑扎 ①工艺流程

修整预留钢筋→连接竖向钢筋→画箍筋分档线→箍筋绑扎 ②施工要点

根据箍筋间距画好箍筋位置线,然后由下往上绑扎钢筋,箍筋弯头应沿柱子竖向交叉布置,绑扣尾应弯入柱内,最上一个箍筋和最下一个箍筋距离梁底和楼地面50mm。绑扎后箍筋与主筋要垂直。抗震要求设计时柱子箍筋弯勾角度为135度,平直长度为10d。

浇筑砼前在距柱子模板上口300mm处临时固定定位框控制钢筋的位置。为保证柱钢筋保护层厚度及钢筋正确位置,在柱顶位置柱筋内侧设一道定距框,定距框用Φ12钢筋(也可用14、16的钢筋)制作。 (5)梁钢筋绑扎 ①工艺流程

搭设支架→摆放梁上铁→画箍筋间距、套箍筋→传下皮筋、腰筋→抬起下铁→按间距帮扎上铁→调整放下→帮扎下铁→验收 ②施工要点

上铁或下铁各有两排钢筋时,在两排铁绑扎时垫纵向同直径钢筋头,箍筋的开口在上相互错开,角部主筋应紧贴箍筋角,绑扎牢固,采用套扣绑扎。框架梁底部保护层使用塑料垫块。框架梁底部保护层使用塑料垫块。 当梁和柱边平齐时,梁主筋应放置在柱主筋内侧。

框架梁箍筋间距为200mm,加密区的箍筋间距为100mm,梁两端第一个箍筋离柱边50mm,在梁受集中荷载(主次梁交叉点,梁上柱生根)弯起的吊筋处,每边另加两道附加箍筋。 (6)板钢筋帮扎 ①工艺流程

清理模板→模板上画线→绑板下层受力筋→摆放马凳→绑扎上铁→验收 ②施工要点

清扫木板刨花、碎木、电线管头等杂物,模板上用墨线弹好钢筋间距位置线。按弹好的间距,先摆放受力主筋 ,后摆放分布筋,在上铁绑扎之前做好预埋件、电线管、预留孔等专业工种。绑扎用八字扣,钢筋交点处均要绑扎。板筋在支座处的锚固伸直中心,且不少于5d。 (7)楼梯钢筋绑扎 ①工艺流程

清理模板→模板上画线→绑踏步板下层受力筋→绑扎上铁→验收 ②施工要点

清扫模板上的刨花、碎木、电线管头等杂物,在楼梯支好的底模上,弹好主筋和分布筋的位置线。

先绑扎主筋再绑扎分布筋,每个交点均应绑扎。如有楼梯梁时,则先绑扎梁后绑扎板钢筋。

踏步板主筋应自梁端伸入平台板锚固长度Lae,并由下部筋转为上部筋,平台板下部筋伸入踏步板锚固长度Lae,并转为上部筋,如下图所示 踏步板负弯矩钢筋,严格按设计图纸进行施工。 楼梯踏步板配筋图 3、各种绑扣使用 (1)柱箍筋绑扎

按已画好的箍筋位置线,将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动,由上而下绑扎,宜采用缠扣绑扎。 箍筋缠扣绑扎

箍筋与主筋要垂直和密贴,箍筋转角处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主筋与箍筋非转角部分的相交点成梅花交错绑扎。

箍筋的弯钩叠合处应沿柱子竖筋交错布置,并绑扎牢固。 箍筋的弯钩叠合处应沿柱子竖筋交错布置 (2)梁箍筋绑扎

绑梁上部纵向筋的箍筋,宜用套扣法绑扎。 套扣绑扎

箍筋在叠合处的弯钩,在梁中应交错绑扎,箍筋弯钩为135°,平直部分长度为10d,如做成封闭箍时,单面焊缝长度为10d。

梁端第一个箍筋应设置在距离柱节点边缘50mm处。梁端与柱交接处箍筋应加密,其间距与加密区长度均要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3)板筋绑扎

绑扎板筋时一般用顺扣或八字扣,除外围两根筋的相交点应全部绑扎外,其余各点可交错绑扎(双向板相交点需全部绑扎)。如板为双层钢筋,两层筋之间必须加马凳,

以确保上部钢筋的位置。负弯矩钢筋每个相交点均要绑扎。 4、质量保证措施

(1)钢筋必须经复试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锚固长度、接头设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新版施工规范规定,带有颗粒状和片状老锈,经除锈后仍留有麻点的钢筋,严禁按原规格使用,钢筋表面保持清洁,无油污。

(3)参加接头施工的操作工人、技术管理和质量管理人员应参加技术规程培训,操作工人应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