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及对策(1) 下载本文

**

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与对策

济源市特殊教育学校 李淑敏

课 题: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与对策 关键词: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职业倦怠 开题报告 内容提要:

教师职业倦怠是指个人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渡要求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教师是一个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的职业。一般说来,教师多多少少都会存在一些心理问题。

国内外的研究表明: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偏低,随着社会的急剧变化,教师的心理问题正呈现出增长的趋势。教师的职业特点和特殊教育学校的工作环境使得特殊学校的教师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现象。教师职业倦怠的结果,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对于他们的工作以及学生都有许多消极不利的影响。

学校管理者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观念,充分认识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采取有效措施克服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引导教师正确认识自己,树立自我保健意识,端正教育思想,提高工作效率;要正确对待教师的挫折心理,创建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减轻不必要的负担让教师轻装前进。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概念

所谓职业倦怠,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弗鲁顿伯格研究职业压力时提出的一个概念,主要用来描述个体在长期的工作压

**

**

力下,由于得不到有效缓解而产生的心理、生理上的疲惫。具体表现为:工作能力下降,工作热情衰退,对他人逐渐冷漠,自我成就感降低等等。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相比普通教育,特殊教育教师表现尤为突出。

教师的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应付工作应激的一种心理反应,主要包括以下三种心理反应。

第一、情绪耗竭。这个阶段的教师表现为疲劳、烦躁、易怒、过敏,情绪紧张,反映出负向、消极地心境和态度,畏惧早晨去上班,形成对学生消极地、玩世不恭的态度。

第二、人格丧失。人格丧失一般表现为通过减少和断绝与学生的联系来表现出来。例如,教师减少与学生接触,从身体距离上远离学生,不理睬或拒绝了解学生,给学生取贬损性的称呼、外号或给学生贴标签,甚至倾向于极端对学生进行体罚和变相体罚,这些都是性格解体的标志。

第三、降低成就感。教师的职业是使学生获得知识,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教师们特别是农村的小学教师们一旦发现他们的职业为他们提供较少的反馈时,就不再努力了。教师一旦经历这三个方面的过程就引起动机上的变化,进而在生活方面体现出了失败感,这就是社会心理学称之为的“习得性无助”。

二、特殊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

教师是一个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的职业,一般说来,教师多多少少都会存在一些心理问题。国内外的研究表明: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偏

**

**

低,随着社会的急剧变化,教师的心理问题正呈现出增长的趋势。英国的调查表明:有五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的教师正承受着巨大的职业压力。我国的研究者认为:教师的心理焦虑比其他职业群体的人更为严重,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评明显低于其他职业群体。特别是现代社会,应激事件多、竞争加剧、工作压力大,突出表现为教师的身心耗竭状态。特别是特殊学校的教师,表现的更为突出。

为了全面了解特殊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我们对全市校100余名特校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感受到很大,经常感觉急躁易怒,没有成就感,职业压力大,身心疲惫。

从性别上来说,特殊学校的女教师相比男教师更容易出现职业倦怠。特殊教育中成就感对教师的影响比中小学教师小,再加上特教对象比较难以控制,女性教师情感体验深刻,对于工作压力的承受能力低,因此体验到的工作压力比男性教师大。

从教龄上来说,特殊学校教龄5-10年的教师职业枯竭感最高,因为教龄在5年内的特教教师人格解体程度最严重,极易产生职业倦怠。调查发现30~39岁的特教教师体验到的压力最大,其次是29岁或以下组,压力最小的是40岁或以上的特教教师。

从学历上来说,在特殊学校教师中专科与中专毕业的教师相比于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在身心衰竭维度上,中专及其以下学历的特教教师的得分显著高于专科及本科以上的特教教师;专科学历的特教教师得分又显著高于本科学历的特教教师。

从工作量上来说,特殊学校教师每周授课数量越多,其职业倦怠

**

**

感越严重。得出特殊学校教师的工作量和职业倦怠的程度的成正比。工作的忙碌感越强烈,身心衰竭的程度也越严重。

从任教科目上来说,特殊学校生活实践类任课教师情绪衰竭、非人性化程度显著高于文化知识类、技能发展类任课教师。

据不完全统计自1995以来,我市有10多名特校教师放弃了特校教师职业,而选择了其他工作,有多名教师调到城市中小学去任教。特校教师流失数据说明农村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应该引起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学管理者的足够重视。

三、特校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成因分析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是师资的均衡。特殊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得到较快发展,作为核心的师资队伍均衡是重要保障。但当前,影响特殊教育学校师资队伍个体综合素质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职业倦怠。探究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对促进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成就感导致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产生职业倦怠。 所谓成就感是指一个人做完一件事情或者做一件事情时,为自己所做的事情感到愉快或成功的感觉。目前特殊教育学校的生源逐步转变为以智障学生为主,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时,由于学生的特性和教学设施设备等条件的限制,致使教师很难在与学生互动交流的过程中产生成功的体验。

同时,由于社会各方面对特殊教育教师的关注不够,特殊教育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