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桂梅《林冲棒打洪教头》课堂实录 下载本文

的招式。林冲把棒一横,还了个“拨草寻蛇”的招式。 师:“把火烧天”是个怎样的招式? 生:很用力地拿棒一捅。

师:棒是从头上来还是直接这样做?

生:那可是举着棒在头上,像燃烧着的火把,滚滚而来,扑向林冲。 师:好!把你的理解送到这个动作中去,再读这个招式!

生:(朗读)洪教头恼恨林冲,又想赢得这锭银子,便用了浑身的功夫,使出个“把火烧天”的招式。

师:“拨草寻蛇”又是个怎样的招式? 生:拿着棒对着洪教头的腰扫过去。

生:不是打草惊蛇,而是投石问路,引蛇出洞。 师:把你的理解送到这个动作中,就读这个招式! 生:(朗读)林冲把棒一横,还了个“拨草寻蛇”的招式。 师:把这两个招式送进第一回合,加上动作表演读!

生:(动作表演朗读)洪教头恼恨林冲,又想赢得这锭银子,便用了浑身的功夫,使出个“把火烧天”的招式。林冲把棒一横,还了个“拨草寻蛇”的招式。

师:洪教头第一棒刚猛霸道,林冲招架之式只是“一横”(加红),只是接招没有出击,也是知礼啊。(又一次回扣板书)

师:胜负未分,怎能罢手?第二回合继续!

生:(朗读)洪教头跳起来大喊:“来!来!来!”举起棒劈头打来,林冲往后一退。 师:注意,洪教头这回可是“劈头打来”(加红),势如猛虎下山,力若泰山压顶,谁来读! 生:(朗读的仿佛泰山压顶)洪教头跳起来大喊:“来!来!来!”举起棒劈头打来,林冲往后一退。

师:这招式之中,洪教头还是那样—— 生:骄横。 师:还是那样—— 生:狂妄。 师:还是那样—— 生:无礼。

师:再看林冲第一回合是“一横”,现在是“一退”(加红)这一重,一轻,对比着再来读! 生:(朗读出对比的语气)洪教头跳起来大喊:“来!来!来!”举起棒劈头打来,林冲往

后一退。

师:这一退也是一种忍让啊。(又一次回扣板书)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该出手时就出手!快看第三回合——

生:(朗读)洪教头一棒落空,他一个踉跄,还没有站稳脚跟,就又提起了棒。林冲看他虽然气势汹汹,但脚步已乱,便抡起棒一扫,那棒直扫到他的小腿骨上。

师:一场惊心动魄的打斗,一个“一扫”(加红)的动作就结束战斗了。也是一种谦虚。结果呢——

生:(朗读)洪教头措手不及,“扑”的一声倒在地上,棒也甩出老远。众人见此情景,哈哈大笑起来。

师:瞧,这就是棒打洪教头的精彩瞬间(出图)。这真是说时迟,那时快(配乐)。这一场打斗不过三个回合!让我们再次朗读,仿佛亲临这精彩的镜头!

生:(朗读)洪教头恼恨林冲,又想赢得这锭银子,便用了浑身的功夫,使出个“把火烧天”的招式。林冲把棒一横,还了个“拨草寻蛇”的招式。洪教头跳起来大喊:“来!来!来!”举起棒劈头打来,林冲往后一退。洪教头一棒落空,他一个踉跄,还没有站稳脚跟,就又提起了棒。林冲看他虽然气势汹汹,但脚步已乱,便抡起棒一扫,那棒直扫到他的小腿骨上。洪教头措手不及,“扑”的一声倒在地上,棒也甩出老远。

第五板块:朗读总结

师: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堂课,我们通过朗读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对他们的理解就跳到了我们的面前。于是,我们这堂课就有了一个共识,通过朗读获得了理解,也可以说——

生:朗读就是理解。(将板书补充完整。) 师:这正是——

生:(齐读赋赞)昔日东京豹子头,一朝落难走沧州。 佐借梁王三巡酒,开枷应战洪教头。 一横一退复一扫,棒打狂徒见惭羞。 今日英雄千般忍,他年名震泰山东。

师:朗读至此,欲知后文如何,且听下堂课继续分解! 第二课时 引入——

师:(拍醒木)上回书说道,我们对题目的朗读,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的朗读, 理解了人物这些不同的表现。这真是——

生:(和学生结合板书共同表达)洪教头乃狂妄、骄横、无礼之态;林冲乃谦虚、知礼、忍让之姿。

师:“文章不厌百回读”。尤其面对《水浒》这等经典巨作,还应该深入朗读。 第一板块:朗读题目

师:好,还从朗读题目开始,齐读! 生:(朗读)林冲棒打洪教头。

师:上节课我们知道在这场枪棒较量中,林冲最终一招制胜——“一扫”,那题目应该是? 生:“林冲棒扫洪教头”。

师:那为什么是“林冲棒打洪教头”而不是“棒扫”?。再读读,比较一番,有什么不同? 生:从内容上,“打”包含了“扫”。

生:“扫”比较单一。“打”是一个复杂的经过,“扫”只是结果。

师:有道理!我看这个“打”字不仅包含了“扫”字,文中那“较量、交手、一横、一退”不都是“打”吗?你看,“打”字内涵多丰富!好题,再读! 生:(朗读题目)林冲棒打洪教头!

师:从声音上,放开声音朗读,“扫”和“打”,哪个更响亮、更有分量?(找两个同学对读比试)同桌间对读比试比试。 师:你俩读得热火朝天,怎样? 生:我们觉得读起来“打”字更响亮。

师:知其然还可以知其所以然,想过这两个字儿的发音没有?拼出来!归到哪个音? 生:“打”归音“a”,“扫”归音“o”

师:(逗乐)a,张大嘴巴a,a,a, 瞧,拼音还真是根好拐杖,从一年级拄到六年级。o,圆圆嘴巴o,o,o,哪个字儿响亮?再读,读出“打”的响亮和力量! 生:(朗读)林冲棒打洪教头! 生:(朗读)林冲棒扫洪教头! 师:从动作上,这打,打掉的是——

生:(和学生一起看着板书总结)打掉了洪教头的狂妄; 生:打掉了洪教头的骄横; 生:打掉了洪教头的无礼!

师:棒打狂徒!带着这些感受,再读!

生:(朗读)林冲棒打洪教头! 师:从气势上,打出的是——

生:(和学生一起总结)打出了林冲的谦虚; 生:打出了林冲的知礼; 生:打出了林冲的忍让。

师:好一个谦谦君子!带着这些感受,再读! 生:(朗读)林冲棒打洪教头!

师:朗读着落至此,我们发现原来题目的“打”字暗藏的这么多玄机,这打字用得实在太妙,把这文章的内容、气势、结果都揭示了出来,真是“力透纸背”!再次朗读题目! 生:(朗读)林冲棒打洪教头! 第二板块:朗读动作

师:自古文章讲题题。“打”字一字千钧。全篇文章围绕为什么打?怎么打?打得结果,构成了这篇文章的整体。题目里“打”字用得精彩,写“打”更精彩。洪教头可谓打得气势汹汹,作者写他的“打”是泼墨如雨,满段满篇。但写主角林冲却惜字如金,打得点到为止。按理,浓墨重彩描写的应该是林冲啊!静思默想地读,想想这是为什么?

生:(自由读)洪教头恼恨林冲,又想赢得这锭银子,便用了浑身的功夫,使出个“把火烧天”的招式。林冲把棒一横,还了个“拨草寻蛇”的招式。洪教头跳起来大喊:“来!来!来!”举起棒劈头打来,林冲往后一退。洪教头一棒落空,他一个踉跄,还没有站稳脚跟,就又提起了棒。林冲看他虽然气势汹汹,但脚步已乱,便抡起棒一扫,那棒直扫到他的小腿骨上。洪教头措手不及,“扑”的一声倒在地上,棒也甩出老远。

生:洪教头费那么大的劲儿,就越显得林冲的轻松,功夫高。一横、一退、一扫 就把那么浑身解数的洪教头打趴下了。

生:这是用了对比或者说反衬的写法。越是这样着墨铺粉洪教头,越能反衬出林冲的功夫,不愧是八十万禁军教头。

师:原来,为了表现一个如此这般的林冲,就用一个如此这般的洪教头与之相对,进行衬托。越是这样着墨铺粉洪教头,越能反衬出林冲。他的功夫没有一点花拳绣腿,那可是技术型实力派的打法,真是四两——拨千斤。如果请你给这种写作手法取个名字,你想叫它什么? 生:是不是就是我们老师常说的对比法吧。 生:不准确,应该是反衬法啊。

师:你们说得有些道理,古人另有说法,我国古代的绘画,(出示图画)为了突出人物面部的线条、表情和色彩,就在画的背面铺上一层白粉,来进行衬托。古人在评点水浒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