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 答案解析 下载本文

答案:B 精析与避错:胃黏膜不会被胃液所消化是由于存在胃黏膜屏障,它由黏液层和上皮细胞组成。覆盖于胃黏膜之上的厚黏液层为第一道防线,它将胃黏膜与胃腔内的胃酸、胃蛋白酶以及各种损伤因素隔离开来,同时胃黏膜上皮细胞还能分泌HC03-,可与渗透黏液层的H+中和,防止H+直接与上皮细胞接触造成损伤,故选B。 6.胆汁可促进 A.钙、铁的吸收 B.蛋白质消化 C.糖的吸收

D.维生素A的吸收 E.维生素B12的吸收 答案:D

精析与避错:胆汁中是不含消化酶的,其成分中除胆盐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有关外,胆汁的其他成分在消化申无重要作用。而胆盐(主要成分为甘氨胆酸钠和甘氨胆酸钾)的生理作用也就是胆汁的生理作用。其作用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①加强胰脂肪酶的活性;②降低脂肪的表面张力,使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从而使脂肪与脂肪酶的接触面积加大;③胆盐可与脂肪酸结合形成溶于水的复合物,有利于脂肪酸的吸收;④胆汁可促使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吸收;⑤胆盐在小肠被吸收后,可以促使胆汁的分泌,故选D。 17.食物的氧热价是指

A.lg食物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 B.lg食物燃烧时所释放的能量

C.食物氧化消耗1L氧时所释放的能量

D.氧化lg食物,消耗1L氧时所释放的能量 E.lg食物所含的能量 答案:C

精析与避错:通常将某种营养物质氧化时,消耗1L氧所产生的能量称为该物质的氧热价,氧热价在能量代谢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故选C。

18.给兔静脉注射50%葡萄糖5 ml后,尿量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A.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B.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增高 C.小管液溶质浓度增加 D.血浆晶体渗透压增高 E.血容量增多 答案:C

精析与避错:小管液中的溶质所形成的渗透压是对抗肾小管重吸收水分的力量。如果小管液内未被吸收的溶质浓度增高,造成小管液的渗透压增大,将会妨碍肾个管对水的重吸收。由 此而引起的利尿作用称为渗透性利尿。例如本题中给兔子静脉注射高浓度的葡萄糖后,肾小管不能将它们完全重吸收,因此小管液中溶质浓度升高,结果使尿量增多,故选C。 19.可促进醛固酮分泌增多的因素是 A.血糖浓度增高 B.血Ca2+浓度降低 C.血K+浓度增高 D.循环血量增多 E.血Na+浓度增高

答案:C

精析与避错:循环血量减少,使肾动脉压下降,流经致密斑的钠负荷减小,交感神经兴奋等,刺激肾素释放,通过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刺激醛固酮分泌,Na+主动重吸收增加,CI-和H20随之等渗重吸收,使循环血量恢复,为负反馈调节。还有一种调节方式是血K+和血Na+浓度,血K+浓度升高或血Na+浓度降低可直接刺激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网状带分泌醛固酮, 故选C。

20.突触前抑制是由于突触前膜 A.产生超极化 B.释放抑制性递质 C.递质耗竭

D.兴奋性递质释放减少 E.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答案:D

精析与避错:通过改变突触前膜的活动,最终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性降低,从而引起抑制的现象叫作突触前抑制。机制是突触前膜被兴奋性递质去极化,使膜电位绝对值减少,当其发生兴奋时动作电位的幅度减少,释放的兴奋性递质减少,导致突触后EPSP减少,表现为柳制。特点是抑制发生的部位是突触前膜,电位为去极化而不是超极化,潜伏期长,持续时 间长,故选D。

21.丘脑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A.投射至皮层特定区域,具有点对点关系 B.投射至皮层,产生特定感觉

C.投射至皮层广泛区域,提高皮层的兴奋性 D.被切断时,动物保持清醒状态 E.受刺激时,动物处于昏睡状态 答案:C

精析与避错:丘脑核团可分为特异性丘脑核和非特异性丘脑核,特异性丘脑核组成丘脑特异性投射系统,向大脑皮质传递各种特异性感觉信息。非特异性丘脑核接受脑干网状结构上行纤维并向大脑皮质广泛部位投射,终止于大脑皮质各叶和各层,构成非特异性投射系统,其作用就是维持与改变大脑皮质的兴奋状态,故选C。 22.帕金森病患者出现震颤麻痹是由于 A.前庭小脑神经元病变所致 B.红核神经元病变所致 C.纹状体神经元病变所致

D.多巴胺神经递质系统功能受损 E.乙酰胆碱递质系统功能受损 答案:D

精析与避错:帕金森病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是因位于中脑部位黑质中的细胞发生病理性改变后,多巴胺的合成减少,抑制乙酰胆碱的功能降低,则乙酰胆碱的兴奋作用相对增强。两者失衡的结果便出现了麻痹,故选D。 23.副交感神缢的作用是 A.瞳孔扩大 B.糖原分解增加 C.逼尿肌收缩

D.骨骼肌疵管舒张

E.消化道括约肌收缩 答案:C

精析与避错:副交感神经系统可保持身体在安静状态下的生理平衡,其作用有三个方面:①增进胃肠的活动、消化腺的分泌,促进大、小便的排出,保持身体的能量。②瞳孔缩小以减少刺激,促进肝糖原的生成,以储蓄能量。③心跳减慢,骨骼肌血管收缩,血压降低,支气管缩小,以节省不必要的消耗;协助生殖活动,如使生殖血管扩张,性器官分泌液增加,故选C。

24.对脑和长骨的发育最为重要的激素是 A.生长素 B.甲状腺激素 C.雄激素 D.雌激素

E.甲状旁腺激素 答案:B

精析与避错:甲状腺激素为人体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其分泌不足或过量都可引起疾病。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时,躯体长骨与大脑智力发育均受影响,可致呆小病,故选B。 25.糖皮质激素

A.促进葡萄糖的利用

B.减少红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数目 C.促进脂肪的分解

D.促进肌肉组织蛋白质合成 E.降低机体抗伤害刺激的能力 答案:C

精析与避错:糖皮质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包括:①糖代谢:促进糖原异生和糖原合成,抑制糖的有氧氧化和无氧酵解,而使血糖来路增加,去路减少,升高血糖。②蛋白质代谢:促进蛋白质分解,抑制其合成,形成负氮平衡。GCS可提高蛋白分解酶的活性,促进多种组织(淋巴、肌肉、皮肤、骨、结缔组织等)中蛋白质分解,并使滞留在肝中的氨基酸转化为糖和糖原,从而减少蛋白质合成。③促进脂肪分解,抑制其合成。可激活四肢皮下脂酶,使脂肪分解并重新分布于面、颈和躯干部。④水、盐代谢:有弱的MCS样作用,保钠排钾。引起低血钙,也能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和拮抗ADH的利尿作用。⑤增强免疫应答、抗炎、抗毒、抗休克作用,故选C。 26.男性性腺分泌的激素是 A.肽类激素 B.氨基酸 C.糖蛋白 D.儿茶酚胺 E.类固醇 答案:E

精析与避错:男性性腺睾丸分泌的激素是由睾丸的间质细胞生成的,包括三种雄激素:睾酮、雄烯二酮与脱氢表雄酮,其化学本质是类固醇,故选E。

27.根据Nemst公式,K+平衡电位与细胞内、外K+浓度比值有关。在实验中,改变神经细胞外液中哪一项因素不会对静息电位的大小产生影响 A.K+浓度 B.Cl-浓度

C,温度 D.pH E.缺氧 答案:B

精析与避错:静息时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差主要来源于K+平衡电位。K+平衡电位具体数值可用Nernst公式计算,Ek=RT/ZF×ln [K+] o/ln [K+]i,其中Ek即K+平衡电位,R是气体常数,T是绝对温度,Z是离子价,F为法拉第常数。可见,与Cl-浓度无关,故选B。

28.在家兔动脉血压实验中,夹闭一侧颈总动脉引起全身动脉血压升高,其主要原因是 A.血管容积减少,相对血容量增多 B.颈动脉窦受到牵拉刺激 C.颈动脉体受到牵拉刺激 D.颈动脉窦内压力降低 E.颈动脉体内压力降低 答案:D

精析与避错:颈总动脉末端和颈内动脉起始处的膨大部分存在颈动脉窦。其管壁的外膜下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一般称为压力感受器,与血压调节功能有关,压力感受器的适宜刺激是管壁的机械牵张。在夹闭一侧颈总动脉时,相应的颈总动脉末端的颈动脉窦内的压力降低,感觉神经传人的降低血压的神经冲动减少,因此全身动脉血压上升,故选D。 29.支气管哮喘患者呼气比吸气更为困难,其原因是 A.吸气是被动的,呼气是主动的

B.叹气时肺弹性阻力减小,呼气时肺弹性阻力增大 C.吸气时胸廓弹性阻力减小,呼气时胸廓弹性阻力增大 D.吸气时气道阻力减小,呼气时气道阻力增大 E.吸气时胸内负压减小,呼气时胸内负压增大 答案:D

精析与避错:影响呼吸道阻力的因素有气道内径、长度和形态、气流速度和形式等,其中最主要的是气道内径。对于哮喘患者,气道阻塞位于中央气道的胸内部位,吸气时由于胸膜腔内压降低,使气道内压大于胸内膜内压,故使阻塞减轻;用力呼气时由于胸膜腔内压升高而压迫气道,使气道狭窄更重,患者就容易表现I叶I呼气性呼吸困难。故选D。 30.静息电位产生的离子基础是 A.K+ B.Na+ C.Ca2+ D.Cl- E.H+ 答案:A

精析与避错:静息电位的产生与细胞膜内外离子的分布和运动有关。正常时细胞内的K+浓度和有机负离子浓度比膜外高,而细胞外的Na+浓度和CI-浓度比膜内高。在这种情况下,K+和有机负离子有向膜外扩散的趋势,而Na+和Cl-有向膜内扩散的趋势。但细胞膜在安静时,对K+的通透性较大,对Na+和CI-的通透性很小,而对有机负离子几乎不通透。因此,K+顺着浓度梯度经膜扩散到膜外,使膜外具有较多的正电荷,有机负离子由于不能透过膜而智在膜内,使膜内具有较多的负电荷,这就造成了膜外变正、膜内变负的极化状态。由K+扩散到膜外造成的外正内负的电位差,将成为阻止K+外移的力量,而随着K+外移的增加,阻止K+外移的电位差也增大。当促使K+外移的浓度差和阻止K+外移的电位差这两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