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 答案解析 下载本文

E.颈动脉窦内压力增高 答案:B

精析与避错:在影响心输出量的各个因素中,静脉回心血量减少导致心肌拉伸程度不够,收缩力达不到最大限度,故心输出量减少;颈动脉窦内压力增加说明外周血压上升,心脏后负荷增加,输出量同样受到影响而减少;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如果减小的话,回心血量减少,故C、D、E错误。心脏受交感和迷走神经支配,前者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脏有正性作用,故选B。

63.体内CO2分压最高的部位是 A.静脉血液 B.毛细血管血液 C.动脉血液 D.组织液 E.细胞内液 答案:E

精析与避错:气体扩散的方向是由分压高处向分压低处,而人体中CO2的扩散方向是细胞内液一组织液一静脉一血液毛细血管血液一动脉血液,而这个梯度也是逆O2分压,也就是逆氧气的扩散方向的。 64.激活糜蛋白酶原的是 A.肠致活酶 B.胰蛋白酶 C.盐酸 D.组胺 E.辅脂酶 答案:B

精析与避错: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都以无活性的酶原形式存在于胰液中,分别称为胰蛋白酶原和糜蛋白酶原。肠液中肠致活酶可以激活胰蛋白酶原,使之变成具有活性的胰蛋白酶,同时胰蛋白酶和盐酸可以使糜蛋白酶原活化,故选B。 65.下列关于胆汁的描述,正确的是 A.非消化期无胆汁分泌

B.消化期只有胆囊胆汁排人小肠 C.胆汁中含有脂肪消化酶

D.胆汁中与消化有关的成分是胆盐 E.胆盐可促进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 答案:D

精析与避错:胆汁由肝细胞不断生成,生成后由胆管流出,经胆总管而互十二指肠或者经肝管转入胆囊管而储存于胆囊,当消化时再由胆囊排出至十二指肠。胆汁的成分很复杂,除水分和钠、钾、钙等无机成分外,其有机成分有胆盐、胆色素、脂肪酸和黏蛋白等,其中没有消化酶。胆盐是胆汁参与消化和吸收的主要成分。在正常情况下,维持胆固醇的溶解状态 需要胆汁中的胆盐、胆固醇和卵磷脂,它们的适当比例可以促进胆固醇的吸收,故选D。 66.由于存在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进食时应注意 A.增加蛋白质的摄人量

B.调整各种营养成分的摄人比例 C.适当增加能量摄人总量 D.适当减少能量摄入总量

E.细嚼慢咽,以减少这种特殊动力效应 答案:C

精析与避错:人们在进食后1—7小时的这段时间内虽然处于安静状态,但是机体的产热量却比进食前高,即吃进的食物能使产热量增加,食物的这种作用就是特殊动力学效应。因此如果不适当增加能量的摄人总量则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故选C。 67.下述情况能导致肾小球滤过率减少的是 A.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B.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 C.血浆晶体渗透压下降 D.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 E.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升高 答案:B

精析与避错: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有滤过膜酌通透性和面积、有效滤过压和肾血浆流量。其中,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升高都会导致肾小球滤过压增加,而血浆晶体渗透压和原尿的晶体渗透压相等,不会对肾小球滤过率产生影响,故选B。 68.关于肾小管HC03重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主要在近端小管重吸收 B.与H+的分泌有关

C.HC03-是以CO2扩散的形式重吸收 D.HC03-重吸收需碳酸酐酶的帮助 E.Cl-的重吸收优先于HC03的重吸收 答案:E

精析与避错:原尿中的HC03-因为不易通过管腔膜而与分泌的H+结合成H2CO3,H2CO3,再分解为CO2和H2O。前者是高度脂溶性物质,可迅速通过管腔膜进入上皮细胞而被重吸收,可见,在近曲小管,HC03-重吸收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而近曲小管约85%的HC03-重吸收,故A、B、C都正确。回到血液的HC03-是在上皮细胞内生成的,即进入细胞的C02与细胞内的碳酸酐酶的催化下合成H2C03,再解离成HC03-,后者随着Na+重吸收入血,故D正确。而CI-的重吸收和HC03的重吸收没有联系,故选E。 69.剧烈运动时,少尿的主要原因是 A.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增高 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

C.肾小动脉收缩,肾皿流量减少 D.醛固酮分泌增多

E.肾小球滤过膜面积减少 答案:C

精析与避错:当人体剧烈运动的时候,交感神经兴奋,肾脏血管收缩,从而导致肾血流量减少,故导致尿量减少,故选C。

70.快速牵拉肌肉时发生的牵张反射是使 A.受牵拉的肌肉发生收缩 B.同一关节的协同肌抑制 C.同一关节的拮抗肌兴奋 D.其他关节的肌肉也收缩 E.伸肌和屈肌同时收缩 答案:A

精析与避错:牵张反射包括腱反射和肌紧张,前者是韧带等引起的肌肉收缩,而后者是指缓慢持续牵拉肌腱引起的反射,表现为受牵拉的肌肉发生紧张性的收缩,以阻止其被拉长。 71.下列激素中,属于下丘脑调节肽的是 A.促甲状腺激素 B.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C.促性腺激素 D.生长抑素

E.促黑素细胞激素 答案:D

精析与避错:属于下丘脑调节肽的有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促生长激素释放激素、生长抑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催乳素释放抑制激素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故选D。 72.呈现圆脸、厚背、躯干发胖而四肢消瘦的向心性肥胖的特殊体形,提示 A.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 B.生长素分泌过多

C.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分泌过多 D.肾上腺素分泌过多 E.胰岛素分泌不足 答案:C

精析与避错: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又称类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综合征或库欣综合征,这是过量激素副起脂质代谢和水盐代谢紊乱的结果。表现为圆脸、厚背、躯干发胖而四肢消瘦的向心性肥胖,故选C。

73.形成Na+、K+在细胞内外不均衡分布的原因是 A.安静时K+比Na+更易透过细胞膜 B.兴奋时Na+比K+更易透过细胞膜 C.K+的不断外流和Na+的不断内流 D.膜上载体和通道蛋白的共同作用 E.膜上Na+-K+-ATP酶的活动 答案:E

精析与避错:Na+-K+-ATP酶广泛存在于全身各种细胞的细胞膜上,它们在维持细胞内外Na+和K+浓度中消耗大量的ATP,它建立了一种势能储备,即Na+、K+在细胞内外的浓度势能,故选E。

74.细胞外液中主要的阳离子是 A.K+ B.Na+ C.Ca2+ D.Mg2+ E.Fe2+ 答案:B

精析与避错:离子在膜内外的分布,膜内以K+为主,膜外以Na+和CI-为主,故选B。 75.当低温、缺氧或代谢障碍等因素影响Na+-K+活动时,可使细胞的 A.静息电位增大,动作电位幅度减小 B.静息电位减小,动作电位幅度增大 C.静息电位增大,动作电位幅度增大 D.静息电位减小,动作电位幅度减小

E.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幅度均不变 答案:D

精析与避错:静息电位即静息时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值差,相当于K+的平衡电位;动作电位是在接受刺激时细胞膜的连续电位变化过程,其上升值相当于Na+的平衡电位。低温、缺氧或代谢障碍等因素会抑制Na+-K+泵活动,故静息电位会减小,动作电位幅度也会减小,故选D。

76.主动脉瓣关闭发生于 A.快速射血期开始时 B.快速充盈期开始时 C.等容舒张期开始时 D.等容收缩期开始时 E.减慢充盈期开始时 答案:C

精析与避错:心室舒张包括等容舒张期和充盈期,心室肌开始舒张后,室内压下降,主动脉内血液因此产生向心室方向反流的趋势,从而推动主动脉瓣关闭,此时室外压明显高于室内压,房室瓣处于关闭状态,心室成为封闭腔,故选C。 77.心指数等于

A.心率×每搏输出量/体表面积 B.每搏输出量×体表面积 C.每搏输出量/体表面积 D.心输出量×体表面积

E.心率×每搏心输出量×体表面积 答案:A

精析与避错:人体静息时的心输出量和基础代谢率一样,不与体重成正比,而是与体表面积成正比,因此以心指数即单位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为常用的心功能评定指标。 78.呼吸频率加倍,潮气量减半时,将使 A.每分通气量增加 B.每分通气量减少 C.肺泡通气量增加 D.肺泡通气量减少 E.肺泡通气量不变 答案:D

精析与避错:潮气量减半时,由于解剖无效腔和肺泡无效腔的存在,一次呼吸进入血液循环的氧气的量将比原来的一半还少,导致呼吸效率降低,即使呼吸频率加倍也不能补偿损失量,故选D。

79.关于胃肠内在神经丛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包括黏膜下神经丛和肌间神经丛 B.含大量神经纤维,但神经元不多 C.递质仅是乙酰胆碱或去甲肾上腺素 D.仅有运动功能,而无感觉功能 E.不受外来自主神经系统的控制 答案:A

精析与避错:胃肠内在神经丛包括位于胃肠壁黏膜下神经丛和环形肌与纵行肌之间的肌间神经丛,每个神经丛都包含无数的神经元和神经纤维,包括感觉神经元、中间神经元和运动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