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大学组织行为学复习题 下载本文

19、说明迈尔斯-布瑞格斯类型指标的含义? 20、如何实现人格与工作的匹配。 21、简述能力的含义及其分类。

22、如何衡量个体的能力差异?能力差异如何影响工作绩效? 23、能力差异对管理的启示

24、意志、情感、兴趣如何影响行为。

25、据研究,俄国的四位著名作家就是四种气质的代表,普希金有明显的胆汁

质特征,赫尔岑具有多血质的特征,克雷洛夫有明显的粘液质特征,而果戈理具有抑郁质的特征。请你再举些类似的例子分析说明气质与能力和成就的关系。

26、运用本章有关理论结合实例分析“情商”和“智商”对人的行为的作用

27、美国心理学家布兰查特(Blanchard)曾举过一个例子说明这个问题。美国建立第一个农业大工厂时,需要雇佣一批保安人员,由于当时劳动力过剩,工厂规定雇佣保安人员的最低标准为高中毕业生,并具有三年警察或工厂警卫的经验。但按这个标准雇佣的保安人员工作后,感到所从事的工作(只检查进门的证件)单调、乏味,表示无法容忍,因而对工作漠不关心,不负责任,而且离职率很高。后来工厂雇佣只受过四五年初等教育的人来担任这个工作,他们对工作满意,责任心强,缺勤率和离职率都很低,保卫工作做得很出色。试解释此例子说明了什么道理。

1、什么是价值观?举例说明价值观的作用

价值观是指个人对客观事物(包括人、物、事)及对自己的行为结果的意义、作用、效果和重要性的总体评价。

价值观对人们自身行为的定向和调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价值观的作用大致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价值观对动机有导向的作用,人们行为的动机受价值观的支配和制约,价值观对动机模式有重要影响,具有不同价值观的人,其动机模式不同,产生的行为也不相同,动机的目的方向受价值观的支配,只要那些经过价值判断被认为是可取的,才能转换为行为的动机,并以此为目标引导人们的行为。

2、价值观反映人们的认知和需求状况,价值观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及行为结果的评价和看法,因而,它从某个方面反映了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反映了人的主观认知世界。 价值观是一种基本信念,它带有判断的色彩,代表了一个人对于什么是好、什么是对,以及什么会令人喜爱的意见。

2、斯普朗格尔的价值观分类法

? 1、理性价值观 ? 2、唯美的价值观 ? 3、政治的价值观 ? 4、社会的价值观 ? 5、经济价值观 ? 6、宗教性价值观

3、组织的核心价值观对管理有哪些影响?

核心价值观确定了组织的使命,反映了组织的社会价值,说明了组织存在的理由,决定了组织发展的空间和持续基因。能引导组织提炼业务发展和服务提供模式,从远处、大处着眼,裁量组织的发展战略并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

核心价值观是增强企业凝聚力、调动员工积极性的重要途径。具有明确的核心价值观,努力为社会进步做贡献的组织,在一定程度上能把员工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联系起来,多方面满足员工需求,可提高员工的组织承诺和工作满意度。 核心价值观是组织克服困难、持续发展的动力之源。 4、什么是感觉?什么是知觉?分析二者的区别与联系。

感觉是直接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或个别部分在人脑中的反映。 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或各个部分在人脑中的反映。

1)共同点:二者都是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当前事务在人脑中的反映,所产生的主观映像都是具体的感性形象。

2)联系:感觉是知觉的成分,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在感觉价值上产生的,它依赖于人脑中储存的一系列感觉信息组合,没有感觉,就不会有知觉。

3)区别:感觉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如形状、色泽、气味、温度等),知觉则是对事物各种属性、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反映过程。

5、说明社会知觉的含义、类型。

社会知觉就是对人的知觉,就是对人和社会群体的知觉,就是对社会对象的知觉。它是知觉主体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影响着主体的心理活动,调节着主体的社会行为。 分类:

1、对人的知觉,指通过对他人的外部特征的知觉,借以了解其动机、感情、意图的认识活动。对人的知觉既受知觉对象的外部特征影响,也受知觉者自己主观因素的影响。 2、人际知觉。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知觉。

3、自我知觉。一个人通过对自己行为的观察而对自己心里状态的自我感觉,是自己对自己的看法。

4、角色知觉。指对人们所表现的社会角色行为的知觉。

6、影响知觉准确性的因素。

(一)主观因素

1.兴趣爱好:最感兴趣的事物最容易被知觉到,并把握更多的细节,“见微知著” 2.知识经验:内行与外行对事物感知的深度有很大的差别。

3.个性特征:人们的个性、气质、性格特征都会对知觉产生影响。

4.需要与动机: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符合人们动机的事物,常常被人们当作知觉对象。 (二)知觉对象的特征

1.人们在知觉事物时,会根据对象的特征进行组织、整合。并遵循一定的规则:接近律、相似律、闭锁律、连续律。

2.知觉对象的颜色、形状、大小、声音、强度和高低、运动状态、新奇性和重复次数等因素,都会影响知觉的后果

(三)知觉的情境因素

情境因素通过影响人的感受性而改变知觉的效果。

感受性是人的感觉灵敏度,在环境作用下发生的变化,表现为:适应,对比,敏感化,感受性降低。

7、举例说明社会知觉中的若干效应,分析它们所造成的偏差。 社会知觉发生偏差或者错觉时,有多种反应效果。

1)第一印象效应(首因效应)指人对人的知觉中留下的第一印象。这种效应告诉我们:一方面,在看待别人时,一定要避免第一印象的不良影响。不能先入为主,要有发展的眼光;另一方面,凡是领导者、公关人员、供销人员等一定要注意给自己的工作对象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为今后更好的展开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晕轮效应

指在知觉过程中,通过获得知觉对象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影响,而将其扩大为整日行为特征的认知活动。启示:首先,对人、对事要防止以点带面,以偏概全。其次,要注意防止把自己的主张强加于人,避免以己度人的“投射倾向”。 3)近因效应

指在知觉过程中,最后给人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对以后该对象的印象起着强烈的影响。和首因效应正好相反。启示(与首因效应接合起来):首先,要预防两种效应的消极影响,既不能“先入为主”。也不能不究以往、只看现在。避免形而上学的片面性。其次,要在一定条件下,发挥两种效应的积极作用。要善始善终,不要“无头无尾”,“虎头蛇尾”、“蛇头龙尾”。 4)对比效应

指在知觉过程中,我们对人的评价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通过对我们最近接触到的其他人进行相对比较做出的。启示:选用尽可能客观的指标,在所有的人完成动作之后再统一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对比效应的负面影响。

5)与我相似的效应

人们倾向于喜欢与自己相似的人,它使我们对其他人的知觉产生失真。

6)严格、宽大与平均倾向

7)定型效应(定势效应)

人们在头脑中把形成的对某类知觉对象的形象固定下来,并对以后有关该类对象的知觉产生强烈的影响。

8、归因理论如何影响人的行为。

不同的归因对人的持续行为有不同的影响。

1.如果行为者把工作、学习中的失败和挫折归因于智力差、能力低等稳定的内因,则不会增强今后的努力与持续性行为。因为他认为努力起不了作用。

2.假如把失败归因于自己努力不够这个相对不稳定的内因,则可能增强今后的努力与持续性行为。

3.假如把失败归因于不稳定的外因,如偶然生病或其他事故等,一般不会影响人的积极性,可能增强今后的努力与持续性行为。

4.假如把失败归因于工作(学习)任务重、难度大等稳定性的外因,则可能降低行为者的自信心、成就动机、努力程度和持续性。

9、举例说明当我们对个体行为进行归因时,要准确地判断其是内部原因还是外部原因,有哪些因素要考虑,原因何在。

主要考虑三个因素:区别性(个体在不同情境下是否表现为不同的行为)、 一致性(每个人面对相似情景都有相同的反应) 一贯性(是否何时此人都有相同的行为)。

10、什么是态度?态度的组成成分什么?

态度是指个体对外界事物的一种较为持久而又一致的内在心理和行为倾向。 态度的心理结构由三部分组成:认知、情感和意向。

(一)认知成分:指人对事物的看法、评价以及带评价意义的叙述。它包括个人对某一对象的理解、认识以及肯定与否定的评价。

(二)情感成分:即人对事物的好恶,带有感情色彩和情绪特征。态度与情感不能划等号,但是态度含有情感倾向,情感情绪可以直接反映出态度。

(三)意向成分:即人对事物的行为准备状态和行为反应倾向。态度不同于行为,但态度含有行为倾向,人的行为反映其态度。

11、态度对人的行为有什么影响?

1)态度一致性:人们改变他们说过的话,以便保持言行一致。

2)认知失调理论:个体可能感受到的两个或多个态度之间或者他的行为和态度之间的任何不和谐。它是令人不安的,因而个体将试图减少这种不协调,寻求使不协调最少的稳定状态。

3)A-B关系:态度和行为之间假设的关系的中介变量有态度与行为的具体性,社会规范对行为的约束,问题中所涉及的态度的体验。

12、什么叫人格?它有哪些特点?

人格:个体所有的反应方式和与他人交往方式的总和。它通常通过个体表现出来的、可测量的人格特质进行描述。人格是在先天生理素质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实践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区别于他人的个体倾向和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

特点:整体性和层次性、稳定性和可变性、一般性和独特性、生物制约性和社会制约性

13、人格的影响因素。

遗传:50%的个性差异来自遗传,30%的娱乐和业余爱好方面的差异来自遗传。

环境:文化背景,家庭,朋友,社会群体及其他。

情景:不同的情景会促使一个人的人格表现出不同的侧面。

14、什么是气质,气质的的分类及其特点有哪些?

气质是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是人天生的表现在心理活动动力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多血质(燕青、王熙凤)的一般特征:情绪兴奋性高,思维语言动作敏捷,心境变化快但强度不大,稳定性差。活泼好动,灵活性强。乐观亲切,善交往,浮躁轻率,缺乏耐心和毅力。不随意反应性强具有可塑性。外倾性较强; 黏液质(林冲、薛宝钗):情绪兴奋性和不随意反应性都较低,沉着冷静,情绪稳定,深思远虑。思维语言动作迟缓,交际适度,内心很少外露,坚毅执拗,淡漠,自制力强。感受性较低而耐受性较高。内倾性明显。

胆汁质(李逵)情绪兴奋性高,反应迅速,心理变化剧烈,抑制能力较差。易于冲动,热情直率,不够灵活。精力旺盛,动作迟缓,脾气倔强,容易粗心大意。感受性较低而耐受性较高。外倾性明显。

抑郁质(林黛玉)感受性很强,善于觉察细节,见微知著,细心谨慎,敏感多疑。内心体验深刻而外部表现不强烈,行动迟缓,不活泼。易于疲劳,疲劳后也易于恢复,办事不果断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