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导学案(复习班) 主备人:张齐胜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知识结构】
◆开辟新航路(15—16世纪) ——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早期殖民扩张(16-18世纪中期)——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第5课 新航路的开辟
【考点要求】 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及其历史背景和影响。 【考点落实】
新航路开辟:15、16世纪之交,西欧各国本想探寻通往东方的航线,经过一系列的航海探险活动,开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
一、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1.原因:
(1)经济根源:15世纪前后, 。(根本原因) (2)商业危机:15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东西方之间的商路,妨碍东西方贸易。(直接原因)
(3)社会根源:西欧各阶层对 的狂热追求。 (《马可·波罗行记》激发了到东方寻金的渴望。)
(4)精神动力: 的热情。 (5)思想条件: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精神振兴。 2.条件:(1)西、萄统治者的支持;(2)地理知识的进步(“地圆学说”);(3)造船、航海技术进 步(特别是指南针的使用)。 二、新航路开辟的概况:
1.时间:15世纪晚期~16世纪初(1500年前后) 2.四次重大航行 时间 航海家及国籍 王室 开辟的航路 作用 1487年 葡萄牙 欧洲→ 沿非洲西海到达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 葡萄牙 岸南航→非洲好望角 哥伦布 西班牙 欧洲→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新大陆 意大利 美洲 1497年 葡萄牙 欧洲→好望角→印度 开通欧洲(沿非洲海岸由大葡萄牙 西洋)到印度洋的新航线 麦哲伦船队 西班牙 环球航路(欧洲→大实现环球航行;证实地圆学葡萄牙 西洋→太平洋→印度说。 洋→大西洋→欧洲) 三、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1.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互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了汇合交融,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地区性贸易开始向世界性贸易扩展,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
第 1 页 共 2 页
高三历史导学案(复习班) 主备人:张齐胜
开始出现。
2.新航路的开辟,导致欧洲社会出现重大变革:
(1)引发“ ”。贸易规模空前扩大;商品种类日益增多;商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贸易中心从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2)引发“ ”。由于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造成物价上涨,依靠固定地租的封建地主地位下降,从事商品活动的资产阶级地位上升。 (3)加速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3.新航路开辟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促进自然科学的进步。
4.新航路的开辟,引发了欧洲早期的殖民扩张。(葡、西成为16世纪欧洲最富有的国家) 【重难点突破】
多元视角审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 1.“世界市场联系之路”:新航路开辟引起“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联结通道,世界市场形成雏形。 2.“文明交流之路”:新航路开辟打破了各个文明区域间孤立、分散、隔绝的状态,推动了人类文明的交融。 3.“思想震撼之路”:新航路开辟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冲击了神学理论,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4.“殖民掠夺之路”:作为资本原始积累重要手段的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登上历史舞台,给亚非拉国家带来空前的灾难。 5.“社会转型之路”:新航路开辟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史料研读】
材料一 创世以来的最大事件,除造物主的降生和死亡之外,那就是发现了印度大陆。
——西班牙编年史家弗朗西斯科?洛佩斯?德?戈马拉写于哥伦布横渡大西洋之后 材料二 当年哥伦布面对的毕竟是一块被人类以不同的方式使用着的土地,异样的文明在那片古老的土地上悠然滋长。假如当年哥伦布果真找到了通向印度的航路,步马可?波罗的后尘,从水路抵达了印度、中国、日本,难道也要赋予他“发现者”和推进“人类文明”的盛誉?在我看来,哥伦布应该是第一位将欧洲与美洲大陆以海上通道的方式联通起来的人,哥伦布吹响的是殖民者的进军号。
——乌热尔图《发现者还是殖民开拓者》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各是如何评价哥伦布的美洲之行的?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哥伦布进行大西洋探险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2)针对材料一、二对哥伦布的不同评价,你赞同谁的观点?请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如果谁的观点也不赞同,不妨说说你的观点。
第 2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