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及其他重点篇目比较阅读 下载本文

10.同是山水游记,却因时因人而各有不同。请结合《醉翁亭记》、《岳阳楼记》比较袁宏道的文章与唐宋时期的山水游记有何不同?

唐宋时期的山水游记大部分都是借写景来抒情,重视对自己的理想和感情的传达,而且表达感情的方式比较直接。而袁宏道更注重对大自然的客观描写,于写景之中委婉的传达自己的心情。

八年级下册山水游记比较篇

一、参考资料:

(一)不同点:

1.结构技巧有别。《岳》文开头扼要记事,中间生动写景,借景生情,最后精辟议论,点明主旨。作者把记事、写景、抒情、议论四者巧妙融合,从而使得文脉结构严谨而不板滞、条理清晰而有波澜,行文变幻跌宕,曲径通幽,引人入胜。有时明明要酣畅淋漓地描绘一番,却又戛然而止,另辟蹊径;有时似乎文章已经写尽,却又峰回路转,柳暗花明。洋洋洒洒铺陈的,却非要旨,但也并非闲笔;郑重感慨议论的,貌似正确,却又予以否定,最后才引出正论,精辟入理,一鸣惊人。《醉》文则以“乐”字提挈全篇,环环相扣,构思精巧。开篇用长镜头层层推进的写法,点出“醉翁亭”,以后又从解释“醉翁”二字引出“山水之乐”,接着连用几层描写和叙述来抒写“山水之乐”。作者还巧妙地运用了照应和伏笔。细品全篇,“醉”字或隐或现,联前顾后;“乐”字或明或暗,前伏后应。总之,整篇文章以“乐”“醉”来贯通,不蔓不枝,一气到底,形成了严谨而完整的艺术构架。

2.语言表述有别。《岳》文在语言上骈句散句结合,抑扬顿挫,参差溢美;四字短语成双成对,琅琅上口,婉转有力。文章既整饬严密,句丽辞畅,又张弛有度,议论纵横。且立意深刻,造词精警。读之,音调铿锵;思之,文情壮美。《醉》文虽也使用骈散结合的句式,但多用长句,且又有创新。仅用对偶句式就别具一格,独领风骚。有单句成对的,有双句成对的;还有三句成对的。醉翁用它叙事,则明快简洁;用它写景,则物美境幽;用它抒情,则深沉含蓄。特别是二十多个“也”字的运用使得文章层次分明,声律节奏起伏,音韵和谐悦

耳。这些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情的陶冶,思的飞升。

3.主题深度有别。《醉》文表述主题的方式是含蓄深沉的。醉翁把“与民同乐”的济民之情隐含在描写叙述之中,没有一语道破,而是在醉中写乐,在乐中写醉,因而才留下了“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千古名句。而《岳》文表达主题的方式是直抒胸臆。范公在比较了“迁客骚人”的仕途进退的悲喜之情后,直接道出了他的“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磊落胸怀,并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至理名言,展示了他以天下为己任的高风亮节。这精警之句振聋发聩,令人深省,明人心志,激人奋进。从这一点来说,范公明显高出醉翁一筹,也是醉翁难以企及的。

(二)、相同点:

两篇散文都是借触景生情来抒发自己的抱负和情怀,《岳阳楼记》提出“后天下之乐”的生活理想,《醉翁亭记》抒发与民同乐的思想。这两种思想境界都是积极向上的,很可贵的。异的方面:《岳阳楼记》作者主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此规劝滕子京,并勉励自己,表现了崇高的精神境界。《醉翁亭记》多少含有寄情山水,排遣谪居的苦闷情

七——九年级古诗文比较阅读练习

目录

(一)《核舟记》与《口技》选段

(二)《小石潭记》与《记承天寺夜游》选段 (三)《水调歌头》与《记承天寺夜游》 (四)《唐雎不辱使命》与《墨子·公输》选段 (五)《五柳先生传》与《爱莲说》选段 (六)《岳阳楼记》与《与朱元思书》选段

(七)《沁园春·雪》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选段 (八)《出师表》与《隆中对》选段 (九)《曹刿论战》与《岳阳楼记》选段 (十)《公输》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段 (十一)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与《曹刿论战》选段 (十二 )《答谢中书书》与《小石潭记》

(十三)《陋室铭》与《岳阳楼记》选段

(十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与《岳阳楼记》选段 (十五)《三峡》与《朱元思书》选段

(一)《核舟记》与《口技》选段

(甲)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 ,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乙)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1、将甲段中空缺的文字补充完整。

2、下面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间:夹杂 B、东坡现右足 现:表现。 ..C、 其两膝相比者 比:挨着。 D、佛印绝类弥勒 绝:极,很。 ..3、下面加点词的词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神情与苏、黄不属 属予作文以记之(范仲淹《岳阳楼记》) ..B、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屠自后断其股(蒲松龄《狼》) ..

C、不能名其一处也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刘禹锡《陋室铭》) ..

D、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4、在(甲)文中找出佛印独特神态的句子,然后用现代汉语翻译这个句子,并说说这个句子突出他什么特点。

(1)佛印独特神态的句子是: (2)译文:

(3)上面这个句子突出他 的特点。 5、(乙)段从 、 和心理三方面描写了听众的强烈反应,侧面烘托了口技表演之“善”。

6、选文中提到的口技和微雕都属于民间技艺。除此之外,你喜欢的民间技艺还有哪些?选出一种并说明喜欢的理由。

答:(1)喜欢的民间技艺: (2)喜欢的理由:

【参考答案】

1、东坡右手执卷端 左手抚鲁直背 2、B 3、B 4、(1)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2)佛印极像弥勒菩萨,敞胸露怀,抬头仰望。(3)不拘礼节、放浪形骸 5、神态 动作 6、(1)民间技艺如:捏泥人;剪纸;踩高跷;舞狮子;赛龙舟?? (2)如: “赛龙舟”过端午节,悼屈原。比赛场面热烈,气氛热闹。

(二)《小石潭记》与《记承天寺夜游》选段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庭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者耳。 1、解释加点的字。

⑴斗折蛇行(斗: ) .⑵念无与为乐者(念: ) .2、下面“以”字的用法与其他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全石以为底 B、卷石底以出 ..C、以其境过清 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翻译下面句子。

⑴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⑵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乙文篇幅虽短,却写景抒怀功力独到。在解衣欲睡之际,忽月色入户,睡意全无,于是欣然起行。良辰美景,缺少同乐之人,着才到承天寺找张怀民。一切都像是信步由之,信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