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第五章 下载本文

三、弘扬家庭美德 ,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每个人都应该自觉遵守家庭美德,量视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促进家庭生活的和谐与幸福。

认识家庭美德的重要性。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天伦之乐、尊老爱幼、贤妻良母、相夫教子、勤俭持家等,都体现了中国人的这种观念。“家和万事兴,家齐国安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千千万万“家和”的力量,离不开许许多多“最美家庭”的滋养。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都要重视家庭建设,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营造良好家风。家风是指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或作风。良好的家风,对家庭成员的个人修养、品德操守等产生重要而积极的作用,家风不正,家庭成员的个人品行也容易出问题。家教是实现家庭美德与家风互动的中介环节,要通过注重家教来推动良好家风的传承和落实。现实中出现的拜金主义、溺爱子女、家庭暴力、漠视老人等问题,从反面证实了家风家教的重要性。良好的家风对整个社会的风尚有重要影响。如果每个家庭都风清气正,社会风气自然会得到改善,也会相应地“正”起来。

遵守婚姻家庭法律规范。婚姻家庭关系不仅需要道德来维系,也需要法律来调整,遵守婚姻家庭生活中的法律规范是自觉遵守家庭美

德的集中体现。遵守婚姻家庭法律规范,要在家庭生活中遵守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保护妇女、老人和儿童的合法权益,夫妻互相忠实、互相尊重,家庭成员间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等基本原则。

大学生走进大学,离开养育自己的父母,开始自己的独立生活,应该在学习成长过程中深刻地体会对婚姻和家庭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自觉做家庭美德的倡导者和践行者。

第四节个人品德

个人品德在社会道德建设中具有基础性作用。在现实生活中,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状况,最终都是以每个社会成员的道德品质为基础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最终都要落实到个人品德的养成上。 一、个人品德及其作用

个人品德是通过社会道德教育和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它是个体对某种道德要求认同和践履的结果,集中体现了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内在统一。尽管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个人所受道德教育的内容和道德践履的方式有所不同,个人品德的内涵也会有一定的差别。但是,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忠诚、无私、仁爱、勤奋、勇敢、诚信、知耻、节制等一般被看成是个人应当具备的美德。

个人品德具有鲜明的特点:其一,实践性。个人品德不是个人的某种先天禀赋,而是个人在实践中内化锤炼社会道德要求而形成的一

种特殊品性;不是一种单纯的道德意识现象,而是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行为方式。其二,综合性。个人品德不是某种道德要素的表现,而是个人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综合体现;不是个别的具体行为,而是个人行为的统一整体。其三,稳定性。个人品德不是偶然的、短暂的道德行为现象,而是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行为的稳定倾向。在现实生活中,个人品德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个人品德对道德和法律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社会道德和法律要求只有内化为个人品德,才能成为现实的规范力量。同时,个人品德提升的过程也是能动地作用于社会道德和法律的过程,它能够为社会道德和法律的发展进步创造条件、提供动力。其二,个人品德是个人实现自我完善的内在根据。个人在行为过程中整合行为动机、确定行为目标、自觉调控行为过程等都是个人品德功能和作用的体现。其三,个人品德是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重要的主体精神力量。作为劳动主体的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而个人品德是决定人的综合素质的核心要素。 二、加强个人道德修养

道德修养是指个人在道德意识、道德行为方面,自觉地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所进行的自我审度、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的活动。个人品德的养成既要加强个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采取正确有效的道德修养方法,也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提高个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一个人的道德品质体现在他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也体现在工作、生活和社会交往上,体现在

一言一行上。现实社会中总是存在着两种或多种对立道德体系或观念的冲突和斗争,这些冲突和斗争必然会反映到个人的内心世界。道德修养的实质,就是在这些道德观念的冲突中,自己跟自己“打官司”,在自己的头脑中进行不同道德观念之间的选择。道德修养有助于正确解决社会道德要求与个人选择能力和践行能力之间的矛盾,解决自己内在思想品质中新旧道德观念之间的矛盾,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保持昂扬奋发的精神状态,适应社会进步和个人完善的需要。高度的自觉性是道德修养的一个内在要求和重要特征。大学生要按以下要求来努力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首先,应有进行道德修养的强烈动机,这样才能满腔热情自觉自愿地去学习、思考和体验,从而提升道德修养的境界;其次,应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激励,坚忍不拔、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地进行道德修养;最后,,应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发扬优点,克服不足。

采取有效的道德修养方法。个人加强道德修养,应借鉴历史上思想家们所提出的各种积极有效的道德修养方法,并结合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当代人道德修养的实践经验,身体力行。其一,学思并重的方法,即通过虚心学习,积极思索,辨别善恶,学善戒恶,以涵养良好的德性;其二,省察克治的方法,即通过反省检验以发现和找出自己思想与行为中的不良倾向、不良念头,并及时抑制和克服;其三,慎独自律的方法,即在无人知晓、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不因为无人监督而恣意妄为;其四,积善成德的方法,即通过积累善行或美德,使之巩固强化,以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