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00地形图数字摄影测量技术设计书 下载本文

标出概略位臵,实地选点刺点。野外选点时,应仔细判读像片, 选择最好的目标刺点,并现场整饰。刺点文字说明要简练明确,交代清楚点位和像片上周围相关地物的关系,同时绘制点位略图并作相应说明。

? 平面控制点应选在影像清晰的明显地物点,接近正交的线状地物交

点、地物拐点或固定的点状地物上,实地辨认误差应小于图上0.1mm。弧形地物与阴影处不得作为刺点目标。

? 高程控制点应选在局部高程变化很小的地方,狭沟、尖山顶和高程

变化大的斜坡等不得选作刺点目标,当点位选在高出或低于地面的地物(如屋顶、围墙、陡坎等)上时,应量出其与地面的比高,注至厘米。

? 平高控制点的选刺应同时满足平面和高程控制点对点位目标的要

求。

? 像控点在各相邻航线的影像上均应清晰可见,应选择影像最清晰的

航线影像数据做像控点点之记。

5.5.3.4像控点整饰

? 根据已经预选的相片资料,在相片左上角标注像片控制点号。 ? 在刺点相片背后绘制刺点略图和相应文字描述。

5.5.3.5像控点的联测

像控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采用GPS静态测量,摄区内国家GPS C级点可供像控点起算使用,所有控制点均按平高控制点要求测量,其精度按《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有关GPS E 级点要求施测。 ? GPS观测技术指标如下:

项 目 级 别 E ≥15 ≥4 ≥20 ≥40 15 卫星高度角(°) 有效观测卫星总数 时段中任一卫星有效观测时间(min) 时段长度(min) 数据采样间隔 (s)

13

卫星观测值象限分布 PDOP (25±10)% ≤6 控制点观测时段长一般为45分钟,可根据卫星状况和基线长度适当调整,调整后的观测时间必须满足基线边得到双差固定解。

控制点观测参数设臵同大地点联测。

像控点的高程采用GPS高程,GPS高程测量时须连测至少6个以上已知高程点且均匀分布,高程检测精度不得超过0.1m。

像控点联测时必须做好原始数据记录,各项记载齐全、整齐。

GPS数据处理及平差按《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相关规定执行

5.6*****航空摄影测量生产数据预处理

************

5.5.3空中三角测量

利用解算的外方位元素初值,自动进行空三区域内的点匹配;利用点匹配结果和外方位元素初值计算每一个时间节的外方位元素,每一时间节所对应的扫描影像类似于框幅式航摄的一节影像。利用计算的时间节的外方位元素对L0级影像进行纠正,输出L1级影像。 5.5.4空三加密技术要求

1. 空中三角测量使用ORIMA自动空中三角测量系统实施。

2. 采用IMU/DGPS辅助空三加密:在引入像控点大地坐标进行区域网的联

合平差计算时,同时加入IMU/DGPS辅助航空摄影得到的六个外方位元素初值作为带权观测值参与平差,用加密成果进行定向。

3. 空中三角测量正式实施前,应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创建测区目录、

测区信息文件、摄影信息文件、控制点坐标信息文件,并制作金字塔影像,同时根据外业控制点的布设情况,划分加密区域网,每个区域网包括的航线数量,要根据精度要求及使用的软件平差能力而定。 4. 约束平差空中三角测量加密的精度及各种限差满足下列要求: ? 相对定向,平地、丘陵地标准点上残余上下视差Δq不大于0.02mm,

检查点上残余上下视差Δq不大于0.03mm。山地、高山地标准点上残余上下视差Δq不大于0.03mm,检查点上残余上下视差Δq不大于

14

0.04mm。

? 模型连接较差应满足下列公式:

ΔS≤ 0.10×m像×10-3

mΔz≤ 0.05×

像?bfk×10-3

式中:ΔS--平面位臵较差(m)

ΔZ--高程较差(m)

m像--像片比例尺分母

fk--航摄仪焦距(mm)

b--像片基线长度

? 绝对(大地)定向后,基本定向残差、多余控制点的不符值、区域网间

公共点的较差不得大于下表的规定。

地形 类别 平面限差(mm) 高程限差(m) 限 差 点类 比例1:1000 0.3 0.5 0.8 1:1000 0.26 0.4 0.7 基本定向点 平地、丘多余控制点 陵地 网间公共点较差 注:基本定向点残差为加密点中误差的0.75倍。 多余控制点的不符值为加密点中误差的1.0倍。 区域网间公共点较差为加密点中误差的2.0倍。

区域网内相邻航线间公共点较差为模型连接限差的2倍。 ? 加密点的中误差按下列公式进行估算:

m控??m公??

15

????n

?dd?3n

式中:m控-- 控制点中误差(m)

m公-- 区域网间公共点中误差(m)

Δ-- 多余控制点的不符值(m) d-- 相邻区域网间公共点的较差(m)

n— 评估精度的点数

5. 无约束平差空中三角测量数据处理的技术要求 ? ORIMA空三Sigma值在2-4 之间 ? X、Y、Z、O、P、K的权在0.8-1.2之间 ? Antenna Centers RMS:X、Y、Z值小于0.2 ? IMUAngles RMS X、Y值小于0.02

? 连接点可靠性:误差椭圆包含可靠性矩形,可靠性值小于100 6. 空中三角测量采用半自动作业方式,控制点量测采用人工观测。 7. 区域网加密完成后必须进行接边。区域网间公共点接边,平面和高程较

差不得大于空中三角测量加密的精度及各种限差的规定,取中数作为最后使用值。

8. 空三加密平差成果需经野外检查点验证无误方可提供下工序使用。 9. 空中三角测量成果提交的格式应满足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的要求。

5.7全数字摄影测图

5.7.1 基本定向

采用MapMatrix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制作DLG、DOM、DTM,定向的基本要求如下:

5.7.1.1内定向:内定向时测标应严格对准框标,框标坐标量测误差不得大于0.010mm。个别情况可放宽至0.015mm。

5.7.1.2 相对定向:相对定向后,各点的残余上下视差不得大于0.015mm,最大不超过0.020mm。6个标准点点位必须有点。

5.7.1.3绝对定向:绝对定向平面对点误差,平地、丘陵地一般不大于0.4m,最大不大于0.5m ;山地、高山地一般不大于0.5m,最大不大于0.6m 。高程定向误差不大于加密点的高程中误差。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