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史第2次任务0013(核100分) 下载本文

中国法制史第2次任务_0013 ( 核100分)

一、填空题(共 8 道试题,共 30 分。每空3分)

1. 秦始皇和李斯等人取消了世卿世禄的分封制,在全国实行了(郡县制)。 试题满分:3 分

第 1 空、 满分:3 分

2.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皇权,以“天人合一”思想位皇帝制度制造一套理论,提出了(君权神授)说。 试题满分:3 分

第 1 空、 满分:3 分

3.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建立了皇帝直接领导的独立的监察机关,即(御史台)。 试题满分:3 分

第 1 空、 满分:3 分

4. 北齐律的篇目为(杂抵罪)篇。 试题满分:3 分

第 1 空、 满分:3 分

5. 北魏、北齐将(流刑)列为法定刑,作为死刑与徒刑的中间刑。 试题满分:3 分

第 1 空、 满分:3 分

6. 曹魏高贵乡公规定:“在室之女,从父母之诛,”已嫁之妇,“(从夫家之罚)”。 试题满分:3 分

第 1 空、 满分:3 分

7. 秦始皇乐以“刑杀为威”,后人评价“秦法繁于(秋荼),而网密于(凝脂)。” 试题满分:6 分

第 1 空、 满分:3 分 第 2 空、 满分:3 分

8. 亲亲得相首匿是指直系三代血亲之间和夫妻之间,除犯(谋反)和(大逆)外,均可互相隐匿犯罪行为,而不受法律追究或减免刑罚。 试题满分:6 分

二、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北齐时,将廷尉改为(D)。 A. 秋官大司寇 B. 明法掾 C. 律博士

D. 大理寺

满分:3 分

2. 第一次将儒家的“服制”列入律典的是(B)。 A. 魏律 B. 晋律

C. 北齐律 D. 北周律

满分:3 分

3. 秦朝有一种以极端残忍的死刑与肉刑并用的刑罚,是( A. 定杀 B. 醢 C. 枭首 D. 具五刑

满分:3 分

4. “君权神授”理论的最早提出者是( D)。 A. 秦始皇 B. 李斯 C. 刘邦 D. 董仲舒

满分:3 分

5. 改具律为刑名,冠于律首的法典是(A)。 A. 魏律 B. 晋律 C. 北齐律 D. 北周律

满分:3 分

6. 封建法典的(A)源于“重罪十条”。 A. 十恶 B. 叛逆罪

C. 危害国家根本利益的犯罪 D. 不属于“八议”论赎范围的犯罪 满分:3 分

7. 北周的中央审判机关叫做( D ) 。 A. 廷尉 B. 大理寺 C. 大理院

D. 秋官大司寇 满分:3 分

8. 中国古代设置“登闻鼓”始于(B)。 A. 曹魏 B. 西晋 C. 北魏

D )。

D. 隋

满分:3 分

9. 秦朝的鬼薪适用于男犯,它的刑期为(C)。 A. 五年 B. 四年 C. 三年 D. 二年

满分:3 分

10. 汉武帝之后,法制指导思想的核心是(B )。 A. 约法省刑 B. 德主刑辅 C. 秋冬行刑 D. 德刑并用

三、多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九章律》在秦律六篇的基础上,增加了(ABC)。 A. 户律 B. 兴律 C. 厩律 D. 具律

满分:3 分

2. 秦朝分别将故意和过失称为(CD)。 A. 眚 B. 非眚 C. 端 D. 不端

满分:3 分

3. 以下关于汉朝财产继承的说法正确的有( ABCD )。 A. 出现诸子均分财产的情况 B. 出现遗嘱继承 C. 庶子有财产继承权 D. 女儿有财产继承权 满分:3 分

4.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立法有了重大发展,主要表现在(ABC)。 A. “八议”入律 B. “官当”入律

C. 确立了“重罪十条” D. 确立了“封建制五刑” 满分:3 分

5. 先秦时期的“三重选官法”,在选拔官吏时,分别注重(ABC)。 A. 客士 B. 军功 C. 法律

D. 开国元老

满分:3 分

6. 以下属于秦朝定罪量刑原则的有(ABCD)。 A. 责任年龄 B. 数罪并罚 C. 共犯加重 D. 诬告反坐

满分:3 分

7. “约法三章”的内容包括(ABC)。 A. 杀人者死 B. 伤人抵罪 C. 盗抵罪 D. 大逆死

满分:3 分

8. 秦朝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三公指的是(BCD)。 A. 皇帝 B. 丞相 C. 太尉 D. 御史大夫

满分:3 分

9. 《睡虎地秦墓竹简》经后人整理,内容包括(ABCD)。 A. 《秦律十八种》 B. 《效律》

C. 《秦律杂抄》 D. 《法律答问》 满分:3 分

10. 秦朝的“以刑杀为威”的意思是( AC )。 A. 法网严密

B. 全国实行统一的法令 C. 严刑重罚

D. 最高立法权属于皇帝 满分:3 分

四、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10 分。)

1. 早在先秦时期,秦国运用法家选拔官吏的思想,提出“三重选官法”。一重客士,即重用国外的贤人能人;二重军功,起用有军事才能的人;三重法律,选用懂法的人作官。 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2. 商鞅以李悝的《法经》为蓝本,结合秦国当时的情况加以补充和修改,制定秦律,这是我国改法为律的开端。 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3. 汉武帝招贤纳士,孔子提出“春秋大一统”思想。他进而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A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4. 汉武帝以后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并辅以法家思想的法制指导思想。其核心是“德主刑辅”。 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5. 秦始皇为了加强文化思想领域的专制统治,统一人们的意识形态,发动了“焚书坑儒”事件。 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6. 《北周律》确立了“重罪十条”。A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7. 秦朝的廷行事,就是司法机关的判例,已行的成例。 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8. 两汉在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打击割据势力方面.汉律主要制定了如下罪名:(1)阿党与附益。(2)僭越。 (3)出界。 (4)泄漏省中语。即泄露朝廷机密事宜。(5)通行饮食罪。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9. 晋律提高了正律的地位,区分了律和令的界限。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10. “八议”之人犯罪,享有减免特权。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